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邊境危在旦夕,母親落入敵軍之手,這個古人如何做到忠孝兩全

2020-12-13 魚羊秘史

文:明月清風

01.

自古迄今,一直有忠孝不能兩全之說,或忠或孝,似乎只能二選其一,忠孝難道真的不能兩全嗎?這位東漢循吏用自己硬核的一生,給我們做出了堅定而有力的回答。

這位主人公名為趙苞。趙苞,甘陵東武城(今河北故城縣)人,字威豪,生於官宦之家。有言道,「吳楚多放誕纖麗之文,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趙苞典型一個肌肉男,長得很燕趙,高大剽悍、威風凜凜,既對得起自己的名字,也對得起自己的家鄉,更對得起歷史。自小他就學文習武,志向高遠,以儒家忠孝禮義作為自己畢生的信仰,以齊家治國平天下作為自己終生的追求。

他的叔伯哥哥趙忠,時為史上最著名的昏君漢靈帝身邊十常侍的領班。趙忠名忠,人卻不忠。據史書記載,趙忠自小就表現出禍國殃民的過人天賦,十四五歲進宮,任小黃門,後因參與誅殺梁冀,功封都鄉侯。漢靈帝時,憑著多年修得的拍馬溜須功夫,趙忠與張讓一起升為中常侍,後又封為列侯。因拍馬到位,陪玩有功,漢靈帝曾將二人稱之為:「張常侍乃我再生之父,趙常侍乃我再生之母。」此後,趙、張二人還真把自己當成了靈帝的再生父母,本著把壞事做盡做絕的原則,二人與當時的十常侍互為表裡,沆瀣一氣,欺上瞞下,倒行逆施,橫行霸道,一手策劃和製造了一系列冤假錯案,把朝廷上下搞得烏煙瘴氣,雞飛狗跳,一塌糊塗,將原本還有幾分生機的東漢王朝徹底地玩進了溝裡。

趙苞以有趙忠這樣的堂兄而深以為恥,從不與其來往,並決心以自己的努力和功名來洗刷趙忠給趙家帶來的奇恥大辱。

經過不懈的努力和奮鬥,約二十歲左右,趙苞被州府推舉為吏,成了一名事業編的辦事員。趙苞十分看重這一來之不易的職位,自打上班的第一天起,他就發揚「二傻子」精神,夾起尾巴,鋪下身子,不分分內分外,自我加壓,埋頭苦幹,髒活、累活、苦活都搶著幹,很快這個小平頭——小趙便贏得了上上下下的一致好評,不久後,他就被州郡舉為孝廉,成了遠近聞名的最美青年。有了這樣的口碑和政治資本,三年後,趙苞被破格提拔為廣陵縣(現江蘇揚州一帶)縣令。

更為可貴的是,少年得志的趙苞,始終保持著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上任後,他仍一如既往地保持著為吏時的光榮傳統,經常是布衣草履,與縣裡的幹部們一起,走村串戶,訪貧問苦,扶危濟困,發展生產,教化百姓,將皇帝和朝廷的溫暖及時地送到千家萬戶。兩年不到,廣陵便由亂到治,百業興旺。因政績卓著,在當年朝廷組織的考評中,趙苞全票當選為全國十佳縣令,第二年,又順理成章地升遷為遼西郡(今遼寧西部地區也即遼河以西)太守。

02.

當時的遼西郡,乃東漢東北的邊塞要地,強敵環伺。在其周邊,北有鮮卑、扶餘,西有烏桓等以遊牧圍獵為業的少數民族政權,他們常常把遼西郡當成了自家的自留地和搖錢樹,有事無事三天兩頭來打幾耙子,揮幾杆子,搞得當地百姓惶恐不安,無心生產。

趙苞到任後,帶領軍民修城牆,挖壕溝,厲兵秣馬,整飭武備,主動出擊。一年下來,「抗厲威嚴,名振邊俗」。將周邊一眾侵略者打得沒了脾氣。遼西百姓這才得以專心農耕,安居樂業。

第二年,趙苞遂派人回鄉,準備將自己的母親和妻子接來遼西,與自己共享天倫之樂。

可是千算萬算,令趙苞未曾料到的是,當他所派之人護送著母親和妻子,走到高柳城(今遼寧省朝陽縣)時,竟被彼時頗為張狂的鮮卑頭領檀石槐等人所劫持。得知所劫之人乃遼西太守趙苞之母妻,檀石槐以為有利可圖,遂將趙苞的母親和妻子當作人質,率領三萬多人的隊伍,浩浩蕩蕩地向遼西郡城殺來。

見敵人來犯,趙苞當即披掛上陣,率領二萬騎兵列陣迎敵。尚未動手,趙苞就見敵方在陣前推出了多年未見的慈母和愛妻,並公然提出要趙苞下馬投降,以作為不殺其母其妻的交換條件。

望著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的母親和妻子,趙苞心如刀絞,淚流千行。他稍以遲疑,遂挺直了身子,強忍悲憤,望著母親淚聲俱下:「為子無狀,欲以微祿奉養朝夕,不圖為母作禍。昔為母子,今為王臣,義不得顧私恩,毀忠節,唯當萬死,無以塞罪。」這段話的意思是,我本想將母親接來安度晚年,以享天倫之樂,可沒想到竟因此致禍。我在家為子,今在官為臣,理應盡忠報國,不能以私廢忠,兒當拼死一戰,還請母親大人多多原諒。

趙母遠遠地望著悲痛欲絕的兒子,大義凜然地囑咐道:「威豪,人各有命,何得相顧,以虧忠義!昔王陵母對漢使伏劍,爾其勉之。」王陵母伏劍是指秦朝末年,王陵時為沛縣一有名豪紳,漢高祖劉邦在為民之時,把王陵當作哥哥待之,處處時時屁顛屁顛地唯王陵馬首是瞻。後劉邦起兵攻陷秦都鹹陽,彼時的王陵也集合了數千民兵乘亂佔據了南陽。王陵平時壓根就瞧不上劉邦,雖然劉邦此時已經顯達,甚至貴為漢王,但王陵卻不願投奔劉邦。後來,劉邦與項羽交戰,當時,王陵的母親被項羽劫持於營中,王陵母為了讓王陵歸順劉邦,以固其志,乘人不備,伏劍自殺。項羽大怒,將王陵母親的遺體拋進鍋裡烹煮。見此,王陵便歸順了劉邦。因此,趙母的意思就是讓趙苞不要為了自己辜負朝廷。

聽罷母親這番悲壯激昂之語,趙苞的心中熱血奔湧,陡生一股悲憤豪邁之氣,遂抖擻精神,一馬當先,以5G的速度,率軍衝向敵陣。有人言,憤怒是最好的動員令。全體官兵,也嗷地一聲,在趙苞的帶領下,紛紛揚起手中的大刀長矛,將滿腔的怒火發向了敵軍。當真是哀兵無敵,軟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刀光劍影中,鮮卑軍被砍得落花流水,哭爹喊娘,潰不成軍,敗逃而去。可是戰鬥中,趙苞的母親和妻子卻被鮮卑軍所殺。

戰鬥結束後,趙苞遂上奏朝廷,請求護送母親、妻子的棺槨回鄉安葬。一向昏庸透頂的漢靈帝此時也表現出少有的清醒,當即派遣使節前往遼西弔喪撫慰,同時加封趙苞為鄃(音shū)侯。

幾天後,趙苞親自護送母親和妻子的靈柩回鄉,隆重安葬後,他又痛心疾首且頗為自責地對家鄉的親人們言道:「食祿而避難,非忠也;殺母以全義,非孝也。如是,有何面目立於天下!」食朝廷的俸祿而避難,可謂不忠;而親眼見母親被害,而保全忠義,可謂不孝。我因忠而失孝,還有什麼臉面活在人間?當天,遂「歐血而死」,吐血而亡。

03.

一千多年來,人們對趙苞舍孝盡忠,爾後又自虐而亡的所作所為,議論紛紛,見仁見智,讚揚者有之,批評者也有之。筆者認為,趙苞舍母舍妻而盡忠報國,於公於私,於古於今,皆應鼓而呼之,贊而頌之。為何?

一者,從基本的道義而言,為人臣子,食人俸祿,當盡心盡力,盡職盡責,不以私廢公,以私損公。民間也有言:拿人錢財,替人消災。其蘊含的邏輯就是自打當差或做官的那一刻起,就意味著你履職時已經與公司或朝廷籤下了協議,即把自己的胳膊、腿、體力、智力,甚至是身家性命交給了公司或朝廷。因此,你就應該盡忠報國或精忠報國,這是起碼的職業操守,也是做人的本分,這一點自然不用多說,聰明人趙苞更是心如明鏡。而從國家民族的高度而言,更應該是舍小家為大家,捨生取義,為國報效。一事當前,如果先為自己盤算,為自家打算,那麼所謂的家國、天下、正義、道德皆將不復存在。更何況,就其損失而言,犧牲兩人與犧牲一郡人的利益,無論是官是民,無論如何去算,誰都能算清算明,而作為一郡之守的趙苞更應能算清看明。

二者,趙苞為盡忠而舍孝,就當時而言,也是最明智最好的選擇。為何?如果趙苞真按鮮卑人所言行事,投降救親,我估計也很難如願。因為彼時的鮮卑人之所以興兵,主要目的是想發不義之財,毫無正義可言。而劫持無辜之人——趙苞的母親和妻子做人質、敲竹槓,更是無恥之舉,無義無恥之人所言,怎麼可能聽信?又怎麼可能當真?換言之,即便是趙苞真的答應了鮮卑人的無理要求,繳械投降,估計不僅趙苞母妻難逃一劫,就連趙苞本人也難得以保全。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趙苞當時的所作所為可謂是明智之舉,最佳的選擇。退一萬零一步講,即便是趙苞投降,趙母、趙妻和趙苞能僥倖保全,趙苞也會覺得對不起朝廷百姓,對不起自己的母親,也對不起自己的良心,終生都難以逃脫良心的譴責。這對以忠孝禮義為信仰,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理想的趙苞而言,可能是比喪母喪妻和「歐血而死」還要痛苦百倍的折磨。

其實,趙苞完全不必自責,更不必自虐。悲痛當然應該悲痛,但悲痛的正確打開方式是:化悲痛為飯量為酒量為力量,去更好地為朝廷為百姓做一些好事善事難事,報國報母,這既是正確的選擇,也是其母親的期盼。從這個意義上講,這也是孝,而且是大忠大孝。

策劃:魚羊史記 監製:魚公子

撰文:明月清風 製作:吃硬碟吧、發達蚊

本作品版權歸「魚羊史記」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相關焦點

  • 自古忠孝兩難全,真的不能做到忠孝兩全嗎?
    忠孝,從古至今都是被人們所歌頌的美德,忠於國家,孝訓父母。很多人都只能做到其中一個方面,正所謂忠孝兩難全。為國家盡忠,堂前盡孝,二者往往是不可兼顧的,自古以來都是一個艱難的選擇。無數能人志士也都在忠孝二字上做不到兩全。
  • 家國情懷:忠孝不能兩全嗎
    忠孝觀念最早產生於先秦時期,是在古代敬天法祖思想倫理化過程中,在世俗社會層面產生的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當時的儒、道、墨、法等諸子百家,皆對忠孝作了詮釋。先秦以來的幾千年時間,社會倡導忠孝立本,忠孝建功,忠孝成為了一種傳統美德和社會責任。
  • 【小家傳大愛•共築家國夢】都說「忠孝難兩全」 但他卻做到了...
    【小家傳大愛•共築家國夢】都說「忠孝難兩全」 但他卻做到了「忠孝」不缺席——魏震洲家庭事跡 2020-06-18 03: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自古忠孝難兩全」,漢朝是如何將忠誠和孝悌完美並行的?
    漢代人的忠孝  「自古忠孝難兩全」這句話是我們時常聽到甚至掛在嘴邊的一句俗語,忠與孝擁有著幾乎同樣廣泛的受眾群體,並希望我們對君王或父母抱持無上的敬意,但當這兩件事真的撞在一起,「難兩全」就成了必然的結局
  • 疫情下的清明節,你們都做到忠孝兩全了嗎
    忠心為國一,忠心為國。剛剛過去不久的春節,祖國人民就表現的非常好,國家提倡保護生活環境,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據了解,全國各地在春節期間都密切配合國家的號召,充分表現了民族的團結一致,表現出對國家的忠誠信義。而剛剛度過最艱難的疫情抗戰,祖國兒女關起門來睡大覺,不出門,不訪友,努力克制自動隔離 ,我們努力獲得了初步的大勝利。但是還沒有完全擺脫病魔的陰霾,還需要我們小心謹慎。
  • 責任扛在肩 忠孝難兩全
    責任扛在肩 忠孝難兩全 2020-03-06 10: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帶著妻子駐村 看第一書記韓宇南咋做到「忠孝」兩全
    編者按:今年10月17日是第七個國家「扶貧日」,也是第28個國際消除貧困日。今年的「扶貧日」意義更為特殊——2020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為此,大河網特推出系列報導「扶貧豫記」,分享河南在脫貧攻堅進程中的那些特別故事。大河網記者 劉楊「我現在就在北京,過兩天是全國脫貧攻堅獎的表彰。」
  • 生活中:忠孝能兩全嗎
    關於此問題,我們只能這樣安慰自己:忠孝不能兩全。首先,人的健康是最重要的,所謂說人命關天,沒有了健康,沒有了生命,錢又能如何,何況你爸現在是蟲遇到了人生的選擇題,而且是比較難的的選擇題。如果換位思考,您又該如何決擇呢?
  • 忠孝難兩全!保定民警抗擊疫情期間送走母親的故事,看哭無數人
    2月26日凌晨,河北高速交警保定支隊淶源大隊劉洪傑隊長的母親突發疾病去逝,一直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的他,已經一個來月沒有見到母親了,直到母親病危他才匆匆趕回去見老人最後一面。對於劉洪傑來說,這場疫情,也是他人生中沉重且悲傷的經歷。母親病重,他含淚堅守在防控疫情的一線,在母親最後的日子裡沒有陪在身邊,成為他終生的遺憾。
  • 「忠孝不能兩全」有了新解
    但家有老母又著實是老胡平時最多的牽掛,有幾次行車出現的險情都是因為自己對母親的放心不下。顧外不能顧家,顧家不能顧外,面對母親和網約車老胡像活在時空穿越之中。中途抽空回家看看母親,再匆匆忙忙接單上路,一個字「累」!為了能專心開車,老胡決定把母親送往當地的一家敬老院。只有安頓好了自己的母親,他才能全力以赴地去工作。
  • 「最美醫生」:常先榮忠孝難兩全 使命在心間
    「最美醫生」:常先榮忠孝難兩全 使命在心間2020-02-14 09:50:37    拂曉新聞網--皖北晨刊 自古忠孝難兩全。一邊是重病的父親,一邊是一線防控治療的迫切需要,常先榮默默壓下對父親的牽掛,懷著對父親深深的愧疚,毅然擔負起奔赴一線抗擊疫情的光榮使命。身在抗疫一線,雖離家較近,但常先榮卻無法見上老父親最後一面,也不能回家料理父親的後事。
  • 大人物們的「忠孝難兩全」:解讀中國古代的丁憂制度
    但同樣也因為此,原本是盡孝的人倫道德行為也因為官場人事的得失而打上濃厚的官場政治印記,上演了一出出「忠孝難兩全」的大戲。「諸聞父母若夫之喪,匿不舉哀者,流二千裡。喪制未終,釋服從吉,若忘哀作樂,徒三年。
  • 人物故事|周祖平:忠孝難兩全,忘我守「疫」線
    16日清早六點過,犀池四組微信群,周祖平向大夥歉疚表示:「昨晚八點:愛我的和我愛的母親,她走了。對母親的那份不舍之情濃濃地積壓在我心上。我認為人不能活在自私之中,只有這樣,世界明亮的天空才不會黯然失色。我願我的母親一路走好。」
  • 監獄民警的朋友圈:自古忠孝難兩全,所盼是您,此時不依、不盼還是您...
    「自古忠孝難兩全,兒時撫養成人、望子成龍是您,成年時老有所依、所盼是您,此時不依、不盼還是您…」 這是8月10日晚,李健在他自己朋友圈更新的一條內容
  • 自古忠孝難兩全 來看古人如何作兩難選擇?
    這個故事很容易讓人想起前些年人們津津樂道的一個話題,即女朋友和母親同時落水,作為男朋友與兒子的你該先救誰?人生的過程其實就是不斷選擇的過程。選擇往往涉及幾種標準的優先性評價問題,如法律與人情的衝突、忠與孝的矛盾等。
  • 古語:「忠孝難以兩全」是什麼意思?飽含深意,很多人明白的太遲
    古語道「忠孝難以兩全」是什麼意思?飽含深意,很多人明白的太遲!要理解這句話首先要知道國家是大家,是故首先要對國家盡忠盡責。要盡責,就要遵循古訓教導的聖賢之道福澤後代,傳承聖賢之道就對得起上古祖先,如此才對得起國家和父母。
  • 忠孝難兩全,要是你,你怎麼選?
    一邊是自己的母親,身體又不太好。一邊是自己的女朋友。其實,生活就是這樣,總會給你出難題,左不是,右不是,不能兩全。母親年紀大了,又有老年痴呆的前兆,是離不開人的,因為會忘事,不記得家,萬一哪天做飯忘記了關火,或者哪天出去賣菜找不到家,到時候怎麼辦?你會後悔莫及。僱保姆?現在的保姆費用也不低,未必能做到最好。
  • 典故日課|自古忠孝難兩全嗎?你可能誤解了
    文 / 杜豆豆自古忠孝難兩全。這話的意思,是說你要麼為國家盡忠,要麼在父母身邊盡孝,這兩件事很難兼顧。在這裡,「忠」和「孝」被當成了分離甚至是對立的兩個概念,你必須二選一。選擇這個,就要放棄另一個,這的確是挺讓人為難的事情。
  • 武漢日誌|自古忠孝難兩全 只因他在戰「疫」一線
    「當看到『忠孝』兩個字,我的眼淚止不住流了下來。窗外大雪,願每一片雪花都帶去我們深深的思念,給奶奶送行。湯醫師,加油!奶奶在天之靈,為你自豪!希望疫情趕緊過去,大家都能回到家人身邊。」 湯建偉的同事、溧陽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師彭雪蕾在飄雪的夜裡寫下這段文字。
  • 忠孝難兩全!公公突然去世,女醫生堅守隔離區:病人還等我救治
    在家裡他們中時兒子女兒、父親母親、丈夫妻子,在醫院他們的名字都叫做白衣戰士,是國之英雄。可是他們中不知道有多少人都是舍小家為大家,用自己一腔熱情守護一方安寧。馮金玫就是千千萬萬中的一員,她就職於黑龍江齊齊哈爾醫院,這次肺炎疫情中她也作為醫院疫情防治第一梯隊的隊長,在最危險的地方忙碌著,不要說回家了,就連家裡人的面都沒有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