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漫畫家、江湖人稱「小林老師」的林帝浣攜《凡是過去,皆為序曲:2020小林漫畫日曆》來到2019上海書展,與讀者面對面分享生活點滴。
幽默的開場白,逗樂了全場人。
小林老師堪稱本次書展上的「網紅」,所到之處人氣爆棚。連續兩天,他先後在書展主會場亮相,並做客在分會場上海圖書館舉辦的上海書展書香上海之夏名家新作講壇。
他自我調侃,「因為人長的醜,很少出來嚇人,所以很少出來演講,沒有什麼故事可以講,但我是一個有故事的人。」
聽小林講話,就像聽段子。「我在醫學院畢業好多年了,現在到了叫大叔的年紀了,像帥的才能叫大叔,像我這種不帥的只能叫林叔,走在街上有一些更過分的叫師傅,感覺自尊心受到了極大的打擊。「
他說,「所以我從讀書開始就一直有一個觀念,人醜就要多讀書,以後才有錢整容,大家有沒有這樣的同感?」現場爆笑。
寥寥數筆畫出人生常態
以寥寥數筆,畫出人生常態,觸動人心,或許這就是小林漫畫帶來的力量。
而他本人,也正如他的作品一般,幽默風趣。
小林老師畢業於中山科大學臨床醫學系,畢業後留校任職,現任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客座教授。
他擅長攝影及書畫,他的國畫「二十四個節氣」助力中國節氣文化成功申遺,他的漫畫取材源於生活,幽默又不失犀利,切中時弊,一吐塊壘,因此深得讀者的喜愛。
2019年初,小林應聯合國總部之邀,赴美國講述中國文化,6月,小林老師的作品入選2019年全國高考語文試卷作文題。
漫畫裡的老師原型就是小林的班主任
對於漫畫作品被今年的語文高考作文題入選,小林老師對此也感到特別意外,現場他分享了漫畫背後的師生溫情故事。
漫畫裡老師的原型,正是小林的高中班主任,「我高中老師對我特別好,但對我好是以罵我為主,因為我英文特別爛,我班主任又是英文老師,我考過18分,100分滿分,而且是選擇題。」
但農村出身的小林沒有城市戶口,需要額外再付800元,「我家沒錢,我偷偷去求我老師,我說,李老師你能不能想辦法幫我。李老師很淡定,說知道了,回去吧,結果後來兩年我沒有交過。」
漫畫上考卷讓我成為考生仇恨的對象
當被問及漫畫被當作今年高考作文題,小林老師是否事先知道時,他立刻否認。
「我不可能知道這個題,出題者不可能漏題給我。一些省份高考模擬題出過我的漫畫,但不是這張,我想模擬題出了應該不可能再出,沒想到又出了,特別意外。」
小林說,漫畫出現在考卷,我就成為萬千考生仇恨的對象,還好我這幅漫畫比較好寫,因為高三考生剛畢業,跟老師是比較熟悉的,所以寫起來會比較輕鬆。今年採用這份高考卷的四川、貴州、雲南、廣西、西藏等地,考生的分數都比較高,我心裡也放下了一塊大石。」
漫畫就是要記錄時代
小林老師並不是專業畫家,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的他,轉過許多行。做過行政管理,玩過書法和寫作,喜歡攝影與旅行……小林老師像一個多面體,面面都活出了精彩。
他追求變量的人生,立志做攝影界書法最美的段子手,漫畫界文筆最好的美食家。
小林的公眾號都是他個人在打理,沒有助手,忙的時候就會斷片,沒有更新。
談到這會不會影響到他的產業化發展,小林是這樣回答的:
「我樂趣是在創作,而不是產業化或者商業化,我畫畫高興就行了,不高興就不畫,這種狀態對藝術創作最好。」對他而言,最大的快樂,莫過於創造出超越自己的作品。
小林樂活當下,同時也會把對人生理解和社會理解放到漫畫中,不單只是搞笑。他的其中一幅漫畫創作中的金句「夢想是花前月下,現實是花下月錢」,聽上去很好玩,但他更注重漫畫的另外一個重要功能。
「這幅漫畫裡隱藏什麼東西?是年輕一代的消費觀念升級,希望未來人看到漫畫的時候,知道在2019年人們的心態是什麼樣的?年輕人在想什麼,通過一張張漫畫,我希望記錄我們這個時代,這樣是更有意思的事情。」
負能量和正能量只是一念之差
最新出版的《2020小林漫畫日曆》,精選了365段小林老師對生活的調侃、人生的感悟、痛點與笑點、溫情與酸楚,生動再現了幾乎人人生活中都會遇到的片段,筆法兼具豐子愷的意蘊、黃永玉的才情、蔡志忠的幽默。
談到漫畫的風格,小林老師更喜歡溫情與美好的東西。
「我這個人不太有攻擊性,我喜歡有趣的輕鬆的好玩的人生,所以我會畫一些比較溫情的、美好的東西。但並不是說我不理會陰暗,這些東西我會去理解觀察,但表達出來的方式讓人開心輕鬆就很好。」
小林說,很多漫畫,大家看到的是特別負能量的事情,但從負能量的事情也能夠得到很多正能量。
這個轉換怎麼來的呢?在他看來,「負能量和正能量只是一念之差,一些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如果用黑色幽默方式表現出來就會變成正能量。」
小林表示,「我們看這個世界時有時會鑽牛角尖。但是往往,我們知道,很多讓你哭出來的事情,過一段時間之後,我們會笑著把它說出來,這種轉換是我漫畫中追求的溫馨和悲憫的東西。」
對話小林
Q::為什麼你的漫畫都是單幅,不是連環畫呢?
A:我也嘗試畫連環漫畫,但是我的畫風,畫第一章的時候是這個人,畫第二章的時候發現不是同一個人了,畫風太爛了。
Q:你的創作素材和靈感從哪裡來?
A:文字部分的創作是這樣的,一部分是個人故事,有一部分是網絡的留言。但是這些流行的段子或者好玩的東西裡,我會做一個篩選梳理,比如說現在所說的喪文化,其中有一些是負能量的,但也有正能量和溫暖的東西在裡面,可以提煉這部分的東西,來源於網絡的段子,通常是比較粗糙的。用詞並沒有那麼的精巧。我會把這句話更提煉,更準確,把一些很喪很負能量的東西轉變一下,通過語句調整,變得更溫情一點。
Q:對你影響最大的漫畫家是誰?
A:豐子愷有影響過我,但是我儘量跟豐子愷拉開距離,因為豐子愷先生是一個好人,是一個老實人,而我不是。黃永玉也有受影響,我跟他的個性更相似一點,比較好玩有趣,天馬行空一點。但我也是吸取黃永玉老先生的一些精神,創作上儘量不要相似,相似就沒有意義了。我的啟蒙老師應該是蔡志忠老師,漫畫展我去見了蔡老師。他還教我玩撲克牌。我說我是來學漫畫的,他說你先學魔術,漫畫就比較簡單了。
記者 徐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