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千卷花萼樓
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
#曬曬書架# 九分書房處理完民國燈的訂單,才有空檔整理一下書桌。剛收到濟南王氏寄來的大函套,才把好多暴露在野的本子收編入檔,這樣看起來,心裡也騰出地兒似的,有種冬日暖陽正可心的喜悅。有段時間了吧,沒有像從前那樣坐在書桌前發呆,有時間發呆也未必是閒情,半日閒的發呆卻讓我有了機會重新審視自己的書桌。能擺到書桌上的,大概也是備受恩寵之書,但數量只有藏書的九牛一毛,哦,何不就叫它「九分書房」。這個名字突然從我腦海裡蹦出來。何為九分?總不能叫「九牛書房」、「九一書房」或「九毛書房」吧,我大概是把「九牛一毛」簡化成了「九分之一」。書房不及書庫,房也不要變庫,庫裡藏書有九分之八是可以的,但是常用之書,大概九取其一,這一成的閱讀或相見,則不算懶,更算不得上勤。若來客能登門入室,能向來者展示的,不應是一面豪華的書牆,而應是這九分之一的精華。因此,我覺得這「九分」,妙在我心。
轉而又一想,九分,諧音「久分」。書是流動的,不能讀死書,更沒有一輩子的書。所以,一本書,或者一間書房的所有藏書,也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命運。書與書之間是這層關係,主人與書之間亦當如是觀。遇見是緣,讀到是道。九分,不要少一分,也不要多一分,多多少少,「九」最牢靠。我回到客廳坐到沙發裡,正要設計幾枚泉拓的中式古風書籤,忽然一想,我的書攤是「八百不孤也不寒」,書房是「九分書房」,暱稱是「千卷花萼樓」,你瞧,第一個字都是數字。趕巧,我這是數字經濟啊。哈哈哈末了,為了驗證這個名字有沒有被佔用,上網一查,叫九分書房的沒有,倒有一個「九分書局」,不知作何解,還有討論九平方怎麼設計一間書房的,總之,名字我先起了,有喜歡的也可拿去。記於雙12前一日,午飯前。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