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臘八粥,吃出福運來 作者:惜緣 朗誦:八路調音臺

2021-02-15 汕尾金話筒播音主持

一碗臘八粥,吃出福運來

文/惜緣

曹   偉:時光匆匆,歲月悠悠,我們輕踩季節的脈搏走過春去冬來的季節更替,眨眼是春,回眸是冬,邁入臘月的門檻,年味越來越濃,人們常說,吃碗臘八粥就是過年的節奏。

韓   梅:臘八粥就是五穀雜糧小火慢煮的八寶粥,有大米,赤豆,芸豆,核桃仁,杏仁,果仁,葡萄乾,紅棗,蓮子等,應有盡有,營養豐富,粘稠香糯,養胃益脾。

雷   文:南宋吳自牧《夢梁錄》記載,臘月初八,寺院謂之臘八,清代李福詩云,臘月八日粥,傳自梵王國,七寶美調和,五味香糝入,吃了臘八粥就是年,北方有諺語云,小孩小孩你別讒,過了臘八就是年,由此就拉開了年的序幕曲。

任繼紅:關於臘八節的傳說有很多,臘八節喝臘八粥的習俗來源於佛教,古印度人為了不忘佛祖成道之前所受的苦難,也為了紀念佛祖成道之日悟成佛,就以五穀雜糧熬煮成粥,美其名曰,臘八粥,傳入中國寺廟善男善女舉行法會施粥普眾,善渡眾生,佛光普照,以惠民眾,善行臘八粥。

王彥啟:據說元末明初,臘月初八這天,朱元璋在監獄裡,寒冷飢餓難挨,忽然眼前一亮,發現老鼠洞裡的紅豆,黃豆,赤小豆,五穀雜糧一小堆,淘洗慢煮一碗,熱氣騰騰的粘稠粥飯填飽了肚,暖了身,感慨萬千的朱元璋美其名曰,臘八粥,美美享受了臘八粥的稠濃軟香,後來坐上皇帝寶座的朱元璋為了紀念苦難日子裡的那碗臘八粥,建議臘月初八百姓人家喝臘八粥。

蔣   寧:又有傳說,臘八節是為了紀念民族英雄嶽飛,憶當年,嶽家軍抗金於朱仙鎮,正值臘月初八,天寒地凍,餓的飢腸轆轆,凍的瑟瑟發抖,當地百姓熬粥送給嶽家軍,吃了千家粥的士兵精神抖擻,神氣飽滿打贏了勝仗,凱旋歸來的嶽家軍受到百姓的熱情招待,為了紀念這個特別意義的歡喜日子,就把這天訂為臘八節以示紀念民族英雄嶽飛的英雄氣概。


雅   風:臘八節吃臘八粥還有個浪漫的愛情故事,沈復和芸娘的愛情故事,令人神往而羨慕,人們都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可偏偏沈復和芸娘的愛比婚前更甜蜜更幸福,沈復每次在雨雪紛紛的夜晚回家,芸娘都會親自熬製一碗熱氣騰騰的五味粥端於沈復,驅寒暖身,所有的卿卿我我不及有人閒來立黃昏,笑問粥可溫的幸福畫面,更讓人幸福溫暖,來的實惠,愛的真實,所有的深情全在這碗愛情粥裡。

宋麗麗:吃碗臘八粥,吃岀好身體,吃岀好胃口,吃出紅運來,吃出健康來,吃出幸福來,吃岀美味和諧來,吃出天長地久來,吃出紅紅火火新年來。

曹   偉:一碗臘八粥,祝大家的日子芝麻開花節節高,明天更美好。

作者:惜緣(王彩維),女,陝西長安人,網絡文學愛好者,眾多作品發表在網站、微刊、頭條號……,以筆抒情,以真誠善良為底韻描繪生活之點滴,在文字裡表達『』真、善、美!『』

任繼紅,退休職工,安徽淮北市相之韻朗誦藝術團成員,喜歡在聲音中行走。

雷文,中華文化促進會朗讀專業委員會理事,廣東省朗誦協會常務理事,廣東省朗誦協會會員藝術六團團長,深圳電臺FM104.3新聞主播、節目主持人。

韓梅,原安徽省淮北人民廣播電臺播音員,已退休。


 雅風.一名交通戰線上的老兵。熱愛生活,崇尚美好,敬畏中華傳統文化,朗誦、音樂、舞蹈藝術的愛好者與追隨者。

蔣寧,喜愛朗誦、音樂。金融高管、正高級會計師。安徽淮北相之韻朗誦藝術團成員。

王彥啟。安徽省淮北市烈山電臺南湖之聲主播,酷愛語言藝術,聲音收放自如,出神入畫。用聲音傳遞情感,演繹生活,一直在路上。

 宋麗麗, 畢業於安徽省淮北煤炭師範學院(現在為淮北師範大學)音樂系,就職於濉溪縣稅務局,淮北作家協會會員,淮北詩詞學會會員。業餘時間喜愛唱歌、品茶、養花、讀書、酷愛朗誦及中華傳統文化。

曹偉。原廣播電視臺播音員、主持人。酷愛詩歌創作、朗誦、舞蹈,美術,圍棋及文藝創作。編導多部影視作品、專題片、大型文藝晚會並錄製配音。廣東省汕尾市金話筒播音主持藝術培訓中心的指導老師。

詩歌代表作:《魅力中國》《聆聽中國》《我的江南》《美麗中國我的家》等。

微信號:touxinyihao


按上圖後識別維碼隨時關注我們


汕尾「金話筒」播音主持藝術培訓常年招生

地址:市區園林小區東街9棟金話筒播音主持藝術培訓中心

聯繫電話:13502386716    聯繫人:曹老師

承接企事業單位的影視宣傳片製作、晚會節目策劃、小品編排、演講比賽、個人MV、專題配音、錄音等

歡迎參與【金話筒朗誦】音頻及文字投稿。所投稿件一旦寄出,便視為接受本微信公眾號的播出安排。所有投稿包括朗誦音頻、文字稿件,必須保證使用的文字、朗誦音頻、圖片等不會產生版權糾紛,否則將自行承擔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責任。

註:參與投稿為自願形式,只做推廣,無稿酬

參與朗誦、推薦朗誦嘉賓或詩歌、散文等,請發電子郵件至116264689@qq.com

相關焦點

  • 【朗誦】隨緣!惜緣!
    所以我們換個角度思考,與其計較那些暫時的名利得失,不如相互「惜緣」相知、相守、相惜、嫉妒和猜忌只能讓緣分越走越遠……維護這幾段緣分,必須要用寬容作渡橋,用慈悲和感恩的心作一把巨大的理解之傘,讓心的世界靠攏在一起!因為擦肩而過還的五百年的緣分。讓自信和堅持成為一種品質的內涵,在意多了,樂趣就少了!看淡了一切也會釋然!
  • 美味食譜 | 一碗臘八粥裡的營養之道
    -THE END-資料來自「生命時報」如有侵權請告知後臺老年福數位電視頻道:是由國家廣電總局批准的唯一一個定位於全國老年觀眾的頻道,現已在全國31個省
  • 臘八節誠善助老,貴陽16個發粥點免費送出一萬多份臘八粥
    當天晚上,開始熬製臘八粥,先用小火慢慢地煨煮,為了防止粘鍋,不停地進行攪拌,一直到臘八粥軟糯濃稠,釋放出五穀的精華。粥熬好後,義工們又忙著裝盒、封蓋、裝箱、裝車。元月二日臘八節清晨八點,將一萬多份臘八粥運送到5個區域各個發粥點免費發送。
  • 臘八粥食譜 DIY
    轉自:知名美食博主 美食視頻自媒體 — 夢遙-遙大哥臘八粥亦被稱為「福壽粥」、「福德粥」,意思是說吃了以後可以增福增壽
  • 請「品嘗」一碗《媽媽做的臘八粥》!
    媽媽把袋口打開,倒出一半,讓我和弟弟剝花生仁。我問媽媽明天的臘八粥能用了這麼多了,媽媽說你們倆連過年正月請人用的都一次性剝了。我這才明白媽媽的用意。我邊剝邊吃,媽媽阻攔著說前段時間剛炒出葵花、花生,要吃吃炒熟的,吃生花生仁頭疼,我就再沒敢吃。
  • 怎樣把臘八粥吃出芬蘭味?
    那麼,臘八粥也得準備起來了吧?你家今年的臘八粥是什麼版本的?Photo: https://viimeistamuruamyoten.com出道題給你 kao 一下暖暖身子吧。不要怕哦,這是一道送分題...
  • 從臘八粥裡熬一碗小小的幸福感
    難道「給點陽光就燦爛」這句話也是出蜀中 ?冬天,冷冷的,但冷更能突顯一些食物的美味,簡陽羊肉湯、羊雜火鍋、蒸蒸糕、蛋烘糕、臘八粥……正如《史記·太史公自序》中記載: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日裡,人們總是喜歡吃多點,吃好點,讓食物轉化成為熱量,藏於體內以禦寒。而我獨愛臘八粥。農曆十二月初八,中國漢族民間流傳著吃「臘八粥」(「臘八飯」)的風俗。
  • 明天臘八節,來鞏義這些地方免費喝臘八粥啦!
    臘月初八,吃寓意吉祥、平安、健康的臘八粥是中國的傳統習俗。一碗碗飽含深情的臘八粥,也將讓愛心正能量傳遍到鞏義的每個角落,使中國傳統節日過得更具內涵、更有意義。杜甫路(3家)1、紅樹林一店2、盛帝肥牛3、豐源賓館建設路(3家)4、紅樹林二店5、速樂來餐飲服務有限公司
  • 為什麼臘月初八要吃臘八粥?
    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民間,家家戶戶在臘八節都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合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中國各地臘八粥的花樣。第二天早晨,就要開吃。關於臘八節要喝「臘八粥」,還有一些小故事。1、「赤豆打鬼」的傳說。傳說在上古時期,有惡鬼專門出來驚嚇孩子。這些惡鬼天不怕地不怕,單怕赤(紅)豆,而人們生病、身體不好都是臘八節這些疫鬼作祟的原因。所以,在臘八這天,用赤豆熬粥,以祛疫迎祥。2、紀念修長城的民工。相傳,秦始皇下令修建長城,民工們長年不能回家,吃糧全靠家裡送。
  • 好久不見 作者:徐志摩 朗誦:張繼玲
    好久不見作者:徐志摩一生至少該有一次
  • 三峽夜話|臘八粥裡的「媽媽味」
    去年臘八節時,媽媽已經重病住院,我們原本準備著只讓媽媽做做顧問,參考「小紅書」,自己動手熬製臘八粥,但媽媽說:她沒辦法去買那些材料了,但還是她來做!於是根據她開出的清單,到超市裡買回來所需要的食材,我們只是做了前期準備。在臘月初八這天,我們攙扶著她,在病房裡用電飯煲、電磁爐、微波爐,從燒水、淘洗和添加食材……甚至餐桌上的硬菜都是媽媽做的。
  • 「銀髮之聲」《冬的聯想》作者:張英傑 / 朗誦:市朗誦協會會員
    冬 的 聯 想作者:張英傑朗誦:張英傑、曹豔春、王娜、徐建、 楊平、祝玉強2020年的冬雪倚窗舉目望沉雲,仙藻紛飛草木深。玉樹輕搖靈鵲喚,銀花勁舞朔風吟。天恩瑞雪皆吉日,地賜豐年共美辰。感慨此情心亦暖,人間靚景更芳芬。
  • 一碗「臘八粥」熨帖身心!加點「料」養生作用翻倍
    今年臘八逢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每人每天應吃夠12種食物。以粥作為一個很好的載體,添加多種輔助食材,即可達到均衡營養的目標。臘八粥中的糯米和大黃米之所以能產生黏稠的口感,是因為其中一種不容易消化的澱粉比例較高。脾胃虛弱的老人、孩子,或是胃動力不足的年輕人,喝臘八粥不宜太黏稠。不同體質的人,適當增減熬粥的食材,讓臘八粥的養生作用加倍。這類人熬粥最好不要放綠豆、蕎麥、燕麥等寒涼、易傷脾胃的食材。應多放糯米、紅豆、桂圓和大棗,以健脾補氣、溫暖腸胃。
  • 【清湯麵】 作者/田家聲 朗誦/清君
    無論是田裡勞作的農夫,還是蹲在機關的幹部,一律視吃飯為受罪,這不想吃,那不想吃,特別是幹一點的飯,比如米飯丶拌湯丶撈麵丶糊湯麵更是望而生畏,於是有人就發明了涼麵、清湯麵。    涼麵是夏天的第一吃,提前擀或壓好了長麵條,備好了需要攪拌的菜餚,土豆絲丶花白絲或黃瓜絲,然後開始做涼麵。白水燒開,將面下鍋裡煮熟,撈了出來冰涼。農村人會將撈出的麵條放在盛有新打的冷水盆中衝涼,撈出,備吃。
  • 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這樣喝,養生效果不止翻一倍!
    陪家人吃一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可口又營養,增福又增壽,驅散冬日的嚴寒,迎接春天的溫暖。糯米:平時裡有出虛汗的毛病,則可以在粥中加入糯米,可助補中益氣,健脾養胃,止虛汗。薏米:薏米具有健脾、清熱、滲溼的功能,對慢性腸炎、消化不良等症有良效,還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以及美容。
  • 部編版六年級下冊課文《臘八粥》知識點全解
    你們想,媽的命令,看羊還不夠資格的八兒,難道還能設什麼法來反抗嗎?並且八兒所說的餓,也不可靠,不過因為一進灶房,就聽到那鍋子中嘆氣又象是正在嘟囔的聲音,因好奇而急於想嘗嘗這奇怪東西罷了。(9)「媽,媽,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們只準大哥吃一碗。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們倆光吃甜的也行……媽,媽,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準各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嗎?」
  • 喝完春節前的第一碗臘八粥,還有哪些粥炙手可熱?
    寒冷養生法從一碗熱騰騰的米粥開始。粥能益人,並不是病號專屬,它可以是節日傳統,也可以是美容養顏,甚至能充當火鍋底料,即使加入大魚大肉也不感油膩。在日常食肉族眼中,粥就是「小白兔」的最愛,但其實每一碗粥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乖巧「.今天臘八節了,那麼我們就先來說說與這個節日官配的臘八粥。
  • 課文學習|六年級下冊課文2《臘八粥》微課堂:朗讀+視頻+生字+知識點+同步練習
    第二部分知識點講解教材分析:本文是作家沈從文的作品,講述了臘八那天八兒等不及要吃粥的嘴饞、對粥的猜想、看到粥的驚異以及吃到粥的滿足,寫出了一家人其樂融融的親情,表現出作者對普通百姓生活的熱愛和對家庭親情的眷戀。
  • 我的觀點 | 難忘媽媽做的臘八粥
    轉眼一年一度的「臘八」節又到了,我又想起了媽媽做的臘八粥。兒時的榆樹灣冬天可真冷。身上穿的棉衣棉褲,頭上戴著棉帽子,腳上穿著棉鞋,出去走一趟,回來身上直打哆嗦。轉眼間已進入臘月,第二天就是「臘八」了。我和弟弟趕緊把家中水甕給挑滿,因為媽媽要做臘八粥 ,需要很多的水。這天夜裡,媽媽把父親在秋天買回的黍子米和豇豆倒騰出來,用水泡上。同時取出一小袋幹紅棗,也用熱水泡上。
  • 這個世界上的第一碗「臘八粥」,是釋迦牟尼喝的,廚師是個牧羊女
    臘八節喝臘八粥的習俗來源於佛教,農曆臘月初八這天是釋迦牟尼成道日,印度古人為了紀念佛祖在臘月初八悟道成佛,便在這天以吃雜拌粥作為紀念。自從佛教傳入中國,各寺院都用香谷和果實做成粥來贈送給門徒和善男信女們。到了宋代,民間逐漸形成在「臘八」當天熬粥和喝粥的習俗,並延續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