據報導,有市民網購「三無」減肥藥,服用後因藥物中毒,全身浮腫,呼
在這個微商無處不在的時代,人們在朋友圈裡經常看到減肥藥廣告,並引得無數愛美之人的追捧。問題是,這些減肥神藥到底靠譜嗎?21日,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開庭審理了一起銷售偽劣產品案,原審被告人李橋雙在網上買了散裝的「三無」排毒養顏膠囊,在微信圈裡銷售,層層加價賺取暴利,不到一年入帳30多萬元。這所謂減肥神藥只是加了用於生產瀉藥的酚酞而已。
齊魯晚報 記者 宋立山
網購「三無」減肥藥 加價上百繼續賣
21日,在濟南中院的刑事審判庭上,出庭的原審被告人李橋雙一頭幹練的短髮,體形稍有些胖,但並不顯得臃腫。1993年出生的她也是個愛美的女孩,似乎對自己的身材不太滿意,早在2014年初,她就在山師東路一家保健品店買過一種減肥藥服用,感覺很有效果。
誰能想到,買藥過程中,她逐漸從減肥之路走向犯罪歧途。用了上述減肥藥之後,很多朋友委託其購買,她從中發現了「商機」,自己先買來然後加價賣給朋友。之後,她在淘寶網一家「宜而美健康商城」的店鋪找到了這種減肥藥,便從該淘寶店購買後通過微信朋友圈銷售。
該網店老闆朱訓訓供述,李橋雙曾在其淘寶店鋪購買過「魔豆旋風瘦」排毒養顏膠囊,後因無貨中斷交易。2014年八九月份,李橋雙通過手機發給他一張圖片,上面標有「強效第三代排毒養顏」字樣,讓他找該產品,之後他在鄭州一展銷會上找到了。該產品是連外包裝都沒有的「三無」產品,他開始按15元/36粒賣給李橋雙,後來降到10元/36粒。
李橋雙說,朱訓訓發的膠囊外殼開始是金色的,之後換成綠色,後來又換成橙色的,最後是白綠色。膠囊內的粉末開始是咖啡色,後來是灰色的。進貨之後,她對外銷售該減肥膠囊的價格在35元至150元不等。
冒用批准文號 自製合格證標籤
有了穩定的貨源,李橋雙的「生意」越做越大,在朋友圈裡,很多人用她的產品之後感覺效果不錯,逐漸發展成為下線,也加入賣藥行列。其中,王霍霍和畢靜靜等多人是其主要下線成員,她們繼續發展其他下線。
王霍霍稱,她通過朋友認識了李橋雙,李在微信上賣排毒減肥膠囊,她和母親及姐姐一直吃該膠囊,都覺得有效果,主要表現是不餓,開始可能會拉肚子,沒有其他不適。看賣得很好,她也想賣這個掙錢。2014年10月份,她從李橋雙處進貨,通過微信銷售該減肥膠囊,開始賣得比較少,12月份以後賣得多起來。
因為價格太透明,李橋雙不想讓其下家在淘寶上看到價格,她想了一個招:只購進12粒/板金色錫紙包裝的膠囊,自己找人印製包裝盒包裝,30粒/盒,對外銷售。開始其向網店索要包裝盒上貼的「正品保證」和「合格證」標籤,後來為了省事,乾脆自己從網上購買張貼。
王霍霍發現,同樣一款產品,包裝盒卻像變色龍,開始購買的減肥膠囊是粉色包裝盒,後來換成了黑色包裝盒,包裝盒上的內容和膠囊包裝沒有變化。包裝盒印製的生產地是香港,上面還有批准文號。後來,李橋雙告訴她,實際產地是河南。起初,李橋雙賣的貨都是包裝好的,後來直接給她鋁箔紙包裝的膠囊、包裝盒及「正品保證」和「合格證」標籤,讓她自己「組裝」。
這條「產業鏈」的盈利模式很簡單,就是層層加價,王霍霍開始以每盒四五十元的價格從李橋雙處購買,後來降至35元/盒,再以45元至200元不等的價格銷售。照此計算,每盒最高利潤可達150元以上。
孕婦服用減肥膠囊 頭暈失眠小腿浮腫
在這條「產業鏈」中,畢靜靜擔任著多重角色,剛開始是買家,之後變成賣家,後來又為李橋雙印製產品包裝盒。畢靜靜稱,李橋雙起初告訴她,該減肥膠囊是通過香港一家公司引進、從日本走私散裝運過來的,李還曾在朋友圈發過一張圖片形式的產品質檢報告,證明其中不含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她按照42元/盒進貨,再加價銷售。
畢靜靜說,2015年10月份,李橋雙讓其幫忙印製包裝盒,其按照李的要求花200元找人設計了新的包裝盒,不僅標誌和顏色隨意變,甚至生產日期和保質期,也可以隨便改。這樣的「三無」產品吃到肚子裡,就沒有人懷疑過嗎?李橋雙說,有的客戶服用該膠囊後口乾,朱訓訓解釋稱是正常現象,是藥物促進新陳代謝的結果,多喝水就可緩解。
但俗話說得好,「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溼鞋」,沒過多久,王霍霍的一個下線賣家劉青青出問題了。孕婦高某某通過微信朋友圈從劉青青處購買了1盒減肥膠囊,每天吃1粒,吃了20多粒後出現噁心、頭暈、失眠、小腿浮腫等症狀,就診後大夫說是吃減肥藥造成的。高某某感覺該減肥膠囊有問題,就通過微信交涉,後來獲得19000元的賠償。
層層鋪開的銷售鏈條讓警方得以順藤摸瓜,2015年3月,劉青青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東窗事發」,經審查,劉青青稱其銷售的減肥膠囊都是從王霍霍處購得,而王霍霍交代其上線為李橋雙。2015年4月,民警將李橋雙抓獲,其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文中當事人均為化名)
案件進展
一審獲刑一年半 檢察院認為判得太輕
齊魯晚報 記者 宋立山
槐蔭法院認為,李橋雙為牟取非法利益,違反國家產品質量管理法規,故意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予以銷售,其行為構成銷售偽劣產品罪,公訴機關指控成立。
李橋雙銷售的排毒減肥膠囊無論是膠囊外殼、內裝的粉末,還是外包裝曾數次發生變化,且效果、藥物反應也不一樣,在已售出的膠囊未全部扣押在案的情況下,現有證據不能證實其已銷售而未扣押在案的排毒減肥膠囊全部添加了違禁物質,亦沒有證據證明其明知是被摻入了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排毒減肥膠囊(食品)而仍然予以銷售。其銷售偽劣產品的金額為311054元,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的金額為66000餘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四十九條第二款的規定,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認定其構成銷售偽劣產品罪。
槐蔭法院同時認為,李橋雙在落網後檢舉了一起生產毒粉條的犯罪線索,經查證屬實,有立功表現,認罪態度較好,沒有發生嚴重危害後果,對出現不良反應的顧客進行了賠償,法制觀念淡薄,確有悔罪表現,可依法對其減輕處罰。2016年9月21日,槐蔭區人民法院一審以銷售偽劣產品罪,依法判處李橋雙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十六萬元。
一審宣判後,李橋雙沒有提起上訴,但檢察機關認為根據刑法規定,該罪名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一審法院量刑畸輕,遂提起抗訴。21日,在濟南中院二審開庭,將擇日宣判。
減肥真相
非法添加非食用成分 減肥主要靠拉肚子
齊魯晚報 記者 宋立山
這些「三無」減肥膠囊到底是什麼做的?為什麼這麼多客戶被騙後還感覺效果不錯?山東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出具的保健食品檢驗報告顯示:送檢的涉案排毒減肥膠囊為灰白色粉末,含有酚酞150 . 9mg/g,不符合規定,屬於非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
據了解,酚酞是一種化學成品,屬於晶體粉末狀,幾乎不溶於水。其特性是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為無色,在鹼性溶液中為紫紅色,常被人們用來檢測酸鹼。製藥工業將之用於醫藥原料,生產醫藥輕瀉劑,能刺激腸壁,引起腸的蠕動促進排便。也就是說,在朋友圈裡被吹得神乎其神的涉案減肥藥其實就是不合格的瀉藥,減肥的秘訣就是拉肚子。
濟南市槐蔭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查詢後發現:涉案減肥膠囊冒用的批准文號對應的產品實際為一款鱉精口服液,保健功能為免疫調節。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上當受騙的買家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識,服用這麼久,竟然無人主動查閱批准文號,以甄別真假。
檢方指控,2014年五六月份至案發,李橋雙自淘寶網「宜而美健康商城」店鋪購進鋁箔紙包裝的「減肥排毒養顏」膠囊,編造產品名稱,印製包裝材料,購買「正品保證」「合格證」字樣的標籤,後以35元/盒至150元/盒不等的價格將產品銷售給多人,銷售減肥排毒養顏膠囊金額共計311054元。
(原標題:朋友圈賣假減肥藥女孩被判刑 檢察院認為判得太輕)
本文來源:大眾網-齊魯晚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