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與一粟的相遇:科學家發現人腦與宇宙存在結構相似性

2020-12-12 騰訊網

海歸學者發起的公益學術平臺

分享信息,整合資源

交流學術,偶爾風月

宇宙的一個引人入勝之處是,相似的形狀和圖案總是能不經意間在最不相干的地方被發現。人類耳蝸和螺旋星系具有著類似的螺旋結構;閃電轉瞬即逝的痕跡中出現了與人類靜脈類似的走向;中子星外層和人類細胞細胞膜形態接近……而在一項最近的研究中,科學家比對了人腦神經元網絡與宇宙網絡的形狀特點,並發現了二者在結構上的驚人類似。

在這項大膽的先導研究中,一位天體物理學家和一位神經外科醫生通過定量分析,比較了自然界中兩個最複雜的系統:人腦中的神經元網絡和宇宙中的星系宇宙網絡。而他們也確實因自己的發現而吃驚,宇宙可能與人類大腦——這個大小僅是其十億億分之一的物體——具有自相似性。一種神秘的結構相似性竟然穿越了27個數量級,使二者在滄海一粟的無限落差中相遇。

這一相似性對人們來說並不新鮮。早有科幻小說推想人類的大腦就是一個宇宙,通過想像力和文學將這個理念傳播開來。而在更早的研究裡,有研究人員利用大型計算機模擬了宇宙的生長演變,在模擬進行了一段時間後,他們驚訝地發現,宇宙生長出來的結構竟然和人腦十分相似。

Figure.1 宇宙網絡物質分布模擬圖(左)與小腦神經元胞體分布圖(右)其中神經元經過2F11單克隆抗體染色後顯示出神經纖維束(neurofilament)的形態,右圖由摩德納大學附屬醫院解剖病理系的Elena Zunarelli博士提供

但是,除了外觀之外,人腦和宇宙還有著更多的共性。在過去的幾年中,本次研究的負責人——義大利博洛尼亞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Franco Vazza和義大利維羅納大學的神經外科醫生Alberto Feletti,一直致力於探索兩者表皮之下的更深入的相似性。

2017年,他們在雜誌《Nautilus Quarterly》發表文章提到:星系可被分為很多不同規模的巨型結構,分別被稱作「星系團」(cluster)、「超星系團」(supercluster)和「纖維束」(filament),延伸數億光年之遠。而這些結構之間的邊界及其周圍被稱作「空洞」(cosmic void)的空間可能極其複雜。引力作用將這些邊界上的物質加速到每秒數千公裡,在星際氣體中產生了駭人的衝擊波和湍流。通過衡量描述它所需的信息位數的大小,我們已經預測到絲狀結構與空洞的邊界是宇宙中最複雜的空間之一。

兩位科學家關心的是,這個充盈宇宙的超巨結構與我們的大腦究竟存在怎樣的聯繫,而這種聯繫又是如何發生的?

Figure.2 Franco Vazza(左)和Alberto Feletti(右)

他們的研究從定義兩者之間的相似之處開始。

人類小腦有將近690億個神經元,此外,佔大腦80%的皮質灰質中還有約60億個神經元,可觀測的宇宙網絡則包含超過1000億個星系。我們可以看到,人腦中的神經元總數與可觀測宇宙中的星係數目大致相同。而兩者也具有類似的構建形式,都是由「節點—細絲」形式連接而成的網絡結構。節點之間的信息和能量流僅佔每個系統質量和能量含量的25%左右。

人腦和宇宙在組成成分上也有接近之處。研究人員將暗物質和水類比,因為它們都是在各自的網絡體系中扮演著惰性填充物的角色。有趣之處是,大腦中水約佔77%的質量,而宇宙中的暗物質則佔去了72%的質量。

不過上述的分析還是定性的。研究的定量分析部分則提供了更令人信服的論據。兩位科學家通過定量比較、測量微小波動的強度,發現儘管人腦神經網路與宇宙結構在大小規模上存在實質性差異(相差了27個數量級),驅動宇宙結構和人腦結構形成的物理過程也全然不同,但兩者的複雜結構分布卻驚人地相似。

Figure.3 空間尺度上的波動分布函數,同時示出了雲團、樹枝、等離子體和湍流的功率譜密度以作比較;灰色為腦灰質曲線,藍色為小腦曲線,紅色為宇宙網絡曲線。

Vazza博士表示:「我們對兩個系統的譜圖密度分別加以計算。這是天文學用於研究星系空間分布的一種常規手段。結果分析表明,從1微米到0.1毫米的範圍內,人類小腦的神經元網絡內波動和宇宙網絡物質分布過程極為接近。」

研究還比較了人腦網絡和宇宙網絡的一些其他參數。比如,就連接到每個節點的細絲數量而言,人類大腦皮層中每個節點平均佔有4.6至5.4個接口,而宇宙網絡的這一數值為3.8至4.1。並且人腦和宇宙所表現的信息容量也較為接近。

人類大腦的記憶力約為2.5 PB(1PB=1024TB)。而一些模擬研究表明,想要模擬出描述整個可觀測宇宙的演變需要大約 1到10PB;將宇宙結構所具有的複雜性轉化為信息容量則約為4.3 PB。這些數值的極端接近,似乎意味著可以人腦中的所有信息儲存編碼為一個宇宙。當然,這並不是說宇宙就是個大腦抑或是具有感知能力。但人們的確可以合理推測兩者背後有著類似的結構增長機制。

此外,這個分析並未指出兩個系統間的動態相似性。構建信息在時間和空間內的傳遞模型將是接下來的研究關鍵。對於宇宙網絡,這已經可以通過數值模擬實現;對於人腦,研究需要依靠更多全球樣本的估算數據。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夠在更複雜的數字人腦模型中檢驗這些概念。

相關焦點

  • 宇宙會是巨人的腦袋嗎?科學家找到了證據,宇宙類似於人腦
    很多人都有這樣一個天馬行空的想法,認為宇宙就是一個巨大的人,而太陽系只是其中一個細胞。但是,許多人就只是提出了這樣的猜測,並沒有去尋找更多的證據。博洛尼亞大學的兩位科學家認為,人類的大腦類似於宇宙,並且找到了證據。這項研究已經發表在《物理學前沿》雜誌上。
  • 宇宙類似大27個數量級的人腦?科學家發現大量令人驚訝相似之處!
    你可能經常聽到這樣的說法,宇宙就是一個生命體,星系就是這個生命體的細胞,恆星行星就是宇宙細胞最基本的粒子。雖然這個猜想沒有任何科學依據,不過最近科學家們將人腦神經網絡和宇宙星系網絡進行了定量對比,還真發現這兩個相差了10^27倍的系統之間存在大量令人震驚的相似之處。
  • 大腦網絡和宇宙網絡的驚人相似性
    在近期的發表於 Frontiers in Physics 的一篇論文中,來自義大利的學者通過對比人腦中神經元網絡和宇宙中的星系網絡,發現它們之間驚人的相似性。進而引發更深刻的推論:兩個複雜系統演化出的結構相似,那麼儘管兩者的尺度和形成過程完全不同,但它們自組織的過程可能由相似的網絡動力學驅動。
  • 人腦或是小宇宙?科學家發現:大腦神經網與星系網絡驚人相似
    據《流行力學》網17日報導,天體物理學家和神經科學家合作,比較了宇宙和大腦神經元網絡之間的相似性。儘管在規模上存在很大差異,但這兩者複雜的系統卻驚人地相似。大腦神經網與星系網絡的比較據報導,義大利博洛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Bologna)的天體物理學教授Franco Vazza和維羅納大學(University of Verona)的神經外科醫生Alberto Feletti研究了自然界中最具挑戰性也是最複雜的兩個系統之間的相似性:宇宙的星系網絡以及人腦中神經元細胞的網絡
  • 生物大腦結構為什麼這麼像宇宙結構宇宙網?科學家們正在研究這個問題
    在科普之前,大家先來猜猜,哪一個是生物的大腦突觸結構,哪個是宇宙網結構。大腦和宇宙,這兩個東西完全是兩回事,怎麼可能是相似的呢?但是你看到這張圖也許就不這麼認為了。科學家們希望可以用科學來解釋除了外觀相似之外,還有什麼能讓它們結合起來。
  • 宇宙等於「巨大的人腦」?星繫到底有多複雜?
    有句名言稱大腦為「已知宇宙中最複雜的物體」,這句話並不是危言聳聽,你知道嗎?大腦有1000億個神經元和100萬億個連接,數量極其龐大,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物體。然而宇宙的複雜並不比人腦差多少,例如,星系可以聚集成巨大的結構(稱為星系團、超星系團和絲狀體),這些結構可以伸展數億光年。
  • 科學家發現的宇宙長城有多厲害?橫跨100億光年,最大宇宙結構
    我們經常會說一句俗語「一山更有一山高」,雖然在地球上存在著「世界第一高峰」,但是當我們把視角放在地球之外的宇宙時就可以發現,世界第一高峰其實並不是極限,在宇宙的不同行星上,肯定存在大量更大的山峰,或許人類永遠找不到真正意義上最高的山峰。
  • 重磅:科學家聲稱:在宇宙中發現「11維空間」唯一通道被發現
    很早之前,科學家就對空間宇宙進行了維度劃分。毫無疑問,我們人類所在的空間,是由長、寬、高三個維度構成的三維空間。如果加上時間,那麼便是四維時空。在這個維度裡,我們就像上帝一樣,可以遊走在時間線上。但四維空間並不是宇宙的巔峰。
  • 宇宙尺度的超級大腦?大腦神經網絡與宇宙網結構驚人相似
    近日,一項天體物理學與神經學創新結合的研究便對人腦神經網和宇宙星網間的相似之處做了系統的對比。對於天文愛好者來說,這種比較可能並不鮮見,或許你已經對關於大腦神經與模擬星系網之間圖片對比的驚人相似印象深刻,但表象上的相似是否與內在機制的相似存在關聯,還是未解之謎。
  • 科學家在南極又有新發現,或可證明平行宇宙的存在
    我們先不去討論這個觀點是否正確,只討論平行宇宙是否真的存在,以及科學家們為了驗證它都發現了什麼不得了的「證據」。什麼是平行宇宙?簡單來說,支持這個觀點的科學家認為宇宙並不是只有一個,應該是有無數個。它們平行運行,互不幹涉,不過在某些特定的條件下也會發生重疊。於是,便出現了很多無法用常理或者現有的知識去解釋的事情。
  • 在宇宙中,很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科學家在一顆隕石中有新發現!
    在宇宙中,很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科學家在一顆隕石中有新發現!在宇宙當中的星球裡面,地球是比較特殊的一顆,因為地球奇蹟般的誕生出了生命,那麼地球上的生命到底是如何而來的?在地球生命進化的過程當中,支持第2種觀點的科學家,也一直在致力尋找可以支撐這一觀點的證據,他們一直致力於尋找外太空當中的生命或者和地球生命相關的一些物質,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找到了一些結構相對簡單的有機物,比如說像胺基酸,原始糖等等,卻並沒有找到可以證明,地球上生命是來自於外太空的證據。
  • 科學家發現,宇宙網與人類大腦組織極為相似,兩者有何聯繫?
    可是他們的目的也非常簡單,那就是希望找到第2顆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同時也找到外星文明所存在的痕跡。科學家在研究的過程當中就有了一個不可思議的發現,我們都知道人的大腦是人身體最為重要的一個器官,在這個器官內還存在著太多的秘密。
  • 細胞被放大3000倍後,科學家發現其內部結構很像一個微型宇宙
    因為當科學家把人體細胞放大3000倍之後,驚奇的發現細胞的內部結果完全不簡單,它複雜得就像一個微型宇宙一樣,說到這裡可能就有點不相信,一個小小的細胞怎麼可能和碩大的宇宙相比,你還真不要不信,相對來說,細胞的複雜程度可能要比宇宙還要大,為什麼這麼說呢?
  • 哈佛科學家發現宇宙超級黑洞「鼻祖」
    據外媒體報導,科學家已經確認在宇宙中存在大量的黑洞,幾乎每個星系中央都存在超大質量黑洞,而一些質量更小的黑洞則更多,那麼這些黑洞的前身是什麼模樣就成了科學家的研究焦點。來自錢德拉宇宙演化調查的項目科學家發現在宇宙大約12億歲時就出現了超大質量黑洞,這些星系核的樣本記錄了宇宙早期黑洞的成長過程,科學家通過活動星系核的研究了解到宇宙早期超大質量黑洞的吸積情況,並釋放出高速移動的帶電粒子噴流。
  • 傳說中的11維空間,真實存在?科學家:或許就在人類大腦中!
    傳說中的11維空間,真實存在?科學家:或許就在人類大腦中!宇宙是一個很神奇的地方,其中蘊含太多的未解之謎。隨著科技水平的提升,人類對宇宙的了解愈加深刻,曾經局限於宇宙之外,如今已實現飛天遁地的夢想。儘管四維空間比三維空間更先進,但它並非是最高維度的空間,有科學家猜測,宇宙中或許最高維度已經達到11維度,由於人類長期生活在三維空間中,很多事無法了解清楚,不過人類對二維空間了解頗深,螞蟻就處於二維空間中,在它們的眼中,人類就像是一個龐然巨物。傳說中的11維空間,真實存在?科學家:或許就在人類大腦中!
  • 科學家發現宇宙中最魔幻的數
    那你可能就看走眼了,這是科學家們最新測出的一個和宇宙萬事萬物息息相關的魔幻數字,這個數字是宇宙之所以成為宇宙,人類之所以成為人類的關鍵,如果稍有差池,這個世界可能就不存在了。科學家夢寐以求的魔幻數字137精細結構常數無法從第一性原理出發推導出來,其大小為什麼約等於1/137至今尚未得到滿意的答案。近幾十年來很多科學家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試圖推導出精細結構常數的數值,但迄今仍未得到令人信服的結果,因而137被認為是宇宙中最魔幻的數字。
  • 距離地球100億光年,科學家發現直徑10光年的「宇宙牆」
    我們的宇宙有兩種宇宙牆第一種宇宙牆是緻密星系團構成的單一結構,類似於「長城」結構。這種被稱為長城式宇宙牆。第二種是幾乎沒有星系存在的空洞區域,這種被稱為空洞式宇宙牆。2016年,加那利群島的天體物理學家發現宇宙中存在一個超級boos長城系統,這是一個簇擁在一起的星系團,密度極高。但是它們組成的系統看起來像細絲,而不是均勻排列起來。該系統由830個星系構成,直徑約為13億光年,質量約為2.8億億個太陽,距離地球20億光年。科學家對這樣的宇宙結構的解釋頗有爭議。
  • 宇宙中存在造物者,人類是被設計好的?科學家在DNA中發現痕跡!
    科學家研究DNA,竟發現了「造物者」!很多人都普遍認為,人類是地球上的霸主,畢竟整個地球上的動植物都沒有人類擁有的智慧和意識,它可以控制整個地球,還可以對地球進行破壞。其實這樣的理解是錯誤的,與其說是人類主導著宇宙,不如說是地球賦予了人類的生命,它屬於造物者,如果不是地球提供適宜的環境、陽光、水源等,或許人類在地球上生存的時間將會大大縮短,也不可能在此繁衍後代。從古至今關於人類的起源一直有著很大的爭議,科學家們也在不斷深入研究,在古代就有著數不勝數的神話故事,這些神話故事中記載了不少奇特的生物,數量數不勝數。
  • 宇宙中發現又一巨型結構:像一堵牆壁,跨度達14億光年
    日前,一個來自國外的科研團隊再次有了驚人發現:觀測到一個被稱為「南極牆」(South Pole)的超級結構,該超級結構包含數十萬個星系,像一堵厚厚的牆壁一樣,橫亙在宇宙中,跨度超過14億光年,這是繼著名的「史隆長城」之後,天文學家發現的又一個巨型結構。什麼是「史隆長城」?
  • NASA最新發現:宇宙存在能量通道,超級文明就在附近!
    對於這個違反常理的現象,科學家研究後得出一個令人膽寒的結論:這些長條狀物質可能是宇宙中某種超級文明的黑科技,甚至是超級文明穿梭時空的能量通道。該消息一經流出,立刻引發了外界的廣泛猜測,天文愛好者們為之振奮。難道超級文明與地球真的咫尺之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