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斷舍離,才是父母愛孩子的最高境界

2020-12-21 澎湃新聞

學會斷舍離,才是父母愛孩子的最高境界

2020-04-28 14: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CHN-MZ 麻醉MedicalGroup

在這個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許多父母都在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因此,在孩子休息時會給他們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然而他們也從來沒有問過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只是一味地去將自己的想法加塞給他。家長也總會將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進行比較。他們總是為孩子感到焦慮,甚至一而再,再而三地剝奪孩子快樂的童年。但我們要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有其獨特的色彩。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真正需要做到斷舍離的是家長。當然這裡的斷舍離也要區別物質的斷舍離。斷是指斷絕不需要的,斬斷自己的焦慮情緒。舍是指捨棄多餘的,父母不要打著「為你好」的旗號去幹預孩子的決定。離是指與孩子保持一定的距離,尊重孩子自己的決定。家長可以試著放開手,讓孩子像野草一樣自由快樂地成長。

住在我隔壁的多多一家人,就是非常典型的負面教材。多多的父母對他的控制欲極強。從小到大他們總不放心孩子去做任何事情。從潛意識裡就認為他根本做不好。

兩歲的多多本該到了自己吃飯的年紀。可他的家長認為,他自己吃飯不僅時間慢,還很有可能把飯菜弄得到處都是,打掃起來很麻煩。家裡人為了避免這樣的麻煩,便非要親自去餵孩子吃。

四歲的多多本該可以為家裡人分擔一些家務。有一天,多多像電視裡的小朋友一樣拿起掃把,在家裡學著掃地。而他的父母擔心掃把會傷到多多,便不讓他去做家務。並且他還會給孩子光說一個思想,那就是:你現在的任務是好好學習,做家務這些事情他不用管。從那以後,多多就理所應當的認為家務與自己無關。

再後來,七歲的多多要去上學了。多多每天都會開開心心的背著書包去上學。因為多多書包裡面裝了一些書,有一些重量。每次家長接送多多上學時,都會習慣性地接過孩子的書包。漸漸的,多多也養成了習慣。他的書包自己也沒有再背過,都是父母幫著拿的。

再後來隨著多多的逐漸長大,他的父母也意識到了多多的自理能力不如其他的小朋友。不過好在他的父母醒悟的不算太遲。開始漸漸地放手,讓多多儘可能地嘗試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當然,首先就是孩子學會為家裡分擔家務。孩子也是家裡的一分子,維護家庭衛生整潔是全家人的任務。後來漸漸的,父母開始培養他的獨立自主的能力。在孩子嘗試一件事情時,父母一定要讓孩子感覺到他是獨立自主的,並且還是安全的。一旦他嘗試的事情搞砸了需要幫助,父母會在第一時間幫助他,給他自信,才能夠放心大膽地去嘗試。

有的時候最好的教育就是學會放手。孩子自己能夠完成的事情,就放手讓他自己去做。在孩子想要嘗試的時候,家長千萬不要壓制孩子的欲望。既然他們想要嘗試,讓他們自己去試一試吧。有的時候,父母替孩子完成了他們可以做到的事情,這也是剝奪孩子樂趣的一種行為。既然孩子想著去做,那麼我們就給予他一定的條件。讓他多動手,有機會得到很好的鍛鍊,難道不是更重要的嗎?

真正的親子關係不是一種持久的佔有。而是在孩子奮力拼搏時,父母可以給予他一種安全的可靠。真正懂得放手與進退的父母,才是真正的愛孩子。

原標題:《學會斷舍離,才是父母愛孩子的最高境界!》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斷舍離的最高境界是
    斷舍離的最高境界—— 不糾爛事,不纏爛人 格局越大的人,越不會和爛人爛事、小人小事糾纏。 他們不因旁人的看法患得患失,不因現實的流言蜚語糾結。無論任何事情,都無法纏住前進的步伐。
  • 成年人生活的最高境界:是「斷舍離」
    事實上,成年人生活的最高境界:是「斷舍離」。01物質斷舍離《購物狂日記》的作者艾麗克西斯霍爾,曾因囤積物品和沉迷購物,陷入破產邊緣,負債纍纍。等到她收拾東西時,才發現家中已經囤積了太多沒用的東西。就是這些無用之物,把家中所有空間塞滿,可悲的是,到現在她才發現。打開衣櫃,收拾出五年前購買的黃綠色外套,一次沒穿過;收拾衛生間,發現有一瓶乳霜,只用到一半就擱置著,已然過期許久。
  • 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學會放下!
    有的人努力奮鬥,終其一生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那些金錢地位看起來就在眼前,可就是得不到,這可能就是造化弄人吧,你越是拼命追求,距離越在那裡,所以,這個時候,明智的選擇是學會適可而止,學會滿足,如果你一直為了自己很難得到的東西抑鬱寡歡,甚至還是耿耿於懷的時候,你的生活會非常的累,自己的壓力也會相當大,所以,我們要在合適的時候學會與金錢地位妥協!
  • 學會斷舍離,是一個人最高級的活法
    從表面來說,學會斷舍離,直接鍛鍊了你對家裡各種物品的控制能力,留在家裡的東西都得是適合自己的,能讓自己感到舒適,能在家這個環境中和諧地存在,則要求你必須精打細算,適度消費,這在經濟上也是相當划算。要知道,空間被完全填滿其實也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浪費,因為你完全用不著。
  • 有一種境界叫斷舍離
    日本作家、知名雜物諮詢師山下英子的暢銷書名「斷舍離」三字成為網絡熱詞一事,引發了我的冷思考。「斷舍離」原意為通過收拾物品來整理自己內心的混沌,但竊以為,斷舍離不僅是一種超脫物外的境界,更是一種智者擁有的曠達胸懷。與物質短缺的過去相比,現在人們的需求多能得到滿足,甚至往往是舊的未去,新的又來。手機型號必是最新款,衣服首飾必是最時尚。
  • 男人愛女人的最高境界:「瘋狂」
    沒有誰能夠在感情面前獨善其身,當愛真正縈繞心間的時候,所有的一切都會變得瘋狂。男人愛女人的最高境界,就是「瘋狂」。羅嘉銘從小就很優秀,聽話又懂事,是很多人口中「別人家的孩子」。羅嘉銘從來沒有做過一件瘋狂的事,即便有這個念頭,也沒有這個動力。
  • 不管多愛一個人,學會「斷舍離」,會更容易被珍惜
    《斷舍離》這本書中寫道:「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舍,捨去多餘的廢物。離,脫離對物品的執著。現在對自己來說不需要的就儘管放手。」不管多愛一個人,學會「斷舍離」,會更容易被珍惜。懂得「斷舍離」的女人,會更被另一半用心深愛。學會斷掉依賴《紅樓夢》裡面的尤二姐,性情溫柔,和賈璉成親之後,她自己沒有對未來的一點打算,事事全憑男人作主。她把他當成自己遮風擋雨的大樹,覺得就此便能安穩度過一生。
  • 有聲│周國平:做父母的最高境界,就是這一句話
    直到飽經了人間的風霜,或者自己也做了父母,母親的慈愛形象在我們心中才變得具體、豐滿而偉大。04由於母親的孕育和哺養,孩子來到人世後的第一個愛戀對象是母親,這理所當然。看到一個幼兒這麼愛一個人,而且能這麼動人地示愛,我覺得賞心悅目。我相信,這表明她懂得感恩。懂得感恩非常重要,它是愛心的開端和基礎。
  • 永遠不要和父母「斷舍離」
    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貼心的朋友,是愛的太陽,它的光焰照耀、溫暖著凝聚在我們心靈深處的意向!在每一個孩子心裡,父母是最親近的人,他們含辛茹苦將孩子撫養成人,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吃盡了苦,受盡了難,卻從不抱怨一聲。他們為了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家,任勞任怨,年紀大了,頭髮白了,眼睛花了,身體也漸漸不如以前硬朗了。
  • 學會 斷舍離,做高級女人
    我把這個想法講給我媽聽,我媽說,舍不孩子呀,她家孩子也該娶媳婦了,換做我,我也不會離婚的。我愕然,我不懂為什麼很多女人為了孩子會忍氣吞聲一輩子,捨不得自己的孩子,離不開早已沒有溫度的家,斷不了理還亂的婚姻。也許這就是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女人的通病吧。
  • 斷舍離是最好的人生態度!
    事實上,世間的一切,該過去的就應該讓它過去,無論痛苦也好,快樂也好,我們只有放手過去,才能著眼當下,學會斷舍離的人生才是最好的人生態度!聰明的人,都明白「斷舍離」什麼是「斷舍離」呢?其大意就是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棄多餘的廢物,脫離對物品的迷戀。
  • 愛一個人的最高境界:包容她全部的任性
    也有人說,愛情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習慣的認同,愛情的最高境界就是認同了對方的習慣。當一個女人習慣了男人所有的優缺點,就會覺得他是一個完美無瑕的人,而這就是愛,同樣,一個男人習慣了女人的任性,撒嬌,甚至說是無理取鬧,無事生非這也是愛。
  • 家庭斷舍離……
    在一件物品是否丟棄的問題上,我們應不應該幹涉父母和孩子的選擇呢?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家庭斷舍離》這本書,作者是山下英子,有人說這本書是山下英子與母親三年「家庭戰爭」的經驗總結。書中以故事形式呈現出了家庭斷舍離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摩擦和衝突,並把這種矛盾歸結為父母與子女人際關係間的矛盾。
  • 愛的最高境界
    愛的最高境界 有一天,女人問男人「你說,愛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男人想了想,說:「是生與死吧~!一個人可以為另一個人去死 捨去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卻,還不是愛的最高境界嗎?」
  • 男人怎樣愛才是最高境界?聽聽女人怎麼說
    但是,男人到底給予多少的愛才能讓女人滿足?男人怎麼樣愛一個女人才能表達他的最高境界?對於這個問題,不同的女人其實是有不同的看法的。@黃蒙 我覺得他愛我的最高境界應該就是給我錢,讓我自由地花,而不是我得今天跟他要一點,明天跟他要一點。女人對於錢總是渴求的,有錢在手,萬事皆休。我們很多事情,都是因為錢吵架的。
  • 愛一個人的最高境界:不是一味討好,而是這兩個字
    人們經常說,愛一個人就是心甘情願地為他付出,從不計較任何回報,甚至有人誤解不計回報的付出是愛情的最高境界。然而,真正的愛情並非如此,它需要付出,也需要回報。在感情世界裡,不僅需要物質上的回報,而且精神上也需要得到相應的回報。
  • 不要和你的父母談論斷舍離
    2大部分孩子,從小依偎在父母身邊長大,聽父母的話,受父母恩澤教育,等到獨立成家了,卻免不了偶爾的相看生厭。我們的見識隨著社會發展,超越了我們的父母。有輕微潔癖的父母將房子打掃得很乾淨,東西堆得很整齊,但離我眼中的「乾淨、整潔」相差甚遠。5父母的教育方式成就了如今的我。但當我看到孩子的繪本《大衛不可以》的時候,不禁感嘆:這不就是我的父母嘛。
  • 伊能靜:得體的退出才是給孩子最大的愛,學會放手是父母的必修課
    「我這樣做都是為了你好」「正是因為我這麼愛你,……」操控型父母這麼做其實表達的都是同一個意思:我這麼做是因為我太害怕失去你,所以,我寧可讓你生活在痛苦中。如果孩子總是得不到父母的鼓勵去做、去嘗試、去探索、去掌握以及去承擔失敗的風險,孩子就會覺得無助和不滿足。這樣孩子很難成熟起來,以至於有的孩子到了成年還是擺脫不了父母的掌控和管控的需求。當你看到有些人結婚後,強勢的父母橫加幹涉小兩口的生活就可見一斑。
  • 斷舍離,是女人最高級的自律
    表面看斷舍離是一種家居整理收納術,從深層來看是一種活在當下的人生整理觀。——山下英子人生中的斷舍離,其實也是一種最高級的自律。真正能夠做到斷舍離的人,是懂得在需要和不需要之間做出抉擇,懂得過去和未來都不重要,只有活在當下的道理。拋棄以往不重要的東西,將自己最重要的東西保留下來,更好的去去珍惜他們,這就是斷舍離的意義,也是最高級的自律。
  • 成年人愛一個人的最高境界
    大人愛一個人的最高境界,是累時的依賴;冷時的暖流;抑鬱時的力量;沮喪時的寧靜,,,愛是相互的,是愛的滴滴,是沙的堆積成塔,成就了完美的婚姻家庭。1.當你在心底的時候,我不是說要離開你,而是陪你一起受苦受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