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人類一直在使用各種方法去探索宇宙的奧秘,但是直到科技發達的今天,宇宙對於人類仍然是一個巨大的問號。那麼我們的老祖宗在幾千年前,怎麼能夠得到破解宇宙的密碼呢?
《周易》是中國最古老的文獻之一,被尊為「儒門聖典」、「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周易》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人思想、智慧的結晶。
傅佩榮教授,是美國耶魯大學的哲學博士,專攻宗教哲學,曾在央視《百家講壇》節目中,主講《孟子的智慧》。在一檔欄目中,他為我們講解了易經中12個卦,讓我們一起看一下吧。
下面這張圖就是《易經》裡的消息卦,正好12個,代表的是農曆12個月。消代表消退;息代表成長,所以在這裡消息指的是消退和成長。
正月:泰卦
三陰在上,三陽在下,為地天泰。農曆的正月,乍暖還寒,地面上仍沒有太多的變化,但地面下,已經很溫暖,已經是 三陽在下 了。三陽構成乾卦。從而,地面上為坤卦,地面下為乾卦,坤為地,乾為天,兩者構成卦象地天泰,是為泰卦。
二月:震卦
農曆的二月,春雷開始在天上炸響,是為震卦。上為震,地下為乾,震為雷,乾為天,構成卦象為雷天大壯。
三月:澤天夬
農曆的三月到了,梅雨季節來了,屋裡屋外,到處溼漉漉的,常常淫雨霏霏。這地上,自然只能用兌卦來描述了。
地下,仍是三陽在下 ,是為乾卦。上為兌卦,下為乾卦,兌為澤,乾為天,兩者構成卦象澤天夬。
四月:乾卦
農曆的四月,是初夏了吧,地面上也熱, 三陽 在上,地面下也熱, 三陽 在下。上也為乾,下也為乾,自然就是乾卦。 乾為天,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五月:天風姤
地面上,驕陽似火,地面下,卻 陽極陰生 ,一絲絲的涼意悄悄在地下出現了,從而地面上仍為乾卦,地面下,已經變成巽卦。乾為天,巽為風,兩者構成卦象天風姤。
六月:天山遁
農曆的六月呢,夏天快要走到了盡頭,地面上,暑熱仍在,屬於 三陽 ,是為乾;地面下,已經轉為涼爽,已經是 二陰初生 ,只能用一陽二陰的艮卦來刻畫。上為乾,下為艮,乾為天,艮為山,構成卦象名為天山遁。
七月:天地否
七月節名 處暑 ,蓋暑者,天地水火相蒸之氣也。暑自此止,則天地之氣上下各分矣。 三陽在上,三陰在下,上為乾,下為坤,乾為天,坤為地,構成卦象名為天地否。
八月:風地觀
八月,則臨卦之氣體休囚,故《爻辭》曰:至於八月有兇 ,以見八月觀卦為主。上為巽,下為坤,巽為風,坤為地,構成卦象名為風地觀。
九月:剝卦
農曆的九月,草黃了,葉枯了,採摘後果樹上,只剩了幾顆乾癟的為人遺棄的果實,孤零零地懸掛在光禿禿的枝頭,大地的生機悄然收藏。已是深秋,瑟瑟涼意的表面,僅剩一點點的溫暖。地面下,仍是靜悄悄的黑土地。所以,上為艮卦,下為坤卦。艮為山,坤為地,兩者構成卦象名為山地剝。
十月:坤卦
農曆的十月,冬天來了,大地一片沉寂,難得見到生命的氣息, 六爻皆陰 ,上也為坤卦,下也為坤卦,構成的卦象名為坤卦。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十一月:復卦
冬至一陽生,寒冷的土地下,悄悄地開始變暖,所以謂之 一陽生 。這個時候的大地,地面上寒冷還在,萬物不生,還是當初收割後裸露的黑土地,是為坤卦;地面下,已有一絲暖意升起,因這點點的溫暖,百草的根或種子開始準備孕育新芽,是為震卦;上為坤,下為震,從而構成卦象名為地雷復,是復卦。
十二月:臨卦
農曆的十二月,天氣仍很寒冷,地面上仍是收割後裸露的黑土地,而在地面下, 二陽初生 ,已經變得溫暖,土壤中總是含有一定的水分的,在寒冷的天氣裡,這水分被冰凍;但隨著這 二陽初生 ,冰凍的水分解凍了,土壤變得溼潤;於是,地面上,仍可用坤卦來刻畫,地面下,已需用兌卦來描述了。上為坤,下為兌。坤為地,兌為澤,所以,兩者構成卦象地澤臨,是為臨卦。
人生的真相?
「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 :這句話是我們人生的重點,一個人事業做到再大,都靠不住,不會長久,日月星辰都不能擺脫這個規律,何況是人呢!
這段原文來自《易經》的豐卦:「豐者,大也。人之成就豐大,不可長保。天地萬物皆如此,而況人之家國乎,寓我人不可驕傲自滿」。
豐卦為「雷火豐」,上震下離,震者動也,離者明也,所以豐的卦象是「明以動」,一個明白人,開明的人,又能積極的去從事一項事業,就會做大,豐者,大也。但是豐卦也同時告訴你結果,就是「不可長保」,這是人生的真相,也是宇宙的真相。
大家看完應該知道自己的出生月份是哪一卦了吧,然後就會根據自己的出生月份去做一些改變自己的事情了,如果有更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讀一下《圖解易經》這本書。
對於普通人來說,《易經》其實是一部涵養福報的古籍,裡面暗藏著更為高深的智慧。
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道明了婚戀、家庭、教育、職場的基本發展規律。
人生一世,真的該好好讀一讀《易經》,去感悟裡面的大智慧,或許會讓你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經常聽到周圍看易經的朋友說:古書文言文看不懂,解讀得很無聊看不下去,不知道如何用到實際生活中等等。
所以大家要讀,還是建議去讀帶有白話文譯文版的《易經》,最好還帶有配圖,這樣圖文並茂更便於理解《易經》。
目前我看的這本就是帶有白話文翻譯的圖解版易經,名叫《圖解易經》。它採用圖文解讀的方式,一一解讀了《易經》中的每一句話,將其深奧無比的智慧,以最淺顯易懂的方式展現在讀者面前,讓大家可以一探《易經》的古老智慧。
國學大師南懷瑾也曾說:千萬別晚上讀《易經》,不然一下就天亮了,足見其智慧的廣博;
馬雲更多次公開推薦《易經》,並忍不住感嘆「自己得益於比別人讀得早。」
如此一本智慧"聖書"只要45元,對於很多人來說只是一頓午餐的花費,卻可以學習到我國古人的偉大智慧,讓你受益終生!
想要學習的,點擊下方連結就可以購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