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懂我,我不怪你》每個人都有一個死角,自己走不出來,別人也闖不進去。我把最深沉的秘密放在那裡。你不懂我,我不怪你。每個人都有一行眼淚,喝下的冰冷的水,醞釀成的熱淚。我把最心酸的委屈匯在那裡。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你有你的痛苦,他有他的心酸,你無法理解他,他亦不能對你的經歷感同身受。命中注定,一個人的泥濘,還需獨自一個人走。
為了不讓身邊的人擔心,即使已經深處崩潰的邊緣,你依舊一個人默默承擔下來,獨自品嘗生活的百般滋味,沉默以對所有的心酸和委屈。
在人生這條道路上,你看淡了許多事,看清了許多人,你變得越來越成熟,懂得如何承受生命裡的煎熬。
你看到了,感覺到了,可最終只能得到一種眼冷心熱的看淡、看穿和不甘。
一切思考的人,卻好像都不可避免地被思想撥弄。傷有多深,對生活的理解就有多深。
正如有回憶的人無法抗拒回憶,有思想的人也無法抗拒思想。
思想原是一桿再生之重壓下不免彎曲卻依然銳利的箭——指向一切建築在人性之上的道德大廈、指向一切錢或是權的光環摭掩下的真相、指向你的我的內心,指向種種足以讓人酸楚的人生蒼茫、人生蹉跎,指向種種靜態的苦行和滄桑……
思想,居於內心的無限孤寂,一任它在心上留下很多空洞和傷口,我們在其中迂迴,迷失於自設的妄念和迷障。
我們常借古人之杯,一澆胸中煩悶,從中得到一種消解;常從別人的文字,撥動我們的靈魂的弦。
各種感觸混沌無邊,吸納、釋放。
思想的傷口深了,我們才漸漸明白,萬般皆苦,唯有自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