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是嘴上功夫,但真正要說好話卻需要用腦子、動腦子,只會用嘴說話,想說什麼就說什麼,那往往是笨人的表現,真正的聰明人,都會用腦子把話過一遍,把話真正的組織好再說出來。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敗就是敗在了說話不動腦子上!以下分享五個說話技巧,牢記這五個技巧,把話說得滴水不漏,受用一輩子。
一、類比說話,把道理說得通俗易懂
說話的時候,如果只是就事論事,在一件事上繞過來繞過去,那麼,眼光就會局限於一點,就很容易鑽入牛角尖,把話說得太死太呆板,也不容說服人。因此,說話的時候,腦子要靈活,要善於類比,也就是用另一件事情來做對比,通過比較來把複雜的道理說簡單,說的讓對方更容易接受。這種類比說話的技巧,非常實用,在現實生活中不管是與哪種人說話,一般都會用到,需要好好把握。
二、請君入甕,說話要善於布局
與人說話的時候,如果對方比較難以說服,或者對方的警惕心和攻擊性很強,總是自以為是,接受不了你的說法,也不允許你直接否定和反對他的說法。那麼,這個時候,就可以採用請君入甕這一招,通過巧妙的布局,用腦子在話語中設置陷阱,讓對方主動入局,然後或抓住漏洞,或發現對方的缺陷,或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以此來說服對方。
三、說話要符合實際,以事實服人
話要說得好,最本質的一點是要能以事實服人,拋開了事實,你把話說得再漂亮,其實都等於是在騙人。符合實際,從事實出發,這是說話時應該遵循的一個基本原則。語言本來就是一種思維和溝通的工具,是反映客觀實際的,你以事實為根本,那麼,你的言辭、道理、技巧都會顯得極有說服力。相反,離開事實,再動聽的的話都只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不能做到服人。以事實說話,輔之以技巧,才能真正把話說得滴水不漏。
四、懂得暗示效果好,說話不要太直接
很多時候,說話不能太直接,否則就容易得罪人,這時,就不妨通過暗示的技巧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暗示,其實就是一種誘導,它儘管不能直接把話說明白,但卻能讓對方既明白你的意思,又領你的情。而且,暗示還有一種作用,那就是能引起人們的好奇心,不直接點明的話,讓對方自己去想,順著你的思路去想,如此,往往就能得到你想要的結果。
五、想要用腦說話,就要善於傾聽
用腦子說話,就要有根據,根據從何而來?一個主要來源就是傾聽,用心傾聽,理解和吃透別人的語言,再經過分析與處理,然後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假如你想把話說得滴水不漏,就一定要做一個善於傾聽的人,正如西方一位哲人所說:「要讓人覺得你有趣,你就要對別人感興趣——問別人喜歡回答的問題,最重要的是,用心聽別人說的話。」所以,要想把話說好,就一定要善於仔細傾聽,對別人的話語進行深入的分析。(百家號獨家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