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市民「腳底安全」 市區主次幹道汙水井蓋將加裝防墜網

2020-12-21 中國江蘇網

記者昨日從市水務公司獲悉,今後市區主次幹道上的汙水井蓋將全部加裝防墜網,進一步保障市民「腳底下的安全」。

昨日上午,市區永揚路、永和路附近,記者看到,南通市排水管網有限公司搶修突擊隊隊員正在為汙水檢查井安裝防墜網。電鑽在井壁上鑽孔,釘入尾端帶鉤的膨脹螺栓,擰緊固定後將防墜網掛到掛鈎上……不到15分鐘,一張防墜網就安裝完成。隨後,工作人員又進行了防墜網承載力測試,在確定沒有問題後,再將井蓋重新蓋上。

南通市排水管網有限公司副經理楊金軍告訴記者,在前期對市區部分主幹道路3364座汙水檢查井全面摸排「體檢」的基礎上,決定對使用年限較長或材質較差的防墜網進行更換,對沒有防墜網的井蓋實施加裝。「這次安裝的防墜網由粗尼龍材質編織而成,不僅防潮、防腐蝕,而且六角形網眼細小,不容易堵塞,也不影響排水,單個防墜網可承重一個成人的重量,能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

此次防墜網安裝採取先主幹道路後次幹道路,摸排、安裝同步進行的方式,目標實現市區主次幹道上的汙水井蓋全覆蓋。截至目前,已完成崇川區鍾秀中路、任港路、新建路、虹橋路,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新河東路、新河西路、江山路、瑞興路等共計30多條道路1100多套防墜網的安裝工作。今後,這些加裝了防墜網的井蓋即便損壞、丟失,依然可以防止行人墜落,最大限度地保障行人安全。

記者了解到,為做好汙水檢查井的日常管護工作,市排水管網有限公司每周都會制定設施巡查及養護計劃,安排專人對檢查井定期進行外部巡視和內部檢查。「一方面看井蓋是否丟失、破損或埋沒,井蓋標識是否正確;井框、周邊路面是否破損,外井壁有無裂痕。另一方面檢查有無私接管、有無堵塞,水流是否暢通等。」楊金軍說,對巡查中發現的問題,第一時間整改、清理到位,確保行人行車道路安全和汙水管網的暢通運行。

相關焦點

  • 島外農貿市場及周邊主次幹道、社區小區衛生情況怎麼樣? 精細提升...
    就隨機暗訪的松柏菜市場、萬壽北農貿市場來說,市場內部乾淨整潔,交易秩序井然有序;市場周邊社區、小區道路整潔,相關宣傳氛圍濃厚,市民群眾垃圾分類自覺性高,也能主動管好自己的寵物。經觀察,多條城市主次幹道,交通秩序良好,人車遵守交規,停車更加規範。  但暗訪團也注意到,一些區域和場所,仍然存在垃圾落地、清運不及時等衛生亂象;一些不守交規的現象依然存在。
  • 「張嘴」窨井洞險「吃人」,檢察建議守護「腳底下的安全」
    隨後,警方到達現場處理,市政管理部門搶修班組也於第一時間到達現場,蓋好窨井蓋,並通知相關單位至現場查勘,及時修復窨井蓋,做好臨時圍欄的應急保護措施,確保車輛安全通行。事後,「王廠長」將現場視頻發至網絡媒體,迅速引發社會關注。
  • 汝州市主次幹道背街小巷空調外機格柵已全部穿上「新衣」
    映象網訊(記者 楊增強 通訊員 王丹濤)為消除空調外機祼露存在的安全隱患,結合市創文指揮部的工作要求,自5月28日起,汝州市城管執法局圍繞「將一切已經或可能危害群眾的事再小也必須辦好」的工作目標,抽調25人組成專項整改小組,歷時142天,共對城區所有主次幹道、背街小巷臨街店鋪的2598
  • 南昌「以克論淨」道路乾淨整潔 主次幹道、背街小巷單位平方米汙染...
    目前,全市(含縣城)共有掃道車406輛(含小微型掃道車166輛)、真空吸塵車15輛、灑水車292輛、霧炮車32輛、護欄清洗車37輛、小型高壓衝洗車434輛、電動保潔車1548輛,市區主次幹道及車行道在5米以上的背街小巷已全部實行機械化清掃,市區道路機械化清掃率達到95%以上。
  • 縣城管局組織開展電動車違法加裝雨棚專項整治
    近日,石柱縣城市管理局聯合縣公安局交巡警大隊開展電動車違法加裝雨棚專項整治行動。行動中,縣城管局執法支隊分別在縣城都督大道、萬壽大道、利民街、新開路、人民街等重要路段設點對過往違規加裝雨篷的電動車予以現場拆除;同時,車巡隊員流動對停在主次幹道兩側違規加裝雨棚的電動車予以強制拆除。
  • 揚州市區新增23處免費停車處
    截至本月,揚州市區在非機動車停放密集區域新增23處免費停放標牌。昨天上午,揚州市城市管理局召開市區主次幹道兩側非機動車停車管理新聞發布會,對相關區域內非機動車停車管理工作標準和規範進行了明確。  半年來,市、區兩級城管部門根據《揚州市區主次幹道兩側非機動車停車管理規範》,在文昌路、揚子江路、邗江路等市區主次幹道兩側累計排查出可施劃非機動車停車泊位742處,並交由交警部門進行專業施劃。
  • 保康交警持續整治摩託車、電動車非法加裝雨篷雨具……
    ▼襄陽交警摩託車、電動車加裝遮陽雨蓬,很大程度上遮擋了自身以及他人的行車視線,同時影響了車輛的平衡和機動靈活性,特別是遇拐彎、颳風或者路面溼滑時,致使車輛方向不穩,極易失去重心發生側翻,存在巨大的交通安全隱患。
  • 「門窗安全」暴風雨天氣方顯防墜繩本色
    很多人花了幾十萬甚至上千萬去購買一個房子,卻不願意付出合理的價錢去購買品質好的門窗保護家人的安全,事故發生後才追悔莫及。因此欣成旺斯門窗提醒大家,正在選購門窗的親,除了關注門窗的「水密性」,還應關注購買的外開窗,是否自帶防墜繩,或能否加裝防墜繩。
  • 白雲路上現「跳舞井蓋」,汙水冒成噴泉致行人頻頻滑倒
    11月22日晚間,市民王先生向記者反映,昆區白雲路友誼19小區附近路段東側的非機動車道上,一處排水井湧出了「小噴泉」。據他介紹,近段時間,這個井蓋常常在中午過後開始冒水,水在下一個路口結了冰,不少行人被滑倒。在此前的半個月,他還看到井蓋在半空中不停跳動。
  • 推動問題井蓋治理 督促維修塌陷路面
    收到檢察建議後,該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立即對全縣40餘處問題窨井蓋進行更換、維修,消除了安全隱患。窨井蓋是市政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雖小,但關係到人民群眾「腳底下的安全」。近幾年,由於人為或自然原因造成窨井蓋缺失、破損、位移、鬆動等,窨井「吃人」事件、造成車輛損壞等事故頻發,群眾反映強烈。
  • 部門聯動 確保市民「腳底下安全」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四號檢察建議」,12月3日,應城市檢察院再次召開窨井蓋安全管理協作配合座談會,城市管理執法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經濟和信息化局、教育局等市直相關部門分管領導參加了會議。市教育局分管領導表示,針對前期檢察機關公益訴訟檢察部門提出已對部分校區及培訓機構附近的窨井蓋進行排查和整改的口頭建議,教育部門將根據「一號檢察建議」和「四號檢察建議」的要求抓落實,確保在校學生安全。
  • 哈理工團隊「安全井蓋」獲得「好設計創意獎」
    日前,哈爾濱理工大學機械動力工程學院師生團隊完成的作品《窨井蓋安全設計》在2020「好設計」頒獎大會暨中國創新設計大會上獲得「好設計創意獎」。「窨井蓋安全設計是從前期預防和後期警示兩個方面入手,後期警示通過浮標和警示帶結合。」
  • 青島膠州市古力井成「城市陷井」,危及行人腳下安全
    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古力井蓋已經破損十多天了,每天在張著「口」伺機「咬人」,破碎的古力井蓋始終無人問津。在常州路一側的人行道上,一處疑似通訊古力井十多天前被掀開後,再也沒了動靜,直接成了人行道上的陷阱。在梧州路道路兩側,水泥蓋板材質的古力幾乎難以發現完整無缺的,坑連著坑,嚴重威脅著行人特別是老人腳底下的安全。
  • 地下管線併入「一張網」是時候了
    地下管線併入「一張網」是時候了鄒宿剛是無錫市崇芝電梯有限公司的施工負責人,最近幾天,他不停往返於月秀花園、天鵝湖花園和惠暢裡三個小區間,公司承接了這些小區三部電梯的加裝工作,眼下陸續在進行基坑開挖、澆築工作。
  • 青島86萬個井蓋將全面檢查「一蓋一碼」
    &nbsp&nbsp&nbsp&nbsp11月5日訊 「我們將對全市86萬個井蓋進行一次普查,將相關信息內容製作成二維碼安裝於井蓋內壁,做到『一蓋一碼』。市民掃碼後即可顯示井內設施用途、地理位置、管理責任單位、聯繫電話等信息。」
  • 「四號檢察建議」:守護百姓「腳下的安全」
    原創 陰衍哲 人民法治最高檢在「四號檢察建議」的牽引下,延伸檢察監督觸角,創新社會治理,秉持為民辦實事的努力方向,守護好人民群眾「腳下的安全」。悠悠萬事,民生為大。5月30日夜,一場悲劇猝然而來。
  • 破壞井蓋致人死亡可構成故意殺人罪!
    要充分認識此類行為的社會危害性、運用刑罰手段依法懲治的必要性,完善刑事責任追究機制,維護人民群眾「腳底下的安全」,推動窨井蓋問題的綜合治理。為依法懲治涉窨井蓋相關犯罪,切實維護公共安全和人民群眾合法權益,提升辦案質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等法律規定,提出以下意見。
  • 步道上井蓋下陷嚴重僅靠錐桶「守護」,市民求助:請儘快維修!
    近日,市民姚女士向上遊新聞熱線966966/上遊新聞APP反映,江北區大慶村公交車站附近有處窨井蓋下陷,希望有關部門能儘快維修,以避免發生安全事故。8月10日,上遊新聞記者來到重慶安琪兒婦產醫院對面的大慶村公交站附近,看見距離車站10來米的人行道上,有7塊長方形的窨井蓋,其中有2塊下陷嚴重,最深處約8釐米。不過下陷井蓋周圍放置有4個錐形桶,提醒著過往行人注意繞行。
  • 承德:掃碼取紙機亮相市區公廁
    近日,市民張女士在承德市區使用公共廁所時發現,公廁內安裝了掃碼取紙機,只需用手機掃碼就能免費領取紙巾。9月4日,記者從雙橋區環衛局獲悉,承德市開始為市區人流量較大的公廁安裝智能取紙機,每人每天可以掃碼免費領取5次,不僅方便快捷,還能有效節約紙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