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下午,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有序推動各類企業復工復產和穩崗就業工作情況。
當前,疫情防控物資生產運輸企業正開足馬力,但受到疫情防控、春節假期等影響,有些企業反映缺工,在保障企業用工方面,人社部門有哪些舉措?
對此,人社部就業促進司副司長宋鑫介紹說,為解決缺工問題,人社部全力推進建立24小時重點企業用工調度保障機制,千方百計促進重點企業復工達產,截至2月17日,人社部已幫助全國22個省份的2600家企業解決用工10.3萬人。
宋鑫說,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許多勞動者積極參加復工復產,甚至放棄了休假,加班加點,無私奉獻,還有不少勞動力不計報酬,從事志願活動。「他們的精神我們深深感動,他們的行為我們深深的敬佩。在這裡,我想對勞動者說一聲,您辛苦了!」
據宋鑫介紹,人社部一方面,強化組織動員。地方各級人社部門都把這項工作作為當前的重中之重,成立了相應的工作機制,設立人社服務專員,建立臺帳,深入企業謀需求,深入鄉村做動員,及時響應,全力保障。比如,河南新鄉在當天接到企業的用工需求後,下午召開動員會,儲備了6500名工人供企業挑選。
另一方面,暢通多種渠道。在國家政務服務平臺,公共招聘網等設立重點企業的用工專區,動態及時發布重點企業的用工需求。同時,我們通過各種方式協助重點企業原有職工的返崗,挖掘當地的潛力,企業之間餘缺調劑,定向招聘,跨區域有組織的協作等各種方式保障了用工企業階段性的需求。比如,江蘇、湖南等省份通過以上方式對重點防疫物資生產企業用工實行了動態清零制,浙江除了利用公共服務機構的力量,還動員了300多家人力資源服務企業開展公益活動,免費為重點企業提供用工服務。
另外,加大政策支持。人社部開放了中國職業培訓在線,上線了一批急需緊缺工種的培訓課程,免費向廣大勞動力開放。各地普遍出臺了很多措施,給予企業一定的信貸就業補貼,給予從事招工的人力服務資源機構給予一定的補助。有的地方採用包車服務,還給予一定的包車補貼。
「當然,在保障重點企業用工的同時,我們也非常關注勞動力的身體情況,協調衛健委、交通等部門做好體溫監測等工作,指導企業完善各種措施,有效保障勞動力安全到崗、健康工作。」宋鑫說。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