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賣假減肥藥女孩被判刑 檢察院認為判得太輕

2021-01-12 網易新聞

據報導,有市民網購「三無」減肥藥,服用後因藥物中毒,全身浮腫,呼

在這個微商無處不在的時代,人們在朋友圈裡經常看到減肥藥廣告,並引得無數愛美之人的追捧。問題是,這些減肥神藥到底靠譜嗎?21日,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開庭審理了一起銷售偽劣產品案,原審被告人李橋雙在網上買了散裝的「三無」排毒養顏膠囊,在微信圈裡銷售,層層加價賺取暴利,不到一年入帳30多萬元。這所謂減肥神藥只是加了用於生產瀉藥的酚酞而已。

齊魯晚報 記者 宋立山

網購「三無」減肥藥 加價上百繼續賣

21日,在濟南中院的刑事審判庭上,出庭的原審被告人李橋雙一頭幹練的短髮,體形稍有些胖,但並不顯得臃腫。1993年出生的她也是個愛美的女孩,似乎對自己的身材不太滿意,早在2014年初,她就在山師東路一家保健品店買過一種減肥藥服用,感覺很有效果。

誰能想到,買藥過程中,她逐漸從減肥之路走向犯罪歧途。用了上述減肥藥之後,很多朋友委託其購買,她從中發現了「商機」,自己先買來然後加價賣給朋友。之後,她在淘寶網一家「宜而美健康商城」的店鋪找到了這種減肥藥,便從該淘寶店購買後通過微信朋友圈銷售。

該網店老闆朱訓訓供述,李橋雙曾在其淘寶店鋪購買過「魔豆旋風瘦」排毒養顏膠囊,後因無貨中斷交易。2014年八九月份,李橋雙通過手機發給他一張圖片,上面標有「強效第三代排毒養顏」字樣,讓他找該產品,之後他在鄭州一展銷會上找到了。該產品是連外包裝都沒有的「三無」產品,他開始按15元/36粒賣給李橋雙,後來降到10元/36粒。

李橋雙說,朱訓訓發的膠囊外殼開始是金色的,之後換成綠色,後來又換成橙色的,最後是白綠色。膠囊內的粉末開始是咖啡色,後來是灰色的。進貨之後,她對外銷售該減肥膠囊的價格在35元至150元不等。

冒用批准文號 自製合格證標籤

有了穩定的貨源,李橋雙的「生意」越做越大,在朋友圈裡,很多人用她的產品之後感覺效果不錯,逐漸發展成為下線,也加入賣藥行列。其中,王霍霍和畢靜靜等多人是其主要下線成員,她們繼續發展其他下線。

王霍霍稱,她通過朋友認識了李橋雙,李在微信上賣排毒減肥膠囊,她和母親及姐姐一直吃該膠囊,都覺得有效果,主要表現是不餓,開始可能會拉肚子,沒有其他不適。看賣得很好,她也想賣這個掙錢。2014年10月份,她從李橋雙處進貨,通過微信銷售該減肥膠囊,開始賣得比較少,12月份以後賣得多起來。

因為價格太透明,李橋雙不想讓其下家在淘寶上看到價格,她想了一個招:只購進12粒/板金色錫紙包裝的膠囊,自己找人印製包裝盒包裝,30粒/盒,對外銷售。開始其向網店索要包裝盒上貼的「正品保證」和「合格證」標籤,後來為了省事,乾脆自己從網上購買張貼。

王霍霍發現,同樣一款產品,包裝盒卻像變色龍,開始購買的減肥膠囊是粉色包裝盒,後來換成了黑色包裝盒,包裝盒上的內容和膠囊包裝沒有變化。包裝盒印製的生產地是香港,上面還有批准文號。後來,李橋雙告訴她,實際產地是河南。起初,李橋雙賣的貨都是包裝好的,後來直接給她鋁箔紙包裝的膠囊、包裝盒及「正品保證」和「合格證」標籤,讓她自己「組裝」。

這條「產業鏈」的盈利模式很簡單,就是層層加價,王霍霍開始以每盒四五十元的價格從李橋雙處購買,後來降至35元/盒,再以45元至200元不等的價格銷售。照此計算,每盒最高利潤可達150元以上。

孕婦服用減肥膠囊 頭暈失眠小腿浮腫

在這條「產業鏈」中,畢靜靜擔任著多重角色,剛開始是買家,之後變成賣家,後來又為李橋雙印製產品包裝盒。畢靜靜稱,李橋雙起初告訴她,該減肥膠囊是通過香港一家公司引進、從日本走私散裝運過來的,李還曾在朋友圈發過一張圖片形式的產品質檢報告,證明其中不含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她按照42元/盒進貨,再加價銷售。

畢靜靜說,2015年10月份,李橋雙讓其幫忙印製包裝盒,其按照李的要求花200元找人設計了新的包裝盒,不僅標誌和顏色隨意變,甚至生產日期和保質期,也可以隨便改。這樣的「三無」產品吃到肚子裡,就沒有人懷疑過嗎?李橋雙說,有的客戶服用該膠囊後口乾,朱訓訓解釋稱是正常現象,是藥物促進新陳代謝的結果,多喝水就可緩解。

但俗話說得好,「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溼鞋」,沒過多久,王霍霍的一個下線賣家劉青青出問題了。孕婦高某某通過微信朋友圈從劉青青處購買了1盒減肥膠囊,每天吃1粒,吃了20多粒後出現噁心、頭暈、失眠、小腿浮腫等症狀,就診後大夫說是吃減肥藥造成的。高某某感覺該減肥膠囊有問題,就通過微信交涉,後來獲得19000元的賠償。

層層鋪開的銷售鏈條讓警方得以順藤摸瓜,2015年3月,劉青青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東窗事發」,經審查,劉青青稱其銷售的減肥膠囊都是從王霍霍處購得,而王霍霍交代其上線為李橋雙。2015年4月,民警將李橋雙抓獲,其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文中當事人均為化名)

案件進展

一審獲刑一年半 檢察院認為判得太輕

齊魯晚報 記者 宋立山

槐蔭法院認為,李橋雙為牟取非法利益,違反國家產品質量管理法規,故意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予以銷售,其行為構成銷售偽劣產品罪,公訴機關指控成立。

李橋雙銷售的排毒減肥膠囊無論是膠囊外殼、內裝的粉末,還是外包裝曾數次發生變化,且效果、藥物反應也不一樣,在已售出的膠囊未全部扣押在案的情況下,現有證據不能證實其已銷售而未扣押在案的排毒減肥膠囊全部添加了違禁物質,亦沒有證據證明其明知是被摻入了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排毒減肥膠囊(食品)而仍然予以銷售。其銷售偽劣產品的金額為311054元,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的金額為66000餘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四十九條第二款的規定,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認定其構成銷售偽劣產品罪。

槐蔭法院同時認為,李橋雙在落網後檢舉了一起生產毒粉條的犯罪線索,經查證屬實,有立功表現,認罪態度較好,沒有發生嚴重危害後果,對出現不良反應的顧客進行了賠償,法制觀念淡薄,確有悔罪表現,可依法對其減輕處罰。2016年9月21日,槐蔭區人民法院一審以銷售偽劣產品罪,依法判處李橋雙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十六萬元。

一審宣判後,李橋雙沒有提起上訴,但檢察機關認為根據刑法規定,該罪名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一審法院量刑畸輕,遂提起抗訴。21日,在濟南中院二審開庭,將擇日宣判。

減肥真相

非法添加非食用成分 減肥主要靠拉肚子

齊魯晚報 記者 宋立山

這些「三無」減肥膠囊到底是什麼做的?為什麼這麼多客戶被騙後還感覺效果不錯?山東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出具的保健食品檢驗報告顯示:送檢的涉案排毒減肥膠囊為灰白色粉末,含有酚酞150 . 9mg/g,不符合規定,屬於非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

據了解,酚酞是一種化學成品,屬於晶體粉末狀,幾乎不溶於水。其特性是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為無色,在鹼性溶液中為紫紅色,常被人們用來檢測酸鹼。製藥工業將之用於醫藥原料,生產醫藥輕瀉劑,能刺激腸壁,引起腸的蠕動促進排便。也就是說,在朋友圈裡被吹得神乎其神的涉案減肥藥其實就是不合格的瀉藥,減肥的秘訣就是拉肚子。

濟南市槐蔭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查詢後發現:涉案減肥膠囊冒用的批准文號對應的產品實際為一款鱉精口服液,保健功能為免疫調節。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上當受騙的買家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識,服用這麼久,竟然無人主動查閱批准文號,以甄別真假。

檢方指控,2014年五六月份至案發,李橋雙自淘寶網「宜而美健康商城」店鋪購進鋁箔紙包裝的「減肥排毒養顏」膠囊,編造產品名稱,印製包裝材料,購買「正品保證」「合格證」字樣的標籤,後以35元/盒至150元/盒不等的價格將產品銷售給多人,銷售減肥排毒養顏膠囊金額共計311054元。

(原標題:朋友圈賣假減肥藥女孩被判刑 檢察院認為判得太輕)

本文來源:大眾網-齊魯晚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女子在朋友圈賣「三無」減肥藥 被查出有毒成分獲刑
    有人看到了商機充分利用網際網路,在微信朋友圈裡賣起減肥藥。然而,朋友圈裡的減肥藥真的都靠譜嗎?本期商戒將為你講述一例朋友圈賣減肥藥,把自己賣進冰冷鐵窗的故事。故事中,賣減肥藥的朱麗(化名)乃一公司員工,因在微信朋友圈裡賣的減肥膠囊中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經墊江檢察院提起公訴後,近日被墊江法院以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刑七個月,並處罰金。
  • 朋友圈賣有毒「減肥藥」7名微商被判刑
    8月6日,由龍泉市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林某某等7人在微信朋友圈銷售有毒、有害減肥藥案一審開庭審理。法庭經過審理,採納檢察機關量刑建議,以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分別被判處被告人林某某等人有期徒刑二年二個月至有期徒刑七個月不等的刑期,並處人民幣32萬元至9萬元不等的罰金。
  • 不是什麼都能在朋友圈賣,已有多人被判刑!
    NO.3朋友圈代購進口減肥藥被判刑 從2014年開始,鄭某在微信朋友圈裡發布代購泰國減肥藥yanhee的信息。待有消費者向鄭某提出購買減肥藥的時候,鄭某就通過泰國曼谷醫院的一名護士購買減肥藥yanhee。購買後,護士通過快遞郵寄到鄭某在珠海的倉庫,隨後鄭某再郵寄給購買藥品的消費者。
  • 網紅賣假包判刑4年,罰700萬:還在朋友圈賣高仿?你已觸犯刑法了
    最近一個高中同學告訴我,他的一個微商好友小林因為在網上賣假包,現在已經被判刑入獄了。小林是他之前做微商時認識的一個網友,曾經也是他最要好的朋友之一,為人大方,性格開朗。幾年前兩人還一起做過化妝品的生意,但是沒有做多久,因為意見不合兩人就分道揚鑣了。
  • 朋友圈賣有毒「減肥藥」,磐安2名微商被判刑
    日前,由縣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孔某、彭某2人在微信朋友圈銷售有毒、有害減肥藥案公開開庭審理。這是縣人民檢察院提起的首例食品安全領域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2017年3月以來,孔某通過微信向上家低價購進無任何標識的散裝減肥膠囊,分裝成瓶裝和袋裝,通過微信朋友圈銷售,每瓶售價220-390元不等、每袋38-88元不等,銷售額達89000餘元,其下家彭某銷售額達20000餘元。
  • 歌廳槍殺女孩的檢察官,判了
    歌廳槍殺女孩的檢察官,判了 2020-11-10 17: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朋友圈賣假包被起訴,微商被判3年:還發廣告?你可能觸犯刑法了
    朋友圈賣假包也犯法?是的,如果還在賣山寨貨,可能你已經觸犯了刑法了!最近一條關於「微商賣假包被判刑三年」的消息在網上傳開。在售賣假包的過程中,周微商還對外稱是特殊渠道名牌包包……這不是以假亂真嗎?沒錯!消費者不樂意,正品廠家更不樂意!看著自己的品牌被人盜用,擱在誰身上,誰都不會答應。於是,正品廠商將周微商告上了法院。
  • 他在微信朋友圈賣減肥藥被批捕
    實際上,這些減肥藥均屬於「三無產品」。經過檢測,此減肥產品中添加了禁用藥「西布曲明」。西布曲明不僅是器質性肥胖症、妊娠、哺乳期及育齡婦女和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等11類人群的禁用藥,還對於輕中度肝腎功能障礙、16歲以下兒童和65歲以上老年人等群體服用後容易引起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的不良反應。
  • 微信朋友圈兜售進口減肥藥 所謂的特效藥是假的
    浙江在線杭州1月27日訊(浙江在線記者/陳佳  編輯/王黎婧)   日前,浙江在線民情巷網友小張發現自己的朋友在朋友圈賣起了美國生產的藥丸,據說咳嗽的時候能治咳嗽,平時還對失眠有療效,小張吃了一陣子發現也沒什麼療效,上網一查發現神藥的說法不科學。
  • 朋友圈賣韓國處方藥,要小心什麼
    朋友圈賣韓國處方藥,要小心什麼 但在網絡營銷的趨勢下 不得不去接受賣東西的內容 (我曾試圖全部屏蔽,但還是放棄了) 雖然國家明文規定 在沒有營業資質的情況下 不允許在朋友圈賣東西的行為
  • 又一批朋友圈賣假劣口罩的被判刑!刑期最長達11年6個月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朋友圈那些賣假劣口罩的有的可能已經被判刑了最高人民法院今天發布8個依法懲處妨害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刑期最高達11年6個月單位罰金20萬元老闆判刑8個月 罰金18萬元簡要案情被告人謝某某系被告單位上海某工貿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實際經營者。
  • 【央視】朋友圈賣的減肥藥你也敢吃!
    所謂的「骨感美」讓越來越多的人步入瘦身計劃中,隨之「紅」起來的便是各類減肥產品,各種各樣的「減肥藥」盛行。殊不知,這些「減肥藥」可能來自不知名小作坊,甚至是出自髒亂差的生產間。4月21日,浙江嘉興就破獲一起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查獲10萬顆假減肥膠囊。
  • 網紅減肥藥、瘦臉針甚至創口貼都是假的?你的臉還好嗎?
    網紅減肥藥來自黑作坊?無資質美容院裡的瘦臉針打完會有什麼後果?創口貼也是假的?近年來,國家對藥品安全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對製售假藥犯罪的打擊力度不斷加大,然而一些不良企業和不法分子仍鋌而走險,逃避監管,升級手段,以假亂真欺騙患者。
  • 朋友圈賣有毒「減肥藥」?拘留!
    成本低廉的「三無」有毒減肥藥,卻在微商朋友圈裡以暴利銷售給熟人。近日,唐山市公安局路北分局喬屯派出所破獲一起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接報案後,辦案民警發現該款減肥藥純屬無生產日期、無質量合格證、無生產廠家的「三無」產品,極有可能是對人體有害的假冒減肥藥。經權威機構檢測,發現該減肥膠囊主要成分即為「西布曲明」,屬於國家明令禁止的藥品非法添加物,會對人體造成嚴重危害。
  • 煙臺一男子網上賣假減肥藥 被判刑賠錢還要公開道歉
    煙臺一男子銷售假減肥藥,被檢察機關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得到應有的懲處。王浩是地地道道的龍口人,畢業、工作,生活平穩。2015年,李麗和王浩結婚後,王浩就從原來的民營企業辭職,在家裡開起了網店賣保健品。夫妻兩人生活美滿,甚至在李麗生下孩子後,王浩更是叮囑愛妻:「最近幾年你的任務就是在家裡帶孩子,不用上班了,一切有我。」
  • 朋友圈賣「新鮮現榨牛奶」?!已有江門人中招!
    近日,新會區檢察院充分發揮行政公益訴訟職能作用,對一宗銷售散裝生鮮牛乳存在食品安全風險的案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有關部門對上述行為進行查處和加強整改措施,維護了社會公共利益,保障了群眾舌尖的安全。朋友圈賣「新鮮現榨牛奶」新會區檢察院接群眾來訪反映新會區某服裝店從2020年7月3日至8月29日近兩個月的時間裡,每逢周五在其微信號朋友圈上發布預訂新鮮現榨牛奶的信息,以及本地某大型奶牛場和瓶裝牛奶的相關圖片,並宣稱該純牛奶已經過國際級巴氏殺菌,但出售的純牛奶瓶身無產品名稱、產地、生產者、生產日期、有效飲用日期和食品質量安全標誌等內容。
  • 【曝光】你可以在朋友圈賣東西,但不要拿這些東西來賣你的朋友
    最近朋友圈賣東西的信息越來越多,這個帖子是前兩天在朋友圈看到的,既然今天小編已經曝光了一個大黑幕,那就正好將此貼一併分享給大家,一併曝光下這些產品吧
  • 朋友圈賣醫用口罩,可能涉及違法!
    朋友圈賣醫用口罩可能涉及違法隨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你的朋友圈、微信群有沒有被這樣的信息刷屏1由於醫用口罩的廣泛需求各行各業的人都參與到了賣醫用口罩的行列之中
  • 昆明李心草案一審宣判、邏輯上是因為怪那兩耳光扇的太輕了?
    李心草的母親陳美蓮懷疑女兒死前遭到猥褻,認為同行三人對李心草的死都應承擔相應責任。 這豈不是說羅某被判刑是因為怪那兩耳光扇的太輕了? 從視頻上也沒有明顯要動手動腳的意思,不判猥褻基本上一點毛病都沒有,別說什麼年輕男的和年輕女的喝酒就是要睡她,無聊,這種完全沒任何根據的推測對特定案件根本沒意義,一則沒發生,不可能用沒發生的事情判刑,二則從現場情況看也不太可能發生,真想發生點什麼的到2點半還不動手… 從視頻上看酒是女生主動喝的,從計程車司機的說法看跳水也是女生主動進行的。
  • 【以案釋法】朋友圈售賣有毒有害減肥藥,4名微商被判刑
    【以案釋法】朋友圈售賣有毒有害減肥藥,4名微商被判刑 2020-08-11 19: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