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新一線與二線城市正在通過落戶政策吸引人才

2021-01-07 五邑房產網

我要看看究竟能不能通過自己的努力留在北京。」三年前剛畢業的馬佳佳(化名)帶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頭選擇到北京打拼。

今年因為疫情,她所在的部門被迫解散。在求職一個多月無果後,她開始猶疑要不要繼續留在北京。留在北京,戶口、房子是兩大難題,而離開北京,無論是男朋友的老家還是她的老家都是小城市,他們也並不想回去。同事吳梅(化名)早前落戶天津,此次打算長期在天津工作。她的這一做法讓馬佳佳也產生了落戶其他城市再慢慢打拼的想法。然而,去哪兒又是個問題。思來想去,她又去投簡歷了。

和馬佳佳有類似想法的人並不是個例,並且這樣的人群在近年有所增加,據《BOSS直聘2020年人才資本趨勢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11月,一線城市職場人淨流出率為0.58%,較2018年同期增加0.05個百分點。

在大城市落戶難,房價高的背景下,一些新一線、二線城市正在通過落戶政策吸引人才。

據不完全統計,在12月8日-12月16日一周多時間內,無錫、青島、福州、廣州四地就發布新版落戶政策。相較於之前各地的落戶政策,條件放寬鬆是這次四個城市落戶新政的共同特點。其中省會城市福州更是做到了幾乎「零門檻」落戶。

落戶為什麼變得容易了?

上個月,楊超越因獲得上海戶口上了熱搜。

有網友對其落戶產生質疑,唱歌划水、跳舞划水、不是海歸、不是高學歷科研人才,甚至初中還沒畢業的人為何能夠獲得上海戶口?不過對照落戶標準,以文化藝術類緊缺人才落戶上海臨港區的楊超越,的確完全符合落戶要求。

人的生活總是充滿意想不到。網友們還未從楊超越落戶事件中平復心情,落戶政策放鬆的口子在一個月後開得更大。

過去一周時間,無錫、福州、青島、廣州四座城市先後發布落戶新政或向社會徵求意見。落戶標準寬鬆是四地人才新政的共同特點。學歷要求方面,福州、無錫兩地乾脆不設學歷限制。青島,廣州兩地也將學歷門檻降到大專或技校學歷。

作為一線城市,廣州雖然將最低學歷降至大專學歷,但是在年齡上有了更為年輕化的要求,需為28周歲以下。滿足以上兩點要求,同時在廣州連續繳滿一年社保即可在當地7個區域落戶。

相較於廣州在學歷上放寬要求,省會城市福州落戶條件幾乎「零門檻」。除不設學歷限制外,年齡、就業創業限制也都不設限。此外,凡具有福州市戶籍的人員,其近親屬均可申請投靠落戶。

無錫的落戶政策也較寬鬆,全面取消江陰、宜興行政區域內的落戶限制,高校和職業院校畢業生等群體的落戶限制。

對此,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博士後彭旭輝表示,四個城市爭相放鬆落戶,甚至出現「零門檻」落戶,這種行為首先是符合中央層面支持放鬆落戶的政策導向。今年4月,國家發改委發布的《2020年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文件中提到「督促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城市全面取消落戶限制。推動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上的城市基本取消重點人群落戶限制相關規定。」按此標準執行,福州、無錫都是需要全面取消落戶限制的城市。另一方面也是從城市自身利益出發的考量。

正如廣東省體制改革研究會執行會長彭澎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製造業可能更需要的就是一些高素質技工或者有一定技能的服務型科研人員等,這是廣州基於人才結構和城市綜合競爭力的調整。

彭旭輝表示,放鬆落戶背後的基本邏輯在於給城市經濟的長遠發展提供新的人口紅利,同時也為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提供有效的託底防線。當前,老齡化率上升與生育率下降並行使得增量人口面臨很大挑戰,所以城市之間的人口競爭主要體現在存量人口的爭奪上。

中原地產分析師盧文曦則認為,四地出臺較為寬鬆的人才新政與其地理位置有關。廣州和深圳同屬一線城市,兩地距離較近,但是深圳的開放程度更大,吸引人口方面比廣州更強,所以為了城市發展長遠考慮,廣州不得不做出應對舉措,而人才落戶就是一個比較好的方式。同樣,身處長三角的無錫也有來自蘇州的壓力。

巧的是本周,蘇州也發布了落戶新政,新政依然延續前四座城市落戶條件寬鬆的特點。蘇州新政規定,在當地租房且滿足其他條件者就可落戶。此外,在居住證年限和社保年限上,蘇州和南京兩地將做到互認。

對於蘇州緊隨其後的加入到這場「搶人」大戰,彭旭輝並不覺得意外,他認為未來還會有更多城市放寬落戶條件,這將是大勢所趨。

政策在放寬需求在改變

在愈演愈烈的「搶人」大戰中,各大城市從早期拿出真金白銀補貼,到現在不斷放低「身段」,降低學歷要求到專科、社保年限到一年,甚至打破地域界限,省內城市異地落戶積分也能互認等等。

但是,人們選擇在異地工作,真的只考慮物質補貼和戶籍嗎?

在95後王磊(化名)的心裡,還有比這兩點更重要的。

半年前,95後的王磊在工作一年後選擇以裸辭的方式離開北京。彼時,他剛畢業的女朋友在成都找到了一份薪水過萬的工作。再看看當地與他當時工作相同的崗位,在成都的待遇也差不了多少。最重要的是當地房租金價格便宜,他在網上看中了一套60平方米左右的大一居,價格不到3000元/月,比他在北京租的小公寓面積大了三倍,但價格僅僅高出幾百元。

「成都新一線城市,薪水不比北京差,至少我這個行業是這樣,房租卻比北京便宜,生活又巴適得很,沒有理由不去。」王磊說:「將來在成都買房子也比北京便宜。」

最近,當我們再次和他取得聯繫時,他已經成功在當地落戶。他說:「來之前,我根本就沒想過戶口問題。就是覺得這裡生活壓力小,房價便宜,工作幾年加上家裡幫助就能有套屬於自己的房子。」

像王磊這樣不是特別關注戶口的人在逐步增多。

11月底,在智聯招聘2020中國年度最佳僱主評選中,關於「人才爭奪戰」的相關調研顯示,當前人才流動的主體是高學歷年輕人,2020年全國各地新增的求職人口中,超4成為21-25歲人群。

而這群年輕人在選擇城市發展時69%看中薪酬因素,43%看重福利待遇,32%看重培訓和發展,傳統觀念中的戶籍因素對這個群體的影響甚微,僅有13%關注是否解決戶口。

不僅在年輕人中間是這樣,在中年人之間依然如此。

近期,民盟中央經濟委員會、中國城市發展中心和中國經濟信息社共同發起了一項調查。在這份30~59歲的受訪者佔比達91%的調查中,戶籍政策對城市吸引人才的影響明顯減小,除在一線城市排名影響因素中間位置,在省會城市、地級市、縣級市中均排在9項影響指標最後的位置。

排名榜單第一位的影響因素除一線城市是生活成本外,省會城市、地級市、縣級市都是工資收入,而在一線城市,工資收入也只是排在生活成本後的第二影響因素。

對此,彭旭輝指出,這也證明我國戶籍改革取得了進步,現在除了北京、上海的戶口比較特殊,其他地方的戶口變得不如以前重要,人們在落戶時會看中收入、生活成本這種偏性價比的問題。

何為吸引並留住人的關鍵?

那麼,怎樣才能實現吸引並留住人呢?

2018年天津發布「海河英才」計劃發布,馬佳佳的同事吳梅跟風在那個時間段落戶天津。落戶後,她並沒有選擇到天津生活,而是繼續在北京工作。她很滿意當時的工作,也知道想在天津再找一份同等待遇的工作難度十分大。她坦言:「我選擇落戶天津只是一時興起,更多的原因是給自己留個後手,北漂在北京的明天會怎樣誰都說不好。」後來她在天津買了房子。

買房時她沒想到離開北京的日子會這麼早來到。今年在收到部門即將做出重大人事調整的通知後,她果斷選擇在天津找工作。一方面,可以減少生活開銷,另一方面她可以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疫情讓她對親情更加渴望。最終,她和一家網際網路企業敲定工作。雖然工資降了小3000元,她有點不開心,但相比馬佳佳彼時的焦慮,她覺得自己今年已經很幸運了。

其實,類似吳梅這樣選擇在一線城市打拼,把戶口和房子落在臨近城市,或者落在老家附近有潛力的城市的人還有很多。他們普遍受大城市落戶難、買房難的困擾,但又抵擋不住大城市豐富的工作機會和高薪誘惑。

「這是無奈的選擇。」彭旭輝表示:「大城市產業發達且就業機會更多,但房價更高,畸高的房價收入比讓很多人無法承受,特別是大城市。」

因此,他認為參與人才大戰的城市能真正吸引並留住人才要看城市綜合實力,而非誰家落戶條件更友好。

具體看來,首先一個城市應該有發達的產業經濟體系,能提供大量優質就業機會;其次能持續強化房地產調控並加大住房保障力度,讓人才住有所居,如此才能安居樂業;最後各個城市配套的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也要不斷提升。

他強調,現在一些城市在配套公共服務上是比較滯後的,有明顯的短板。

近期隨著多座城市發布落戶政策,或許,現在就已經進入彭旭輝所預判的時期——越來越多城市放開落戶政策是大勢所趨。對於打拼在異鄉的人而言選擇多了是好事兒,但對於城市而言競爭也將會更加激烈。

屆時,衡量一個城市是否值得落戶的標準將細化到經濟發展、城市建設、醫療、教育資源配套、就業環境、營商環境等更為細緻的方面。因此,只有寬鬆的落戶政策而在經濟、就業、基礎設施等方面落後的城市可能短期會吸引來人才,但長期能留住多少仍舊充滿不確定性。

而在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劇,退休延遲的背景下,那些在此輪落戶政策中遲遲未有動作的城市,恐怕不僅現在要面臨人口流失的痛,未來還將面臨無人可「搶」的痛。

標籤: 二線城市

相關焦點

  • 哄搶人才!985畢業只去一線城市?二線城市能否保住最後的尊嚴?
    人才是城市發展的燃料,只有人才源源不斷地沉澱在一座城市,城市的發展才能一直保持高速穩定的狀態。正因為如此,國內的一二線城市才會接連不斷送房、送戶口,吸引人才前來。眾所周知,二線城市的吸引力與一線城市無法相提並論,在創業機會、產業結構、經濟發達程度、醫療教育條件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距。
  • 不只是北上廣深,二線城市對人才和企業的吸引力在逐步增強
    說明了上海正在用更加積極的戶口政策來吸引人才來上海,那麼同時也就反映出一個問題,上海作為一線城市之一,也不得不開始搶人才了。既然要搶,那就說明其他城市對人才的吸引力在加強,但是這樣的吸引力其實不一定來自北上深,而是來自一些綜合實力較強的二線城市。
  • 一二線城市相繼放寬落戶!落戶大城市不再是夢,樓市要升溫了?
    眾所周知,國內的人口基數是非常大的,而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速,離不開大量的人口湧入城市,從目前來看,國內很多城市均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規模,還形成了城市群。一些熱點城市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選擇了放寬落戶門檻,那麼,都有哪些城市放寬了落戶門檻呢?
  • 一二線城市搶人大戰升級,北京紓解往外趕人
    2上海打響一線搶人第一槍今年9月下旬,上海率先在一線城市裡,打響了放鬆落戶條件,搶奪人才的第一槍。上海新出的政策大大放寬了高校應屆畢業生的落戶範圍和難度。此前只有北大清華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可以「直接落戶」,這次上海將學校名單放寬至復旦、上交、同濟和華東師範,留住了上海本地高校的優秀人才,還在跟北京和其他一二線城市搶人。以前能夠通過積分保證應屆落戶的碩士畢業生只有上海本地的重點大學,現在全國範圍內的985高校應屆碩士畢業生都可以來滬保證落戶。
  • 2020,二線城市風口爭奪戰
    但哪些二線城市有前景? 今天三節課為大家推薦一篇文章,筆者深入分析了幾個熱門城市,或許會給你一些啟發。 電商直播火爆的杭州、社區團購爭奪的武漢、新能源汽車崛起的合肥、網紅小吃扎堆的長沙,每個城市都在探索自己的突圍之路。 二線城市正在從以往的被定義,轉為主動給自己貼標籤。
  • 早八點|多地出臺落戶人才政策,樓市成交上行
    政策:中央強調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多地出臺落戶人才政策;交易:12月樓市整體有所上升,各線環比升幅相近;交易▌交易:收官月樓市整體成交上行,各線均不同程度上升▌月度整體:整體成交環比上揚,同環比升幅均擴大
  • 最牛地級市也放寬落戶!城市「搶人大戰」再掀高潮
    此外,在高新技術產業方面,根據第一財經記者統計梳理,去年全年蘇州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160家、累計達7052家,僅次於北上廣深,成為二線城市中高新技術企業數量最多的城市。 產業的快速發展也吸引了大量人口流入。
  • 10天5大城市搶人!蘇州租房落戶 什麼信號
    三是,江蘇以外向型經濟著稱的蘇南城市近幾年來人口淨流入明顯低於同類城市。十天內五大城市推戶籍新政值得注意的是,這是近十天來,第五個宣布放開放寬落戶門檻的一二線城市。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說,現在除個別超大城市的落戶門檻比較高以外,大部分城市的落戶門檻已經放得很低。在人口老齡化、勞動年齡人口佔比下滑的情況下,一二線城市都在抓緊吸引外來人口尤其是年輕人落戶。青年人才是消費、創新創業和就業的主體,有年輕人的城市才有未來,放開落戶門檻也是為未來競爭打下基礎。
  • 10天5大城市搶人,蘇州租房落戶,什麼信號?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說,現在除個別超大城市的落戶門檻比較高以外,大部分城市的落戶門檻已經放得很低。在人口老齡化、勞動年齡人口佔比下滑的情況下,一二線城市都在抓緊吸引外來人口尤其是年輕人落戶。青年人才是消費、創新創業和就業的主體,有年輕人的城市才有未來,放開落戶門檻也是為未來競爭打下基礎。
  • 最牛地級市也放寬落戶,十天內五大城市齊推戶籍新政
    最牛地級市放寬落戶蘇州市近日發布《市政府辦公室關於進一步推動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提出,落實租賃房屋常住人口在社區公共戶落戶政策,經房屋所有權人同意可以在房屋所在地落戶,也可以在房屋所在地的社區落戶,破除隱形門檻。創新戶口遷移政策。
  • 「送」錢、「送」戶籍、「送」房子……為引人才、留人才,這些城市...
    繼「口紅一哥」李佳琦、「全村的希望」楊超越以特殊人才身份「獲贈」上海戶口後,上海為留住人才再出「新招」——1個月內連推三項落戶新政↓↓↓(圖片來源: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上述政策均於12月1日開始實施,前者有效期至2024年12月31日,後兩者有效期均至2025年11月30日。
  • 大專學歷可落戶一線城市!兩座省會城市放大招,什麼信號?
    大專學歷可落戶這座一線城市!半個月內,兩座省會城市放大招,什麼信號?導讀:短短半個月內,4大常住人口超過600萬的大城市,宣布降低落戶門檻。人口專家指出,目前我國人口結構呈現「橢圓形」結構,也就是中間勞動年齡人口最多。但是,隨著生育率下行,這一局面正在改變,我國人口紅利也在逐步降低。
  • 這個一線城市為了搶人太拼了
    此次廣州人才落戶不僅面向珠三角城市,更針對的是長三角城市。就比如,假如你在杭州已經工作了2年,並獲得相應的落戶準入年限,這個時候你到廣州工作,就不用按廣州要求重新參與積分落戶,你的居住年限可以直接用於廣州落戶。可以說,如果政策落地,人才落戶將進入一個新「時代」。
  • 「人才引進」免費坐公交車?濟南的人才新政透出二線城市的急迫
    時間再稍前,12月19日,南京市房產局召開了一場通氣會,這是對人才買房不限戶口的進一步推進。同一時間,2019海交會上,南通市另開專場,召來海外高層次人才懇談會,不遺餘力地將人才新政的觸角伸向海外留學人才。截至2020年元旦,全國已超百餘城市推出或升級了人才新政,各地的「零門檻」落戶更是不絕於耳。
  • 大專學歷可落戶這座一線城市!半個月內,兩座省會城市放大招,什麼...
    12月,在無錫市公安局召開的戶籍政策新聞通氣會上,公布了《無錫市戶籍準入登記規定》。新規定的調整涉及5方面,除了上述落戶限制的取消之外,還包括調整放寬參軍進入城市人口、新生代農民工、在城鎮就業居住和舉家遷徙的農業轉移人口等來錫就業人群的落戶條件。
  • 大專學歷可落戶這座一線城市!什麼信號?
    新規定的調整涉及5方面,除了上述落戶限制的取消之外,還包括調整放寬參軍進入城市人口、新生代農民工、在城鎮就業居住和舉家遷徙的農業轉移人口等來錫就業人群的落戶條件。其中,新生代農民工等在無錫有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合法穩定就業並依法繳納社保滿2年,即可申請落戶。
  • 電解質|「人才淨流入」的濱州經驗:打造人才吸引「強磁場」 引得...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16日訊 如何將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蘊、區位優勢、產業格局等「硬條件」變成創新創業、宜居宜業、厚積薄發的「軟實力」?山東省濱州市提供了很好的「樣板」:招才引智、以智興城,通過「打造一流環境吸引一流人才,用好一流人才建設一流城市」,為「富強濱州」建設提供人才支撐。
  • 一線城市打拼,二線城市買房,這事靠譜嗎?
    然而北上廣深容不下肉體,據《2019新一線城市居住報告》,一線及新一線城市中,深圳房價收入比(指住房價格與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為24.4,居住負擔最大,北京及上海的房價收入比也位列第二、三位。 買不起,但又不得不買,該怎麼辦?
  • 國內「壓力最大」的城市,入圍新一線城市剛一年,就跌出淪為二線
    一線城市排行榜基本上被北上廣深四大城市霸佔了,至今沒有城市能夠殺出重圍。每年變化比較大的當屬新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相比較去年,昆明、寧波出局新一線,合肥、佛山取而代之。
  • 58同城、安居客解讀家裝行業趨勢 市場將持續向新一線及重點二線...
    1月10日,58同城、安居客發布《2020年家居行業趨勢報告》,對家居市場相關政策及重要數據進行全面梳理和解讀。數據顯示,全國人口人才政策為家裝行業帶來活力,新一線及二線城市潛力凸顯;2020年新房精裝樓盤比例或將達到60%,隨著房屋回歸居住屬性,未來居民改善型大面積三居室以上需求將持續擴大,也將進一步拓展家裝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