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8 14: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CHN-MZ 麻醉MedicalGroup
在這個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許多父母都在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因此,在孩子休息時會給他們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然而他們也從來沒有問過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只是一味地去將自己的想法加塞給他。家長也總會將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進行比較。他們總是為孩子感到焦慮,甚至一而再,再而三地剝奪孩子快樂的童年。但我們要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有其獨特的色彩。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真正需要做到斷舍離的是家長。當然這裡的斷舍離也要區別物質的斷舍離。斷是指斷絕不需要的,斬斷自己的焦慮情緒。舍是指捨棄多餘的,父母不要打著「為你好」的旗號去幹預孩子的決定。離是指與孩子保持一定的距離,尊重孩子自己的決定。家長可以試著放開手,讓孩子像野草一樣自由快樂地成長。
住在我隔壁的多多一家人,就是非常典型的負面教材。多多的父母對他的控制欲極強。從小到大他們總不放心孩子去做任何事情。從潛意識裡就認為他根本做不好。
兩歲的多多本該到了自己吃飯的年紀。可他的家長認為,他自己吃飯不僅時間慢,還很有可能把飯菜弄得到處都是,打掃起來很麻煩。家裡人為了避免這樣的麻煩,便非要親自去餵孩子吃。
四歲的多多本該可以為家裡人分擔一些家務。有一天,多多像電視裡的小朋友一樣拿起掃把,在家裡學著掃地。而他的父母擔心掃把會傷到多多,便不讓他去做家務。並且他還會給孩子光說一個思想,那就是:你現在的任務是好好學習,做家務這些事情他不用管。從那以後,多多就理所應當的認為家務與自己無關。
再後來,七歲的多多要去上學了。多多每天都會開開心心的背著書包去上學。因為多多書包裡面裝了一些書,有一些重量。每次家長接送多多上學時,都會習慣性地接過孩子的書包。漸漸的,多多也養成了習慣。他的書包自己也沒有再背過,都是父母幫著拿的。
再後來隨著多多的逐漸長大,他的父母也意識到了多多的自理能力不如其他的小朋友。不過好在他的父母醒悟的不算太遲。開始漸漸地放手,讓多多儘可能地嘗試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當然,首先就是孩子學會為家裡分擔家務。孩子也是家裡的一分子,維護家庭衛生整潔是全家人的任務。後來漸漸的,父母開始培養他的獨立自主的能力。在孩子嘗試一件事情時,父母一定要讓孩子感覺到他是獨立自主的,並且還是安全的。一旦他嘗試的事情搞砸了需要幫助,父母會在第一時間幫助他,給他自信,才能夠放心大膽地去嘗試。
有的時候最好的教育就是學會放手。孩子自己能夠完成的事情,就放手讓他自己去做。在孩子想要嘗試的時候,家長千萬不要壓制孩子的欲望。既然他們想要嘗試,讓他們自己去試一試吧。有的時候,父母替孩子完成了他們可以做到的事情,這也是剝奪孩子樂趣的一種行為。既然孩子想著去做,那麼我們就給予他一定的條件。讓他多動手,有機會得到很好的鍛鍊,難道不是更重要的嗎?
真正的親子關係不是一種持久的佔有。而是在孩子奮力拼搏時,父母可以給予他一種安全的可靠。真正懂得放手與進退的父母,才是真正的愛孩子。
原標題:《學會斷舍離,才是父母愛孩子的最高境界!》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