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年剛過,中國多地先後進入緊急狀態。
據國家衛健委官網最新消息,1月4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33例,其中本土病例17例(河北14例,遼寧2例,北京1例);無新增死亡病例;無新增疑似病例。
河北新增的14例本土病例中,11例為石家莊報告,3例為邢臺市報告。根據河北衛健委最新消息,石家莊市藁城區增村鎮小果莊村自1月5日起調整為高風險地區。這也是目前全國唯一一個高風險地區。
也是在1月4日,河北新增30例本地無症狀感染者,均為石家莊市報告。同日,石家莊宣布進入戰時狀態。
而在數日前,瀋陽爆發1傳21超級感染,涉及7個區,15個小區。3日,瀋陽緊急宣布停業、停課。去年12月15日起,大連已發生1傳44人的超級傳播現象。元旦前,北京順義區確診34人,進入戰時緊急狀態。
去年12月至今,全國至少已有4地宣布進入緊急狀態,10多個省市再次出現新冠確診病例,30餘地開始調整學校寒假時間,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均號召居民儘量留在當地過年。據央視新聞,全國目前共有1個高風險區,48個中風險區。
這種緊張的氛圍,給即將到來的春節蒙上了一層陰霾。
01.感染源頭直指境外輸入
去年12月以來,中國內蒙、四川、黑龍江、遼寧、北京相繼出現本土疫情,雖然只是零星暴發,沒有形成大規模社區傳染,但是因為持續出現,還是引起了公眾關注。
12月7日,成都郫都區報告兩起本土確診病例,兩夫妻確診;第二天,其孫女也確診。12月31日,四川成都市衛健委公布了「成都本土疫情」的傳染源頭,認為與尼泊爾的境外輸入病例有關。
此前,一批來自尼泊爾的入境人員在郫都區太平村指定隔離點接受集中隔離,期間先後篩查出5名核酸陽性病例。因為隔離點未按規範將垃圾放入指定存放點,當地首發病例可能接觸了攜帶病毒的垃圾而感染。其餘13名本土病例均為該病例的密切接觸者。所以從流行病學調查上,可溯源至尼泊爾的輸入病例。
病毒基因測序研究也表明,本土病例的病毒基因序列為L型歐洲家系分支2.3,與尼泊爾輸入病例的病毒基因序列高度同源,從病毒學上佐證了流行病學的結論,說明疫情是由輸入病例所引發。
北京順義出現的疫情同樣由印度尼西亞輸入的無症狀感染者所致。一名28歲男子於2020年11月26日從印尼入境福建,因同機同排座位的一名旅客入境後確診,其被列為密切接觸者,但經福建隔離14天後,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而解除隔離,於12月10日到京,居住在順義區。12月26日,順義出現疫情,在篩查中發現該男子血清IgM抗體陽性,但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仍為陰性,此時距離其同機密切接觸已30天。兩天之後,該男子核酸檢測出現陽性,診斷為無症狀感染者。
確診之前,該男子傳染了同租者,同租者再傳染了配偶、顧客、網約車司機、同鄉,其中一些人傳染了配偶,再進一步傳染了同在順義區金馬工業園工作的同事,最終形成了1傳17的超級感染。
北京順義疫情傳染鏈
瀋陽近期疫情中,首例確診患者從韓國回國,確診前兩日到瀋陽譜康醫院問診,導致院內傳染。在本次疫情的目前22名感染者中,12人與譜康醫院有關。目前瀋陽已暫停部分非急需的診療活動,市一級以下醫療機構全面停診,瀋陽地鐵兩個站臨時關站。
瀋陽疫情1傳21傳播鏈
大連疫情源頭為5名碼頭工人,因搬運俄羅斯籍貨輪上被新冠病毒汙染的貨品而感染,後在金座商廈內引發商戶和顧客感染,這些感染者進一步引發家庭內傳播,目前總共導致75例病例及感染者。
可見,近期本土疫情的源頭均可追溯至輸入感染病例或者汙染貨物。目前國外疫情嚴峻,相比之下,中國疫情雖然在控制之內,但作為疫情的窪地,也受到了全球疫情的壓力。在及時檢測及隔離之下,我們能迅速找到疫情源頭,但如果稍有疏忽,就有可能由疫情星火引發燎原之勢。
02.「最嚴」入境令
目前疫情防控難度增加,一是因為發生變異後病毒的傳染力越來越強,二是因為冬天氣溫降低,病毒在環境中的存活時間大大延長。
中國一直執行嚴格的入境令,但是之前看似沒有問題的環節,在如今寒冷的氣溫中,也可能會暴露出問題。
為了減少輸入病例的壓力,中國已大大限制了海外人員的入境,不但暫時取消了外籍人員的入境籤證,還要求入境者持有病毒核酸檢測陰性報告,此後又進一步要求「雙陰性」,不但核酸檢測陰性,IgM抗體檢測也需要陰性。12月23日起,又加強為「非必要、不旅行」政策,不但要求IgM結果來自靜脈血檢測,且對於美國直飛航班,只接受起飛地的檢測報告,採樣必須在登機前48小時之內。
核酸檢測結果確實會有假陰性,IgM檢測是為了「雙保險」,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堵上核酸檢測假陰性的漏洞,但是這個措施還是有很大破綻。
首先,從採樣到登機有48小時時間,這期間也可能感染。其次,如果在採樣時感染病毒不到5天,不但核酸假陰性的可能性比較高,IgM也不一定會出現陽性。所以,即便有「雙陰性」,也不能100%杜絕感染者登機。
不僅如此,已經注射過疫苗的人,IgM也會出現陽性。所以,這個雙陰性政策,不但會漏放感染者,還可能讓接種疫苗的人「躺槍」。
對於入關的外來人士,浙江已將隔離14天的政策升級為「14+7+7」,即14天集中隔離後,還需要7天居家健康觀察,再繼續實施7天日常健康監測,每個階段結束都需要進行核酸檢測。
這樣嚴格的措施,可以進一步減少病毒流向社區的機會。但如果參照北京順義的感染源頭男子,在入境30天之後核酸檢測還是陰性,說明還是會有比較極端的個案漏網。
那麼能不能再嚴一點呢?再嚴就是「鎖國」了,即斷絕外來航班,停止貨運,冰凍食品不能進口,從實際情況來看,必將給留學生、海外華人和因公出國人群甚至普通人的生活都帶來大幅影響。
03.春節如何防疫?專家們這樣說
2021年春節即將到來之際,全國多地出現的散發疫情無疑讓人擔憂。目前,北京、上海、安徽、河南、山東等多地發出建議,春節非必要不返鄉。多位專家均表示,這個春節疫情防控很關鍵!
1月4日,安徽蕭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發布了致蕭縣廣大人民群眾的一封信,向在外務工人員發出倡議,非必要,不返鄉。
同日,福建廈門市人社局發出《關於加強「元旦」「春節」兩節期間職工合法權益保障工作的通知》和兩封倡議書:鼓勵彈性休假,倡導非必要不離廈,就地過節。
1月3日,安徽臨泉縣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發布《致廣大人民群眾的一封信》稱,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嚴峻,國內疫情也時有散發。臨泉縣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倡議,堅持非必要不返鄉。
1月1日,安徽省淮南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綜合指揮部辦公室也發布《致淮南籍在省外務工人員的一封信》倡議,如條件允許,請您留在務工地過年,以減輕兩地防控壓力。
1月1日,安徽阜南縣發布《致在外務工父老鄉親的一封信》倡議,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在外出行不可控因素較多,建議您在務工地過年。
2020年12月31日,河南省漯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發布通告,「雙節」期間,提倡市民群眾在本地過節,非必要不出行。
12月30日,山東青島市委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運行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下發《關於進一步做好2021年元旦春節期間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倡議,在元旦、春節期間應減少不必要的出行,倡導非必要不出行。
12月26日,寧夏銀川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醒廣大市民,元旦、春節期間要合理安排行程,非必要不出行,鼓勵錯峰返鄉返崗。
12月25日,北京市提倡市民群眾在京過大年,黨政機關幹部帶頭在京過節,非必要不出京,非必要不出京,確需離京的要嚴格審批管理。
12月25日,上海市也發出倡議,建議元旦春節期間要合理安排行程,非必要不出行,鼓勵錯峰返鄉返崗。
多位疫情防控專家均建議今年春節暫時不回家。
2021年1月1日北京電視臺《養生堂》節目中,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作出權威分析:2020年國慶節期間,我國幾億人口在流動都沒有事兒,大家可能會說,春節還可以流動,但是「不行」,因為季節不同。「這個寒冷的季節,非常適合病毒生存。」
張伯禮院士強調,多點散發是難以避免的,希望大家在春節的時候少聚集,沒有特殊情況,儘量不要安排外出旅遊,在北京市也要儘量少聚集、少外出。
鍾南山院士在接受央視新聞採訪時表示,「雙節」出行需求的增加是必然的,在中國沒必要禁止出行,這是跟國外很大不同。但出行現在確實要更加重視注意。到國外也是不鼓勵,國內是可以的,但不要去國內一些中風險地區。戴口罩、勤洗手、保持距離是需要的,這樣還是可以平安度過新年和春節。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在接受健康時報採訪時表示,2021年的春節非常關鍵,大家在個人疫情防護方面千萬不能大意。節日期間要儘量避免去室內人多的密閉空間聚集,能少去就儘量少去。對於65歲以上且有基礎慢性病的老齡人群,不建議長途春運勞累奔波,一旦感染新冠病毒,救治難度更大,死亡風險也更高。
目前,中國憑藉強有力的「隔離抗疫」手段,有效控制住疫情。12月31日,中國藥監局附條件批准了國藥集團的新冠疫苗,預期還將在近期批准其他疫苗。在春運之前,中國將給5000萬重點人群接種疫苗。
在12月3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副主任、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負責人曾益新表示,有為全民免費提供疫苗的計劃。
21新健康綜合自:CC情報局(ID:cancer-weekly,作者:一節生薑)、央視新聞、國家衛健委、半島都市報、每日經濟新聞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