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世界,創新引領發展。2020年10月10日至16日,首都機場集團公司在北京成功舉辦第一屆四型機場技術創新大會,圍繞平安、綠色、智慧、人文四型機場建設中的創新課題,搭建集團公司「4-1-4」技術創新體系對接交流平臺,匯聚民航內外各行業、各領域創新力量,共同推動「四型機場」標杆建設。
契時代之機 推動四型機場建設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近年來,全球科技創新進入空前密集的活躍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今年1月,民航局出臺了《中國民航四型機場建設行動綱要》,為進一步推進四型機場建設提供了指導性意見。
首都機場機場集團公司契時代之機,創新舉辦第一屆「四型機場」技術創新大會,全力以赴推動四型機場建設,努力實現安全運行保障有力、生產管理精細智能、旅客出行便捷高效、環境生態綠色和諧。在本次會上,首都機場集團公司首次對外發布《首都機場集團四型機場建設實施方案》。《方案》中明確了「1+4」總體結構:「1」是關於貫徹落實民航局《中國民航四型機場建設行動綱要(2020-2035)》的實施方案,「4」是《平安機場》《綠色機場》《智慧機場》《人文機場》建設行動指引。方案提出了指導思想、定義內涵、基本原則、建設目標、重點任務及保障措施等六部分內容。
堅持需求導向 融合「產學研用」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創新體系。本屆四型機場技術創新大會堅持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以用為主,帶動產學研,打通深度融合的創新鏈條,加快科技創新發展。
大會為各參會企業提供了技術共享、經驗交流、成果展示等高效對接平臺,共吸引首都機場股份公司、大興機場、華為、京東、百度、騰訊、北建院數字科技研究院、新華三、施耐德、騰達航勤等近50家民航行業內外部企業齊聚一堂。大會期間,首都機場集團公司發布十個四型機場技術創新應用場景,華為、京東、騰訊等民航業外部參會企業帶來的「京東小可」、「One ID」、「射頻識別系統」等各類前端民航應用技術。「1對1」 的交流溝通平臺,簡化供需對接流程,開展供需對接交流。
截止10月20日,本次大會共涉及14個首都機場集團公司成員單位、19家外部廠商、87個科技項目、總計215次成功對接。其中,北京民航機場巴士有限公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籤訂合作意向,雙方將在機場巴士公司業務數位化轉型頂層設計、雲平臺解決方案、巴士科技分支與集團平臺對接等領域達成合作;青島中汽與天津機場的「道面狀態監控系統」、騰達航勤與首新地服的「新能源車輛智能管理系統」等項目都在積極推進中。「產學研用」的新型供需關係正在進一步的形成。
理念創新引領 形式創新賦能
首都機場集團公司第一屆四型機場技術創新大會以「科技賦能,智慧助力」為主題,採用「線上會議+雲展覽+『1對1』視頻對接」的形式進行溝通和交流。這是首都機場集團公司首次引入「線上會議」和「雲上會展」概念,是首都機場集團公司聯通行業內外創新力量、共同推動四型機場建設的一次全新嘗試,更是首都機場集團公司以開放求發展的一個全新布局。
大會官網內容分為大會專題、大會嘉賓、雲展館、雲體驗、雲會談、新聞資訊與合作夥伴等板塊。全新的在線展會平臺,讓參展企業和觀眾以「屏對屏」方式輕鬆參與,隨時能夠掌握大會的情況、了解會議合作夥伴的領先技術、體驗出行虛擬場景,還可以通過視頻、圖片、模型、收聽語音播報等方式了解項目信息。
為了更能真實還原現實場景,「雲展館」採用虛擬場景呈現的方式,搭建了值機大廳區、安檢區、停機坪區與行李區4個區域,對產品設備、技術方案在機場場景中的應用,進行全方位的展示。觀眾通過輕輕點擊,可以隨即獲得集團公司內部需求及合作企業的技術信息。
對大會合作夥伴而言,通過雲上展臺進行技術展示、合作洽談,收穫的參與感、體驗感更為直接;對觀眾而言,四大展區、數百個產品設備、技術方案信息,可以即刻獲取,能夠在體驗上擁有十足的便捷度和沉浸感。即使人在千裡之外,也可「身臨其境」感受展會熱度。截至目前,大會的官網累計點擊量超過52萬人次。(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王然、王旭、段炳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