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投入是最有效的投入,益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教育,積極推進教育強市戰略,強弱項、補短板、助長板,努力營造尊師重教的社會氛圍,著力打造崇文重教的品質之城。今年決定建設益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就是砸鍋賣鐵也要高標準建設好。」
12月11日,益陽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瞿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黃東紅專程來到省教育廳,匯報益陽教育工作情況,瞿海書記的一番對教育的肺腑之言和忠誠情懷,令在場的領導們無不為之感動。
圖為瞿海 黃東紅專程來到省教育廳,匯報益陽教育工作情況
圖為瞿海 黃東紅專程來到省教育廳,匯報益陽教育工作情況;羅曉皓、歐陽林一同參與匯報
(左起:羅曉皓瞿海黃東紅歐陽林)
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省委教育工委書記蔣昌忠,省教育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王瑰曙,以及辦公室、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秘書處、財務建設處、發展規劃處、基礎教育處、教育督導處、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處等相關處室負責人充分聽取了益陽教育工作情況匯報,對益陽近年教育工作的新成績表示充分肯定,對益陽提出的相關請求與建議表示全力支持。
蔣昌忠廳長表示,益陽教育來勢非常不錯,市委書記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重視教育,具有戰略性眼光,是在為益陽固根本,立長遠,省教育廳將全力支持益陽教育事業的發展。
圖為蔣昌忠王瑰曙及省教育廳相關處室負責人聽取匯報
在匯報會上,黃東紅副市長就支持益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建設、支持真抓實幹督查激勵項目和支持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在益陽進一步做優做強、支持湖南城市學院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等事項提出了相關請求。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羅曉皓,黨組副書記、常務副局長歐陽林一同參與匯報。
近年來,益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教育工作,將教育作為優先發展戰略,強力推進教育強市建設,補齊教育民生短板弱項,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問題,促進了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不斷提升。
一是著力下好教育「先手棋」,推進教育強市戰略。市委、政府將教育放在優先發展地位,定期研究教育工作,逢會必講教育工作。設立「教育突出貢獻獎」,連續4年獎勵120名校長、教師(鄉村教師),每人獎勵10萬元。啟動師範專科學校建設,解決師資供需瓶頸。實施中心城區「四建五促十二擴」行動計劃,緩解城區學位供給矛盾。出臺《益陽市中小學校幼兒園規劃建設管理辦法》及《操作細則》,建立教育投入長效機制。
二是著力突出黨建引領,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實施「雙培」工程。召開全市黨建工作現場會,深入推進「黨建+」融創工作,全市湧現了一批省市級基層學校黨建示範點。加強思政課教師、心理健康教師、少先隊輔導員、班主任配備和培訓,全市共配備3500餘名專兼職思政課教師,為立德樹人培根鑄魂。開足開齊開好思政課程,加強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湧現了安化萸江、江英,沅江東方壹號、南縣一中等一批特色學校。
圖為萸江學校黨建文化宣傳長廊
三是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加快補齊民生短板。全面消除義務教育大班額。近三年新增義務教育學位94730個,消除義務教育大班額2945個,今年實現義務教育大班額全面「清零」,位列全省前列,被省教育廳通報表揚。加快公辦幼兒園學位建設。通過16個鄉鎮街道公辦中心幼兒園建設、35個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111所利用國有(集體)資產辦幼兒園收回、原有公辦幼兒園擴容等途徑,2019—2020年全市累計新增公辦園學位逾34147個,公辦園在園幼兒佔比從26.8%上升至55.31%,居全省前列,受到省教育廳多次表彰通報,在全省推介益陽經驗。積極開展教育扶貧。加大學生資助力度,共計資助各類學生 49萬餘人次,資助金額達 5 億餘元。全面做好控輟保學工作,開展「三幫一」勸返復學近萬人次,送教上門服務近 2.5 萬人次。加快芙蓉學校建設。安化第一芙蓉學校已獲省500萬元獎補,其餘4所芙蓉學校進展順利。安化縣梅城鎮芙蓉學校、沅江市芙蓉學校12月份主體竣工。桃江縣石牛江鎮芙蓉學校、赫山區滄水鋪鎮芙蓉學校農曆年底主體竣工。軟硬體全部按照省廳要求建設。積極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十三五」期間,全市建成公辦幼兒園 139 所,新建中小學 34 所,改擴建學校 746 所,6個區縣(市)成功創建成為「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明確安化縣、赫山區為學習瀘溪經驗試點縣,資陽區為「縣管校聘」試點縣。著力均衡城區教育「量」的問題和鄉村教育「質」的問題。推進益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建設。9月21日市委常委會議決定在原城市學院校區建設益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總投資13億多元,計劃於2021年9月開始招生辦學,首期招生3000人,已向省人民政府、省教育廳申請納入「十四五」高校設置規劃評估驗收,目前各項工作正在緊鑼密鼓進行。
圖為沅江南洞庭實驗學校,新增義務教育學位消除大班額
圖為赫山丁香學校,新增義務教育學位消除大班額
四是著力推動教育爬坡過坎,益陽教育呈現優質均衡發展態勢。優化教師隊伍建設。深入開展「樹師德·提師能·鑄師魂」師德師風建設活動,推進卓越校長、首席名師、優秀教研員三支隊伍建設,實施教師「三考」(業務知識考試、專業技能考評、師德師風考核)。近五年全市累計招錄教師 5229 人,培訓中小學教師 20萬人次。逐步擴大校長教師交流輪崗支教覆蓋面。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為迎接新高考和教育評價改革,我們請到全國、全省專家對所有初、高中教師進行全員培訓。破解「五唯」,全面取消重點班和「借讀」、「寄讀」,落實「五育並舉」,融合育人。教育質量呈現全面開花。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考評中連續三年位居全省第一。全市共有 97 所「全國校園足球特色校」,校園足球、定向越野等項目多次在省級比賽中位居第一。在全省合唱比賽、「三獨」藝術比賽等評優獲獎率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全市教育教學質量呈現優質均衡、整體上升、多點開花的賽場賽馬局面。職業教育特色鮮明。全市9所公辦中職學校均達到基本辦學條件,其中安化、南縣職業中專新建完工,今年新增公辦中職學位8000個。構建了黑茶生產與服務、現代機械製造、旅遊管理等特色專業集群。師生職業能力競賽突飛猛進。安化職業中專獲全國溫暖工程教育移民項目最佳實施學校獎,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馬培華親臨學校召開現場會。
五是著力整治教育行風,積極回應社會關切。5-10月,市紀委監委、市教育局聯合開展了為期五個月的全市教師隊伍「在編不在崗」「違規佔用編制」「吃空餉」等問題專項清理整治。對違規補課重拳出擊,對收受或索要紅包禮物作出「八項規定」。開展中小學違規辦學行為專項整治,開展集中整治行動131次,共立案15起,查處教師12人,確保了教育系統風清氣正。
六是著力守住安全底線,確保校園師生平安穩定。全面加強校園疫情防控工作,做到「五個一律」和「七個到位」,實現了教育系統「兩零目標」。強化校園安全管理,實現中小學「四防」建設100%到位。深入開展「五大護苗行動」,「萬名教師進萬家」大家訪,常態化開展校園及周邊綜合治理專項整治。落實學生防溺水「兩案九制」和屬地、學校、家長、社會聯防聯控責任。開展校車安全整治,對人、車、路、企進行全方位排查,全年發現校車交通違法違規行為共計262起,整治處罰243起,校車違法運營行為明顯減少。加強教育正面宣傳,涉教輿情平穩可控,教育正能量得到彰顯。
圖為安化城南完小疫情防控期間維護上下學秩序的黨員先鋒崗,呵護學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