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掘力量最深處
Gear
林語堂說:「紳士的演講,應該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日本女生的跑步短褲都特別的短,如果單穿的話,短到幾乎要露出點兒什麼來,難道這是某些文化在跑步領域的另一種體現?
噓,不要想歪,跑步以及跑步的審美還是一件非常健康的話題。就女生跑步短褲為啥特別短這個問題,我專門像日本品牌廠家請教,得到的結論非常有趣。
關於這個問題的來由,涉及的知識點非常廣,不是我老王賣瓜,這篇文章含金量很高,非常值得國內的服裝品牌企業參考。我也是跑了許許多多國外比賽,才從地球人的角度看清了東西方文化和人種差異上的巨大不同。
首先說一下跑步服裝的演進,從最早的一般款式階段(比如80年代流行的寬鬆的類似於休閒的運動服),到科技面料的使用極大提高了性能(至少有一階段大家都知道速幹),再到為特定場景進行的優化(比如壓縮衣,超輕速乾衣),再到設計升級為審美的更高要求。
而跑步知識,國人接觸比較多的來自於runnersworld(跑者世界),那是以標準美國文化為代表的大窗口,什麼亞索800、乳酸門檻、心律跑法等等多數來在於美國跑步技術,裝備方面,也深受《跑者世界》的單方面影響。比如穿衣搭配,跑者世界曾專門就「女性穿緊身褲要不要穿外褲」做過大專題探討,結論是,女性穿緊身褲就不要穿外面的短褲,緊身褲+短褲在美國被認為是最low的穿著方式。很多國內跑友也這樣去模仿。
然而,在我們的鄰居日本,看到的場景恰恰相反,幾乎所有女跑者都是緊身褲+短褲的組合,在日本,直接穿緊身褲會被認為是不雅。
這就尷尬了,同為跑步大國,美國和日本的穿衣文化竟如此不同。經過多方了解,讓我告訴你這個相反文化的真相。
美國和日本的穿衣文化都已經進入到了審美階段,所以他們的服裝文化一定都是強調美感的。
歐美喜歡健身,強調整體的健美,所以在穿著上,強調翹臀。緊身褲一定是展露身材的服裝,怎麼能再套外褲呢?緊身褲單穿也是自信的表現,翹臀沒有?去練啊,穿上就算贏。
而日本則正好相反,女性比較強調柔美,所以不會去練大塊兒肌肉。加上人種的差異,亞洲人很難練出歐美那樣的翹臀,所以,採用壓縮褲+超短的短褲,能夠遮蓋翹臀不足,更大的好處,能顯得腿長。加上對防曬的要求,壓縮褲幾乎是所有日本女跑者都要穿的,衣服也都有很高的防曬指數,防曬霜更是,不要曬傷,也不要曬黑。
現在你該明白了,日本女生的極短短褲,不是單穿的,是為了穿緊身褲的時候套在外面顯身材的。人種身材差異及審美不同才是關鍵。這點,也值得中國服裝廠家思考。
這種審美文化差異,從各家跑步雜誌的封面也能看出巨大差異,美國版多選用肌肉型的跑者,甚至女性也強調小麥色,日本的雜誌封面則是一定是美白,不會是肌肉型,而是略帶點兒肉肉的女跑者。
中國,還沒有一個特別突出的強勢文化產生,不過從人種上看,緊身+外褲或許是女生跑步顯身材的組合,單獨的跑步裙子也是在這種身材特徵及文化背景下產生的。
希望大家都跑得美美的。
分享到朋友圈,也是一種讚賞
黑跑黑話
「跑步服裝,是一種審美的體現,更是文化的體現。」
跑得快,跑的遠,跑的美。衣服不穿有三,吃藕為大。嚇得我logo都塗上了腮紅。
相關文章:
《你那麼忙,竟然有空跑步!時間從哪裡來的?》
《如何文明地參加比賽——照顧好自己,成為賽道一部分甚至亮點》
《夜跑注意事項大合集:比如,不要穿得像個忍者》
《冬天跑步需不需要羽絨服?》
《誰的青春不迷茫,初跑者訓練錯誤大全》
《跑步的醉餓感》
《雨中跑步,四肢發達》
《跑步相面——如何在賽場上分辨一個高手》
點讚是一種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