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應急人好樣子|石德才:堅守千家萬戶安寧 擦亮應急救援「名片」

2020-12-15 瀟湘晨報

工作四十餘年的石德才,一半兒的工作生涯獻給了安全生產監管和應急救援工作。幹應急,堅守千家萬戶安寧,他帶著始終如一的銳氣與堅韌,從無到有,推動廈門市應急救援中心建設與發展,而今邁步從頭越,新時代的應急救援篇章正在開啟。

石德才(左)在工作中

建起「救援的隊伍」

石德才曾在空軍某部服役近二十年,而後從事安全生產工作近二十年,有一句話他時常掛在嘴邊「我當兵時守護的是祖國安全,現在守護的是萬家安寧」。摘下軍帽,摘不掉軍人的作風,脫下軍裝,改不了軍人的性情,軍旅生涯賦予了他融入骨髓的銳氣與堅韌,無論身在軍營還是回到地方,永遠不變的是愛崗敬業、銳意進取的責任擔當。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2009年,廈門市安全生產應急救援中心剛剛成立,面對無預案、無隊伍、無裝備的一窮二白境況,石德才沒有一句推脫,跑財政、商編辦、談人事,一點一點的搭組織架構,一人一人的招兵買馬,一條一條的理順職責,實現了廈門市應急救援力量的從無到有,成功的拉起了一支「找得到、調得動、用得上」的應急救援隊伍。

從2009到2020,他推動市級應急演練從無到有,牽頭組織市級安全生產應急救援綜合演練30餘次,指導各部門、企業開展各類演練千餘次,不斷的檢驗預案、磨合機制、強化協作。實現了應急處置從「多頭指揮、各自為戰、被動應對」到「統一指揮、協同作戰、科學救援」的轉變。10餘年間,他帶領廈門市應急救援中心打造了一張具有廈門特色的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名片。

廈門市應急管理局成立後,石德才開始推動應急演練區域聯動機制的創新,對各類應急救援資源進行整合重組、優化配置,牽頭建立完善了以綜合性消防和森林消防隊伍為主力軍、專業應急隊伍為骨幹力量、基層應急隊伍為重要力量、社會應急隊伍為輔助力量的應急救援體系,並在2019年廈門市突發事件應急救援綜合演練中進行了檢驗。目前,具有廈門特色的陸海空應急救援力量初步形成,並在同安森林救火等實戰中得到檢驗。

善接「燙手的山芋」

1999年起,根據組織的安排,石德才先後組建市安全生產執法支隊、市重大危險源監控中心、市安全生產應急救援中心。每次面對新單位新任務新挑戰,他沒有一句推脫,無論在哪個崗位,他始終把初心寫在行動上,把使命落在崗位上。

廈門市應急管理局掛牌成立伊始,面對機構增多、職責任務增多、人員缺編較多的情況下,石德才一肩挑起應急指揮中心、防汛處和救援中心的重任,一套人馬乾三份工作,邊摸索邊前進。

去年9月,受領組織開展廈門市突發事件應急救援綜合演練任務後,在僅有1個月準備時間、需協調27個部門單位的情況下,石德才和他的團隊用了20個日夜,反覆修改、完善、推演方案,最終順利完成了首次陸海空立體綜合演練,得到了市領導的肯定和市民的高度關注。

還來不及歇口氣,他又臨時受命,完成承接森林救火職能的前期準備工作,一手抓管理和救援隊伍編配,一手抓制度建設,理順了應急值班值守和滅火響應機制,一個月內順利完成交接。預案處處室負責人退休後,他再次服從組織安排,從提高預案質量入手,調查梳理預案體系建設情況,推動培訓和實戰化演練工作,分類指導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取得了積極進展。

此外,石德才還首創了應急物資儲備機制,依託轄區大中型生產、物流企業,通過企業自願和政府財政購買公共服務的辦法,建立企業應急救援物資代儲代供儲備庫,為廈門市應急物資儲備工作築牢基礎。

堅守「應急人的初心」

對石德才來說,工作已不只是一份責任,更是一種習慣;對他來說,時間好像總是不夠用,加班加點是家常便飯;對他來說,凡事親歷親為,腳踏實地才能幹事創業。

2016年9月15日,廈門遭遇了有氣象記錄以來登陸廈門的最強颱風「莫蘭蒂」,颱風過後全市滿目瘡痍,為保證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企業順利開工生產,石德才帶領工作人員和專家,克服道路阻斷和任務重人員少的不利因素,用3天跑遍了全市相關重點企業,幫助企業排查隱患,確保企業安全開工生產。

2017年的廈門重要活動較多,為保障全市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他堅持以身作則、身先士卒,組織制定檢查計劃方案112份,指導幫助企業落實每項安全制度,檢查跟蹤並協助企業整改安全隱患270處,急企業之所急,想企業之所需,切切實實幫助企業解決安全生產難題。

成為一名應急管理工作者以後,石德才更覺得身上的責任重大。每當啟動應急響應的時候,他永遠堅守在第一線,及時巡查,果斷處置各種突發情況,特別是重大危險源的安全巡查。2019年汛期,他連續工作27天未回家,指導值班人員發送重點對象預警信息、安全生產提醒簡訊30餘次,共計6萬餘條,電話抽查企業領導帶班、值班員在崗,詢問企業應急準備工作情況26次,帶隊下企業檢查隱患12次。

責任在肩,則風雨無阻。石德才的足跡遍布所有監管的重點企業,對每家重點企業的情況了如指掌,與企業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交心交情。

守護安全,初心不改,石德才先後獲得「全國安全生產監管監察先進個人」「廈門市防抗『莫蘭蒂』颱風及災後恢復重建工作先進個人」,並帶領所在單位部門獲得「全省安全監管監察系統十佳為民務實清廉安監機構」稱號、全國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技能大賽第三名等榮譽。

老安監,新應急。石德才繼續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譜寫著應急管理事業新篇章,詮釋著一名應急人的初心與堅守!

【來源:應急管理部】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文明實踐在行動】「志願紅」擦亮美麗鄉村新名片
    【文明實踐在行動】「志願紅」擦亮美麗鄉村新名片 2020-12-08 13: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時代青年展風採|看看他們穿軍裝的樣子
    編者按:今年5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寄語新時代中國青年:要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堅定理想信念,站穩人民立場,練就過硬本領,投身強國偉業,始終保持艱苦奮鬥的前進姿態,同億萬人民一道,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長徵路上奮勇搏擊。
  • 浙江省應急管理廳關於印發浙江省直升機應急救援常態化備勤基地...
    杭州市、寧波市、溫州市、嘉興市、金華市應急管理局:根據《浙江省應急救援航空體系建設方案》要求,為強化直升機應急救援常態化備勤管理工作,特制定《浙江省直升機應急救援常態化備勤基地觀察員(調度員)崗位職責(試行)》和《浙江省直升機應急救援常態化備勤基地觀察員(調度員)工作規範(試行)》,請遵照執行。
  • 數據大屏新時代 華平應急指揮系統實現可視化作戰
    來源標題:數據大屏新時代 華平應急指揮系統實現可視化作戰 2020年新型冠狀疫情蔓延全球,國際貿易環境波雲詭譎,但不變的是新經濟浪潮依舊風起雲湧,國內社會加速步入大數據時代。
  • 把握救援「黃金時間」,陽信應急救援直升機停機坪建成並投入使用
    8月19日,記者從陽信縣應急管理局獲悉,該縣應急救援直升機停機坪全面建成並投入使用,空中救援基地位於濱化濱陽燃化有限公司。這不僅彌補了陽信縣空中救援的空白,更是全縣第一個建成並投入使用的應急救援停機坪。
  • 2020年度消防與應急救援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工作會議成功舉辦
    、企業精英,就消防與應急救援領域科技自主創新、抗擊新冠疫情、突破卡脖子技術、重大工程建設等研究的新方法、新技術與新進展作報告與交流。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高級工程師王蔚、河南消防救援總隊總工程師郭華傑、漢威科技集團董事長任紅軍等領導分別上臺致辭。應急管理部瀋陽消防研究所所長、消防與應急救援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中錚作消防與應急救援國家工程研究中心2020年工作報告。
  • 水東鎮:加強鎮村應急救援物資儲備 打通應急救援最後一公裡
    漵浦融媒訊(通訊員 周立文)為達到村級應急能力建設「三有」目地,根據「全災種、大應急」新要求,水東鎮政府在縣應急局指導下,為各村統一採購了一批應急物資。11月底,水東鎮社會治安和應急管理辦公室工作人員先後對15個村(社區)應急物資進行配送,並協助各村(社區)完成物資入庫、擺放,確保應急物資儲備到位。截至目前,水東鎮共有專(兼)職救援人員200餘人,已基本實現鎮村兩級應急救援力量全覆蓋,確保災情「早預警、早轉移、早處置」,大大提升了基層防災減災能力,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 山東省濱州市開通空中應急救援通道
    1月6日上午,一架H135直升機從東營機場起飛後成功降落在濱州市濱城區北海公園應急救援停機坪上,標誌著濱州市空中應急救援通道正式開通。   航空救援具有快速、高效、受地理空間限制較少等優勢。為全面提升航空應急救援能力,濱州市積極謀劃、多措並舉,去年投資1175萬元建設了10處直升機停機坪,其中,北海、惠民、霑化、陽信、濱城、博興各1處,鄒平、無棣各2處,全市實現40公裡飛行半徑全覆蓋,形成「空地一體」的立體化應急救援新格局。
  • 白巖松:汶川地震十年,應急救援,能「應急」了嗎?
    上海東方醫院院長 劉中民:我們要建立這個災難應對的這樣一個體系;第二個我們要有災難救援的專業的人員。解說:航空系統應急救援,建立目標,補足短板。《新聞1+1》今日關注:汶川地震十年,應急救援,能「應急」了嗎?白巖松: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聞1+1》。
  • 山西省地震應急救援規定
    第二條 本省境內地震災害事件的應急準備、預警、處置、救援等活動,適用本規定。  第三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抗震救災指揮部負責領導本行政區域內的地震應急救援與抗震救災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地震應急與救援社會動員機制和省、市、縣之間,相鄰省、市、縣之間,有關部門之間的應急協作聯動機制。
  • 應急管理部召開颱風「康妮」會商研判會 並調度國慶期間全國應急...
    應急管理部召開颱風「康妮」會商研判會 並調度國慶期間全國應急值守及救援工作中國網 中國安監  作者:  2018-10-05   中國網 中國安監10月4日訊,10月4日,從應急管理部獲悉,應急管理部召開視頻調度會,與中國氣象局、國家防辦、交通運輸部有關負責同志和專家會商25號颱風「康妮」發展趨勢和可能造成的影響
  • 東莞市舉行應急救援隊伍授旗儀式
    11月30日東莞市應急救援隊伍授旗儀式在東莞體育中心舉行今日熱點東莞市委副書記、市長肖亞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喻麗君出席活動並為新組建的14支市級應急救援隊伍集中授旗東莞實際管理上千萬人口,市場主體超過130萬戶,應急救援工作責任重大、任務艱巨。今天,通過授旗的方式,各應急救援隊伍就正式成為了全市應急救援的「拳頭部隊」和「尖刀力量」,要與市消防救援支隊一道,共同承擔起防範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及時應對處置各類災害事故的重要職責,擔負起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使命。
  • 全區應急救援再添新力量!莆田藍天救援隊秀嶼中隊成立
    1月13日上午,臉龐上洋溢著青春與堅定的身著藍色制服的隊員們,鏗鏘有力地宣誓入隊誓詞,莆田藍天救援隊秀嶼中隊揭牌成立,成為全區第一支授權藍天救援品牌隊伍,標誌著秀嶼區應急救援體系的進一步完善
  • 津南區開展地震應急救援綜合演練
    為檢驗新修訂的《津南區地震應急預案》實用性和可操作性,進一步完善全區應急準備、鍛鍊隊伍、磨合機制,提高我區處置突發地震災害事件的能力和水平,10月23日,由區應急管理局(區地震辦)牽頭,在北閘口鎮舉行了津南區2020年地震應急救援綜合演練。
  • 盈江縣2020年地震應急救援「第一響應人」培訓工作圓滿結束
    為做好盈江縣地震應急救援「第一響應人」培訓演練工作,努力建設一支觀念新、能力強、素質高的新時代應對地震災害隊伍,全面推進我縣地震應急救援「第一響應人」隊伍建設,在省州地震部門的指導幫助下,2020年11月17至19日,盈江縣組織開展為期三天的地震應急救援「第一響應人」培訓工作。
  • 北方應急(醫療)救援綜合示範區產業集聚加速器項目開工奠基—植...
    9月21日上午,在德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北方應急(醫療)救援綜合示範區產業集聚加速器項目開工奠基儀式如期舉行。德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長民,市政府黨組成員、秘書長,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王震秀等出席開工儀式並致辭。
  • 【地評線】用「匠心巧手」擦亮「中國名片」
    首屆大賽以「新時代、新技能、新夢想」為主題,設86個比賽項目,共有2500多名選手、2300多名裁判人員參賽,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格最高、項目最多、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綜合性國家職業技能賽事。此次大賽不僅為廣大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精湛技能、相互切磋技藝的平臺,還對壯大技術工人隊伍、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
  • 甘肅森林消防攜手省地震局提升應急救援能力
    甘肅省森林消防總隊供圖中新網蘭州7月8日電 (馬國貞)據甘肅省森林消防總隊8日介紹,該隊和甘肅省地震局籤訂《地震災害應急救援協同發展合作協議》,共同建立聯席會議、信息共享、人才培養、聯合培訓演練制度,開啟突發安全事件應急救援「聯動模式,致力於應急救援探索,提高甘肅省突發事件危機預警和應急救援效率。
  • 「擦亮」新名片 引來新「流量」——寧夏多舉措促疫後文旅業高質量...
    原標題:「擦亮」新名片,引來新「流量」——寧夏多舉措促疫後文旅業高質量發展   探索「線上+線下」全媒體營銷,深挖特色資源打造文旅新名片,創新全域旅遊產品業態…
  • 展望丨擦亮「黨的誕生地」紅色文化名片
    迎接建黨百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將在主題出版的山嶺上再攀高峰,擦亮「黨的誕生地」紅色文化名片。 劉統 著 定價:98元 上海人民出版社丨2020.12 經過提前謀劃布局,2021年,上海人民出版社計劃推出的主題出版物還有《中國共產黨建設史》(李君如、謝春濤著)、《中國新覺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