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珍稀及令人趨之若鶩的天然瑰寶之一
逾 100 卡拉 D 色完美無瑕橢圓形巨鑽
史無前例以「無底價」形式上拍今秋香港蘇富比晚拍驚豔登場
10 月 5 日 單一拍品專場隆重上拍
香港,2020 年 9 月 10 日 今年秋拍,蘇富比將隆重呈獻世上最珍稀且備受青睞的大自然奇珍之一:一枚重 102.39 卡拉 D 色完美無瑕橢圓形白鑽。迄今為止,拍場上只出現過七枚逾 100 卡拉的D 色內部無瑕或內外無瑕白鑽,今次上拍的 102.39 卡拉白鑽為第八枚。拍賣方式堪稱史無前例,此枚重要美鑽將以「無底價」方式上拍,也就是說,不論金額或鑽石本身的價值如何,最高的出價者將會是得標者並投得拍品。這是拍賣史上首次以無底價方式上拍鑽石,或是其他具同等重要性和內在價值的藝術品。
這枚 102.39 卡拉橢圓形 D 色無瑕鑽石將於 10 月 5 日在香港以單一拍品形式上拍,並從 9 月 15 日起接受網上出價。此稀世瑰寶將於拍賣前在北京、上海、紐約、臺北及香港展出(*需預約)。
蘇富比亞洲區主席黃林詩韻女士表示:「過去數月拍賣市場風雲突變,蘇富比一直站在這場革新的前沿,以創新的拍賣形式在藝術及鐘錶業務方面引領同儕。本季,我們將這份動力延伸至珠寶板塊。如今正是開創新猷的好時機: 上半年市場呈現強韌的需求,因此我們認為是時候讓市場說話。達如此級別的鑽石勢將吸引傳統珠寶拍賣以外的收藏群體,因此,在現時出行受到限制的情況下,一個嶄新破格的拍賣形式正是向世界展示這枚美鑽石的理想方法,並同時反映出市場的蓬勃需求。」
蘇富比全球珠寶部主席Gary Schuler 表示:「這顆美鑽是白鑽中的極品,言語不足以表達出它的珍罕及美態。人們對於鑽石的鑑賞力從來沒有像現在這般敏銳,越來越多人開始意識到,擁有億萬年歷史、只有一枚棒棒糖大小的物件,其價值竟能抵上一幅倫勃朗自畫像或巴斯基亞作品。作為世上最堅硬的物料,這枚自然瑰寶將比我們所有人久活千百萬年,這當然也是美鑽需求強勁的另一個因素。」
稀世美鑽 至臻完美
100 卡拉巨鑽在市場上罕如鳳毛麟角,有著如神話般的地位。至今只有七枚逾 100 卡拉的D 色內部無瑕或內外無瑕鑽石曾現身拍場,而這七枚鑽石中之五枚皆經由蘇富比拍出。本季呈獻的102.39 卡拉白鑽,為拍賣史上第二大D色無瑕橢圓巨鑽, 僅次於香港蘇富比 2013 年以破紀錄天價所拍出的 118.28 卡拉橢圓形D 色全美無瑕鑽石。
這枚白鑽份量驚人,成色、淨度及切工均完美無瑕,在每項鑽石質量評級標準(亦稱4C)均取得最高級別。鑽石為D 色(白色鑽石的最高級別);淨度絕佳(內外完全無瑕);具極優打磨及對稱度,是橢圓形白鑽最備受追捧的級別。它屬於罕見的 Type IIa 類型,在所有鑽石中少於 2%,化學成份最為純淨,透明度令人讚嘆。
天然奇珍 化身完美瑰寶
一顆足以切割出超過 100 卡拉鑽石的原石可謂百年不遇。本次上拍的102.39 卡拉白鑽來自一顆重達 271 卡拉的原石,於 2018 年從加拿大安大略省維克多鑽石礦(Victor Mine)開採出土(詳見編輯垂注)。原石出土後,由知名鑽石商 Diacore 進行長達整年的切割及打磨,以確保鑽石綻放出最璀璨的奪目火彩。
歷史上的傳奇名鑽
鑽石一詞來自希臘文「adamas」,意指「堅不可摧」。也許,就是這種特質讓鑽石長期以來成為忠誠、權力與堅毅的象徵。正是這種象徵意義,再加上其獨特稀有性,令鑽石深受歷史上之權貴們青睞——從國王和王后、皇帝和皇后,以至皇室貴冑和電影明星,無不為之著迷。除了其堅硬的特質,鑽石在很大程度上也被證明具有持久的價值,一直以來,在商貿上具重要地位,也常被要求當作贖金。鑽石於公元前四世紀已被用於交易,可算是全球最早的通用貨幣。
正如黃林詩韻所說:「鑽石代表恆久的情感,又極其堅硬,這一概念強化了它作為最安全投資之一的形象,尤其是在現今經濟環境不明朗之際,更是吸引人們關注。」
編輯垂注
維克多鑽石礦(VICTOR MINE,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
維克多鑽石礦於 1987 年由 De Beers 集團發現,2008 年 7 月投產,成為加拿大首個具經濟可行性的鑽石礦床。作為加拿大安大略省的第一個、也是唯一的鑽石礦,在其生產的十多年期間,開採出共 810 萬卡拉的鑽石。當中最具份量的包括一枚 271 卡拉的原石,以及 2013 年發現的一枚37 卡拉原石。維克多礦已於 2019 年停產,目前正在進行一項開拓性的復墾計劃。截至 2019 年底,近 40%的礦區已進行了復墾和綠化。
珍罕的 Type IIa 鑽石
鑽石是地球上的珍寶,形成於幾十億年前,幾乎與地球一樣古老。根據化學成份,鑽石可劃分為兩個主要「類型」——Type I 及 Type II,以是否含氮元素為標準。氮元素可取代鑽石原子結構裡的碳原子。兩個類型的分別在於其化學與物理特徵,Type II 鑽石(IIa 及 IIb)只含極為微量甚至不含氮元素,兩者均非常罕見(在所有鑽石中少於 2%)。
Type IIa 鑽石是化學成份最純淨的類型,透明度極佳。它們最初被認為源於印度(尤其是戈爾康達(Golconda)礦區),但後來在世界各地主要鑽石礦場皆有採得(來源:美國寶石學院)。
拍賣史上的 D 色巨鑽
巨鑽的珍罕程度從歷來拍賣成交價中可見一斑。只有七枚逾 100 卡拉、且達無色鑽石中最佳成色的D色鑽石曾見諸拍場,而七枚鑽石中有五枚經蘇富比拍出。
118.28 卡拉橢圓形鑽石
D 色無瑕 Type IIa
香港蘇富比,2013 年 10 月以 3,080 萬美元成交
每卡拉 260,252 美元
「The Winston Legacy」
101.73 卡拉梨形鑽石
D 色無瑕 Type IIa
日內瓦佳士得,2013 年 5 月以 2,680 萬美元成交
每卡拉 254,400 美元
「The Ultimate Emerald-cut」
100.20 卡拉方形鑽石
D 色內部無瑕 Type IIa
紐約蘇富比,2015 年 4 月以 2,210 萬美元成交
每卡拉 220,459 美元
163.41 卡拉長方形鑽石
D 色無瑕 Type IIa
日內瓦佳士得,2017 年 11 月以 3,370 萬美元成交
每卡拉 206,266 美元
「The Mouawad Splendour」
101.84 卡拉梨形鑽石
D 色內部無瑕
日內瓦蘇富比,1990 年 11 月以 1,280 萬美元成交
每卡拉 125,295 美元
「The Star of Happiness」
100.36 卡拉方形鑽石
D 色內部無瑕
日內瓦蘇富比,1993 年 11 月以 1,190 萬美元成交
每卡拉 118,397 美元
細數歷史名鑽
拍賣詳情
拍賣:「10239」
日期:2020 年 10 月 5 日,晚上九時或順延至現代藝術晚間拍賣後舉行
9 月 15 日起接受網上出價
*拍賣地點容後公布
香港預展(敬請預約)
10 月 3 至 5 日
有關蘇富比拍賣行
蘇富比拍賣行自 1744 年起為藝術收藏家搜羅優質的藝術作品。自 1955 年從倫敦擴展至紐約,蘇富比遂成為第一間真正之國際拍賣行,也是首家於香港(1973 年)、印度(1992 年)及法國(2001 年)舉行拍賣的機構,以及第一家於中國營商的國際藝術拍賣行(2012 年)。時至今日,蘇富比擁有強大的環球網路,共有 80 個辦事處遍及全球 40 個國家,於世界各地10 個拍賣中心舉行拍賣,包括紐約、倫敦、香港及巴黎這幾個主要拍賣中心。在拍賣以外,「蘇富比金融服務」讓藏家尊享全球僅有的全面性藝術金融服務支援;同時,蘇富比亦透過旗下「Art Agency, Partners」公司提供藝術品收藏、藝術家、藝術遺產及藝術基金相關的顧問服務。蘇富比也為客戶帶來私人洽購的機會,涵蓋逾 70 種收藏類別,其中包括:三項零售業務:蘇富比洋酒、蘇富比鑽石(Sotheby’s Diamond)及設計家品網上平臺「Sotheby’s Home」。
*估價不包括買家佣金或營運附加費;成交價包括落槌價、買家佣金與營運附加費,並扣除買家因作出「不可撤銷投標」承諾並成功競投而獲得的報酬補償。
如欲觀看網上拍賣直播、同步參與網上拍賣,及瀏覽拍賣網上圖錄及最新拍賣內容,請下載蘇富比為 iOS及 Android 而設的官方應用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