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豎著」是收納最基本的原則。
-01-
洗衣服、晾衣服、收衣服還算好,疊衣服實在太麻煩了!況且反正都要穿,一件一件地折起來看似白費力氣,於是乾脆把衣服都堆放在一起。從中挖出要穿的衣服就成了每天的習慣。到最後,房間的一角就成了衣服的堆放場,逐漸侵蝕著你的生活空間。
像這樣既怕麻煩又討厭折衣服的人,一定不知道正確的摺疊方法。
不過,請不必擔心。上我課的學員中,從未有人一開始就能正確地折衣服。不僅如此,不少人還有著錯誤的想法和不良的生活習慣。有人宣告:「我決定一輩子不折衣服。」有人打開衣櫃時,塞滿的衣服像凝固的果凍一般,還有人打開抽屜時,衣服是被擰成箱裝的生麵條那樣的細長條狀的……
但是,當他們學完課程畢業時,所有人都由衷地感嘆:「折衣服真是件開心的事啊!」一位家庭主婦A女士(二十多歲)曾經非常討厭折衣服,以致老家的母親不得不特地來幫她折。但她畢業後,竟然能指導母親使用正確的摺疊法。可以說,她現在已經愛上了折衣服。
只要掌握了折衣服的方法,就能天天開心地使用,並且受益一生。我甚至覺得,如果人一生就在不知道如何折衣服的狀態下過去了的話,實在是一件遺憾的事。
在學習摺疊方法之前,首先想像一下衣服收納後的畫面。目標請定在一拉開抽屜,一眼就看到什麼地方有什麼的狀態。因此,我們收納衣服時,要讓衣服保持「豎著」的狀態。就像排列書籍一樣,能看到每本書的書脊。
「豎著」是收納最基本的原則。
我偶爾會發現有人模仿商店裡展示衣服那樣,把衣服折得又大又薄,然後把它們疊在一起放進抽屜裡。這樣的做法其實有點可惜。因為它只適用於衣服作為商品被暫時放在店裡陳列時,和衣服要長久使用的家用摺疊法大不相同。他們認為「衣服折好幾折就會變皺,應儘量減少摺疊次數」。但果真這樣做的話,最後只會事與願違。
確實,豎著收納時,衣服必須折得比較小,摺疊的次數必然會增加。不過,衣服的褶皺其實並不是摺疊過多所致,是衣服承受的壓力造成的。
因此,衣服折得又薄又大,並且層層相疊,那麼疊得越多,衣服承受的壓力越大,摺痕就會越深,結果就讓褶皺感變得更明顯。只要想像一下,就很容易理解,折一張紙時所產生的摺痕,與把一百張紙疊在一起折時產生的摺痕,哪一個較深呢?相信各位都非常清楚,一張紙承受的摺疊壓力大,於是很容易出現摺痕,而一百張紙疊起來承受的摺疊壓力小,就難以出現明顯的摺痕。
如果能想像衣服在收納箱內豎著放的畫面,就請趕快依此操作吧。但要記住一個重點——折好後衣服應該是一個簡單而光滑的長方形。
-02-
首先把前後衣身(袖子和領子以外的部分)稍微往內折(這時袖子的摺疊方法可隨意),以此形成一個縱向較長的長方形。其後再根據衣服的高度折四折或者六折。基本的做法就是這樣。
在實際摺疊的時候,有時無論怎麼折都會很「松垮」。就是折成了四方形,也不知為何軟綿綿的,沒有剛性,即使想將其豎著放也會瞬間鬆開來。當出現這種狀況時,就表明現用的摺疊方法不適合這件衣服。
其實每件衣服都有其「黃金點」,讓它在折好時正好能立起來。
所謂黃金點,就是對那件衣服而言最舒服、最合適的折法。黃金點會因衣服的材質和大小而有所差異,所以必須不斷嘗試改變折法,從中找出最適合的一種。尋找的方法並不特別困難,通常只要調整一下直立時的高度,就能輕而易舉地找到黃金點。
訣竅就是,布料柔軟輕薄的衣服,寬度和高度都要折得小一些,而布料松厚的衣服,則可以折得寬鬆一些。此外,折的時候,從布料較薄的角落著手會比較容易。
當折法準確無誤時,所獲得的快感實在難以言喻。看到衣服摺疊後即使豎著放也不會倒塌的穩定感,再加上拿取時稱手的舒適感,就好像聽見了衣服在對你說:「對了,對了,我就是希望被這樣摺疊!」這就是人和衣服之間心靈相通的歷史瞬間。
看到客戶的表情突然亮起來的那一刻,也是我上課時最喜歡的一個瞬間。
掃一掃關注我們
丨作者 \ 近藤麻理惠
丨選自 \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
丨圖片 \ 摘自網絡(本平臺所使用的的圖片、音樂,屬相關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部分作品若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相關權利人隨時與我們聯繫,以協商授權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