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後宮最可悲之人不是華妃,而是至高無上的她!

2021-02-06 裝睡貓



一入宮門深似海。


說起《甄嬛傳》中不幸的女人,大家會想到含恨而終的華妃,失心發狂的皇后,悽慘自盡的安陵容,曇花一現的瑛貴人....


可大多都會忽略一人,她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看似風光無限,實則無比悲哀。


她事事為他人謀劃,犧牲自己;處處替別人著想,委屈自己;可悲的是,她所做的一切並沒換來他人的感激和尊敬,反而至死都不能如願。


她就是,太后——烏雅成璧,而一切的悲劇都源於她的「無底線」。



從太后賜隆科多毒酒時可得知,年輕時她和隆科多兩情相悅,不想入宮,希望有朝一日能嫁給隆科多。


可萬萬沒想到隆科多為了扶持他姐姐孝懿仁皇后在後宮的地位,選秀時故意讓她穿粉藍色的衣服,結果被先帝選中。


很難想像當一個純情少女得知,自己居然被所信任的愛人出賣,去到那樣一個充滿血雨腥風,不見天日的地方,她內心該有多麼痛,有多麼恨。


按理說,這樣的大恨,即使不能復仇,也絕能不原諒。


可事實呢?


這隆科多為了安撫太后,讓她一心一意宮鬥,為他出力,動不動就送些治病藥丸,宮外小菜;還三番四次跑到太后宮中噓寒問暖,甜言蜜語。


就這一番渣男操作,太后的心就軟了,不秋後算帳也就罷了,還怕皇上剷除權臣,常常為隆科多做打算。


她送百合粥給皇帝,表明鹹菜是隆科多特意敬獻的,表達忠心,希望能饒他性命,讓其告老還鄉,哪怕皇帝要毒死隆科多,她也屢次含淚勸解。


可皇帝哪裡會同意,他心裡著實厭惡隆科多。


他牢牢記得,幼年時,隆科多曾溜到後宮抱著他媽撩情,早對其相當厭惡。


更何況為了掌控前朝,他也必須剷除權臣。


可太后竟這般毫不掩飾地維護隆科多,更讓他心生不滿,滿懷怨念。


於公,她將皇帝顏面置於何地?於私,兒子心裡會如何看待她?作為太后和母親,她可算是糊塗到了極點,卑微到了極點。



該狠不狠,反受其擾;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對一個出賣自己的人,一份不堪回首的情;她左右為難,夾雜其中,不惜和皇帝產生嫌隙,值得嗎?


寬容沒有錯,善良亦沒有錯,但要看人,你的真心要付給值得的人,痴情也要有底線,否則只會被踐踏和利用,讓自己陷入兩難和痛苦。



太后為了烏雅氏的榮耀,哪怕再不喜歡皇后,也要力保她的地位。


為了帝後和諧,她常打壓受寵的嬪妃,讓皇帝多關注皇后。為保皇后國母形象,費盡心思,幫她隱瞞毒殺純元、殘害皇嗣等各種傷天害理之事。


這般縱容,不僅沒換來對方的感恩,反而使其更恣意妄為,做起壞事無所顧忌。


作為太后,她要保的不僅是烏雅氏的榮耀,還得保證江山後繼有人。可心思狹隘的皇后卻只惦記個人利益,三番兩次毒害皇子到了她也無法制止的地步。


她苦口婆心勸皇后切莫太狠毒,皇后卻用隆科多之事譏諷:「不用你管,你還是操心操心自己的事吧。」


身為一國太后,被晚輩不顧情面地揭露隱私,卻仍需顧全大局護著她,真是活得太憋屈了。


可皇后這樣般有恃無恐,目無尊長,難道不是她一味縱容所造成?


如皇后一開始犯錯,她就給予嚴懲,標明底線,讓其明白什麼可為,什麼不可為;皇后就會有所顧忌,收斂行為,不至於變本加厲,導致自己一心維護的家族榮耀也隨之付諸東流。



她的一味縱容,就是讓對方無下限挑戰她的底線,她一開始就輸了,她的好壞,全憑對方良心。該狠時不狠,該整時不整,最後哭的只有自己。


反觀甄嬛,當她得知浣碧為上位出賣自己,雖為姊妹,她也絕不一味寬容。而是將計就計,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將其不臣之心消滅在萌芽狀態,從而避免了更大的災禍。



狡兔死,走狗烹。年羹堯倒下後,下一步皇帝就打算剷除隆科多。


他又怕人說他刻薄寡恩,不想親自動手,思來想去居然逼他媽在他和隆科多之間二選一:「皇額娘若不捨得,那便是捨得兒子千辛萬苦得來的皇位。」這就是他的混帳理由。


像極了現在的啃老族,威脅父母:你要捨不得拿了。錢買房,那便是捨得我這輩子打光棍。


心軟的太后又一次妥協了,哪怕她仍愛著隆科多,但為了兒子的榮譽和臉面,她下手毒死了愛人。


事後,她受不了內心痛苦,一病不起;可皇上卻毫不理會,還說這是她的心病。


她為皇上做了壓根不想做的事,犧牲這樣大,兒子還這樣看待她,真不知她的心會不會寒到極點?


可皇帝這毫不利他,專門利己的言行,何嘗不是她一路慣上來的?


平時就可看出,哪怕貴為太后,她也是個極護犢的老母親。


皇上自責,皇嗣沒了,可能是自己曾親手害死華妃孩子的緣故。她就趕忙說,藥是她配的,要報應也會報應在她身上;皇上捨不得賜死嬪妃,她就親自動手;反正髒活累活自己幹,名望聲譽給皇上。



眉莊懷孕時,她賜了一支懷小兒子時戴的簪子,小心眼的皇帝見了十分不爽,他知道這是他媽用這婉轉的方式,希望自己能饒了老十四。


但他不是個心軟的人,一想起老媽最愛這個弟弟就生氣,看到為他求情更生氣。


所以眉莊被誣陷假孕時,他故意罵罵咧咧狠狠摔了這個簪子;也不想想,這個簪子對於見不到小兒子的老母親來說,是多麼重要的念想。


太后試探出了皇上的心意,為了他的自尊,也不願傷母子之情,此後再也不提。


一味地退讓包容,活活把皇上養成了自私自利之人;凡事只想自己,不顧他人。


臨死前,她提出,想見老十四最後一面,結果皇帝就是硬著心腸,堅決不讓。


皇帝生母,一國太后,就這麼處於下風,被兒子欺負,拿捏得死死的,真的是哀不幸,怒其不爭。


作為太后,她的權利不亞於皇上。


不同於甄嬛,要殺果親王才能保命。對於毒殺隆科,她完全可置之不理,但為了皇上的聲譽,她還是當了劊子手。


想見小兒子,如果她堅持,皇上也不能阻止,畢竟他標榜以孝義治天下;可是為了不讓皇帝難堪,她也放棄了,最後在愧疚和失望中鬱鬱而終。


縱觀她一生,都在毫無底線地委屈自己成全他人。被愛人利用,仍不斷舊情,甘做棋子;為保家族榮譽,受皇后要挾,忍氣吞聲;為兒子江山,被迫毒死愛人,以保皇帝賢明;樁樁件件她都得幹得痛苦萬分,卻又不得不做。


真是可悲呀,人如沒有底線,就會失去自我,一個連自我都沒有的女人,怎能指望被他人愛,被他人尊重呢?



這世上,人和人之間就是這麼微妙,你退一步,他就進一步,逼到你退無可退。如果你不想受他人左右,就要拿出態度,把控主權,守住底線。於他人,可警醒限制,不逾矩;於己,可守一番天地,進退有度。


底線之內,尚可原諒;底線之外,恕不奉陪!


人生一世,你要做到通透明白,方可順心遂意呀。

作者簡介:拈花不語,湯小小寫作班學員。湯小小,每天工作三小時的時間管理達人,寫作培訓講師。湯式治癒系,犀利,溫暖,接地氣。幫你撫平傷痛,擦亮眼睛,努力過上更好的生活。來源:湯姐的休閒時光(ID:tangjie3388)

好物推薦

我 和 大 V 之 間 只 差 你 的 關 注 與 轉 發


相關焦點

  • 甄嬛傳:頌芝侍寢當晚,反應最大的不是華妃,而是毫不起眼的她
    在《甄嬛傳》中最喜歡皇上的不是甄嬛也不是皇后,而是華妃,華妃是後宮中唯一一個真心喜歡皇上且為他著想的女人,儘管華妃如此喜歡皇上,但她不得不替自己以及娘家做打算
  • 甄嬛傳:頌芝侍寢後,最傷心的不是華妃,不是皇后,而是這個女人
    甄嬛傳:頌芝侍寢後,最傷心的不是華妃,不是皇后,而是這個女人看過甄嬛傳的都知道華妃身邊有兩位貼身丫鬟,其中一位名叫頌芝,在華妃失寵後為了重新得到皇上的寵愛
  • 甄嬛傳:華妃如此善妒,為何從不對後宮中的子嗣下手?
    甄嬛傳:華妃如此善妒,為何從不對後宮中的子嗣下手?在《甄嬛傳》中要說最愛皇帝的女人,那肯定非華妃莫屬,她也是一個可憐人,被枕邊人算計了一輩子,一生沒有孩子。對於身處後宮的女子來說,沒有孩子便沒有依靠,即便華妃聖寵不衰,內心其實也是害怕的。
  • 甄嬛傳:後宮中最不能惹的人,不是甄嬛和太后,是默默無聞的她
    在後宮中存在著各式各樣的女人,她們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徵,也有自己的厲害之處。囂張跋扈的華妃看起來沒有心機,但她的所作所為卻是宮中最直接的。皇后看起來溫柔好相處,但她卻是整個後宮中最為毒辣的人。然而在後宮中最不能惹的人卻不是她們,而是默默無聞的葉瀾依。
  • 甄嬛傳:頌芝侍寢當晚為何反應最大的不是華妃,而是毫不起眼的她
    甄嬛傳:頌芝侍寢當晚為何反應最大的不是華妃,而是毫不起眼的她!甄嬛傳這部電視劇可以說是非常的經典了,並且劇中的很多人物和事情都給我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回憶,並且也知道了什麼叫做牽一髮而動全身,還有就是大難臨頭各自飛,華妃這個人不得不說實在是太可憐了。
  • 甄嬛傳:後宮佳麗三千,皇帝愛過的不過三人罷了
    甄嬛傳:後宮佳麗三千,皇帝愛過的不過三人罷了 "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這是多少進宮女子的畢生所願,只可惜很多人註定是要失望而歸的,後宮佳麗三千,帝王怎會寵愛每一個女子呢?
  • 重看《甄嬛傳》發現甄嬛跟華妃的宮鬥是她自己開的頭。
    《甄嬛傳》中華妃做了很多壞事,也害死了很多人,其實多看了幾篇之後,我發現華妃她其實並不會隨隨便便就要害人的性命,而是因為誰得罪了她或是觸及到了她的利益,她才會去做這些見不得人的動作
  • 《甄嬛傳》中華妃恨的女人不是皇后,不是甄嬛,而是沒有恩寵的她
    大家好這裡是娛樂小尖尖,說到《甄嬛傳》,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雖然這部劇已經播出十年了,但是大家提到它依舊有聊不完的話題。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在劇中,華妃也是一個非常悲情的角色,儘管身份高貴,地位僅次於皇后之下,但是她也有一個非常悲慘的一點,就是一輩子都沒有一個孩子。
  • 《甄嬛傳》華妃之死:皇上到底有沒有愛過她?3個細節暴露答案
    華妃根本就沒有學過醫學,研究時疫方子,典型的邀功行為。皇上這麼精明的人,難道連這點都看不透?他看透了,只是想找個藉口不懲罰華妃。在皇上看來,沈眉莊就算被誣陷,他也不忍心讓華妃受苦,這不是真愛是什麼。而華妃在後宮十幾年如一日的跋扈,何嘗不是皇上默許的結果呢。02年家倒臺,皇上還念著華妃的好年家倒臺之後,華妃只是降了位分,其實她犯下的錯,早已可以讓她死好幾回了。
  • 《甄嬛傳》華妃對皇上日夜牽掛,暗自傷神:真正的愛,無法遮掩
    如果要問在電視劇《甄嬛傳》之中,後宮中的小主哪位對皇上感情最深,最讓人感慨和同情的,那只有一個人,就是華妃。華妃對皇上的愛是真愛,儘管這份愛的表達方式不盡如人意,甚至還側面體現出華妃的狠毒,然而不管怎樣,華妃對皇上的這份真愛,就算是在現代社會中,都有很多人求之而不得。
  • 甄嬛傳:後宮隱藏最深的人,明知甄嬛是在裝神弄鬼,為何不揭發?
    楊角風談《甄嬛傳》第15期:從皇上只帶甄嬛去泡湯泉宮浴之時起,甄嬛就成了六宮的肉中刺,眼中釘。再加上皇上一連七天都是臨幸她,連皇太后都看不過去了,專門喊皇上來問話。一番爭風吃醋的爭鬥之後,心中懷恨的華妃派人推沈眉莊落水,不甘失敗的餘鶯兒派花穗和小印子毒害甄嬛,結果被睿智的甄嬛反殺。
  • 重溫《甄嬛傳》才懂:最恨宜修之人,並非後宮嬪妃,而是親信剪秋
    導語:宜修皇后可以說得上是《甄嬛傳》裡最狠毒的人了,害死了自己的親姐姐,殘害了多少無辜的皇嗣,在她手裡死掉的嬪妃沒有百個也有幾十個了,所有與她爭寵
  • 《甄嬛傳》中,一個細思極恐的細節,隱藏了華妃多年囂張後的悲涼
    《甄嬛傳》可謂是近幾年來宮鬥大戲的標杆,無論是情節設計、服裝道具、臺詞功底、髮型妝容還是禮儀文化都細緻入微,也正是這每一個細節的精湛,才奠定了《甄嬛傳》z在熒幕中的地位。很多人看一遍根本不過癮,沒事時還會找出來繼續二刷一遍,當翻過頭再來看時,才會發現很多在一刷時被忽略的細節,而這些細節才是最值得觀眾們深思和推敲的。
  • 甄嬛傳裡皇上更愛華妃還是甄嬛
    甄嬛傳已經重複了無數次,我也在各個平臺刷了無數次,關於甄嬛傳裡的許多小秘密大家或許都不陌生,而且也都願意去參與討論。關於甄嬛或許最令人遺憾的就是她的感情故事了,從倚梅園的掛小像事件到御花園的鞦韆架偶遇,甄嬛與四大爺和果子狸的愛情糾葛總有許多讓人意難評。
  • 《甄嬛傳》:為何同樣的家世,華妃視為資本,而端妃則視為禍根?
    包括我自己,一直被她蒙蔽。我對她的看法一直在更新。從最開始,覺得她和甄嬛是戰友;到後來覺得她和甄嬛是相互利用,因利而聚,利盡而散;到最後,我猛然發覺,端妃,其實從來就沒有瞧得上甄嬛過。說端妃,就得從華妃說起了。端妃和華妃在潛邸的恩怨是後宮裡公開的秘密。
  • 《甄嬛傳》細數曾坑過甄嬛的後宮嬪妃,卻只有她結局完美!
    本期話題【《甄嬛傳》細數曾坑過甄嬛的後宮嬪妃,卻只有她結局完美!】在《甄嬛傳》中,甄嬛可以說是擁有主角光環的人物,雖然剛進宮的時候也只是一個單純善良的常在,人微言輕,而且還有著後宮嬪妃對她的虎視眈眈,但是擁有主角光環的甄嬛卻絲毫不懼,每一次總能化險為夷,最後更是登上權力的巔峰,可以說讓人非常敬佩了。但是在甄嬛走上人生巔峰的路上,卻也遭遇了不少坑過她的妃子,但是卻只有一個人結局完美。
  • 深度剖析《甄嬛傳》安陵容∣她是後宮「學霸級」的人物
    深度解析《甄嬛傳》安陵容∣優等的心,不必華麗,但必須堅固深度解析《甄嬛傳》安陵容∣她想和甄嬛交朋友,這第一步就走錯了深度剖析《甄嬛傳》安陵容∣從「沈甄安」三人闡述什麼才是好團隊深度剖析《甄嬛傳》安陵容∣論人與人之間,「溝通成本」的重要性01如果說《甄嬛傳》裡每個人物擅長的樂器都在暗喻人設的話,安陵容的定位就是供人取樂的歌
  • 甄嬛傳:在後宮中,為何只有皇后的耳環不曾換過?原因讓人震驚
    相信大多數網友都和小編一樣,在第一次看《甄嬛傳》的時候,都以為皇后是整個後宮中最為善良的存在。但是當大家看過幾遍《甄嬛傳》後,才發現原來皇后才是最狠毒的角色。皇后十分喜歡皇上,她見不得後宮中有任何一個妃子懷有皇上的子嗣,所以在後宮中大多數妃子小產的背後之人都是皇后。不得不說,讓皇后這樣的人喜歡上,也是皇上的一種悲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在《甄嬛傳》這部劇中,皇后的耳環幾乎沒有更換過。她耳朵上永遠都是那一種款式,其他妃子的耳環都是各式各樣的。
  • 華妃已經被下旨刺死了,為何甄嬛還要去告訴她歡宜香的秘密?
    華妃已經被下旨刺死了,為何甄嬛還要去告訴她歡宜香的秘密?其實甄嬛傳這部電視劇不用說我們也看了很多遍了,並且劇中的每一個劇情都是非常的精彩,並且也超級的好看,劇中的每一個人女兒看似非常的可悲,但是同樣也是超級的可憐的,我們今天不說別人就來說一說劇中的華妃和甄嬛之間的關係!
  • 《甄嬛傳》華妃年世蘭:我這一生的不幸 皆因我是將門之女
    《甄嬛傳》華妃年世蘭:我這一生的不幸 皆因我是將門之女華妃原名年世蘭,是大將年羹堯的妹妹,因年羹堯是雍正身邊的大紅人,有這麼一個大靠山在,華妃在後宮混得風生水起,性格跋扈,連皇后都不放在眼裡。雖然華妃囂張任性,但她對雍正的愛是真心實意的,可這份真心同樣得不到帝皇的憐惜,只因她是將門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