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美愛斯公司質量管理存問題 代工歐萊雅、羽西、六神、美即等...

2020-12-12 騰訊網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0月14日訊(記者 韓璐) 昨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的飛行檢查通報顯示,江蘇美愛斯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在質量管理等多方面存在問題被責令整改。記者發現,該公司受託實際生產歐萊雅、羽西、六神、美即等品牌的多款知名產品。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化妝品備案信息顯示,江蘇美愛斯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產品包括:「巴黎歐萊雅奇煥精油」系列多款洗髮護髮產品、六神清新滋潤沐浴露(蘆薈+麥冬)等多款沐浴露、羽西蟲草煥顏新肌眼部精華露、美即煙醯胺原液精華液、巴布豆嬰兒金盞花護臀霜、歐萊雅金致臻顏松露奢養肌活面霜、歐萊雅男士水能保溼酷爽水凝露等。

根據通報,江蘇美愛斯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存在六個方面的問題:包括企業對員工培訓不到位、微生物檢驗方法錯誤、半成品未按照標準進行檢驗、物料驗收制度落實不到位、物料標誌缺失、批生產記錄與工藝要求不符等。

經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藥品審核查驗中心和江蘇省藥品監督管理局檢查,上述問題不符合《化妝品生產許可檢查要點》的有關規定。江蘇省藥品監督管理局責令其限期整改。

來源企查查的信息顯示,江蘇美愛斯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7年,2020年中報的營業收入為6802.23萬,同比增長33.08%,主要原因系報告期內公司戰略合作客戶訂單量增加、自營品牌業績也呈現較快增長的態勢。

相關焦點

  • 屢登質檢「黑名單「的美愛斯再遭通報限期整改:公司為歐萊雅代工籤...
    國家藥監局日前發布對江蘇美愛斯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飛行檢查通報。  國家藥監局食品藥品審核查驗中心、江蘇藥監局在對江蘇美愛斯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飛行檢查發現,企業在機構與人員方面存在企業對員工培訓不到位等問題,在質量管理方面存在微生物檢驗方法錯誤、半成品未按照標準進行檢驗等問題,在物料與產品方面存在物料驗收制度落實不到位、物料標識缺失等問題,在生產管理方面存在批生產記錄與工藝要求不符等問題,不符合《化妝品生產許可檢查要點》有關規定。
  • 標稱「江蘇美愛斯」生產的染髮產品再上抽檢「黑榜」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廣島) 近日,西藏自治區藥品監管局發布的西藏自治區2020年國家化妝品監督抽檢質量公告顯示,本次抽檢化妝品產品585批次,12批次不合格。其中,標稱江蘇美愛斯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蘇美愛斯公司」)生產的2批次染髮產品在不合格名單之列。
  • 歐萊雅集團收購的美即遭屈臣氏全面下架
    另有消息人士透露,美即早在去年底就因利潤分配問題而逐漸撤離屈臣氏。歐萊雅集團則回應稱美即目前選擇不在屈臣氏售賣是品牌的戰略決定,並非任何其他原因。儘管失去了屈臣氏這一銷售渠道,歐萊雅集團似乎並未感到太大擔憂,在線下這條路被堵死後,美即面膜已將其主戰場搬至線上。據尼爾森與思勃聯合發布的2017年市場調研報告顯示,中國面膜市場在線下的增速僅為16%,遠不及線上的59%。
  • 兌現「中國品牌」承諾,歐萊雅悄然打出第二張「王牌」羽西
    CBO記者 陳媚 今年2月,歐萊雅中國年度戰略溝通會上,歐萊雅中國執行長斯鉑涵提出,「摩登中國美」將成為歐萊雅中國發展的關鍵詞之一,具體表現在鞏固對中國品牌承諾,對旗下收購的兩大中國品牌——高端美妝羽西、面膜品牌美即的品牌創新和升級
  • 巴黎歐萊雅、羽西、美寶蓮看重低線市場
    一場由「肌底液」概念延伸出的巴黎歐萊雅、羽西、美寶蓮全面升級後即將亮相。歐萊雅中國公司將革新適合中國消費者配方、創新具有差異化賣點和更有價值感的包裝作為新一輪升級的核心指導思想。    巴黎歐萊雅:復刻「肌底液」  蘭蔻品牌推出「基因護膚」概念新品——精華肌底液大獲成功之後,歐萊雅公司決定趁熱打鐵,將「肌底液」概念延伸至中檔品牌巴黎歐萊雅,推出全新的巴黎歐萊雅青春密碼肌底液新品。
  • 突發|羽西被曝撤出線下!
    西北某品牌經銷商直言,羽西品牌的受眾年齡主要是40歲及以上的熟齡群體,雖然老會員群體較為穩固,也較為認可產品品質,但吸引不了年輕人。華中區某百貨的招商負責人則告訴記者,羽西運營團隊問題明顯,其品牌老齡化的一個明顯體現就是,高層群體年齡偏大。
  • 羽西被曝撤出線下,未來前途幾何?
    01、百貨櫃月單產平均8-9萬元,「線下撤退」早有跡象1992年,靳羽西創建羽西品牌;2004年6月,羽西被歐萊雅集團納入麾下。成立28年,作為歐萊雅集團旗下高端部唯一一個本土化妝品品牌,也是歐萊雅集團為數不多採取經銷商制的高端品牌,羽西承載著歐萊雅集團立下的「中國美」承諾,其戰略地位毋庸置疑。
  • 被歐萊雅集團收購後,羽西如何留住老用戶,擁抱新用戶?|Morketing...
    定位於中國第一本土高檔美妝品牌品牌改變首先從定位開始,2018年年初,歐萊雅中國執行長斯鉑涵提出,「下一個20年,要將羽西打造成中國第一本土高檔美妝品牌」。快速發展的羽西在創立4年後,便被科蒂集團(全球五大化妝品公司之一,下稱科蒂)看中,在1996年收購羽西,用於開拓中國市場。事實上羽西也正如科蒂所料,營收增長迅速,1998年羽西的國內年銷售額就已高達3億元人民幣。要知道1992年,我國人均用在化妝品上的支出僅為5元,到1996年才達到了10元。
  • 美即面膜半年虧15億,歐萊雅還要當幾次「冤大頭」?
    如果美即只是當年那個廣州本土面膜品牌,它的隕落不會受到如此關注。但被打上「歐萊雅」的標籤後,外界的目光紛紛投射在美即身上,企圖透過它的一舉一動來分析歐萊雅的走向。從財報看,美即的「虧」是3年前歐萊雅集團執行長讓·保羅·安鞏(Jean-Paul Agon)決定收購美即時,萬萬沒想到的。
  • 100Audio-陳曉X歐萊雅美即女神節視頻音樂授權
    100Audio版權音樂授權平臺為陳曉X歐萊雅美即女神節《陳曉為你送上女神節禮物》視頻提供音樂授權。授權該項目使用100Audio自營音樂作品作品《歡樂 愉快(2版本)》美即作為國內面膜行業的領導品牌,一直以來都希望在塑造美麗的同時,也能在繁囂和驟變的世界,倡導都市女性為美麗停駐一刻,喚醒心中那份柔軟,在現實的世界感知不一樣的美好。
  • 《LUXUVINCE》專訪歐萊雅中國羽西品牌DMI總經理Gail lee
    ▼視頻來自法國創意交互娛樂公司總裁萬斯·菲舍爾(Vincent Fischer)
  • 羽西確認將精簡百貨專櫃,但它面臨的問題遠不止「在哪裡賣」那麼簡單
    同時,羽西對經銷商夥伴的善後處理也在迅速推進,力求妥善處理雙方權益。但歐萊雅中國方面並未認可這一傳聞。歐萊雅中國強調,羽西近年來業績的穩定,表示「在2020年充滿挑戰的市場環境中仍取得了正增長。」按照官方回復的說法,羽西將把線下重心集中至核心百貨渠道。不過,截止到界面時尚發稿前,歐萊雅中國並未解釋具體將如何戰略優化零售渠道。
  • 品牌點評:歐萊雅、珀萊雅、歐珀萊,傻傻分不清?
    前言最近碰到有個可愛的直男小粉絲,問我一個很有趣的問題:珀萊雅和歐萊雅是啥關係,是不是歐萊雅的分支品牌?雖然我哭笑不得,但是回憶自己小時候初次在電視上看到大S代言珀萊雅的廣告時,好像也是一臉懵,完全分不清它們,更別提後來出現的歐珀萊。
  • 羽西敗走線下渠道?
    援引CBO的報導,隨著線上衝擊加劇,線下獲客成本攀升,羽西全國專櫃單產持續走低,每月單產在8至9萬徘徊,在受訪的多名代理商中,僅有一名代理商反饋其有一個櫃檯能夠月均銷售破20萬元,其餘代理商反饋羽西的專櫃單產在4萬元至15萬元不等。關鍵問題是,即使專櫃月單產在10萬,代理商也面臨著「無錢可賺」的尷尬境地。
  • 阿瑪尼、YSL等這些牌子竟都是歐萊雅的?簡直承包了我的化妝檯
    後來在1909年成立了第一家法國無害染髮劑公司,也就是龐大的化妝品帝國巴黎歐萊雅的前身了。 所以在1973年的時候歐萊雅就開始逐漸收購法國的大型製藥企業。從Synthélabo到Sanofi再到Aventis,最終合併成為歐萊雅旗下的法國核心製藥公司。
  • 歐萊雅為什麼要賣掉The body Shop?
    歐萊雅為什麼要賣掉The body Shop?來源:聯商網2017-02-09 23:59事實上,1976年創立於英國的The Body Shop美體小鋪是世界上第一個以化妝品單品牌專賣店模式發展起來的全球品牌,但由於動物實驗的問題,The Body Shop一直未能進入中國、巴西等新興化妝品市場國家。The Body Shop錯過品牌店發展黃金期,與此同時,該品牌最早提出的「自然主義」概念也因為太多品牌使用導致消費者審美疲勞。
  • 羽西回應了
    同時,羽西對經銷商夥伴的善後處理也在迅速推進,力求妥善處理雙方權益。但歐萊雅中國方面並未認可這一傳聞。歐萊雅中國強調,羽西近年來業績的穩定,表示「在2020年充滿挑戰的市場環境中仍取得了正增長。」按照官方回復的說法,羽西將把線下重心集中至核心百貨渠道。 羽西目前是歐萊雅集團旗下唯一一個隸屬於高端化妝品部門的中國本土美妝護膚品牌。
  • 了不起的歐萊雅集團,旗下25個品牌承包你的化妝檯!
    確實,我用的洗面奶也是歐萊雅的,不貴也挺好用。。       而我們今天所說的是一個全球龐大的化妝品集團——歐萊雅集團。看完這篇文章後,你會覺得你的每一張毛爺爺都是給了這個無處不在的集團。1907年,創始人Eugene Schueller創建了一家做染髮劑的公司。
  • 江蘇嬌顏芭比質量管理體系存五大缺陷
    【環球網綜合報導】近期,國家藥監局發布《關於江蘇嬌顏芭比化妝品有限公司停產整改的通告》顯示,江蘇嬌顏芭比化妝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蘇嬌顏芭比」)在質量管理體系方面存在缺陷,國家藥監局責令該企業停產整改,對該企業涉嫌違法生產行為依法嚴肅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