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是國家公祭日,直到今天,人們也難以忘記那年今天國家所遭受的一切。而在王源參與的央視節目《故事裡的中國》應該也是考慮到了這一點,所以特意將《國歌》篇安排到了前一天,以更能激發起人們心中的愛國之情。
據了解,該節目一般採用「戲劇+影視+綜藝」的表達方式來演繹作品。不同於其它影視劇拍攝完成後再剪輯的流程,該節目在演員表演的同時,臺下是真實有觀眾在看的,是類似於話劇的形式。而表演話劇對於王源來說卻是第一次。
雖然已經有過擔綱男主的經歷,但面對這麼多現場觀眾表演,王源緊張是肯定的。但是他知道只要用心表演、努力練習,這些都是可以克服的。因此,他在彩排時就在非常認真地練習了。由節目播出的彩排片段來看,王源為了更融入角色,他在排練時就穿了一件和表演時穿的服裝同類型的小夾克,記臺詞對戲時也是極富感情,絲毫沒有鬆懈的。
甚至在最後一段,要表演出聶耳因沒有靈感想不出歌曲最後幾個音符時的焦慮情緒時,王源竟急得哭了起來,隔著屏幕都能看到因情緒激動而通紅的鼻尖和眼眶,亮閃閃的淚花也已經在眼眶中打轉了。這還只是在彩排,他就已經如此釋放情感了,引得導演也止不住稱讚「王源,非常好,進步很大!」
其實,王源這次表演不僅獲得了導演和演藝界前輩的肯定,很多觀眾對於王源首演話劇交出的作品也是非常認可的。在節目播出後,很多人在個人社交平臺紛紛發表感想,稱讚王源是天賦型選手,並喊話他以後要多多演戲。
從王源的表演中就可以看出,他在臺上就真的是完全沉浸在戲裡的,熟悉王源的人都知道,他本人是非常熱愛音樂的,所以很多關於樂理、音樂家方面的知識他都能頭頭是道地說出來。而他飾演的聶耳同樣也是一位十分熱愛音樂的「樂痴」,因此,在看到劇中聶耳和田漢走在街道上互訴衷腸的片段時,很多人說仿佛王源和聶耳重疊了,絲毫看不出表演的痕跡。
而在很多沒有臺詞的戲中,他選擇用眼睛表達感情,例如剛開始聶耳被戲劇社的批評時的不甘、大喊「誓死不當亡國奴」時的堅毅、和田漢互訴衷腸遇到知音時的欣喜,甚至最後寫不出臺詞時的焦慮他都能通過眼神表現出來,他的眼睛裡是有光的。這也就是很多人誇他眼睛有靈氣,臺詞功底足的原因所在了。
自家偶像這麼優秀,王源的粉絲們也都有努力跟進,絲毫沒有掉鏈子。在節目組發布的《國歌》片段下,很少出現尬誇王源的句子,粉絲們的評論都是很整齊的「勿忘國恥,吾輩自強。」昭昭愛國心,令很多人都為之動容,這才是很多人在看過這段表演後最真實的感受。試想,如果他們真的一味誇讚王源的演技而忽略了表演內容,那麼最終一定是會得到相反效果的,王源的粉絲真的是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