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三八」國際婦女節,
首先向廣大婦女姐妹道一聲
「節日快樂」!
關於這個節日的起源,要追溯到上個世紀初,西方女性勞動者為了抗議工作中遭受的種種剝削而走上街頭,參加婦女運動。最終,女性獲得了縮短工時、提高待遇、享有選舉權等權利;且由此樹立起了「性別平等」的理念,為自己贏得了尊重。
1995年9月,在北京召開的聯合國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上,我國政府首次向世界莊嚴承諾:將男女平等作為一項基本國策。如今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已寫進中國共產黨的十八大、十九大報告,寫進婦女權益保障法,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組成部分。
性別平等教育是公民素養教育,
一定要從娃娃抓起。
在山東,有17所中小學
被確定為全省性別平等教育項目學校
近日,省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省教育廳、省婦聯聯合下發通知,確定濟南市玉函小學等17所中小學為省級性別平等進中小學項目學校,我省中小學性別平等教育工作開啟新階段。
黨的十九大提出要「堅持男女平等基本國策,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堅持和完善促進男女平等、婦女全面發展的制度機制」。《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11-2020年)》《山東省婦女發展「十三五」規劃》要求:「教育工作全面貫徹性別平等原則」「性別平等原則和理念在各級各類教育課程標準及教學過程中得到充分體現」。尊重婦女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促進婦女全面發展,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息息相關,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的實現息息相關。婦女事業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對中小學生開展性別平等教育是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落實婦女兒童綱要規劃目標任務的重要舉措,可以有力推動尊重和關愛婦女成為國家意志、公民素養和社會風尚。
2019年初,省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省教育廳、省婦聯聯合下發《關於開展性別平等教育進中小學項目的通知》。一年來,全省中小學主動參與項目學校申報工作,按照通知要求制定工作方案,依託德育專幹、班主任、心理輔導老師、學科骨幹教師組建校內性別平等教育師資隊伍,將性別平等原則和理念全面融入教育課程及教學過程,納入專題課、德育課、主題班會、校本課程及其他校園文化活動,打造性別平等教育特色精品課程。這次確定的17所項目學校,工作紮實、成效顯著,為性別平等教育進中小學工作提供了可資借鑑的經驗。
這17所學校是——
山東省性別平等教育進中小學項目學校名單
濟南市玉函小學
濟南市萊蕪實驗小學
青島寧夏路第二小學
淄博市臨淄區第二中學
棗莊市實驗小學
東營市實驗小學
煙臺大學附屬中學
濰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汶泉學校
濟寧市第七中學
泰山學院附屬中學
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青島路小學
日照市金海岸小學
臨沂市杏園小學
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康博小學
聊城市東昌府區第二實驗小學
鄒平市焦橋鎮初級中學
菏澤市開發區育英明德小學
濟南市玉函小學
男孩女孩,快樂成長
學校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需求,將教育活動與常規工作、學校素質教育具體化實施有機結合,開展形式多樣,富有教育意義的教育活動,將尊重、平等的理念落實到實際行動上,讓學生感受愛、傳遞愛。組織開展「和樂玉函,最美師生」「校園小小志願者」「我們的節日」等學生喜聞樂見的體驗活動,引領男孩女孩團結互助,共同進步,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真正讓平等的觀念入腦入心。
濟南市萊蕪實驗小學
開展性別平等教育,讓每一個生命如花綻放
組織開展「梨園合唱團唱響濟南」「傳統文化進校園」「綠茵場上賽高下」「航模創客勇爭先」等主題活動,開設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項目,吸引男孩女孩共同參與。男女生共練書法、共跳舞蹈、共奏樂器、同唱戲曲、同做手工,一起包水餃、做粽子,一起跳繩、打桌球等,幫助學生建立性別平等價值觀,讓每個孩子都能在校園裡自由地呼吸、幸福地成長、美麗地綻放。
青島寧夏路第二小學
打破刻板印象,精彩一同綻放
學校結合「燈塔育人」德育聯盟工作,開展「性別平等」教育實踐活動,深入探究「性別平等」教育、開發「性別平等」課程、打造「性別平等」精品課例、創設「性別平等」的校園環境,培養兒童的自立、自強、自我保護、自我發展能力,使「性別平等」觀念融入孩子們內心,根植於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助力精彩綻放。舉辦「爸爸去哪兒了」家長周末沙龍等活動,引導家長孩子共同打破「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文化刻板印象,巧妙將男女平等理念貫穿其中。
淄博市臨淄區第二中學
性別平等互助,校園和諧發展
學校充分利用校園環境,打造和諧平等的性別文化氛圍。利用校園大屏幕滾動播出性別平等教育宣傳口號,言簡意賅,入目入心;設立性別平等翰墨書香走廊展示欄,藉助展示欄定期宣傳性別平等理念,展示教師學生性別平等主題活動、徵文等作品,成為廣大師生學習性別平等理念,提升自我認識的陣地和舞臺。召開「性別平等教育」主題班會,讓學生進一步了解男女平等的重要性。
棗莊市實驗小學
推進男女平等,構建和諧校園
學校結合實際情況和學生需求,把性別平等融入教育教學日常工作,推出性別平等教育校本特色項目,把性別平等教育真正地融入主題班會、課程設計、實踐體驗等教育教學活動中,促進學生正確認識性別、認識自我,和諧相處、健康成長。開展性別尊重主題班會活動,對學生進行性別平等教育。開展性別平等教育進課堂,做到班班有性別平等專題課。定期開展性別平等主題手抄報活動,學生自己動手設計,查閱相關資料,學習男女平等基本國策,了解性別平等的真實內涵。
東營市實驗小學
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性別平等
學校以課堂為主陣地,積極開展主題教育,讓性別平等理念深入人心。多次開展「性別平等教育」專題課觀摩研討活動,在德育工作中全面滲透性別平等教育。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有針對性地設計班隊課、展示課,向學生全面滲透性別平等的重要性,打破性別刻板化現象。利用升旗儀式、運動會、少先隊員入隊儀式等學校實踐活動,注意滲透性別平等理念,營造和諧友好的育人環境,進而促進兩性共同發展。組織開展手抄報、舞臺劇、宣傳畫比賽等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性別平等。在校區廣場和校園主幹道兩旁設宣傳欄,利用宣傳欄、手抄報、黑板報、電子屏等廣泛宣傳,營造濃厚的性別平等氛圍,建設和諧的校園文化環境。
煙臺大學附屬中學:
將性別平等教育與德育教育進行無縫對接
將課程作為性別平等教育工作實施的重要載體,打造分層遞進的德育課程體系。探索把性別平等教育和語文、道德與法治、傳統文化等課程進行有機融合,研發傳統特色德育校本課程。依託京劇、遊泳等課程,完成德育課程與各個學科的橫向融通與課內外的深度融合,把性別平等理念潤物細無聲地根植到學生心中。以「傳統節日」「重要儀式」「實踐活動」為主線,將平等性別觀融入活動全過程,實現性別平等教育與德育教育無縫對接。面向全體學生開展自然、科學、研學、藝體類實踐活動,男生女生共同參與,共同提高。
濰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汶泉學校
男女平等,健康成長
學校在小學和初中全面開展了系列、多樣、行之有效的性別平等教育探索和實踐。開展「性別平等研學 爭做美德少年」研學活動,了解新時代女性的貢獻,加強對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的理解。開展「消除刻板觀念 積極做好宣傳」主題班會活動。從性別視角,帶領中小學生描繪自己的未來,悅納自己。 開展「倡導性別平等 教師理念先行」教師教案評選活動,在教師中廣泛徵集中小學性別平等教育案例,教師們普遍確立了「男孩女孩都是好孩兒、男生女生都是好學生」的人才觀。
濟寧市第七中學
讓性別平等教育入心入腦
組織開展性別平等教育主題升旗儀式、性別平等教育主題班會等實踐活動,傳遞男女平等的思想,互相尊重,互相幫助。做好家庭性別平等調硏工作,了解家庭是否存在重男輕女等性別歧視現象。發放《性別平等教育致家長一封信》《性別平等教育倡議書》,通過親子共讀共學,向每個家庭宣傳性別平等思想,促進思想轉變,讓家長真正意識到「生男生女都一樣」。開展志願宣傳工作,組織教師、學生在校門口、社區發放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宣傳單,促進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男女平等宣傳教育。
泰山學院附屬中學:
開展性別平等教育,激勵每個學生成功
學校利用辦公例會、教師例會、班主任論壇、瞻魯臺教師培訓等宣傳開展性別平等教育的目的意義,提高老師認識水平,使性別平等原則和理念在教學課程設置、教學實踐活動、學生素質培養中得到充分體現。遵循教育教學規律,根據初中學生的生理、心理成長需求,有針對性地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將性別平等教育的內容有機融入教育教學體系。加強課程研發,每學期開設1—3課時主題課、每學期不少於3課時融合課、每學期至少一次實踐課,將性別平等原則不斷滲透到教師的課程中,教師在教學目標設定、活動設計、師生互動和考試評價等方面都力求對男女一視同仁,避免出現性別偏見和歧視。充分利用學校每年的五大節日:讀書節、文化藝術節、體育與健康節、英語與語言節、科技與藝術節,開展五大主題活動:冬季健身月、學會學習月、陽光體育大課間展示、積點攀登登山體驗、暖冬行動,注重性別視角,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性別平等教育。
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青島路小學
性別平等,樂享成長
將「性別平等教育」滲透到學校活動中,做到社團活動無性別差異。開展「父母的家庭分工」觀察日記、「旅遊路上的性別視角」「男女生的性別差異與和諧相處」等實踐活動,啟發學生對性別平等的思考,突破性別認識刻板化限制,加深對多樣的「我」的認識與接納。以「相約星期二」家長讀書活動為依託,通過讀書學習、交流分享,提高爸爸們對育兒責任、家務勞動的擔當意識。開展「千名教師訪萬家」活動,老師向家長介紹男女平等對家庭的影響,家長如何在家庭中引導孩子認識性別平等,讓性別平等從學校、課堂走向家庭。
日照市金海岸小學
不同的性別,同樣的精彩
通過進校園、進教師、進學生、進課程、進家庭、進社區、進鄉村,開展性別平等教育專題培訓、主題班隊會、主題教育升旗儀式、性別平等教育調查問卷、成果展示、性別平等教育教學研討會、家庭民主會議、性別平等教育進社區活動、性別平等知識知多少信息發布等「九個一」活動,全方位多形式的開展活動,使學生對性別平等知識與理念入眼、入耳、入腦、入心、入口、入行,為孩子們營造健康、和諧的教育環境。
臨沂市杏園小學:
倡導平等尊重,享受成長快樂
學校紮實開展課程實施和活動實踐,矢志培養健康、陽光、樂學、全面發展的現代人,性別平等教育項目工作初見成效。將性別平等教育內容有機融入學科教學,初步形成由基礎課、班會課、心理健康課、校本特色課組成的性別平等教育課程體系。研發設計實施每學期開設2課時班隊主題課、每學期至少1次實踐課、每學期不少於3課時融合課等三種課型,不斷嘗試將性別平等原則逐漸滲透到教師的課堂教學中。以少先隊、班隊活動和儀式教育為切入點,依託讀書節、藝術節、體育節、合唱節等大型品牌活動,將性別平等教育理念與德育教育巧妙對接,使性別平等理念逐步根植到學生們的心中。
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康博小學
讓性別平等理念融入學生的思想
學校抓教師培訓,從源頭、觀念和意識上為項目開展奠定基礎。鼓勵老師們結合班級學生自身情況進行性別平等教育設計、創編。抓學生教育,將男女平等教育與學校德育工作相結合,通過班隊會與品牌教育相融合,通過合理設計社團活動將性別平等理念滲透其中。
聊城市東昌府區第二實驗小學
彰顯人本理念,共享和諧生活
學校充分利用校園宣傳欄、黑板報、辦公室、走廊、樓道文化牆等,營造濃厚的性別平等校園文化。通過國旗下講話、主題班隊會將性別平等教育理念與德育有效結合,營造性別平等從娃娃抓起的濃厚氛圍。開設融合課、主題班會課、調査實踐等三類課程,不斷嘗試將性別平等原則滲透到教師的課程中。把性別平等教育列入少先隊實踐活動計劃,先後開展「性別平等、和諧校園」手抄報、粘貼畫等展評比賽、性別平等教育徵文比賽、性別平等教育家長會、家長講座家長調研調查報告會等活動,積極營造男女平等、和諧發展的良好氛圍。
鄒平市焦橋鎮初級中學
倡揚性別平等,落實基本國策
學校高度重視,專門成立校性別平等教育專題組,多次組織召開黨支部會、校委會研究部署。採取走出去、請進來、坐下來的方式,積極開展教師培訓、現場觀摩學習、專題研討提高,每周四上午教研時間固定交流研討,為性別平等教育的紮實實施打造高水平的教師隊伍。教師積極申報並立項《鄒平市性別平等教育在農村初級中學的實施》課題,通過發放學生問卷、家長問卷、教師問卷,利用數據統計分析,了解學生、家長、教師性別刻板化現狀。項目組帶領各科教師設計開發融合課、專題課、實踐課三大類課程,每節課程經老師集體討論完善後進行課堂教學,並進行錄製,形成學校優秀課例資源。通過滾動電子屏、宣傳單、學校廣播站等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宣傳性別平等理念和知識,讓學生耳濡目染。注重把性別平等教育與家庭教育結合,發放600餘份家長《調查問卷》,及時了解家長的性別觀念;印發六期共3000餘份性別平等教育家長學習材料,舉辦專題講座、公開課,從認識性別平等教育到家長如何做等方面全面宣傳,提高家長們的性別平等意識和家庭教育水平。
菏澤市開發區育英明德小學:
男孩女孩都精彩
學校注重性別平等教育師資骨幹隊伍培養,積極開展集體課題研究活動,組織開展「小學性別平等教育進課堂」觀摩研討活動,老師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年齡結構特點,有針對性地設計課程,把性別平等理念有機融入教育教學。組織「男女平等進校園」「性別平等 尊重差異」「性別平等 和諧校園」手抄報展評、主題班會等實踐活動,既展示學生才能,又增進了師生對和諧性別文化內涵的理解。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專門設立宣傳欄,利用黑板報、電子屏廣泛宣傳,設立性別平等教育活動室,營造濃厚的性別平等氛圍。
供稿:省婦兒辦
原標題:《山東:男女平等基本國策教育從娃娃抓起!17所中小學被確定為全省性別平等教育項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