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陽門下》這部電視劇自從播出後不知道有多少人喜歡看,這部電視劇有種說不出來的味道,比一些愛情偶像劇,一些充滿戲劇色彩的戰爭劇要有意義的多。
《正陽門下》在一次偶然間看了一集,就再也沒有放下,連著看了好幾遍,情節令人回味無窮,整個劇情在改革開放背景下,以韓春明與蘇萌的曲折愛情故事為線索,娓娓道來,沒有波瀾壯闊。韓春明在改革開放初期經歷了上山下鄉,回城後進過工廠,收過破爛,但他有個好師傅,一直為他指明做人的道理。幾經磨難,幾度風雨,韓春明開拓了自己的事業,成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他在奮鬥的過程中,不斷認識到自身的不足,提高文化修養,用財富建立了私人博物館,把流失海外或者瀕臨毀滅的古代藝術品保護起來,展現給人們,同時,也獲得了幸福的婚姻和朋友的終生友誼。
別人的一句挑撥離間,就能讓你失去理智,暴躁的去處理問題。劇裡程建軍就是搬弄是非的高手,和韓春明一直在鬥,他就是一個小人,坑人騙人完全不在話下,有時候小人不是你不惹他,就沒事,他就見不得你好,就會處處使壞,防不勝防。現實中我們們身邊就不缺這樣的人,不知道大家發現了沒有,如果沒有,那你太幸運了!
這部劇裡有古玩,有古城,有牌樓,有胡同,有四合院,有家長裡短,有兒女情長,有民族大義, 有優秀傳統中華文化的精髓,一直被津津樂道!而且在劇裡出現了很多流傳至今的歷史名句,耳目一新,比如:破爛侯說的:春聽鳥聲,夏聽蟬聲,秋聽蟲聲,冬聽雪聲;井淘三遍出好水,人從三師武藝高,世間好語書說盡,天下名山僧佔多等等,韓春明說的的有人看不見前門,有人找不到前門,結果就走了後門,最後撞進了騙子的懷裡和你說你公道,我說我公道;公道不公道,自有天知道!還有渴時一滴如甘露,醉後添酒不如無等。這些名句告訴了我們做人要厚道,有自己的道德底線。這才是中國人,才是中國人該活的樣子,中國人該做的事。
透過這些古玩兒,可以看穿世間人間百態,有貪戀、有痴迷,有人為了名,有人為了利,但有人卻是為了信仰——對祖國歷史文化的熱愛和傳承。物質、文化相輔相成一同出現,在時間的慢慢延續中形成了歷史,也就有了我們口中的歷史文化,然而歷史文化的延續又需要傳承,我們的社會在這樣的傳承過程中才得以發展。對於文物有些人做了不該做的事,甚至是很無恥,為了一點點可憐的利,其實文物有自己的價值,並不是用錢去衡量,應該懂它的人去收藏它,去傳承,就像劇裡的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