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漫說黥面和文身

2021-02-08 中國藝術報

繪身、黥面和文身是原始人類最早的藝術,也是一種世界性的文化現象。當人類還不懂得生產紙張、甚至還不知道利用樹皮和獸皮來作為繪畫材料的時代,他們就在自己的皮膚上刻畫出種種花紋了。據考古發掘證明,文身習俗的起源相當古老。歐洲冰河時期的雕像中已見到有文身的女像。金石並用時期的的黎波裡文化中,陶製文身的女像也很多見。葬於公元2000年前的埃及古屍身上發現了文身。在中國,新石器時代的彩陶中也有明晰的黥面圖像。在《山海經》及其之後的一些史籍和志書中,黥面和文身的記載就更多了。從遠古的原始時代起至21世紀的今天,這種在人類身體上刻畫圖畫和紋樣的習俗,時起時伏地從沒有間斷過。

唐代詩人柳宗元在《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詩裡寫道: 「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驚風亂颭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牆。嶺樹重遮千裡目,江流曲似九迴腸。共來百粵文身地,猶自音書滯一鄉。 」柳詩中所說的文身這種習俗的流行之地「百粵」(即「百越」 ,古代「粵」與「越」同) ,也就是我們今天通常所說的吳越地區。學術界一般認為,吳越應是文身習俗的發源之地。

《史記·吳太伯世家》裡有一個關於文身的有趣的傳說: 「季歷賢,而有聖子昌,太王欲立季歷以及昌,於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荊蠻,文身斷髮,示不可用,以避季歷。季歷果立,而昌為文王。太伯之奔荊蠻,自號句吳,荊蠻義之,從而歸之千餘家,立為吳太伯。太伯卒,無子,弟仲雍立,是為吳仲雍。」這個傳說裡說,從吳太伯奔荊蠻文身斷髮而逃避季歷的迫害肇始,才有了文身的習俗,這種說法,當然不一定靠得住,但卻可以說明百粵民族是存在著文身斷髮的習俗的。《戰國策·趙策二》說:「被發文身,錯臂左衽,甌越之民也;黑齒雕題,鯤冠秫縫,大吳之國也;禮服不同,其便一也。」 「被發文身」,就是把頭髮剪短或把頭髮梳成一定的髮式,在身體上刺上花紋;「黑齒雕題」 ,就是把牙齒染成黑色,在額頭上黥刻上紋樣。這也證明了吳越民族是文身最早和最普遍的民族之一。

文身,一般是先在身體的一定部位用帶有顏色的東西畫出紋樣,然後用木棒為錘,敲砸尖狀的竹釺、骨釺、石釺一類的利器,使其尖部扎入皮肉中,刺成花紋,再取青草汁或鍋煙揉入皮肉成為黑藍色,洗之不去。現代民族學的材料告訴我們,我國境內生活的黎族、高山族、獨龍族、彝族、傣族、德昂族、苗族等民族,都存在著或存在過文身的習俗。但這些民族中文身的情況又是各不相同的。比如黎族、獨龍族只有婦女才文身,而傣族、高山族則男女都文身。文身的部位也大相逕庭,即使一個民族,不同支系也不一樣。上江(指獨龍江上遊)的獨龍族女子,頭面、鼻梁、兩顴、上下唇均刺花紋;下江一帶則只刺上下唇或只刺鼻尖一圈,下唇刺二三路而已。四川昭覺的彝族女子,多刺於手背、手腕處,伸手便可顯露於眾。歷史上的哀牢夷,則「畫其身,像龍文,衣著尾」,有繡面蠻、刺足蠻、花腳蠻之別。由於這種習俗是原始習俗的遺留,所以在上面這些民族的現在六七十歲上下的人中間,還能看到他們的面部或身上刺著的各種靛青色的圖案。從歷史上來看,文身的民族也許不止上面舉出的這幾個,可能還要更多一些。北方的一些民族中也有文身的記載。在毗鄰我國西北邊疆的阿爾泰地區出土的古代酋長大墓葬乾屍,也曾發現「身體上繪有紋飾,非常美麗,手、胸、背和腳上,都繪有真實的和幻想的動物形象。」 (С.И.魯金科《論中國與阿爾泰部落的古代關係》,《考古學報》1957年第2期)

關於原始民族部落成員為什麼文身的問題,研究者們有各種各樣的說法,如圖騰徽記說,秉承祖宗遺制說,成年標記說,避除邪害說,繁殖人類說等。其中以圖騰說最有勢力。原始部落多以某種動物、植物或自然物為圖騰,認為它與本部落或族群有某種血緣關係,是本部落或族群的保護者,因而把它尊為祖先和英雄,把它的形象製作成本部落或族群的徽記。在面部或身體上,繪製、黥刺、割制上永久的、以抽象的線條組成的圖騰形象,就成了本支本族的標記。不文身的人,也就沒有資格算是本族的成員。古時候,部落間發生戰爭,常常俘虜另一部落的成員,只要有了這種標記,就可以很容易地認出是不是本部落的人來。從已有記載的材料看,中國境內流行文身習俗的民族,其圖騰紋樣有魚、龍、鳳、飛仙、葫蘆、鳥獸、鬼神、花卉、文字等。 《廣東通志》記載和20世紀30年代劉鹹的調查都證實,黎族的文身圖騰紋樣多為蟲、魚、飛蛾、花卉。李佛一《車裡》記載傣族男子的文身圖騰紋樣有鹿、豕、塔。彝族文身者兩腿、臍部及其周圍刺以圓形或橢圓形花紋,中間刺各種動物圖案,而在胸部和背部則刺以虎或龍形。臺灣高山族有的支系婦女往往「繞長吻皆刺之」,叫做「烏鴉嘴」,大概是古代鳥氏族的圖騰徽記吧。《土番竹枝詞》描繪說:「文身舊俗是雕青,背上盤旋鳥翼形,一變又為文豹鞹,蛇神牛鬼共猙獰。胸背斕斑直到腰,爭誇錯錦勝絞綃,冰肌玉腕都文遍,只有雙額不解描。」世界各地的情況也大體如此。北美印第安人的身體,每有描繪動物的圖像,如野牛、海豹、龜鮭、鳥,這些正是他們的圖騰。南太平洋的黑利人在身上黥刺的是兩種不同的魚類,那也是他們崇拜的圖騰。

在其發展中,文身的動因也逐漸加入進了其他的因素。比如,進入男系社會之後,女子要隨著嫁到夫氏族去,而成為夫氏族的成員。反過來說,女子在她所出生的氏族就不可能獲得氏族成員的資格,因此,在她未出嫁之前,也就無須文身,而必須在即行出嫁之時,舉行文身的儀式。而由於這時她的身體已有所屬,她身上所要文刻的花樣,自然也要由夫家「頒至」。有的民族,除了由文身師在她的身上文身外,甚至還要由其未來的丈夫在她的陰處進行特別的刻刺,以作為他的屬物的標記。一經依照夫家「頒至」的樣式舉行了文身之後,她就正式成為夫氏族的成員了。黎族過去就有這樣的規矩。《黎歧記聞》中云: 「黎女將嫁,面上刺花紋,涅以靛,其花或直或曲,各隨其俗。蓋夫家以花樣予之,照樣刺面上以為記,以示有配而不二也。」也有的民族是把文身當做成年禮的一種儀式的。據《臺灣番族的研究》所提供的材料:(番人) 「關於刺墨,男在額與顎,女在額與頰。刺額是表示種族的號幟,在幼年時就施行手術。男子刺顎是表示成人。其取得成年之資格,是以勇武砍得外人首級為標準。女之刺頰是表示處女,在通經時即施行手術,在未刺頰以前,絕對不準締結婚姻,或與男子私通。」

在漫長的階級社會中,從三代以迄宋代,黥面,成為統治者懲治犯人的刑罰。凡是犯了罪的人、俘虜、奴隸,大凡要在其臉部實行墨刑或曰黥刑,使之永遠不能消除,永遠無法逃走。這在《水滸傳》裡有非常生動的描寫。同時,在黑社會和行幫之中,文身也成為一種時尚和標誌,凡是加入到某一行幫裡去的人,都要在身上刺上一定的花紋。

相關焦點

  • 那天,爺爺神秘兮兮地對我說文身……
    我來自萬那杜塔納島,是部落裡數一數二的文身師,手藝祖傳。 17世紀時,歐洲人初次登島,遠遠看見婦人們遍體文身,還以為是島上特有的衣物。 她們身上的紋飾,是先祖按照神的旨意,依照每個人的身份和地位,設計的特定文身圖案。 「3000年的獨門手藝,不外傳。」
  • 女相上官婉兒被黥面,卻毫不抗拒,為何更得女皇喜愛?
    直到公元664年其祖父上官儀因起草廢武則天的詔書被武則天所殺,上官婉兒和她的母親被貶到掖庭幹活。生活如此艱辛的上官婉兒,卻培養了一身的才情,實屬不易。 在有這樣偉大的母親的同時,上官婉兒自己的智慧和刻苦也是不容小覷的。有了母親打的堅實的基礎,加之自己的智慧和刻苦,才能造就日後輔佐在女皇身邊的一代女相上官婉兒。
  • 這樣的文身,女孩塗後紅疹起泡留疤都來了,你還敢玩嗎?
    任何黑色的臨時文身都應該謹慎對待。」他補充說。弗勞爾博士說,當黑色海娜文身繪在皮膚上時,PPD可能會引起化學灼傷並導致過敏反應。」值得一提的是,原本單獨的PPD對人體可能引起的危害還沒那麼大,但如果是對PPD過敏的人,接觸過海娜文身後,再去接觸含有PPD的染髮劑,結果可能就更糟糕了。
  • 要求「的哥清除文身」並非歧視和偏見
    一些善良的人,愛美的人,文身的確是沒有問題的。而且,「現在的文身」和「以往的文身」確實也是不同的。以往的時候,相當一批「文身的人」是參加了各種組織,比如香港電視劇裡的「黑社會」就是以文身為標註的。因此,隨著時間推移,「文身的人不一定是壞人」的結論大家都是認可的。但是, 「文身的人也可能是嶽飛」的說法,也是不能自圓其說的。
  • 文身紋的是情誼,洗文身洗的是人民幣,還有痛
    是的,和夏天文身的人數一樣多的,是洗文身的人。黃安琪是某醫院一名皮膚科醫生,她就親自幫很多人洗過文身。雖然是一枚90後妹子,但她在皮膚科已經呆了5年了。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就是,「什麼樣的文身,什麼部位的文身,我沒見過呀」。很多人都很驚訝,皮膚科也能洗文身嗎?是的!
  • 文身師實錄:每一個文身背後,都有不可告人的隱秘
    「當時其實有被嚇到,我就,哇,文身原來是這麼出格的事情嗎,差點就打退堂鼓了。」後來Lexy換了一家店,遇到了師父和師娘,都是特別平和的人,完全沒有要她剃光頭扎文身。於是她跟著師父學了一年。那一年師父總共收了二三十個徒弟,出師時留下最好的,Lexy和一個師弟,做了他店裡的駐店文身師。
  • 文身的歷史
    文身在西方的歷史一直跌跌撞撞,時而登大雅之堂,時而又受到抵制。18世紀末,文身被用來識別個人身份,水手們不但要文身,還要在個人檔案中對其文身花樣進行詳細的描述。1960年代的搖滾歌手瓊•貝茲是現代女性文身潮流的先驅。隨著女性文身慢慢被大眾所接受,到1990年代,幾乎每一位超級名模和演員,甚至20多歲的普通年輕女孩,都會以自己身上獨有的文身為美。
  • 古人「文身」有很多講究,並且和社會發展也有關係
    文身習俗,作為一種傳統而又古老的文化要素,其產生必然亦是為了達到特定時代的人的需要,也就是說特定時代的文身對特定時代的人士是有特定的用處的,用處即為功能。所以,我們要了解文身文化的意義就必須要明白文身文化對人類的用處何在。區分的功能也許可以算是傳統文身最早的功能,也是最為基礎的一種文身功能。
  • 被文身捆住的少年
    文身 清洗文身的過程就像扒一層皮。僅左前臂一處文身,就要清洗七八次。每次清洗後,都需要時間讓傷口恢復,因此每年只能清洗一到兩次,每次清洗費用差不多9000元。這意味著,僅將裸露在外的這一處文身洗掉,要花費六七萬元和幾年的時間。 無法衡量的,還有身體的疼痛。
  • 不能讓未成年人文身現象失「管」
    原來,該院在對近期開展幫扶教育的39名涉罪未成年人進行調查時發現,其中28人有文身,第一次文身的平均年齡為16歲,有3人在13歲時就開始文身,未成年人文身問題不容忽視。   除了醫療目的外,不建議未成年人文身   未成年人為何文身?記者採訪了有文身經歷的小華(化名)。
  • 因為文身,所以分手?東亞文身辣妹們什麼時候才能光明正大將圖案秀出來
    這是千千萬萬東亞會文身的女性遇到的社會性問題。Brida的男朋友說,我喜歡你的文身,但我不喜歡你身上擁有大面積的文身,尤其是脖子上。自從1999年第一屆國際文身大賽在日本展開後,當時的頂尖Diva安室奈美惠和濱崎步也用文身作為途徑表達了自己對東亞社會現狀的反抗。
  • 發出你的聲音 | 為文身正名
    我們在討論潮流時,大多數潮流人士離不開的話題總會有文身。文身,在我國古代,是給犯人做錯事,懲罰犯人所使用,即使,那時已有百姓喜歡文身,進行文身,但大多數人為地痞流氓,反政府組織,例如水滸傳,其中的大部分都有文身,由於思想的封建,對於文身的認知封建,還是保留了下來。
  • 全國第一家「文身體驗館」空降北京,體驗文身成為新時尚
    「我們見證著文身行業的崛起,這一路上每一個堅定的腳步都在印證著我們謙恭的匠心,每一片皮膚我們定不辜負。」 (別具一格的文身體驗室) 現如今所有人都有個機會,過把文身師的癮。只要對文身有興趣,所有的人都可以來嘗試這從未有過的文身師體驗,讓你近距離貼近文身領域,感受最精彩的鐫刻魅力。
  • 史上最著名文身,你懂的
    《墨子》裡記載越王勾踐「剪髮文身」、《莊子》裡說「越人斷髮文身」,可見在兩千五百年前的杭州,上至君王下至平民,文身都是當地人的標配。在所有人都文身的地方,一個沒有文身的人全身隨時都散發著三個字的光芒:外地人。但地方風俗畢竟是地方風俗。在文明的核心地帶中原,是把文身作為不開化蠻夷民族的特色來看待的。還因為刀劃在皮膚上會痛、加墨水後的痕跡會長久不褪,文身又因此成了一種刑罰:黥刑。
  • 關於文身恢復期的FAQ
    結痂後 ,圖案變得比文身的時候顏色還要深,會出現明顯筆觸。起皮的時候文身會變得比較難看,請勿擔心,漂亮的文身需要蛻變的時間才呈現,請耐心等待。文身後,可以洗澡,可淋浴。不可用毛巾擦拭文身部位,可用幹紙巾蘸幹。
  • 大家用哪種文身紀念他?濃眉:我不文沒意義的文身
    在戴維斯的右肩和二頭肌上,有他已故祖父拉蒙特-埃伯哈特的文身。埃伯哈特面帶微笑,旁邊文著「休息吧,冠軍」。在手臂的背面,「芝加哥1993」是戴維斯對家鄉的致敬。 「我所有的文身都很特別,」戴維斯說,「我沒有任何無意義的文身,所以你知道科比對我來說有多麼重要。
  • 綜合格鬥運動員文身哪家強?
    ,所以綜合格鬥運動員們好像尤其喜歡在自己身上文各種各樣的文身。今天無臉女孩就和大家一起來盤點一下UFC選手們的文身都是什麼樣的吧~ 種類一:文字最酷型 1. George St.Brock Lesnar1米93, 290磅,擁有一身堅硬如銅牆鐵壁般的肌肉,橫跨綜合格鬥和職業摔角兩界。這樣的大佬文身當然也不會次。第一眼看到Lesnar各處文身的時候,我甚至不知道哪個讓我更害怕。
  • 最詳細的文身恢復保養姿勢
    一:關於剛剛文身過後的你需要知道: 1.文身後三小時後及時將保鮮膜撕掉,不需再敷。用溫水衝洗乾淨,洗掉上面的凡士林和組織液。(通常組織液會帶著浮在表皮的顏色色一起流出 屬於正常,這不是掉色) 2.衝洗過後晾乾(陰乾),可以擦拭,但只限於用一次性不掉屑的無紡布,嚴禁用餐巾紙,毛巾(掉屑掉毛的可不行)。
  • 外國人文身咋辦?日本溫泉店頭疼
    共同社6日報導,如何對待文身的外國顧客令一些溫泉經營者頭疼。日本社會長期以來把文身與黑社會掛鈎。日本觀光廳2015年調查數據顯示,大約六成洗浴設施不接待有文身的顧客。國際英式橄欖球協會去年9月通知參賽方和贊助商,日本社會對文身負面印象多,建議文身選手在健身房或泳池等公共場所注意遮蓋。不過,隨著橄欖球世界盃臨近,一些溫泉經營者開始嘗試向文身顧客敞開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