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梅州,體驗客家文化

2020-12-26 解憂旅行鋪

大家好呀,今天讓我來大家了解一下享有「廣東漢劇之鄉、廣東漢樂之鄉 、金柚之鄉」美稱的梅州吧

首先還是遊玩線路和景點介紹

Day 1 梅州客天下-宿客天下

梅州客天下

中國梅州客天下旅遊產業園是經廣東省梅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集科研、教育、生態、文化、休閒、度假、居住和旅遊等為一體的客家民俗文化旅遊產業園。它是中共梅州市委、市政府「十一五」規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打造「世界客都、文化梅州」的重點工程,是梅州「旅遊產業興市」的社會工程、民心工程,更是梅州走向世界的一張新名片。

客天下是梅州客家文化的縮影,想了解客家文化,來這裡就對了。夏天暑熱,還好這裡的叢林、高聳的山峰都可以遮天蔽日,潺潺的溪水、徐徐的清風,更讓人覺得清涼不少,是避暑的好地方。很值票價,暑假期間值得來玩。

門票110人民幣

開放時間:08:00-23:0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tips:

夜場19:00入園

Day2:客天下景區-靈光寺-橋溪古韻-雁南飛,宿客天下或雁南飛

靈光寺

靈光寺在梅縣城南四十公裡的陰那山麓。現存殿堂為明清及以後建築。其中最大的佛殿(又名波羅殿),重簷歇山頂,面闊三間,進深七間,寺內香火盛時,寺外仍看不到一絲煙縷;殿後古木參天,殿頂亦不留一片落葉,可能與波羅頂有關,是建築科學藝術上一大傑作。

靈光寺位於廣東省梅州市梅縣雁洋鎮陰那村陰那山五指峰西麓,是廣東四大名剎之一。

靈光寺的「三絕」比較出名,一是雁洋生死柏,生死柏位於梅州靈光寺寺大門前的草坪上。一榮一枯,相傳為潘了

拳手植,至今已逾千年。右側的一棵高30米,枝繁葉茂,生機勃勃,傲然聳立;左邊那棵高27米,雖已死了近四百年,無片葉,但卻鐵骨錚錚,直指長空,枯而不朽。二是菠蘿頂,大雄寶殿殿頂的藻井是藻井中的鬥八藻井,是用1000多塊精製的長方木料接嵌壘成的螺旋狀藻井,因其螺旋狀結構像菠蘿,所以在梅州也俗稱其為「菠蘿頂」,整個藻井的結構沒有用到一顆釘子!三絕是大雄寶殿無葉片。

門票35人民幣

橋溪古韻

位於廣東省自然保護區、廣東省名勝風景區的陰那山五指峰西麓,毗鄰國家5A級旅遊景區雁南飛茶田景區,2002年被列入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被認定為第三批「廣東省古村落」。

橋溪古韻開村於明萬曆年間(1573—1619),是客家民俗自然村,有名的僑鄉村和革命老區。村內四面環山、奇峰秀頂,樹木蒼翠、山花爛漫,山泉清澈、美景天成,山水生態優美。經歷數百年的艱苦創業,營造了富有濃鬱客家風情的自然村落,村內列入保護的16處單體建築(遺址),其中13座客家傳統民居建築,或依山就勢,或臨溪而建,古味十足,充分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展示著客家遷徙、客家民俗、華僑史、革命史,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藝術、科學的保護價值和旅遊開發價值。這個是一個值得去的地方,雖然地方不是很大,古蹟也不是很多,不過,那份安寧,那份寧靜,讓人不得不誇讚一番。如果時間夠的話,可以住一個晚上。那裡有住宿的地方。建議到達景區門口,做電瓶車上去,遊玩完後,走到景區門口。老人遊玩要注意,上山的中巴,九曲十八彎,容易暈車。還有,記得多帶衣物,景區有點冷。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08:00-18:0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雁南飛

南飛茶田度假園為粵東第一家AAAA級旅遊景區,現已升級為5A級旅遊景區。由廣東寶麗華集團公司於1995年1月投資開發。佔地總面積4.50平方公裡, 1997年10月8日對外營業。度假村背靠陰那山省級風景名勝區,是一個融茶葉生產、生態公益林改造、園林綠化、旅遊觀光、度假於一體的生態農業示範基地和旅遊度假村。先後榮獲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全國三高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全國青年文明號。圍龍大酒店建築工藝精湛,2005年榮獲建設部授予的「魯班獎」

集觀光、餐飲、住宿、演出、購物一體的風景區,綜合性較強,海拔大概有280米,值得打call的是園區裡面空氣超級好,到處都是滿滿的負離子。園區很大,但不用怎麼走路,景點與景點之間可以自駕,不用擔心走得很累,而且可以靠邊停車。

我們為了節約時間,只挑了兩三個點去逛,看頭都是茶田,哪裡的都差不多。走累了,可以去景區的購物店坐會,有免費茶水供應。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全天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Day3:大埔百侯古鎮-泰安樓(在大浦百侯古鎮裡面)-豐順縣,宿豐順縣城

大埔百侯古鎮

百侯古鎮裡面的房子放到如今來說都仍屬於「豪宅」,雖然整個古鎮並不大,但是這裡中西合璧的古建築很有韻味,而且這裡保存完好的官廳式古建築群也有好多棟,只是外表看起來滄桑一點,內部的結構還是很古樸的,現在客家人仍然在這些房子裡淡然從容的居住著,這才是原汁原味的小鎮生活吧。

小小百侯鎮中無論貧富貴賤皆從教化,最鼎盛時,古鎮中同時開設三十多所書院。取得舉人以上功名者,都被視為全鎮人的驕傲。他們會在祠堂前豎起石旗杆,以顯示功名,光宗耀祖。幾百年來,僅明清兩代,百侯鎮就有翰林5人,進士24人,舉人134人。古鎮裡隨處可見的石旗杆,不僅代表的是榮譽,同時也激勵著後世子孫勵志勤學,成才立業。

一河兩岸,侯南侯北唇齒相依,一同譜寫著百侯華麗的樂章。

和儒學相聯繫的是百侯的重農傳統。《侯山十二景》中的《平疇秋雨》描寫在雍正皇帝「重農」政策影響下,百侯村民在雨中下地耕作的繁忙景象,成片成片的莊稼長勢良好。詩載:「天子重農頻下詔,耕夫冒雨帶犁歸。平疇一望青青色,為報君王教不違。」豐衣足食的環境,形成百侯亦儒亦農的傳統。即使在今天,百侯仍有很多良田。正是因為耕讀環境良好,百侯的讀書人層出不窮。

昔日祖宗的榮光,都鐫刻在這些深宅大院中,塊塊青磚似乎在向我們講述那動人的故事。

一代代先賢的故事就這樣在古鎮人口耳間相傳,激勵著百侯子孫以興學為樂,以讀書為榮。有詩書氣必賢子孫,那份代代向學的精神,隨著歲月沉澱進這方土地。一代又一代,腳下蜿蜒的小路,和兩旁白牆灰瓦的老房子,無聲地見證著古鎮充滿希望的明天。

Day5:鬆口古鎮 -橋溪客家民俗文化村

鬆口古鎮

有千年歷史的鬆口古鎮位於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松口鎮,地處梅縣區東北部,在梅江下遊,閩粵贛三省的交界處,是個依山傍水的小盆地。是歷史上商業貿易繁榮之地,屬商貿重鎮,有著「自古不認州」的盛名,它是明末以後客家人出南洋的第一站,也是孫中山發動辛亥革命的策源地之一,其客家山歌更馳名中外,文物古蹟天然風景比比皆是。梅州千年古鎮鬆口是客家先民由閩遷粵的始居地之一。,因此這裡深深刻上了南洋文化的烙印,如鬆口的街道屬於中西結合的風格,並且早在清末明初時這裡便出現了洋樓建築。鬆口港曾經是廣東內河的第二大港,經千年孕育,具有豐富的客家人文資源,享有文化之鄉、華僑之鄉、山歌之鄉的美譽。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08:00-18:0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橋溪客家民俗文化村

山清水秀之地,這裡的負氧離子高達1400多,房子很有當地特色,有的做了些許修繕,總體老房的保護做的很好,感受客家建築文化那裡是很好的去處。村子裡有許多古宅,據說是當地的客家人去南洋打工,賺了錢回來蓋的房子,有許多。說實話這個地方真是深山裡了,先坐環保車後坐電瓶車,加起來半個小時,想想以前沒有車沒有路的時候,蓋這些房子真不容易啊

開放時間:全天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好啦,景點和遊玩線路就介紹到這了哦,接下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梅州的風俗民情吧

一、生產習俗

以耕田為主業,禾分早晚兩季。農忙時村人互幫互助,不計報酬。男人多外出謀生。理家與耕作由婦女擔任。傳統農具有犁耙、轆軸、腳頭、鐵扎、禾鐮、蕩耙、木製龍骨水車等。

婦女上山割草代名叫割魯萁,客家婦女魯萁擔最有特色,一擔魯萁二頭共八捆,用竹槓勾索綁擔,四平八穩,舊時,園中種薴,婦女用其織為夏布,名曰家機布。另種黃麻以編繩,作蘿索、牛索等。

二、生活習俗

服飾 舊時用自織的織家機布制被和衣著,今已淘汰,清至民國初期,官吏豪紳及儒生穿長袍馬掛,平民男女服裝為開襟式,女的為在則開襟上衣,稱大襟衫,衣長齊膝,現在服飾多樣中西服盛行。

鞋帽 舊時有布鞋,俗名阿姆鞋。草鞋和粵俗傳統木履,現時的品種多,式樣日趨新穎,舊時冬天男人戴氈帽、禮帽和棉帽。婦女冬日戴帽(頭裙)藍布所做。

飲食 一日三餐,米飯為主。舊時早上用鍋煮飯,用罩撈把飯撈起,盛於飯曾瓦 中,供一天吃,傳統名菜、名吃有「蒜頭燜豬肉」、「燜狗肉」、「炒雞酒」、「鹽火局 雞」、「扣肉」、「蘸仔鴨」、「釀豆腐」、「魚生」、「仙人板」、「豬油板」、「鍋篤板」、「黃板」等。

民居 最具特色和代表性客家民居是「圍龍屋」,它多建在丘陵、斜坡地面或田疇交錯的小丘前。其所採用的建築工藝,是中原漢族建築藝術中最先進的「抬梁式」和「穿鬥式」相結合的形式,其結構一般是「一進三廳兩廂一圍」。屋前有一曬禾坪,大門之內,分上、中、下3個大廳;左右分兩廂或四廂,以兩廂向後延伸,形成馬蹄形的後圍,其特點是以南北子午為半軸,左右對稱,以屋前面的半月形池塘和正堂後的圍龍屋結合成一個大極形整體。

三、婚姻習俗

解放前,蕉嶺人的嫁娶分為「大行嫁」、「童養媳」、「等郎妹」、「二婚親」。大行嫁,多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辦婚姻。程序有定親、納彩、迎親、拜堂鬧洞房、做三朝等禮節。迎親之日,女子穿旗袍、戴鳳冠、乘花轎,出嫁時,先行一童桃枝或榕枝開路,謂拖青,男家鼓樂迎親,花轎到男家後,新郎要踢轎門扶新娘入屋拜堂成親,舊時小戶人家生有男孩後,就向鄰近外姓人撿(收)一女孩,俗謂「細心舅」。待成年後於除夕晚成親,稱圓房,此為童養媳。等郎妹即舊時有些貧苦人家當時自己沒有兒子,先買個女孩來撫養,等自己生有男孩後,即配為偶,長大後即行婚配。有的媳婦長到十八歲,「小丈夫」才幾歲,故有「十八嬌妻三歲郎」的說法。二婚親即婦女再嫁,舊時多受歧視,新中國成立後,婚事新辦,大興文明之風,有集體婚禮、男到女家、旅行結婚、開茶話會等形式,婚禮簡樸而熱烈。

四、祭祀習俗

舊時,老人逝世,俗稱「過身」;安葬,俗稱「還山」。葬禮亦有許多繁文縟節,有錢人家還要延僧誦經(俗稱做齋)。蕉嶺縣用棺木土葬為尚,今已除舊習實行火葬,祭祀,蕉嶺各姓均有祖祠,設於縣城者為宗祠,設族中曰家襟祠亦稱祠堂。祭祀祖先分春祭與秋祭,春祭主要為掃墓形式,秋祭在八月,每姓各有祭日,從八月初一至秋分為止。但也有部分地區祭祀祖先日期七月半或其他時間。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到這了,如果大家還想了解梅州的客家文化可以關注我們哦。

相關焦點

  • 梅州客家文化
    客家人都關注, 梅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是我國漢族客家人最集中的聚居地,素有「世界客都」之稱。毛澤東主席的詩詞《詠梅》、葉劍英元帥的《梅》很好的詮釋了梅花的精神。梅州的市花「梅花」古人很久以前就用智慧的結晶創作了「梅花篆字」。
  • 梅州客家新賽季引援完成
    本報訊 (記者張少邦) 昨日,記者從梅州客家足球俱樂部獲悉,該俱樂部已正式籤下梁學銘、李俊鋒兩名廣東籍球員。他們將分別披梅州客家8號、3號球衣徵戰2020賽季中甲聯賽。 梁學銘1995年出生於廣東,司職前鋒,出道於廣州恆大隊。上賽季他效力於中甲球隊北京北體大,共為球隊出場14次,打入兩球。新賽季他將身披梅州客家8號球衣。
  • 盤點梅州市區梅城已建成或在建的城市商業綜合體及文化旅遊綜合體
    截止2019年,梅州市區(梅江區、梅縣區)已建成或在建的各種綜合體主要有:萬達廣場、萬象江山、東匯城、萬佳時代國際廣場、客都匯商業文化廣場、梅州天虹購物中心、錦發商業廣場、客家新世界商業廣場、梅州奧園集一廣場、梅州東山新天地綜合體、時光梅州商業綜合體、客天下旅遊產業園、梅州富力城綜合體、梅縣中駿世界城綜合體、梅州銅鑼灣·歡樂頌綜合體、梅州影視文化基地、客家文化影視娛樂基地
  • 這些代表梅州的客家美食,你吃過幾種
    2百侯薄餅西河老鼠粄「西河老鼠板」和「百侯薄餅」是大埔縣的特有風味小吃,數百年來代代相承,是梅州市的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百侯薄餅」在2014年被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皮韌餡香,口感柔軟滑潤,清脆爽口,味美而不膩,風味獨特。現在,這種客家風味小吃不但存在於百侯,在大埔縣城等地的賓館、酒樓、食府,以至街頭大排擋、道旁小食攤均有。
  • 尋味舌尖上的梅州客家風味美食
    梅州是一個擁有許多特色美食的城市。一些曾經在梅州工作或上學的人,在離開梅州後,仍念念不忘梅州美食。梅州是客家人的聚居區,客家菜以口味醇重、火候老到著稱,與潮州菜、廣州菜一起,並稱為廣東三大菜系。客家釀豆腐 ,火柴盒大小的水豆腐炸成金黃色,把豬肉魚肉做成的餡「釀」入其中,放進蔥花,香油,盛在雞湯瓦煲內燜著,直到香氣四溢。據說客家釀豆腐,是由五華長樂鎮(現華城鎮)的一對兄妹首創,故客家釀豆腐原名也叫做「長樂釀豆腐」。
  • 官方:中甲金靴梅州客家前鋒約翰-馬裡加盟深圳
    虎撲7月2日訊 中甲梅州客家俱樂部與中超深圳佳兆業俱樂部共同宣布,梅州前鋒約翰-馬裡正式加盟深圳佳兆業。梅州官方公告如下:2019年7月2日,梅州客家俱樂部外援約翰-馬裡正式轉會加盟深圳佳兆業足球俱樂部。
  • 五華橫陂足球小鎮迎中甲開賽,梅州客家取得開門紅
    南方網訊 9月13日下午,中甲梅州賽區在五華橫陂足球小鎮拉開帷幕。首場比賽由東道主梅州客家隊迎戰遼寧瀋陽城市隊。最終,梅州客家2比0擊敗對手,取得新賽季開門紅。本場比賽,梅州客家主帥馬塞洛祭出4231全攻全守陣型出戰,法國球員、泰超金靴敦比亞和奈及利亞國腳、韓國K2聯賽銀靴吉森兩名新外援首發,單箭頭敦比亞身後有吉森、梁學銘、陳國抗提供火力支援,史亮、崔巍組成雙後腰,肖震、霍亮、楊一虎、梁諾恆坐鎮後防。
  • 客家文化分為「四大州」,你是屬於哪一個州,看完後漲知識了
    客家文化影響範圍廣泛,一般認為客家文化分為「四大洲」,分別是廣東梅州、廣東惠州、江西贛州、福建汀州。我們現在所說的客家文化地區基本上也是屬於這些地方,比如廣東深圳、惠州、河源、韶關、梅州這些地方都是深受客家文化影響。福建的龍巖、三明、漳州;江西的贛南贛州,都是屬於客家文化的範疇。
  • 探訪廣東梅州特色名菜,地地道道的梅州菜
    這裡聚集了眾多的客家人,這座城市也充滿了客家風土人情,這邊的客家美食佳餚最有特色了,豐富多樣,美味極致,梅州菜主要為家禽和水產,梅州客家菜餚特色,菜味鮮鹹,吃口脆嫩,在梅州地區包括今梅江區、梅縣區、興寧市、五華縣、豐順縣、大埔縣、蕉嶺縣、平遠縣共梅州2區1市5縣還有很多客家美食,今天帶大家去探訪梅州當地特色名菜,地地道道的梅州菜。
  • 中國·梅州「客都人家」康養文旅綜合體將於25日正式開業迎客
    「客都人家」以客家建築、客家文化為基礎元素,以客鄉老街、大型實景演出為引擎,以文化體驗、康養度假為主線,內設客鄉老街、原鄉劇場、悅麓度假酒店、文創產業園、康體頤養社區和會展中心等六大板塊,打造集實景演出、民俗體驗、地方美食、休閒度假、康體頤養社區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休閒文化旅遊勝地。
  • 梅州客家已決定放棄外援多利,前港超最佳射手敲定加盟
    隨著在足協杯賽場大比分不敵新科中超冠軍江蘇蘇寧,梅州客家2020賽季的徵程也正式告一段路。他們在本賽季的中甲聯賽成功打進了衝超爭冠組,並取得了第五名的佳績,也創下了球隊自從2016年升上中甲以來的最佳戰績。
  • 95%以上臺詞採用客家方言 電影《圍屋喜事》助力客家文化
    近年來,會講原汁原味的「阿姆話」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一群有志於保護客家語言和客家傳統文化的電影工作者,在韓榮聲導演的帶領下,攜手創作了一部講客家話的電影——《圍屋喜事》,希望通過這部方言電影,讓更多的人領略到客家文化的內涵。
  • 客家姓氏之梅州梁氏:梅州有個粵閩兩省共用祠堂,走出後人逾70萬
    祭祖祠、祖墓是紀念祖宗、激勵後人的傳統宗族文化活動,世代相傳沿襲至今。而今梅州各地梁氏都建有祠堂約20個,規模有大有小,有總祠有分祠。閩粵梁氏宗祠由梅州梁氏後裔梁淦三倡議所建,目前已被評為「梅州市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去看梅州「花花的世界」!
    時下又到「桃嫣李笑滿園春」的動人時節連日來平遠縣河頭鎮上萬畝的李花迎來了最佳觀賞期簇簇怒放的李花勾勒出一幅亮麗迷人的畫卷給山野和村莊蓋上了「皚皚白雪」構成一幅靚麗的鄉村風情景觀成為市民外出遊玩和攝影愛好者取景的「新寵」
  • 客家番伯姆:遠嫁梅州的法國女醫生接生了客家山區三代人
    然而,在上世紀,一位法國姑娘的故事真切地發生在中國,一位叫哥萬瑪麗的法國女醫生隨夫遠嫁到梅州山區,在丈夫早逝後撫養了6個子女,並在邊遠山區梅縣水車鎮坑尾村當了近60年的婦產科醫生,周邊山區三代人幾乎都是她接生的。當地鄉親稱她為番伯姆。她的感人事跡至今仍在梅州大地廣泛流傳……
  • 廣東梅州蕉嶺三圳鎮,客家鄉村家宴,盛情心領
    11月下旬,到訪廣東梅州市蕉嶺縣三圳鎮老友家中,已有兩年未見,以豐盛客家鄉宴款待,盛情心領,記錄下來與朋友們分享。廚房門上貼著:廚室生香。小時候家中客廳會有「家泰安康」,又或「身壯力健」,當時並無感覺,現在能感受到,這些美好的意願和祝願。
  • 梅州超好吃的客家小食
    15、寬婉醫院側德記小食店的魚頭湯煮粉真材實料,成為梅城市民早餐首選。16、金山小學側的金山牛雜口味獨特,排隊購買的場面那才夠牛。市民夜宵聚會的好去處。17、金利來大街茶坊奶茶的梅子青茶和柚子果肉茶超好喝,非常解渴。18、文化公園江北美食街的劉記麻辣燙味道好極了,的確值得一試。19、東山中學益合味西餐廳的童子雞、蜜汁雞、香芋卷、榴槤酥、蝴蝶蝦。
  • 梅州客家外援多利確診新冠肺炎,42人已隔離
    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今天通報了截至3月17日24時的疫情情況,其中一個病例為30歲的巴西籍職業球員,現住梅州五華,患者計劃從泰國回梅州。經了解,該病例是中甲俱樂部梅州客家的外援多利。他也成為中國職業聯賽首位確診新冠肺炎的球員。
  • 青年文化創意節首登梅州,領攜網紅創意品牌重塑你的生活
    」梅州最精彩的三天期待與你相會現在的你是不是已經準備想購買各種有趣的年貨來點綴自己的生活?總共超過50個創意品牌與青年手作人會為梅州市民呈現他們精心打造的創作物件與生活故事。現在就來為你一一揭曉梅州首屆青年文化創意節全陣容,在這個冬日裡為你帶來不一樣的溫暖體驗!
  • 探訪廣東梅州傳統經典美食,傳統美食承載了客家人數十載的傳承
    廣東梅州是客家人的聚居區,梅州以客家菜為主,客家菜以口味醇重、火候老到著稱,客家菜其製作過程工序較為複雜,味道美味及獨特,受到廣大食客們的喜愛,在梅州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經典美食,這些美食都是流傳已久,深受當地人們的喜愛,經典美食承載了客家人數十載的傳承,一代傳承一代下來的經典美食,今天帶大家去探訪廣東梅州傳統經典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