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金為絲,妙手編結,嵌玉綴翠,是為一絕。」
兩千多年來,花絲鑲嵌工藝一直為宮廷御用,多用於帝王后妃的飾品、器物,用以凸顯皇家尊貴。
「花絲萬縷織金冠,妙手鑲嵌有乾坤」,花絲鑲嵌將金銀的美感推向了極致。
抽金成絲,採用掐、填、堆、壘、編、織、攢、焊等傳統技法,將金絲彎曲勾勒成各種造型,鑲嵌以玉石。金絲比髮絲還細,紋樣如芝麻般大小,做一件花絲鑲嵌首飾,宛如在金上刺繡。
「花絲萬縷織金冠,妙手鑲嵌有乾坤」,花絲鑲嵌將金銀的美感推向了極致。「它與景泰藍、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鑲嵌、宮毯、京繡」共稱的燕京八絕,被評為中國工藝美術最後一個高峰。而花絲鑲嵌位列燕京八絕之首,更被譽為活著的珠寶工藝歷史。
這項精妙絕倫的工藝被世界推崇、被奢侈品效仿。
但在國內,依舊避免不了「失傳」的境地。
花絲鑲嵌極依賴手工技巧和經驗,培養一名師傅的時間短則十幾年長則數十年。
很多人幾十年的心血研習尚不能完全掌握全部精妙所在,許多年輕學徒都望而卻步。
到今天,也僅在北京、成都等地有少量真正純手工的花絲鑲嵌工藝廠被保留下來。
2018年,為了尋訪失落的手藝「燕京八絕",
我們輾轉京、津、冀。
探故宮文物醫院,
拜訪修嬪妃首飾的文物修復師;
尋天津倒閉的花絲廠,
找到曾經傳承宮廷技藝的老師傅。
2008年,花絲鑲嵌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曾經的花絲鑲嵌,
用金絲做底,點翠鑲嵌,
做起來不計工本,
是貴妃格格們居家宮鬥必備,
所以大清亡了後傳承都不好。
年邁的師傅帶著年輕的工匠和
用銀鍍金替代金絲,把點翠換成燒藍,
繼續花絲鑲嵌,
這傳唱了千年的的金與火之歌。
高爾基曾說:「一門手藝的消亡,就代表著一個小型博物館的消失。」手藝的消亡並非僅僅失去一樣東西,而是工具、匠藝、心法等等整個系統都消亡殆盡了。為了讓更多人能看到花絲鑲嵌的美,我們選擇了幾款銀鍍金的花絲鑲嵌飾品,工藝不變,但價格相對更容易接受。戳下圖可直接購買滿減優惠
滿300-40
滿600-100
所選的每一款飾品都以故宮館藏文物為原型,在其基礎上進行創新復刻。花絲編織戒指、手鐲:編織是故宮館藏花絲鑲嵌文物最常用紋樣,一般作為襯底使用。將其單獨提取出來做成戒指和手鐲,既有宮廷精緻又有現代簡約感。搭配挺括面料或有質感的羊絨衫/大衣,不僅能襯託出高貴華麗的風格,日常佩戴也不會顯得誇張。花絲古錢紋手鐲:古錢紋是故宮館藏清宮后妃首飾常用花紋,採用累絲工藝,每一個小卷的彎曲弧度、大小都要精心的設計和製作。戳下圖可直接購買
滿減優惠
滿300-40
滿600-100
想要在傳統的花絲鐲上塑造出四龍戲珠效果,就必須要攢出立體又對稱的龍頭效果。
只有手藝非常純熟的老匠人才有信心做出這樣的效果。
整體設計既有金器的華美,舉手投足間又多了一絲古典韻味。
戴在手腕間不經意的優雅感,襯得整個人都多了幾分華貴氣質,如果要選擇一個買來贈人,它絕對是最不會出錯的選擇。
由於花絲鑲嵌全為手工製作,這為數不多的百件飾品,就已經耗費了他們半年的時間。戳下圖可直接購買滿減優惠
滿300-40
滿600-100
戳下圖可直接購買
滿減優惠
滿300-40
滿600-100
在很多固執的老手藝人心中,花絲應該是被「嵌」在博物館內的。
他們只願意復刻以前老工匠給「宮裡」做的東西,覺得用傳統工藝做新設計就沒了老東西的味兒。
「我們嘗試將復刻產品推向市場了,很多人覺得好看是好看,可是買回來不好搭配,最終咱們的傳統工藝只落得個華而不實的名號。」「而且,很多重工復刻的,價格都非常高,幾萬到幾十萬的都有,除了懂行的人願意收藏,普通人可能就覺得:你這是什麼東西啊,賣這麼貴!」北京花絲廠的手藝人說:「傳統工藝想要傳承下去,不能只靠政府補貼,我們必須找到現在年輕人願意接受的方式。」自此,如何把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老物件,用花絲鑲嵌的手藝做出新意,就成了北京花絲廠手藝人每天的必修課。如今,他們帶著最新的成果項鍊、耳飾,來到了風物小館,三個系列的花絲飾品,質地分銀和銀鍍金兩種,靈感皆源於故宮館藏文物,用花絲鑲嵌工藝進行創新,等待諸位的光臨品鑑。風物君的同事們說,這款花絲首飾:既保留宮廷絕技的古典韻味,還很貼合日常的審美。滿減優惠
滿300-40
滿600-100
滿減優惠
滿300-40
滿600-100
滿減優惠
滿300-40
滿600-100
玉璧是一種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狀圓形玉器,為我國傳統的玉禮器之一,也是「六瑞"之一。此系列用黃金花絲工藝融入玉璧形制,純真與美豔相融,交錯目眩神迷。戳下圖可直接購買滿減優惠
滿300-40
滿600-100
滿減優惠
滿300-40
滿600-100
滿減優惠
滿300-40
滿600-100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國家地理中文網」
如果你看了這篇文章,
就點一下「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