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康師傅控股與騰訊智慧零售在上海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騰訊智慧零售將調動各部門協同康師傅共同構建快消行業的「全鏈路數位化」。作為一家服務數百萬各類經銷商、產品遍布全國的快消行業龍頭企業,康師傅探索以數位化帶動企業轉型、消費升級和產業鏈良性循環,產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一道「必答題」的數位化答案
在本次與騰訊智慧零售的戰略合作中,私域流量是其中的重要課題,雙方將圍繞全域獲客、消費者全生命周期精細化運營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借力「全渠道私域生態」發揮更大商業價值,共同開啟智慧零售新紀元。
康師傅與騰訊智慧零售戰略合作籤約儀式現場
騰訊智慧零售團隊表示,私域業態已經成為品牌不可缺少的經營陣地,預計2020年通過微信小程序達成的交易額將達到1.5萬億-2萬億元的量級。線上線下一體化、自主經營的私域業態,已經從「錦上添花的可選項」,變為零售企業「不可或缺的必答題」。
為了答好這道「必答題」,康師傅布局已久。正如康師傅控股執行長韋俊賢2020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上所說,作為民族品牌企業,康師傅積極落實國家建設「數字中國」的戰略部署,通過數位化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勁動能。以「三個革新」實現「三個帶動」,通過技術賦能實現紅海突圍、運用規則創新打造新的商業模式、以生態重構的方式優化產業鏈與價值鏈,通過數據驅動、組織變革與技術創新實現業績增長。
康師傅控股執行長韋俊賢發言
其中,與數字平臺聯合打造的私域流量營銷工具就是康師傅踐行「數字中國」戰略的一個縮影。據康師傅方便麵市場總監高鍾秀介紹,基於最新生態圈技術打造的康師傅CRM系統及小程序與數據中臺正是運用了數位化賦能製造產業增長的理念,在滿足消費者線上線下多場景購物的需求,同時把技術賦能、規則創新和生態重構融入康師傅的血液裡,這是企業發展的戰略方向,更是一項惠民的舉措。
康師傅方便麵市場總監高鍾秀髮言
據悉,通過「一物一碼」、社交拼團、小程序、電商、自媒體用戶運營等方式,康師傅不斷增加品牌與消費者的數位化觸點,實現線上、線下流量吸收、打通和轉化,形成泛o2o私域流量池。目前,康師傅正與主要數字平臺聯合打造私域流量營銷工具,如近期在創新品牌湯大師上市之際,藉由數字中臺和業務中臺賦能營銷系統,聚焦「Z世代」精準營銷,精準地將百萬杯湯大師產品呈現給消費者。
一碗「熱湯麵」背後的智慧產業鏈
在今年春寒料峭之際,一條暖心的新聞「刷屏」了——康師傅宣布向26個省份、299個市的837家醫院等抗疫一線送去緊缺的食品,讓前線的英雄有一口熱面吃,有安全的水喝。
在那個大面積物流中斷、生產停滯的時刻,捐物資易、送物資難,精準調動物資更是難上加難,能許下這個承諾,就得益於康師傅藉助數位化重構產業鏈的「底氣」。
康師傅向抗疫一線捐贈物資
「數位化升級了康師傅的大腦和神經系統,使企業從傳統的製造業企業進化成為智慧產業鏈的核心平臺」。康師傅相關負責人表示,數位化運營體系和數位化管理方法有力支撐了疫情期間生產、銷售、物流工作的順利開展,確保防疫安全、食品安全,保障供應鏈復工復產,及時滿足消費者需求。
作為綜合性食品飲料企業,康師傅生產過程中涉及的原物料多達上萬種,物料採購極其繁雜。為此,企業引入了「原物料智能管家」,根據生產情況實時做出預測和調整,精準地與上遊合作夥伴分享未來長達18個月的滾動需求計劃。同時,通過部署在雲端的可視化運輸管理系統,康師傅全國86家工廠倉庫裡的商品出貨井然有序,根據客戶訂單需求及補貨計劃,系統自動計算車輛調度及派車計劃,實現產業鏈的高效協同,從產品發貨到客戶籤收,全程實時追蹤。
下一步,康師傅將繼續打通和上遊供應商、下遊經銷商之間的數據,實現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 「三流合一」,完成跨工廠、跨倉庫,跨區域的資源整合調配,以全產業鏈的數位化營造智慧產業生態圈。
一桶「4.5升水」背後的定製化營銷
突如其來的疫情,在壓抑部分消費需求的同時,也迸發出新興的消費場景。在電商平臺上,4.5L的大容量「涵養泉」桶裝水賣斷貨,高端的速達麵館銷量暴漲,飲品「健康」需求和方便麵「正餐化」成為消費潮流。
4.5L的「涵養泉」
數據顯示,在上半年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下降11.4%,大批快消企業業績下滑的背景下,康師傅實現逆勢走強,淨利潤同比大漲58.37%,再創歷史新高。面對錯綜複雜的經營形式,上半年康師傅依然交出了高分的「答卷」,其中通過定製化營銷,發掘「宅經濟」消費潛力功不可沒。
康師傅在渠道管理工具「師傅通」中內嵌人工智慧分析模塊,打通了高德地圖、大眾點評等高頻數據源,幫助經銷商精準獲取商圈特徵,使庫存更透明、產品周轉效率更高。康師傅相關負責人表示:「疫情期間,我們及時掌握社區需求,哪些區域消費者喜歡吃辣,哪些區域偏好大包裝產品,哪些區域消費者熱衷高端產品……這些基層一線的信息,幫助企業更有效地做出品類品項分布決策,在對的時間,對的地點,把對的產品呈獻給對的消費者」。
在大數據的支撐下,康師傅綜合考慮季節銷售曲線、促銷增量、新品預測,以及客戶需求等多維度因素,結合動態庫存變化,找到最佳產銷平衡點,科學計算出更精準的生產需求和產能評估。同時,在對數據進行深度分析的基礎上,進行商圈預測,實現響應式鋪貨,做到事先預測需求,提前給渠道鋪貨,第一時間發現商機和問題點。
「康師傅上連4000萬農民、下接9億消費者,與數百萬上下遊供應商、經銷商、零售商構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康師傅相關負責人指出,未來將通過數據賦能,將門店、供應鏈、營銷和企業決策全面數位化,為傳統線下銷售渠道接入「中央處理器」,幫助百萬小店全面進入數位化時代。
原文轉自:新華社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