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易小星
國人教育中喜歡講中庸之道,藏拙,所以我們很多人習慣了躲在後面,時間長了,到了應該閃亮登場的時候,我們很多人也習慣於縮在人群之後,害怕嶄露頭角,比如說會場上互動發言討論時的全場沉默。雖然尷尬可是寧願等著被點名再發言也不主動解除現場的尷尬,你是不是也這樣呢?
01
為什麼我們這麼害怕大庭廣眾之下的亮相
每個人都有過讀書的經歷吧,或長或短,在讀書階段的演講,你有沒有印象?我自己在演講開始之前的好幾天就睡不安穩了,那個感覺就和書裡說的一樣:「完了完了,我要出洋相了!這下子一定是出大醜了!嗚嗚嗚,怎麼辦啊?要不要請假消失,避過去這個演講啊。」
你有沒有這樣的時刻?我幾乎每次遇到類似的演講和當眾發言都會是這樣的焦慮, 次次到即將崩潰的邊緣,但是說實話,真的到了現場豁出去了表現也並不差,說不定還能拿到個獎呢!後來聊起來才知道,很多人都是和我一樣,幾乎要放棄了,但是後來參加完之後還是感激自己幸好堅持下來了,即便是沒有獎項,對於自信心來說也是很好的鍛鍊與培養。
等到畢業了工作了,一次次面對著比較關鍵的重點時刻的考核,我都要經歷一遍心理上的建設,和讀書時的感受差不多,但是無法推脫後的表現並不差。後來我分析自己為什麼會有那麼強烈的害怕出醜的心理,是因為內心對自己的能力有很大的懷疑,在自己內心沒有對自我認知的欣賞或者說自信心是不夠的。
內心總是對自己的批評的聲音也和我們所處的家庭教育方式有關係,我的成長時期,正好是一般人會認為是給孩子更多的抗挫折能力才能避免未來走彎路,所以很少能得到父母的褒獎和表揚,每次都是打壓。時間久了,自己也覺得好像我就是那個很笨的人、很難看的人、也是很死板不會變通的人,一旦習慣了父母貼給自己的標籤,你想你自己還能對自己有很高的評價和期待值嗎?
02
學習擺脫自我否定,在學習和工作中展現自己的實力
看過電視劇《歡樂頌》的觀眾都知道,裡面的關雎爾是最貌不驚人的普通鄰家女孩,就像我們這些普通人一樣,在公司裡做著辛苦的工作,有功勞的榮譽被別人搶去,工作出了紕漏只能自己背鍋,時間久了,會讓辦公室的同事們誤以為她是個沒有什麼能力的、可有可無的職場中人。
反而是等到她會拒絕同事的無理要求,並且勇敢承擔自己分內工作並努力做好,不再畏懼在公司同事面前的亮相時,才得到了老闆的賞識,肯定了她的工作實力,並順利地留在了這家五百強的公司。
書中為我們列舉了一些認清自己後取得成功的例子,也舉出了一些成功後沒有維持好自己人設,被虛榮和膨脹毀掉自己成功者人設的故事。
不可否認的是每個人都是社會角色的體現,你在社會交往中的角色定位是你在別人眼裡的標籤。所以認清自我,並努力做好自己分內之事的同時做好自我提升,你終將克服鴕鳥心態,越來越自信。
03
小結:如何將自己的鴕鳥心態擺脫,並用積極上進的方式走遍臺前幕後
我們生活和工作中都應該擺脫鴕鳥心態,更為積極上進,珍惜機會,並在機會到來時緊緊抓住不放。與個性相關的選擇,是臺前還是幕後都是無所謂的,但是要能夠突出個人的專業特色和能力就是合適的。另外這本書提醒了我們讀者,要時刻注意提升自己,活到老學到老,在面對挑戰和變化時你才不會無所適從。(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