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歲寶寶認識圖形的小遊戲,寶媽和孩子一起玩,鍛鍊動手能力

2020-12-13 鄉村小孩兒

這幾天的溫度升得特別快,雖然天天刮著大風,但是氣溫已經有二十多度,5歲的兒子不上幼兒園,午睡的習慣也沒能堅持住,每天就是一個字:玩!

頂著頭上的大太陽,兒子就在院子裡跑來跑去,有時候,哥哥家的小孩兒也會過來玩,孩子多了跑起來就更瘋,不一會兒,就熱得滿頭大汗,我們家這孩子,從小愛出汗,火力壯,特別是睡覺的時候,腦袋上的汗珠一會兒就滿了。

這天中午,玩了一身汗,突然想著要吃雪糕,跑進屋裡,非要拉著我去給他買雪糕,想了想,天氣這麼熱,吃根雪糕也可以,就帶著兒子去超市買雪糕,兒子媽媽也說好久沒吃了,也想吃一根,索性就多買了幾個回來。

吃完雪糕,兒子拿著雪糕棍問我:「爸爸,你看這是什麼?」

「一根小棍子」我答道。

兒子說:「不對,你看它像什麼?」

「像個1」

「回答正確,加一分」兒子畫了一個對勾,笑著對我說。

我忽然想起小時候,每到夏天就撿雪糕棍的經歷,那時候村裡都會有凍冰棍的小作坊,就出兩種產品,一種白糖冰棍,一種我們稱之為冰袋。撿來的雪糕棍,有時候可以拿去凍冰棍的地方換冰棍吃,沒有活動的時候,雪糕棍就成了我們孩子們的玩意兒。

雪糕棍可以拿來做什麼呢?不知道誰發明了一種挑來挑去的遊戲,有些類似於疊疊高的遊戲,每個孩子把自己的雪糕棍拿出來,像算卦用的籤,往地上一扔,然後抽一根出來當工具,去挑別的雪糕棍,這個過程中,除了目標的那根,不能觸動其他的雪糕棍,其他的動了就算失敗,由下一個人來。最終誰得到的雪糕棍多,誰獲勝。看著十分無聊的遊戲,我們這群孩子能玩上好久。

還有,雪糕棍也可以拿來做手工,編一個方形的小扇子,做一個方盒子做筆筒,小小的雪糕棍,承載著我無數的童年樂趣和回憶。

想到這些,我決定拿這幾個雪糕棍和兒子玩一個小遊戲,教孩子認識一下簡單的圖形。拿出三根雪糕棍,問兒子三角形是怎樣的,你能不能用這三根雪糕棍拼出一個三角形呢?

在他3歲的時候,看動畫片就學習過,三角形、正方形、圓形,上了幼兒園,老師也教過,他自己認識,也會用筆畫出來,可是,沒有用小棍實際的來拼過。兒子拿著三根雪糕棍,擺來擺去,總是拼不對,我提示他,可以先畫出一個三角形,然後按圖去拼。他拿出粉筆,在地上畫了一個三角形,然後把一根根雪糕棍放上去,成功拼成了一個三角形。

孩子認識圖形,是一個平面的,如果給他實物去拼圖,雖然拼出來的還是平面圖形,但是他需要一點動手能力和空間感。擺好三角形後,後面的正方形就簡單多了,孩子按照之前的方法,拼出了正方形。

通過這個遊戲,能鍛鍊孩子的手指精細度和協調能力,還能讓孩子更深的認知圖形,雖然5歲的孩子玩這個,有些小兒科,但是還是有一定好處的,這個遊戲,更適合3歲左右的孩子玩。爸爸媽媽可以帶著孩子一起拼,鍛鍊孩子的模仿能力,提升孩子的思維能力,簡單的遊戲,對孩子的好處卻是一點也不簡單。

相關焦點

  • 好玩又鍛鍊反應能力的小遊戲,在家就可以玩~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親子小遊戲。這是一個比較簡易的小遊戲,在家就可以玩,還能鍛鍊孩子的反應能力和手眼協調能力。準備一個純色的小方塊、一卷膠帶、一把剪刀。用膠帶把純色方塊纏繞一圈,並在四周塗上不同的顏色,讓純色方塊變成彩色方塊。
  • 一歲以上寶寶3個鍛鍊手部能力的小遊戲
    寶寶進入一歲以後,他的種種進步會令你非常驚喜,除了慢慢學會走路和會說更多的話之外,他雙手及手指的靈活度在這一年也會有很大提高。對於手和手指的運用以及手眼協調的能力,我們稱之為精細運動。 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一到兩歲寶寶精細運動發育的特點。我還會介紹一些有意思的小遊戲,可以幫助寶寶訓練他的手和手指。
  • 2周歲以內寶寶適合玩的8個小遊戲,寶媽們趕緊收藏起來
    所以閒暇時間,父母可以陪著寶寶一起玩倒水遊戲。準備四個杯子,其中兩個裝滿水,兩個空杯子,引導寶寶將杯子中的水倒入空杯子中,如此往復,寶貝們就能很熟練的自己倒水了。二、1.2.3木頭人如果家裡人多,有很多小朋友,可以將小朋友集中起來玩「1,2,3木頭人」的遊戲。
  • 6歲前是孩子鍛鍊手工的關鍵期,這5款手工玩具,鍛鍊孩子動手能力
    澳大利亞就為了孩子們設立了多個手工製作場地,父母們都專門帶著自己家的熊孩子來做手工,讓家長和孩子在一起完成非常有難度的手工遊戲,不僅能促進孩子和父母的感情更能讓孩子懂得與他人溝通,團隊合作,換位思考的能力,讓孩子不再成為「熊孩子」。所以手工對於孩子們來說是多麼的重要。
  • 暑假要會玩,適合幼兒寶寶學習英語的小遊戲來了
    在遊戲中認識動物單詞1,《叢林動物》——準備一些英語動物卡片,讓孩子認識這些動物單詞,然後將卡片分散在一個區域,孩子聽家長指令找到所說的動物並大聲的說出其名稱,加深小朋友對動物英語名稱的認識,同時鍛鍊小朋友的反應能力與觀察能力。2,《聽、是誰發出的聲音》——讓孩子用小耳朵聽小動物的叫聲,並找到相對應的小動物,大聲說出其英文名稱。培養孩子的聽力能力和注意力。
  • DIY小遊戲,輕鬆提升寶寶辨識能力
    當然,色彩認識無法一蹴而就,需要我們經常引導並具備足夠耐心。例如:多帶寶寶接觸大自然,看看藍天白雲、五顏六色的花朵、青草樹木等等,儘可能多地接觸顏色。或者與寶寶進行色彩相關的遊戲,使用各種顏色的生活用品、玩具等等。認識圖形可以培養幼兒對圖形的辨識能力和空間思維能力。
  • 帶孩子玩這6個親子小遊戲,激發大腦潛能,建議收藏
    為了增加趣味性,也可以使用一 些獎勵的方法,比如:拿對了糖果,就把糖果獎勵給寶寶吃,拿錯了,糖果就歸媽媽吃等。(注意:這個遊戲適合2―4歲的孩子,由於寶寶使用觸覺和視覺來進行判斷,可刺激右腦發展。)玩法:讓爸爸或者媽媽一人躲進被子裡,在被子裡的人模仿各種動物的聲音,例如:貓叫、狗叫、青蛙叫、小鳥叫等等,讓孩子猜一猜被子裡是什麼動物?(注意:這個遊戲適合2~4歲的寶寶玩。這是運用聽覺來進行判斷的遊戲,也可以刺激寶寶的右腦。)
  • 高智商是玩出來的?這3個小遊戲,讓娃越來越聰明!趕緊學
    在陪寶寶玩遊戲、玩具這件事上,其實也大有講究哦~買對玩具+家長適度的引導才會激發寶寶對事物探索的興趣,而且也會讓寶寶越玩越聰明!其實每個寶寶在思考和動手的時候,都是一種新的認識和挑戰。而通過玩各種各樣的遊戲,讓寶寶感知環境的刺激,是促進寶寶大腦發育和思維發展的重要途徑。1.搭建、拼裝類搭建、拼裝類的小遊戲可以鍛鍊寶寶的動手能力,精細動作和手眼協調。看似是小手的活動,可卻促進著大腦的發育呢。
  • 寶媽陪一歲寶寶玩10個小遊戲,孩子越玩越聰明
    這樣可以鍛鍊孩子的前庭覺,避免孩子以後出現精力渙散略顯笨拙的問題。6、吹泡泡大家可以買一些泡泡水或者自製,陪孩子一起吹泡泡,在這時孩子會去伸手抓,可以鍛鍊他們的協調能力。大人趴在地上和孩子玩,通過尋找,孩子會不斷地蹲起,這樣可以訓練他的下肢力量。
  • 16個有趣的親子小遊戲,爸媽跟0-2歲的寶寶互動終於有招了
    起初,嗯哼也是懶得動不想玩,但經過霍思燕的示範和引導,嗯哼也開始能玩嗨了。現在大部分父母都忙於工作,而疏忽了對孩子的陪伴和教育。而做親子遊戲大概是培養父母和孩子情感交流的一種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了吧,而且也能起到非常好的教育作用。慄子媽給大家整理了16個既簡單有十分有效的親子小遊戲,很適合0-2歲寶寶,慄子媽也經常在家跟小慄子一起玩,效果很不錯哦!
  • 戴「一米帽」上學,能堅持安全間隔,又可以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
    孩子對於「一米」卻沒有清晰的空間概念,戴「一米帽」上學確實是一個好辦法,能夠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和同學們堅持安全的間隔,又可以鍛鍊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家裡有孩子的父母都有這個感觸,從上幼兒園開始,老師就會不斷布置各種各樣的手工作業,家裡的廢紙巾卷、保鮮紙筒紛紛都變廢為寶。讓孩子做手工有三大好處。
  • 這5個親子小遊戲,適合晚飯後和孩子一起玩,鍛鍊孩子各方面能力
    每天下班回家已經餓得肚子咕咕叫,吃完晚飯以後,孩子去寫作業,家長要休息一下,玩玩手機。很快時間就到睡覺的時候。一些很注重和孩子溝通交流的家長,會善於利用晚飯後的時間。這段時間可以陪孩子寫寫作業,或是和孩子聊聊天,看看動畫。但這樣的生活未免太過無趣,不如試試利用晚飯後,大家都需要消食的這段時間,來做幾個親子小遊戲,拉近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吧!
  • 2-3歲寶寶,什麼玩具最適合?你不知道的竅門在這裡
    兩三歲的寶寶,運動能力正飛速發展,語言表達能力也增強了很多。這個階段的寶寶,正是求知慾不斷膨脹的時期。他們渴望認識更多的事物,他們迫切地希望了解這個社會更多一些,他們也需要得到更多的自身發展。常見的是球類和積木。這是孩子們常常玩而永遠不會厭倦的玩具。相信每一個家庭都會常備這兩類玩具。那你可知道他們的功能和作用?球類活動性最強,一拍即跳,而且玩法多,可以拍,可以滾,可以追,可以投等,所以,球類最適合訓練寶寶的運動能力。
  • 四個寶藏小遊戲,簡單又有趣,還能鍛鍊孩子的專注力
    今天,韜韜爸爸給大家帶來了幾個簡單的小遊戲,只需要多點和孩子玩一玩,就可以有效提高寶寶的專注力,簡單又有效! 知名心理學家桑德拉·韋因努布博士研究表明,3-5歲是孩子「執行功能」快速發展的重要階段,7歲以後這個功能就會逐步穩定下來。 什麼是「執行功能」?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專注力和自控力!
  • 幼兒園4歲女娃給閨蜜扎頭髮,動手能力強,網友:可愛到犯規
    在安全狀態下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對孩子而言是鍛鍊的機會。小到給自己穿衣吃飯,大到幫助媽媽擇菜洗菜,給自己洗襪子,這些都能夠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增加手工活動:陪孩子一起玩橡皮泥、摺紙、剪紙遊戲、堆積木、分豆子、穿珠子等遊戲,都可以適當的增強孩子的動手能力。通過手的運動,讓孩子感受到整件事情的連貫性,激發孩子的想像力跟創造力。
  • 跟寶寶一起玩|(4-5)歲感統小遊戲
    寶寶在成長發育的過程中由於成長空間相對狹窄,在加上小到大各種感覺刺激機會大幅度很少就容易導致感統失調,比如常常聽醫生說的發育遲緩,自閉症等等都和感統失調有一定的關係。下面我們就來看看3-4歲寶寶在家裡可以和爸爸媽媽做哪些有趣的感統遊戲吧!一、 能來回滾動身體
  • 讓自己成為孩子,與寶寶一起遊戲
    首先準備一個橙子和一包小餅乾。寶寶在 7~9 個月時,精細運動發展最快。拇指和食指這種二指捏的方式可以鍛鍊寶寶的手指靈活性和手眼協調能力。做這個遊戲時,寶寶需要上下兼顧,因此可以鍛鍊寶寶的身體和手的平衡能力,大動作和精細動作能力一同發展,幫助走路更好、更穩。
  • 常陪孩子玩這幾種小遊戲,越玩孩子專注力越強!
    除了早教、幼兒園等專業機構可以帶孩子鍛鍊專注力以外,小編在這給大家推薦幾個親子互動小遊戲,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多訓練訓練孩子吧! 1、捉迷藏(3+歲) 如果你有陪小娃兒玩捉迷藏的經歷,你便知道,有些小娃兒在「倒數」時會偷看,甚至在你還沒藏起來時就開始找。
  • 智力小遊戲!開發腦力就從玩開始吧~
    孩子處於0~3歲時是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在這個時候給孩子玩一些有趣的智力遊戲,會讓孩子在遊玩的快樂中開發大腦,變得更加聰明!誰說「玩」不能讓孩子更加聰明呢?不是要給孩子買很多的玩具,「玩」其實最重要還是家長的陪伴!
  • 陪伴,我們在一起丨天冷怎麼玩?冬季室內小遊戲,孩子愛玩樂趣多!
    所以,幫助孩子宣洩多餘的精力,成了當務之急!下面這幾位爸爸,就帶孩子來了一場遊戲大戰!NO.1丁丁家的枕頭大戰丁丁從出生開始就顯得特別淘氣,只要睜開眼睛就動個不停。2歲以後,更像是上了弦的發條,沒有一刻的老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