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孩子真的太難帶了,放學回來,想要跟他聊一下天,結果沒兩句就說不下去了,要麼就是他不耐煩回答,要麼就是我們不知道說什麼,做爸爸媽媽實在是太難了。
先不說家長怎麼跟孩子聊天,各位朋友試想一下自己下班回到家,孩子問你:
今天你上班做了什麼?你在公司有沒有認真工作?
你會怎麼回答,無非就是:
還就是那些工作啊。肯定有認真工作啦。
而後就是相顧無言,這個場景是不是似曾相識?像極了你問孩子「你今天在學校做了什麼啊?你在學校有沒有乖?」是不是大同小異?
聊天,說起來似乎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也似乎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家長們很清楚,和孩子聊天是與孩子培養感情的一個很重要的手段,但是很多家長卻習慣性的將「聊天」變成了「說教」,孩子對家長的說教本來就是非常反感的,一旦家長讓孩子有這種說教的感覺,孩子怎麼可能還會願意和家長聊天呢?
和孩子聊天其實很簡單,不妨試試這5個技巧,或許能夠拉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
技巧1 往小問題上問
對比下面兩個問題:
你今天在學校做了什麼?你今天在學校上了哪些課?
這兩句話乍眼一看好像沒有區別,但是卻會有不一樣的結果。第一個問題一出,孩子可能會回答「沒做什麼,就上課啊。」然後家長接下來又應該說什麼呢?而第二個問題出來,孩子可能會回答「我上了語文課,數學課,美術課... ...」孩子可能會掰著手指將今天自己上的課全部說出來,接下來就有可能會出現兩個情況,孩子可能在講述到某一個課的時候,想到那節課上發生的有趣的事情,他會接著和家長分享。家長也可以跟著問「那某某課又教了什麼呢?」對話自然而然就能繼續了。
其實孩子的聊天真的很簡單,當你拋出的問題範圍太廣,孩子就會不知道如何回答,進而敷衍了事。如果你的問題從小問題入手,孩子會更容易理解,也更容易打開話匣子,甚至有可能會爭先恐後的回答,這才能達到家長與孩子和諧溝通的結果。
技巧2 從別人的事開始說起
想要走進孩子的心,了解孩子的生活,不一定要直接問孩子,也可以從孩子身邊的朋友開始問。例如:
你可以問孩子:「你在學校最好的朋友是誰?」孩子會說出一個名字接著你就可以問:「為什麼他會是你最好的朋友呢?」「因為他給糖給我吃,幫助我拼玩具... ...」你接著問:「那你有沒有幫你的朋友做什麼呢?」「我有啊,我有幫他... ...」
如此一來,話匣子不就自然而然的打開了嗎?在聊天過程中,用一點迂迴的手法,能夠減少孩子對於與家長聊天這件事的反感,而且在與孩子聊別的孩子的事情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窺探到孩子處於一個怎樣的位置,對同學有什麼看法,能夠清楚的了解孩子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是如何為人處事的。
技巧3 善用「同理」效應
很多家長跟孩子聊天都會習慣性的否定孩子的一些感受,特別是某些家長覺得特別消極的感受,例如:
「我們語文老師討厭死了!」家長會說:「語文老師都是為你好,你怎麼可以討厭語文老師呢?」
家長的這一句話一出,明顯的就是否定了孩子的感受,讓孩子覺得你站在他的對立面,本來想接下去講的話,孩子會就此打住,這聊天要怎麼進行下去?孩子需要的不是你的「否定」,而是你的同理心。
面對類似的問題,你可以跟問孩子:「為什麼你會覺得語文老師討厭呢?」孩子會說:「語文老師會讓我們抄課文、背書,我不想做這些事情。」後續就可以繼續聊天了。
很多時候,孩子之所以想要跟你聊天,並不是他們想要詢問你的意見,而是他們想要找一個人傾訴,找一個可以理解他的人傾訴。當你保持中立的態度,同理感受他的感受,往往能讓孩子有更多的想法,才能了解他的需求,更好的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技巧4 要善於傾聽
聊天是一種發洩的途徑,說出來很多時候是為了讓別人傾聽我們的心聲,而不是一定要對方解決這個難題,對於孩子來說也是如此。想要孩子願意跟你聊天,首先你要將聊天回歸到聊天的本質,那就是你要傾聽孩子的心聲,而不是接收到孩子的問題以後,轉而對孩子進行說教。
沒有孩子會喜歡父母的說教,如果一種聊天最後變成說教的地步,那將會無趣至極。所以想要和孩子有天可聊,首先就要善於傾聽,要對對方的話題保持高度的興趣,多採用詢問的句子,少一些對事件的評論,多用「你」來回答問題,少出現「我」的字樣,只有這樣才能讓話題不斷地進行下去。
技巧5 注意肢體語言
肢體語言是最佳的溝通方式,對成年人如此,對孩子也是如此,適當的肢體語言會讓孩子覺得你很重視他,如此一來他會更願意與你聊天。
例如,在保證安全情況下,跟孩子聊天儘量用平行的目光注視他,如果孩子還小,那你可以蹲下來,如果孩子長大了,你可以牽著他的手與他一起坐下,無論自己在忙什麼,只要你決定要跟孩子聊天,那就要注視著他。
因為注視能給人帶來「我很重視你」的感覺,對於孩子來說,你的注視和專心傾聽,都是給孩子傳遞一種我很希望和你溝通的信息,自然而然孩子就會更願意與你進行溝通。否則,你自己都不願意傾聽孩子的話語,孩子又怎麼會願意向你吐露心聲呢?
總而言之,想要孩子跟你有天可聊,首先你要學會尊重孩子,學會傾聽孩子的各種話語,無論是炫耀還是發牢騷,如果孩子在與你聊天時說出一些讓你驚訝的事情,你也要做到「不動聲色」,在沒了解事情完整經過的時候,傾聽是最重要的。說教和講道理不是不可以,但是要和聊天分開,讓孩子有一個暢所欲言的環境,孩子才會更願意與你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