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權威色彩機構潘通發布了2021年的代表色——極致灰和螢光黃,極致灰象徵著平靜和剛毅,螢光黃則象徵著樂觀和活力。雖然每年都會有不同的流行色發布,但是在時尚設計以及藝術圈,卻有著一類經久不衰的常青色——「莫蘭迪色」。
這種色系是平和自然、舒緩雅致的色彩,溫柔有氣質,素樸不張揚,既高級又低調,有一種靜態的和諧美。不論是在家居、服飾等的設計應用上,都頗受年輕人尤其是文藝青年的歡迎。例如前兩年迅速圈粉的電視劇《延禧攻略》,就是利用了低飽和度的配色展現了一種恬淡的寧靜之美。
「莫蘭迪色」因義大利著名版畫家、油畫家喬治·莫蘭迪得名。他是世界公認的灰調大師,一位對灰色、簡單、靜物等元素極度痴迷的畫家。他在作畫時,會先用一些鮮豔的色彩打個底,隨後再覆蓋上一層顏料,使得畫面的每個色塊都呈現灰暗的中間色。然而這些「藍不藍灰不灰」、看似孤冷而毫無生氣的顏色經過莫蘭迪精心巧妙地修改、柔化,不但不髒不沉悶,反而「由內而外」散發出一種暖意,能讓觀者全身心地安靜下來,直透心靈。
喬治·莫蘭迪《白色的路(風景)》
布面油畫,42.5×53.3釐米,1941
「喬治·莫蘭迪:桌子上的風景」展覽作品
木木美術館
喬治·莫蘭迪《靜物和貝殼》
布面油畫,20.5×28.4釐米,1942
「喬治·莫蘭迪:桌子上的風景」展覽作品
木木美術館
莫蘭迪雖然創造了備受大眾追捧的「永恆之色」,但他本人卻是一位遠離時尚的隱者,甚至也可以說是一位性格古怪的藝術家。
一生未婚,只愛畫瓶子
從未結婚的莫蘭迪,真的不像是一個天生浪漫的義大利人。他一直和三個妹妹生活在一起,妹妹們也從未婚配,這難道是什麼家族詛咒嗎?莫蘭迪畢生在其簡樸的工作室內潛心創作,人們都叫他僧侶畫家。他的工作室也是他的臥室,就在她與妹妹、母親合租的公寓裡,這裡也是他的沉思之地,放置著床和爐子、椅子、兩個畫架、調色板、顏料、刷子、桌子等。
莫蘭迪的畫室
莫蘭迪一遍又一遍地畫著日常用品:杯子、瓶子、罐子。莫蘭迪的這些瓶瓶罐罐是很獨特的,它們不反射光線,他把它們塗成啞光質地,再加上落下的灰塵就形成了非常柔和的色調。至於莫蘭迪為什麼喜歡畫瓶子?他認為,「越是簡單、平凡無奇的物,就越能從多餘的詮釋中解放」。
喬治·莫蘭迪《靜物》
布面油畫,30.4×40.5釐米,1960
「喬治·莫蘭迪:桌子上的風景」展覽作品
木木美術館
骨灰級宅男
莫蘭迪本人可以說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骨灰級宅男」。與20世紀義大利國內流派、運動紛呈的藝術界背景相比,他的淡泊和安定顯得那麼格格不入。他一生只在晚年離開過義大利3次,除此就跟一個隱士一樣在自己的家鄉附近活動,他幾乎用一輩子的時間專情於靜物和畫室中的那些瓶瓶罐罐。
喬治·莫蘭迪《靜物》
布面油畫,41.4×46.1釐米,1950-1951
「喬治·莫蘭迪:桌子上的風景」展覽作品
木木美術館
喬治·莫蘭迪《靜物》
布面油畫,40.7×36.2釐米,1956
「喬治·莫蘭迪:桌子上的風景」展覽作品
木木美術館
心思敏感
莫蘭迪對創作環境有著處女座般的挑剔和敏感眼光。他不喜歡自己工作室的一切變化,這裡所謂的「變化」存在於光線、空氣、塵埃之間。比如,鄰居在戰後修葺房屋,他會不高興,因為「光線質地發生了變化」;別人打掃一下房間也讓他不高興,因為「灰塵被擦拭後改變了光線」。
喬治·莫蘭迪《風景》
布面油畫,61.7×46.8釐米,1928
「喬治·莫蘭迪:桌子上的風景」展覽作品
木木美術館
人人都愛「莫蘭迪」,假如能看到大師原作的話,想想就很激動了。如今機會來了,2020年12月6日至2021年4月5日,木木美術館798館推出了大展「喬治·莫蘭迪:桌子上的風景」,這也是藝術家在國內的首次美術館個展,呈現藝術家包括油畫、蝕刻版畫和紙上作品在內的逾八十件重要作品。
「喬治·莫蘭迪:桌子上的風景」展覽現場,木木美術館
莫蘭迪1890年7月20日出生於義大利博洛尼亞。在戰火紛飛的二十世紀上半葉,莫蘭迪在其備受推崇的小幅風景畫和描繪日常物件的靜物畫中構建了一個沉思、詩性的空間,就如現代主義詩人T·S·艾略特筆下的「有限與無限的交匯之處」。
喬治·莫蘭迪《風景(格裡扎納的房子)》
蝕刻版畫,26.1×20釐米,1927
「喬治·莫蘭迪:桌子上的風景」展覽作品
木木美術館
展覽全面回顧了莫蘭迪五十年的藝術生涯——從藝術家1914年在博洛尼亞舉辦首次展覽並開始對立體主義、未來主義、形上學繪畫等先鋒藝術運動展開探索,至1930年-1956年任教於博洛尼亞美術學院期間對靜物和風景的反覆描繪和系列創作,再到1960年代藝術家去世前的晚年畫作。
喬治·莫蘭迪《靜物》
紙上鉛筆畫,15×22釐米,1963
「喬治·莫蘭迪:桌子上的風景」展覽作品
木木美術館
展覽借鑑了藝術家在靜物創作中的構圖邏輯,在展覽設計上並未遵循傳統的時間順序,而是將不同時期、不同媒介的作品匯集起來並按照主題劃分為四個單元:「感知」、「靜觀」、「景致」(包含風景和花卉)和「晚期紙上作品」。
喬治·莫蘭迪《靜物》
布面油畫,26.4×70.9釐米,1953 -1954
「喬治·莫蘭迪:桌子上的風景」展覽作品
木木美術館
喬治·莫蘭迪《靜物》
布面油畫,29.8×37.6釐米,1938
「喬治·莫蘭迪:桌子上的風景」展覽作品
木木美術館
喬治·莫蘭迪《靜物》
布面油畫,60.5×45.2釐米,1928
「喬治·莫蘭迪:桌子上的風景」展覽作品
木木美術館
相信看到這些原作之後,你會對這位性格古怪的藝術家更多了一分共鳴。他的一生沒有太多欲望,心中所想的就是畫畫,而我們現代人卻總會被各種各樣的想法糾纏,一生做好一件事仿佛遙不可及。
莫蘭迪說:「我唯一的追求,就是享受我創作所需要的平和與寧靜。」
喬治·莫蘭迪:桌子上的風景
2020.12.6-2021.4.5
木木美術館798館
藝術商業編輯部
編輯:xuxu
圖:木木美術館、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