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3 19:19 |微龍遊
第三篇
一池「春水」入川來
10月底的敘永,已經進入了初冬,迎面吹來的風讓人忍不住打顫,可因為一個珍貴的「池子」,這裡的每天常有溫暖如春的故事發生。
「真太感謝了,我以後可以推老婆出去玩了!」10月28日,敘永縣龍鳳鎮寶合村村民胡明亮笑得合不攏嘴,因為他收到了一份特別的禮物——一輛輪椅。這天,龍遊縣殘聯為緩解敘永縣殘疾人康復中心缺少康復器材的困難,特意捐贈了100輛輪椅。
次日,在敘永縣黃坭鎮銀方小學,同樣熱鬧十分。300餘名學生收到了來自龍遊縣紅十字會捐贈價值52180元的扶貧助學物資。據介紹,當天龍遊送過來的物資共有300多個書包和900多雙襪子,都是龍遊企業的愛心人士所捐贈。
三年來,除了這樣的愛心物資,還有很多的愛心善款、社會幫扶款,跨越1700多公裡從龍遊源源不斷地來到敘永。
今年下半年,敘永縣麻城鎮柏香村呈現出火熱的施工景象,投資15萬元的柏高橋初見雛形。過去,孫家河上僅靠漫水橋連著3000多人的寨和村,1000多人需要過橋上學、種地。每逢汛期,想要過橋更是難上加難。如今,長25米、寬5.5米的新橋即將建成,為村民出行提供便利。村黨支部書記孫澤華只要提起這座橋就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感謝龍遊的支持,為我們子孫後代造了福。」
正在施工的柏高橋
在海拔1000米的敘永縣水潦彝族鄉水潦村第一書記薛鍾,和孫澤華一樣,也想表達內心的感激。水潦村全村農戶350多戶,其中貧苦戶就有189戶。自從有了社會扶貧基金提供的公益性崗位,幫助了許多貧困戶就近就業。
「能在家門口工作,又有工資補助,我非常滿意。」李德湘的兒子10歲,患有小兒麻痺症,需要他待在家裡照料,家門口的工作對他來說,既方便照顧兒子又能賺錢補貼家用,讓他省了不少心。
教育扶貧助學金、公益性崗位補貼、產業扶貧金、基礎設施扶貧款……自龍遊、敘永「牽手」後,這些年來,兩地通過東西部扶貧協作平臺,積極動員社會組織參與,把零星的碎片式資金整合在一起,打造的這座扶貧「基金池」不僅造橋修路,還溫暖著人心。
為保障資金有序進入、安全著落,以產生良好的聚合效應,敘永縣扶貧基金會嚴格按照《慈善法》和《基金管理條例》的規定,設立了東西部社會扶貧轉型基金。三年來,通過東西部扶貧協作平臺,動員企業、商會和社會組織以及愛心人士捐資、捐物1600多萬元。
據四川省扶貧基金會敘永支會會長張德全介紹,對於每筆資金的收入、支出都要落實。「凡是龍遊東西部協作辦公室過來的資金全部進入基金帳號。」先憑相關領導的批文,再把各個項目的管理單位及資金的使用需求報告遞交到基金會,工作人員會對項目工程進度進行現場審核,只有符合劃撥資金條件的,才能把資金撥付到相應帳戶,以此切實保障資金嚴格劃撥。
如今,愛心捐助下的社會幫扶「基金池」越來越豐盈,兩地協作讓每一分資金都用到了貧困戶的心坎裡。「東西部協作不僅僅靠掛職幹部的力量來推動,更需要全社會方方面面的力量。」掛職敘永縣委常委、副縣長的餘繼民希望,以後無論是敘永人還是龍遊人,歡迎有更多的力量參與到東西部協作中來,爭當乘「龍」快「敘」的美麗使者。
(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微龍遊」)
圖文/陳憶金 吳森邦
視頻/牛超傑 毛文鋮
編輯/邵美霞 傅 程
監製/章承月
喜歡,請點好看!
160699438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