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發達的鄉鎮,一般人可能會想起長三角等經濟領先的地區。但在廣袤的東北,由於計劃經濟時代的輝煌,較早就達到了高城鎮化率,也有不少大鎮。儘管這些鎮如今的產業和經濟沒有發達地區那麼出色,但遺留的底子仍能保證其維持一定的規模。在吉林省省會長春就有這麼一個大鎮,他的建成區規模和人口相當於一座縣城,這就是五棵樹鎮。
五棵樹南邊緊鄰寬闊的松花江,腳踩「一兩土二兩油」的肥沃黑土,耕種條件得天獨厚。據說這片土地在開墾定居之初,生長著五棵高大的榆樹,後來便有了如此有趣的名字。清朝乾隆時期,這裡形成集鎮。今天,五棵樹鎮隸屬於榆樹縣級市,榆樹是一個人口大縣,戶籍人口高達131萬,在吉林省各區縣中排名第一。而五棵樹位於梨樹市區西邊30公裡處,是梨樹地域內的副中心。
由於土壤有機質含量豐富,平坦的地勢又有利於機械化作業的推廣,五棵樹能夠年產優質糧食逾4億斤。當地因地制宜,對農產品進行深度利用,其中之一就是釀酒。五棵樹民間釀酒歷史悠久,號稱白酒之鄉,年產白酒5萬噸。2001年組建了白酒集團,將釀酒業逐步品牌化、標準化、科技化。五棵樹的豆製品加工業也是一張名片,這裡生產的幹豆腐薄嫩香韌,遠近知名,深受消費者的喜愛。
五棵樹大部分農戶都養牛,一些大戶存牛上千頭,鎮上的漢夏牛市規模在全國都排得上號。這裡有本地黃牛、西門塔爾牛、雜交牛、奶牛等品種,日期每逢3、6、9交易肥牛,1、4、7交易瘦牛。在秋冬交易旺季,牛市每天可成交黃牛七千頭以上,賣出的黃牛去向除東北三省外,有的甚至發往上海、南京等南方地區。
通過糧食釀酒、酒槽餵牛,牛糞肥田,這裡形成了科學、完整的資源利用鏈,也為城鎮的繁榮奠定了基礎。由於蓬勃發展的糧食加工業需求旺盛,五棵樹作為產糧大鎮,有時候甚至會出現本地糧食不夠用的情況。在已有的產業基礎上,五棵樹進一步發展,2003年成立了經濟開發區,範圍包括五棵樹鎮和附近的劉家鎮。除了上述產業,還規劃發展生物醫藥、玉米化工等,同時包括一些製造業。
以上就是長春下轄的特大鎮五棵樹鎮的基本情況。事實上,就在最近的2020年6月19日,長春剛剛完成了一個大手筆的行政區劃變動,即將原屬四平市的公主嶺縣級市收入囊中。收編公主嶺之後,長春的戶籍人口從756萬增加到864萬,城市的南部空間也得到了拓展。隨公主嶺一起來的還有另一個特大鎮範家屯鎮,不過範家屯建成區的邊緣與長春建成區的邊緣相距僅不到5公裡,範家屯已經可以看作長春的衛星城。若不計範家屯、合隆、米沙子、興隆山這類與市區已經相連的鎮,在相對具有獨立性的鄉鎮級單位中,五棵樹是長春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