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毒性皮膚病
火燎皰(單純皰疹)、纏腰火丹(帶狀皰疹)、木刺瘊(尋常疣)、扁瘊(扁平疣)、鼠乳(傳染性軟疣)、瘙瘊(尖銳溼疣)。
2. 細菌性皮膚病
水皰溼瘍(膿皰為主的膿皰瘡)、黃水瘡(結痂為主的膿皰瘡)、髮際瘡(頭部毛囊炎)、發蛀頑溼(禿髮性毛囊炎)、肉龜(乳頭狀皮炎)、鬍鬚頑溼(須瘡)、坐板瘡(臀部癤病)、熱毒癤(癤腫)、暑令小癤(汗腺炎)、螻蛄串(頭部多發性汗腺炎、穿通性毛囊炎)、溼毒聚癤(溼疹類皮膚病合併感染)、頑溼聚癤(癤病、慢性皮膚病合併感染)、癰(癰、膿腫)、疔(面部癤、瘭疽、淋巴管炎)、發(蜂窩織炎)、疽(癰,膿腫損害深、伴有全身症狀、虛弱者)、毒(丹毒、淋巴結炎)、蚰蜒瘡(壞疽性膿皮病)、天皰瘡(新生兒膿皰病)、無名腫毒(下肢慢性丹毒所致象皮腫)、代指(甲床、甲溝炎)、頰瘍(急性頜下淋巴結炎)、麻風(麻風病)、瘰癧(淋巴結結核、結核性潰瘍)、流皮漏(尋常狼瘡、疣狀皮膚結核、面部播散性粟粒狀狼瘡)。
3. 真菌性皮膚病
禿瘡(頭癬)、赤瘡(黃癬)、白禿(髮癬)、錢癬(體癬)、刀癬(體癬、疊瓦癬)、瘙癬(股癬、紅癬)、鵝掌風(手癬、手皸裂性溼疹)、臭田螺(趾間糜爛型腳癬)、田螺皰(汗皰型腳癬)、腳蚓證(脫屑角化型腳癬)、腳氣瘡(溼疹樣癬菌疹)、灰甲(甲癬)、紫白癜風(花斑癬)。
4. 瘙癢性皮膚病
攝領瘡(神經性皮炎)、粟瘡(痒疹)、頑溼聚結(結節性痒疹)、水皰頑溼(丘疹性蕁麻疹)、癮疹(皮膚瘙癢症、蕁麻疹)。
5. 溼疹皮炎類皮膚病
溼瘍證(溼疹)、風溼瘍(急性溼疹、過敏性皮炎)、溼毒瘍(亞急性溼疹、脂溢性皮炎、接觸性皮炎、傳染性溼疹樣皮炎)、頑溼瘍(慢性溼疹)、奶癬(嬰兒溼疹)、漆瘡(油漆皮炎)、臍溼瘡(臍部溼疹)。
6. 物理性皮膚病
燙火傷(燒傷)、日曬瘡(日光性皮炎)、凍瘡(中西同名)、雞眼(中西同名)、胼胝(中西同名)、皸裂瘡(皮膚皸裂症)、火斑瘡(火激紅斑)。
7. 紅斑鱗屑性皮膚病
白疕風(銀屑病)、血風瘡(多形紅斑及紫癜類疾病)。
8. 血管性皮膚病
瓜藤纏(結節性紅斑、結節性脈管炎、硬紅斑等)、脫疽(閉塞性脈管炎、雷諾病等)、狐惑病(白塞病)、炸筋腿(下肢靜脈曲張)、臁瘡(下肢潰瘍)、無名腫(下肢象皮病)。
9. 膠原性疾病
鬼臉瘡(慢性盤狀紅斑狼瘡)、皮痺(硬皮病)。
10. 大皰性皮膚病
天皰瘡(中西同名)、火赤瘡(皰疹樣皮炎)。
11. 和營養有關的皮膚病
狐尿刺(維生素A缺乏症、毛髮紅糠疹、毛髮苔蘚等)、青腿牙疳(維生素C缺乏症)。
12. 先天性皮膚病
蛇皮癬(魚鱗病)。
13. 色素性皮膚病
雀斑(中西同名)、黧黑斑(黃褐斑、中毒性黑皮病、炎症後色素沉著等)、白駁風(白癜風)。
14. 皮膚附屬器疾病
肺風粉刺(尋常性痤瘡)、粉刺聚瘤(聚合性痤瘡)、粉刺聚癤(化膿性痤瘡)、鼻赤(酒渣鼻)、白屑風(頭皮糠疹)、面遊風(脂溢性皮炎)、桃花癬(單純糠疹)、發蛀脫髮(脂溢性脫髮)、虛性脫髮(症狀性脫髮)、狐臭(臭汗症)、油風脫髮(斑禿)、痱毒(汗腺炎或汗腺周圍炎)、甲疽(嵌甲)。
15. 黏膜疾病
唇溼(唇炎)、唇風(剝脫性唇炎)、繭唇(腺性唇炎)、口瘡(阿弗他口炎、復發性口瘡)、口糜(鵝口瘡)、陰蝕(外陰潰瘍)。
16. 皮膚腫瘤
瘤(高出皮膚面的腫物)、鋸痕症(瘢痕疙瘩)、翻花瘡(皮膚癌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