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罵矯情和過激的密集恐懼症,可能讓我們更好地活到了今天

2021-01-07 澎湃新聞

原創 SME SME科技故事

你是否還記得被啄木鳥藏滿堅果的樹幹,或者寄生著沙蚤的滿目瘡痍的腳,這些圖片是否讓你心跳加速、頭皮發麻、胃部翻騰呢?那麼你可能是成千上萬的密集恐懼症者中的一員。

對於密恐我們並不陌生,不少人對成簇的不規則小孔都會感到極度噁心。能夠誘發密集恐懼症的事物有很多,有時只需要一些敘述性描述就能夠引發這些症狀。

比如在很多人眼裡美味的蓮子,密恐人群看到飽滿的蓮蓬就已經胃部翻騰;新鮮衝泡的咖啡,他們對著泡沫已經汗流不止;深圳恢弘氣派,而且富有設計感的寶安國際機場簡直是密恐人群的噩夢。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

你可能無法想像去年iPhone 11 Pro發行的時候,有不少用戶因為「浴霸式攝像頭」而評論說這引發了他們的密集恐懼症。

所以從這一角度看,密恐人群真的失去了不少享受生活的機會。這不夏天到了,江南採蓮時「蓮葉何田田」的場景在他們眼中可能並沒有那麼詩情畫意。

像拖延症、強迫症一樣,密集恐懼症似乎也成了當下的一種「時髦神經症」,很多人熱衷於給自己貼一個這樣的標籤,事實上密恐人群的痛苦是許多非密恐人士感受不到的。

你一定聽說過壯漢因為老鼠或者蟑螂而驚聲尖叫的故事,但你也許從未想過一張密恐圖片就可以輕易「擊敗」一位1米9的大漢。

於是很多人對密集恐懼症表示懷疑,他們認為這只是一種成功的網絡迷因(Internet meme),即很多人的這種情緒來自於密恐在網絡上的爆紅——因為看到別人恐懼密集孔洞於是自己也產生恐懼心理。

隨著網絡上對密集恐懼症的討論越來越普遍,人們更容易受到這些密集性圖片令人厭惡的暗示,這看上去就像密恐會傳染。

曾有人表示,原本不覺得自己有這種症狀,但在閱讀其他人的評論並查看圖片時似乎覺得自己也產生了反感與噁心。

咖啡泡沫是更為常見的密集恐懼症觸發因子

這其實不難理解,很多恐懼症實際上都是由他人的反應引起的。比如人們並不是天生就害怕老鼠、蜘蛛以及蟑螂,但當我們還是個發育中的孩子時,可能會看到父母對此恐懼,從而「習得」這種恐懼症。

許多害怕蟑螂的人並沒有過相關的糟糕經歷。從這一角度來說,人類對蟑螂的恐懼可以算是一種很好的社會迷因。那麼密集恐懼症是如何在網絡中流行的呢?

早在2003年,網友將蓮蓬與人的胸部合成的「蓮蓬乳」圖片就曾轟動一時,不過當時還沒有「密集恐懼症」這一說法。

我們現在認為「密集恐懼症(trypophobia)」一詞起源於2005年的一個名為「孔洞恐懼症(A Phobia of Holes)」的網絡論壇。一位名叫路易絲(Louise)的愛爾蘭用戶向牛津詞彙和語言服務機構求助,希望他們能幫忙創造這個在希臘語中意為「對洞的恐懼」的詞。

不過這個詞在2009年才開始流行,當時奧爾巴尼大學的學生馬塞·安德魯斯(Masai Andrews)為了引起大眾及學術界對密恐的重視創建了一個叫做Trypophobia.com的網站,並在Facebook上建立了一個密恐互助小組。

有趣的是同年維基百科的編輯們刪除了一個與密恐相關的頁面,他們稱「密集恐懼症」可能是一場騙局,是一種近乎無稽之談的說法。

在2011年《大眾科學》雜誌聯繫了十位心理學家,其中沒人聽說過密恐相關的故事,可見此時的科學界並沒將密恐當作一回事。

而現在密集恐懼症已經在流行文化中名聲大噪,甚至出現在了電視劇《美國恐怖故事》(American Horror Story)第七季中。一些人對節目中的畫面感到不安,並批評該節目「對密集恐懼症患者不友好」。

《美國恐怖故事》第七季海報

網絡環境是否促發了密集恐懼症還有待研究,但是與之相關的「慘痛經歷」無疑是導緻密恐的重要因素。這就像一個人如果被狗咬了,之後便有可能產生對狗的恐懼。

一名密恐患者就表示自己的恐懼源自童年時代,當時她有一把文藝復興時期的匕首,柄上有許多密集的小孔。

而另一位患者描述了自己高中時,大腿外側曾被蜜蜂蜇了的慘痛經歷。過敏反應導致皮膚開始腫脹,以至於可以看到腿上的每個毛孔。從那以後,每當她看到一串串的孔洞時,就會感到緊張不安。

與密恐相關的第一個科學研究出現在2013年,英國埃塞克斯大學腦科學中心的心理學家傑夫·科爾(Geoff Cole)博士和阿諾德·威爾金斯(Arnold Wilkins)教授發表了首篇密恐相關的研究報告。

你可能無法想像的是,這種可以導致你毛骨悚然的密集恐懼症其實是一種進化性適應。

當時社會仍然將密集恐懼症視為一個騙局,但是這項研究指出有16%的參與者被發現有密恐反應。科爾博士也親自為密恐「代言」,他表示自己也患有密集恐懼症,並稱這是「你從未聽說過的最常見的恐懼症」。

傑夫·科爾

研究人員首先從密集恐懼症相關的網站上,不帶任何感情色彩地搜集了76張圖片,包括蓮蓬圖像和大量其他簇狀孔洞的圖像。然後又在非密恐相關的網站上找了76張有孔洞的圖片作為對照。

經過一系列分析後研究人員發現,與對照組相比,引起密集恐懼症的圖片在中等範圍空間頻率(一個衡量圖片重複性空間特徵的指標)上,具有更高的對比度。這與引起某些人偏頭痛的高對比度的條紋圖案有相似之處。

為什麼這種獨特的視覺特徵會導致如此厭惡的反應?一位密集恐懼症患者給他們提供了一個線索:他表示自己曾見過一隻藍環章魚,這讓他產生了類似密集恐懼症的反應。

藍環章魚

於是科爾和威爾金斯研究了當時流傳的「十大最毒的動物」的圖片,包括藍環章魚、以色列金蠍、眼鏡王蛇以及其他毒蛇和蜘蛛,同時又找來無毒的蜘蛛、章魚及蛇等的圖片做對比。

結果顯示有毒動物圖片在中等範圍空間頻率也有相對較高的對比度。同時他們還發現其他危險動物的圖像也具有這種視覺特性。另外的實驗表明,即使是非密恐人群對這類圖片也很敏感,其中一些人甚至感到厭惡。

基於此埃塞克斯大學的學者們推測,密集性恐懼症可能具有一定的進化基礎。成簇的孔洞之所以令人厭惡,是因為它們碰巧與危險動物有相同的視覺特徵,而人類為了生存已經學會了避免具有這種特徵的物體。

蜘蛛群

換句話說,如果圖片具有這種光譜特徵,即使不是由密集孔洞組成的,也可能誘發類似的厭惡情緒。

「這些發現表明,可能是大腦的一個古老的進化部分告訴人們,他們看到的是一個有毒的動物。」科爾說,「我們認為每個人都有密集恐懼的傾向,儘管他們可能沒有意識到。」

而談及如何治療密集恐懼症,科爾博士以自身經歷推薦了暴露療法。他表示自己經常看那些圖片,以至於對它們變得麻木了。

不過2017年4月中國科學家的一項研究對科爾的發現提出了質疑。研究人員以學齡前兒童為研究對象,以確定密恐是基於對危險動物的恐懼還是對視覺特徵的反應。

結果表明,經歷密集恐懼症的人對有毒生物的恐懼並不是天生的,而是由生物的外表觸發的。如果由於進化的原因使得密恐圖像和有毒動物之間存在某種聯繫,那麼這種聯繫會在生命的後期出現。

福壽螺的卵

同年英國肯特大學的心理學家湯姆·庫普弗(Tom Kupfer)提出了另一種理論,他表示密集恐懼症患者對這類圖片表現出的厭惡情緒似乎是一種疾病迴避反應。

當前沒有證據表明,在遠古時代有毒動物會對人類生存造成重大威脅,但傳染病和病原體肯定會,而密集恐懼症可能是對體外寄生蟲和皮膚傳播病原體的厭惡。

過去大多數致命疾病及感染都會使人類皮膚上出現不規則的膿皰群,比如天花、麻疹以及我們之前提到過的沙蚤病。

研究者從招募了300位自我診斷為密集恐懼症的被試和300名非密恐人士,向兩組被試分別展示了16張照片,其中8張是與患病相關的密集圖案,比如皮疹或者蜱蟲叮咬的狗耳;另外8張是與疾病無關的密集性圖案,比如蓮蓬、磚孔。

與疾病無關的奶酪圖片

兩組被試都表示對疾病相關的照片感到厭惡,甚至會有皮膚瘙癢的感覺,不過只有密恐組對非疾病相關的照片感到不適。

這也就是為什麼相對於單個蓮蓬或者七鰓鰻,經過PS合成到人身體部位後的「蓮蓬乳」、「空手指」的圖片會引起軒然大波。

另外表現出負面反應的人,相較於恐懼情緒,更多的是感到厭惡。研究者認為密集恐懼症更可能是對病原的厭惡導致的,而不是對致命性動物的恐懼。

這在公認的恐懼症中並不常見,而恐懼情緒在恐懼症中更為普遍,對於密集恐懼症是否是一種恐懼症至今仍有爭議。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美國精神醫學協會的《診斷和統計手冊》(DSM-5)並沒有將密集恐懼症認定為一種官方恐懼症。

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臨床心理學助理教授安東尼·普利亞菲科(Anthony Puliafico)表示了解個人厭惡帶有小孔的物體或圖像的潛在原因很重要。

「如果一個人只是對小洞或圖案的圖片感到噁心,但這種厭惡並不影響他們正常的生活,這就不是恐懼症。」

換句話說,在DSM-5中,恐懼症必須達到「嚴重幹擾人的正常生活」的程度。科學家們仍然懷疑密集恐懼症是否符合這一標準,這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來了解密集性恐懼症的原因。

不過即使密集恐懼症對人類的生存可能有著積極意義,也沒有達到被列為恐懼症的程度,但我們也不能忽略它所帶來的惡劣影響。

2016年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了社交焦慮和密集恐懼症之間的聯繫。2017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密集恐懼症與重度抑鬱症和廣泛性焦慮症(GAD)之間可能存在聯繫。根據研究人員的說法,患有密集恐懼症的人更有可能經歷重度抑鬱症或廣泛性焦慮症。

目前對於密集恐懼症我們目前所知甚少,至少這已經從一個被調侃的話題成功轉變為一個嚴肅的科學問題,未來必定會有更多研究。

我們也得承認進行相關的研究一定是需要勇氣的。就像作家兼編輯凱薩琳麥·考利夫(Kathleen McAuliffe)所說的,研究人員對密恐沒有像對其他領域那樣給予足夠的關注,也可能是因為看到這些圖片可能會激起研究人員的反感。

不過科爾博士為研究密恐起源以致脫敏,不知道你在看完文章以及相關圖片後,對非疾病類的密集圖片是否有了一定的免疫能力。

Jasper Hamill. Here’s why the new iPhone is triggering people who suffer from a fear of small holes. Metro. 2019.9.11.

Nicoletta Lanese. What Is Trypophobia? Live Science. 2019.7.2.

Jennifer Abbasi. Is Trypophobia a Real Phobia? Popular Science. 2011.7.25.

News Staff. Trypophobia? The Most Common Phobia You Probably Never Heard Of. Science 2.0. 2013.9.3.

Juan Carlos Martínez-Aguayo, [...], and Eva Madrid. Trypophobia: What Do We Know So Far? A Case Report and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Frontiers in Psychiatry. 2018;9:15.

Trypophobia: Types, Symptoms, Cause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Consumer Health Digest. 2019.8.1.

如果這張照片噁心到你了,那可能你也有密集恐懼症. 國家地理中文網. 2020.6.18.

原標題:《被罵矯情和過激的密集恐懼症,可能讓我們更好地活到了今天》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密集恐懼症是矯情嗎?小新來告訴您!
    對於沒有密集恐懼症的人,這種行為似乎無法理解。但是對於患有密集恐懼症的人來說,身體出現這些症狀,真的是矯情嗎? 人類演化而來的生理機制 密集恐懼症與演化適應性有關,是人類為了躲避蝨子、跳蚤等寄生蟲演化而來的。
  • 頭皮發麻、心悸出汗……密集恐懼症的人到底是不是矯情?
    比如有網友表示,一到下雨天,細細密密的雨線,地上密密麻麻的水泡,讓她頭皮發麻、手心冒汗、呼吸急促,都會跑入室內症狀才消失。看到上述案例,有些人也許覺得這也太矯情了吧?對於沒有密集恐懼症的人,這種行為似乎無法理解。患有密集恐懼症,真的是矯情嗎?
  • 頭皮發麻心悸出汗……密集恐懼症的人到底是不是矯情
    比如有網友表示,一到下雨天,細細密密的雨線,地上密密麻麻的水泡,讓她頭皮發麻、手心冒汗、呼吸急促,都會跑入室內症狀才消失。看到上述案例,有些人也許覺得這也太矯情了吧?對於沒有密集恐懼症的人,這種行為似乎無法理解。患有密集恐懼症,真的是矯情嗎?
  • 沒事研究了一下密集恐懼症……好像也不是矯情病!
    現代社會裡,好像不得點心理疾病就不太時髦似的,一張密集的圖下面,可能有幾千幾百個人表示:「我感到不適,能不能標個慎入」。 這個話題下,我本來差一點想放一張超級密集的蜂巢圖,但我怕很多人會因此直接昏倒。除此之外,還有類似於「蟾蜍產子」之類(答應我別去搜索了)的情景,都會讓人覺得難受,有些人甚至會感到噁心和頭暈。
  • 「密集恐懼症」不是病,是生存本能
    原創 餃子姐 餃子姐的健康八卦(小貼士:本文不包含任何會引起密集恐懼症的圖片或視頻,可放心食用~❤️)有人說,現在人們好像變矯情了,有各種各樣的「恐懼症」——恐高症、密集恐懼症、幽閉恐懼症、深海恐懼症、巨物恐懼症、社交恐懼症
  • 密集恐懼症是一種矯情嗎?他們到底在恐懼什麼?
    」恐懼症的典型特徵是恐懼,而密集恐懼症的典型特徵似乎大多是厭惡。而這些人似乎厭惡的是看到珊瑚、蓮蓬甚至是咖啡中的氣泡,甚至任何可能有一堆孔的東西。根據2018年的一項統計,女性似乎更容易患上密集恐懼症,其最常見的合併症診斷是重度抑鬱症和廣泛性焦慮症。
  • 為什麼人會得密集恐懼症?
    為什麼人會得密集恐懼症?其次,只有很少部分人在面對密集圖片時的反應符合「恐懼症」的標準,即極端的、持續的驚恐,伴隨著明顯的痛苦或者功能損傷。而大部分自稱有「密恐」的人,在看到密密麻麻的孔洞圖片時,感受到更多的可能是噁心或厭惡,會皺起眉頭、癟著嘴、做出嫌惡、躲避的姿勢,而不是恐懼,不會瞪大眼睛、張大嘴巴、心慌、冒汗。
  • 不騙人,我真的得了密集恐懼症
    在接下來的每3到4個月中,茱莉亞都會在無意中看到令她無比噁心和恐慌的東西:裂縫,孔洞和斑點的紋路,還有紀錄片水下鏡頭裡的藤壺。每當看到這些場景,她都會控制不住地顫抖,汗如雨下,然後躺在地上嚎啕大哭。密集恐懼症,即出於對大量聚集的孔洞或裂縫的反感,從而引發的恐懼和噁心的症狀。心理學家已經發現,有一系列的恐懼症可以引發人們身體的重度不適。
  • 密集恐懼症,到底在恐懼什麼?
    恐懼症的典型特徵是恐懼,而密集恐懼症的典型特徵似乎大多是厭惡。而這些人似乎厭惡的是看到珊瑚、蓮蓬甚至是咖啡中的氣泡,甚至任何可能有一堆孔的東西。根據2018年的一項統計,女性似乎更容易患上密集恐懼症,其最常見的合併症診斷是重度抑鬱症和廣泛性焦慮症。
  • 慎點:密集恐懼症最痛恨的10種生物
    在文藝作品中,向日葵迎著驕陽,熱烈綻放,象徵陽光和希望,盡顯小清新氣質。不過,細看它的花盤,密集恐懼症者就可能覺得口味略重了。其實,向日葵花盤上這些密密麻麻的顆粒正是它的花。無數的花。那花盤周圍的那些是什麼呢?答案還是花。另一種花。事實上,我們看到的向日葵是由兩種花聚合而成的。植物學上稱這種花的組成形式叫頭狀花序。
  • 密集恐懼症是真的有病,還是只是公舉病?
    那麼恭喜你,毫無疑問地你也算是密集恐懼症俱樂部中的一員了。這種恐懼主要來源以對密集空洞的害怕,尤其以活物尤甚。如果你對此感到懷疑,不妨好好觀察一下鼻子上的黑頭,奶油泡沫中的氣泡,或者好好欣賞一顆草莓~但是密集恐懼症真的被記錄在冊嗎?有很多人對此感到深深的懷疑。於是國外就有了一個無比好奇的人士專門為此走訪了近10個心理學家。這些活躍在專業領域中的人們,幾乎都表示自己不曾聽過這個病症。
  • 你有密集恐懼症還是恐高症?帶你了解神秘的恐懼症
    密集恐懼症、恐高症、血液恐懼症,我們都曾在周圍或新聞報導上見過各種各樣的恐懼症,那它究竟是什麼呢?密集恐懼症,並非官方用語,它既不是來自醫學界,也不能從美國精神病學協會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中找到,最初的說法是,一名患有此類恐懼症的女性請《牛津英語詞典》的工作人員就她這種病症給出說明後,工作人員開始採用這種病症的說法。
  • 趣味測試:你是否有密集恐懼症
    ,所謂的蓮蓬圖正是利用的是這一點嚇到不少人,圖片本身並不噁心,只是一種心理反應而已,類似於有人恐高症,有人有尖銳物體恐懼症等。下面就通過一個圖片測試來看看你是否患有密集恐懼症,恐懼度又是多少呢?此圖會讓你聯繫想到什麼?
  • 一位專治「 密集恐懼症 」的美少女
    相信能仔細看完這五張圖,估計你的密集恐懼症已經好了不少了。在這,叉哥還能順便幫你治一下蛇蟲恐懼症,因為Sheidlin對蛇啊,蟲啊等物種,都有著莫名偏愛。但到了後期,就漸漸成熟起來了。有沒有感覺密集恐懼症、蛇蟲恐懼症、喪屍恐懼症
  • 我們的心臟內部長這樣?密集恐懼症要發作了
    心肌小梁盤根錯節,密集恐懼症要發作了原來,人類胚胎形成4個星期後,就會長出第一個器官——能自主跳動的心臟。心室發育時,先是很多肌纖維形成「小梁」(trabeculae)交錯的多孔層,如下圖A。隨後發育過程中,小梁又會進一步變得緻密,形成越來越厚的心肌層(圖B)。發育完成的心室裡心肌層佔據大部分,但小梁層依然存在於內壁(圖C)。
  • 男朋友不幫我買衛生巾,看到我疼到流淚,還罵我:矯情
    小美自述:我和男友交往一年了,經常為了一些小事爭吵。比如1:我從小就害怕煤氣、燃氣這種東西,可能是看這類的事件太多了,心裡有很深的陰影。男友卻說我矯情,土包子。有次,我怎麼也打不著燃氣,嚇得渾身發抖,他就在屋裡打遊戲,不管我。比如2:有次做飯,我用小刀處理凍肉,手一滑,刀尖深深地插到食指與拇指之間,當時就感覺一股暖流,好多血流出來,我整個人都懵了,喊了不知多少遍,男友才不情願的過來。一邊罵我矯情,一邊讓我自己拿紙擦擦。
  • 人體血管的模型圖,密集恐懼症慎入
    今天小編送上人體血管模型,密集恐懼症者慎入。一個成年人的血管,大大小小竟有1000多億條,每平方人體皮膚包含19英尺血管,如果把它們首尾相接在一起有6萬多公裡長,可以繞地球赤道2.5圈。人體內所有的血管連接成一個連續的管道,並和心臟相通。人體除角膜、毛髮、指(趾)甲、牙質及上皮等處外,血管遍布全身。人的血管有動脈、毛細血管和靜脈,它們密密麻麻交織成網。
  • 你有「巨物恐懼症」嗎,這幾張圖,能全部看完的不多!
    人的心理是很複雜的,有的人可能因為天生因素或者是成長環境的原因,會對某些事物產生恐懼,比如大家經常聽說的「密集恐懼症」、「幽閉恐懼症」、「恐高症」、「深海恐懼症」等等。身邊很多的朋友都有這些恐懼症,不理解的人可能認為是矯情,其實不是的,它是一個人正常的生理反應,所以我們要學會體諒。今天我們要說的則是「巨物恐懼症」,「巨物恐懼症」顧名思義就是對某些巨大事物產生恐懼,害怕的心理狀態。那麼你有沒有巨物恐懼症呢?下面咱們就一起來看看這些圖片檢測一下你有沒有「巨物恐懼症」吧,看看你的膽子和心理承受能力怎麼樣。據說能堅持到第3張的可以稱為大神了。
  • 有胸有顏的雀斑尤物(密集恐懼症慎入)
    永恆的少女,引領我們上升!
  • 密集恐懼症者慎入,看完頭皮發麻
    看看船底刮下來什麼你就知道,密集恐懼症者慎入,看完頭皮發麻。當你看到船底的時候可能會覺得噁心,特別是有密集恐懼症的人,因為船底全都是密密麻麻的生物,具體是什麼生物,也不大清楚,總之種類繁多。為什麼航母的船體會有很多生物呢,這是因為在航母航行的時候,會有許多生物吸附在航母船底,特別是在航母停靠的時候更容易被生物依附。如果不及時清理掉的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航母的航行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