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威傑教授:以減重手術為中心的綜合治療是逆轉病態肥胖的利器

2020-12-14 騰訊網

在人類漫長的歷史中,饑饉一直是重要主題詞之一,這使得對能量的渴求已經深深刻錄在人類基因組的深處,以至於在物質極大豐富的今天,世界衛生組織需要每年 5 月 11 日以「世界防治肥胖日」等形式來提醒世人肥胖造成的危害。

這一點中國人群的變化足可佐證。根據知名期刊《柳葉刀》的數據,中國目前一共有 9000 萬肥胖人群,其中 1200 萬屬於重度肥胖。不知不覺間,我國已經成為了全球「胖子」最多的國家。

肥胖導致的身體代謝紊亂會給機體帶來巨大的危害,正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生活質量及生命健康。近年來的研究發現,對於病態肥胖的治療,運動、飲食和藥物均難以取得滿意的療效且極易反彈,而外科手術可以獲得持續的減重效果。在這一領域,蘇州明基醫院代謝與減重中心李威傑教授堪稱先驅者之一,而關於減重代謝手術的最新進展及應用狀況,不久前李教授也與丁香園就相關話題進行了交流與探討。

減重代謝手術是因應病態肥胖的「利器」

超重和肥胖是全球引起死亡的第五大風險,全球每年因胖致死的人口至少達 280 萬人。李威傑教授指出,中國人群肥胖比例不斷增加的原因,一方面與經濟水平持續提高、熱量攝入與日俱增有關,另一方面則要歸咎於人們久坐及疏於運動的工作生活習慣。另外,肥胖的遺傳因素也不可小覷,數據顯示,父母中若有一方肥胖,那麼孩子發胖的機率是 30%。而如果父母雙方都處於肥胖狀態,孩子的肥胖機率高達 50%-60%。

肥胖造成的惡果並不只是令身材走樣這麼簡單,它對健康的影響可謂是全方位的,會導致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脂肪肝等多種疾病,甚至可誘發多種惡性腫瘤。同樣來自《柳葉刀》的數據顯示,BMI 體重指數大於 35 的肥胖人群,平均壽命要比正常體重的人少 8 年,健康壽命少 19 年。伴隨著肥胖症患者數量的急劇增長,越來越多的患者迫切需要尋找一種有效的減重方式。在這一背景下,減重代謝手術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減重代謝手術起源於 1950 年代,美國明尼蘇達大學 Varco 醫生首創小腸繞道術。隨後,大量臨床實驗和基礎研究相繼被開展,對手術發揮的減重、降糖和改善相關合併症的效果進行了進一步驗證和探究。2008 年,美國臨床內分泌醫生學會、肥胖協會等聯合發表聲明,承認減重代謝手術是治療某些肥胖型 2 型糖尿病的合適選擇,並提出了減重代謝手術的適應證。

李教授為患者進行體檢報告解讀

李威傑 1980 年畢業於臺灣大學醫學系,也許是機緣巧合,李威傑教授走上從醫之路不久後,便進入到腹腔鏡減重外科領域展開深入探索與實踐,相繼完成了亞洲第一例腹腔鏡 Rour-en-Y 胃旁路手術以及第一例簡易型單吻合口胃旁路手術、可調節胃束帶手術、胃袖狀切除手術以及單吻合口十二指腸空腸手術,並且隨後在減重外科領域開啟了一系列隨機對照臨床手術方式的研究。

目前李威傑教授累計完成減重代謝手術案例超過 6600 例,已經成為減重代謝相關學術論文發表數量最多的研究者之一。

基於手術的綜合治療帶給患者更多獲益

在外科減重領域取得傑出成就後,如何令這類手術造福更多患者成為李威傑教授關注的焦點,為此他付出許多心力在亞洲地區推廣減重代謝手術。與此同時,蘇州明基醫院也在積極籌備代謝與減重醫學中心。在相同目標的召喚下,二者決定攜手前行。李威傑教授受邀擔任蘇州明基醫院代謝與減重醫學中心院長,還授將亞太內視鏡減重暨糖尿病手術分中心設立在蘇州明基醫院,與專家團隊一同為深受肥胖患者困擾的病友操刀。

很多人認為減肥無外乎「管住嘴,邁開腿」,只要能做到這一點,一身贅肉自然會消弭於無形。對於這一觀點,李教授表示,這一方法只適用於一部分肥胖人群,但對病態性肥胖,尤其是合併諸多糖尿病、心血管病等慢性代謝性疾病的肥胖患者,僅僅減少患者的飲食量、增加活動量、促進認知行為改變等內科治療策略,難以幫助患者健康減重。只有通過外科手術為中心的綜合治療才是可行之道,這也是他在蘇州明基醫院代謝與減重醫學中心力推一站式減重服務的重要原因。

就在前不久,李教授團隊為一名年僅 33 歲的男性病態肥胖患者完成了胃縮小術。因為體重嚴重超標,這位患者患有重度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和重度夜間低氧血症,重度最長呼吸暫停 75.0 秒,最長低通氣 58.0 秒,隨時都有失去生命的危險。

李教授表示,在 BMI 超過 37.5 的患者中,只有 0.7% 的女性和 0.3% 的男性可以通過飲食、吃動平衡減肥成功。考慮到病態肥胖患者的代謝性疾病並發風險遠高於常人,因此死亡風險也非常高,以減重代謝手術為中心的幹預措施可以說是這類患者的唯一「救命稻草」。

李威傑教授談到,減重代謝手術可以直接調整人體腸胃結構,從而達到改善人體攝入和吸收的效果,但完全擺脫肥胖困擾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內外科的手段協同發揮作用,因此患者在手術完成後還需積極建立健康合理的飲食習慣,從而維持體重正常水平。

肥胖患者在蘇州明基醫院接受減重治療時,術前需要進行胰島功能、心血管風險以及其他併發症的評估,術後降糖、控脂、增強胰島功能等也都要藉助內科療法。在患者做完減重代謝手術之後,需要控制飲食、規律作息等,但和未經手術時不同的是,手術之後患者食量會大幅下降,不用和飢餓感這種生理反應做鬥爭,會更加容易控制自己。而一般一年之後患者已經減去大部分多餘體重,運動負擔會減小很多,但和作息規律一樣,仍需要主觀上去改變。

基於此,蘇州明基醫院配中心還配備了由個案管理師、營養師組成的個案管理團隊,為患者長期提供專業的營養評估和健康管理,以及個體化的諮詢教育、營養調查評估和飲食指導,每一位患者的手術安全和長期效果都有所保障。全科調養加上標準術式,蘇州明基醫院的病人管理達到了全方位、高標準的要求;成熟的醫療團隊和科學的管理模式也能達到病人對療效與安全的需求。

微創與精準是減重手術的發展方向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肥胖患者開始接受減重代謝手術治療,得以實現持續減輕體重、緩解肥胖相關併發症、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延長壽命等。由於減重代謝手術的大行其道,減重治療的面貌為之一新,手術本身也因為融合了精準和微創的理念,得到了極大發展。

李威傑教授介紹道,1990 年以後,減重代謝手術進入到腹腔鏡手術的時代,術式則以腹腔鏡胃束帶手術及腹腔鏡胃旁路術發展較為成功。與傳統的開放式手術比較,腹腔鏡減重手術僅有數個很小的切口,侵襲性小,傷口癒合恢復速度快,患者疼痛大幅降低,手術的接受程度因此大幅提高。目前,絕大部分減重代謝手術是經由腹腔鏡來完成的,手術相關的死亡率實現了與普通外科手術相似的較低水平。

他特別強調,儘管減重代謝手術安全性已經有了充分的保障,但是手術仍需在有足夠手術累積量的醫院並由有經驗的醫生施行,才能得到理想的結果。而新進的減重外科醫生一定要具備充足的訓練以及在指導醫生的協助下才適合施行該手術。

李威傑教授透露,為了更好更安全地開展減重代謝手術,蘇州明基醫院代謝與減重中心有計劃在新冠疫情結束後,啟動面向全亞洲開展手術相關的培訓。如果條件允許,也會在線上開展類似活動。

減重代謝手術通過胃腸道消化與吸收的重建,已經成為病態性肥胖患者的重要治療方法。如何持續提升減重手術的治療效果,以及如何訓練更多專業的從業人員維持手術的安全性將是重要的研究課題。李威傑教授最後表示,蘇州明基醫院代謝與減重中心已於 2019 年 7 月正式對外服務,希望能以此為契機,推動中國減重代謝手術的應用更上層樓,為廣大被病態性肥胖困擾的患者帶來更多福音。

參考資料:

Wang Y , Xue H , Sun M , et al.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obesity in China[J]. The Lancet Global Health, 2019, 7(9):e1166-e1167.

高銘, 殷浩. 減重手術治療代謝性疾病 [J]. 中華消化外科雜誌, 2013, 12(12):976-979.

Mechanick JI, Kushner RF, Sugerman HJ, et al. American Associationof Clinical Endocrinologists, The Obesity Society, and AmericanSociety for Metabolic and Bariatric Surgery medical guidelines forclinical practice for the perioperative nutritional, metabolic, andnonsurgical support of the bariatric surgery patient[J]. Obesity (SilverSpring), 2009, 17(Suppl 1):S1-S70.

李威傑. 減重外科的發展歷程及前景 [J]. 中華消化外科雜誌, 2013, 012(012):891-893.

Buchwald H, Oien D M. Metabolic/bariatric surgery worldwide 2011[J]. Obesity surgery, 2013, 23(4): 427-436.

Gregg E. Obesity, diabetes, and the moving targets of healthy-years estimation[J]. 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 2015, 3(2): 93-94.

相關焦點

  • 做完減重手術,能吃又能瘦?
    2001年,單吻合口胃旁路手術首次被提出用於治療肥胖合併2型糖尿病。 早在15年前,李威傑教授團隊便開始嘗試OAGB,目前OAGB手術量在歐洲及亞太地區增長迅速。 2019年,中國肥胖及2型糖尿病外科治療指南提出:OAGB已經在臨床上獲得長期的隨訪數據,減重和降血糖效果不差於RYGB,其手術難度相對降低。
  • 你真的了解「切胃手術」嗎?/詳細解讀減重手術
    我們來逐一為您解答~ 01 什麼是代謝減重外科? 代謝減重外科是以治療肥胖及其伴隨的代謝性疾病(包括胰島素抵抗、2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高血脂、高血壓、非酒精性脂肪肝、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多囊卵巢綜合症等)為目的的一門學科。 02 減重手術技術成熟嗎?
  • 兩岸五臺手術同步直播,聚焦病理性肥胖、術後復胖
    臺灣、大陸兩岸的代謝減重外科專家將在會上進行手術直播,手術類型多樣:臺灣地區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王偉教授、高雄義大大昌醫院宋天洲教授:經腹腔鏡胃袖狀切除術中心綜合醫院陳榮堅教授:經腹腔鏡修正型胃旁路手術蘇州地區由江蘇省人民醫院梁輝教授與蘇州明基醫院毛忠琦教授:經腹腔鏡胃旁路手術蘇州明基醫院李威傑教授:經腹腔鏡單吻合口胃旁路手術
  • 這一任職填補了中國大陸減重外科在國際上的空白,王存川教授被選為國際肥胖與代謝病外科聯盟亞太區(IFSO-APC)候任主席
    2019年3月21~23日,國際肥胖與代謝病外科聯盟亞太區年會(IFSO-APC 2019)首次在中國舉行。會議匯集了眾多肥胖與代謝病的減重大咖,對亞太地區肥胖人群的治療進行學術討論、交流、學習,從而達到「傳承、創新、規範、提高」的目標。
  • 減重手術——肥胖型多囊卵巢症候群患者治療新選擇
    體重指數(BMI)=體重(kg)÷身高的平方(m⊃2;)對於中國人而言:BMI<18.5為體重過輕;18.5≤BMI<24為體重正常;24≤BMI<28為超重;BMI≥28為肥胖。且中國人以腹型肥胖為主,如果男性腰圍≥90cm,女性腰圍≥85cm,就是中心性肥胖。
  • 這家醫學中心幫你逆襲大變身!
    如果你曾多次下定決心減肥,卻被成效慢、難堅持擊敗了的話,你就一定要了解一下蘇州明基醫院代謝與減重醫學中心。對於嚴重肥胖患者/肥胖合併代謝症候群患者來說,常規的飲食控制和運動減肥已不適合他們,減重代謝手術是嚴重肥胖患者長期有效的治療方法。
  • 胖子福音---醫衛專家:減重手術為超級肥胖者帶來希望
    醫衛專家指出,超級肥胖者適合通過減重手術降低體重,讓身體更加健康。目前,全世界體重超重的人群高達6億,中國肥胖者超過9000萬,肥胖已經成為世界衛生組織確認的十大慢性疾病,並可導致心血管疾病、代謝併發症和腫瘤等多種疾病。5月11日被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為世界防治肥胖日。
  • 直播預告:肥胖與代謝疾病息息相關,減重手術如何減肥
    12月10日10:00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減重與代謝外科病區主任梁曉宇教授做客人民健康直播間,給大家講解肥胖與代謝疾病的關係,以及減重手術如何減肥。專家介紹梁曉宇,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減重與代謝外科主任,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肥胖與代謝病綜合預防診治中心首席外科專家,美國加州大學、杜克大學高級訪問學者。
  • 恭喜可麗可心河南平輿店高總的父親於9.13日在北京明德醫院由黃致錕教授進行胃轉流手術,圓滿成功
    瘦身吧!女神! 報名吧!女神!所以,肥胖要趕緊治,別耽誤!很多人反映:按照網上流行的減肥方法卻怎麼都減不下肥,甚至越減越重,這是怎麼回事?「亞洲減重手術教父」黃致錕教授說,有可能是患有了減重困難的病態性肥胖!
  • 體重220多斤19歲女孩停經半年 肥胖可導致內分泌異常
    沒想到的是,肥胖還給菲兒帶來了健康問題。她的月經一直不太規律,而最近這半年來,「大姨媽」竟一次都沒來過。「肥胖增加了很多疾病的患病風險。實際上,每個系統和器官都有可能被累及。」蘇州明基醫院代謝與減重醫學中心院長李威傑教授表示,有許多年輕女性有不同程度的不育、月經紊亂、閉經等問題,檢查後發現其中有很多伴有肥胖,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於脂肪含量增加,而導致雄激素增加。同時,肥胖女性常伴有胰島素抵抗和瘦素抵抗,胰島素抵抗使脂肪合成進一步增加,瘦素抵抗則可導致女性月經不調、不排卵、不育。這種情況通常表現為肥胖在前、停經在後,進而肥胖再加重,且以腹型肥胖為主,減重治療後可以使月經恢復。
  • 孟化教授談肥胖患者如何正確減重
    健康界請到了中日友好醫院外科代謝減重中心主任、中國醫師協會肥胖糖尿病外科專業委員會常委孟化教授為我們講述適合超重患者的正確選擇減重方式。 另外,還有一些垂體瘤會分泌一些激素導致患者過度進食,以及一些皮質醇類激素分泌過多,都是導致繼發性肥胖發生的原因。針對這類肥胖要積極治療原發病,把原發灶切掉後便可解決肥胖問題。孟教授談到,某位知名主持人也曾有過特別胖的階段,想要通過手術的方式進行減重,但在術前檢查發現肥胖是由於腎上腺出現一個腫瘤引起的。因此在檢查及評估結束之後,她做腎上腺腫瘤的切除,解決了原發病後,所引起的庫欣症候群便迎刃而解。
  • 肥胖人群的福音——我院成功開展胃腸減肥降糖手術
    據侯春光介紹,我院胃腸外科已與安徽醫科大學附屬第二人民醫院著名減重專家汪泳教授聯手共同為廣大胖友創造美好的未來! 關於減重手術你所關心的幾個問題對於重度肥胖(BMI≥32.5)來說手術是唯一的選擇,通過手術在胃腸道進行手術治療,從而達到減肥降糖,治療多囊卵巢綜合症,高血壓,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等。
  • 48天減重100斤!協和醫院減重代謝MDT團隊為357斤胖小夥手術「縮胃」
    輾轉多家醫院求醫後,張宣偶然得知協和醫院可以做減重代謝手術。該手術將調整代謝功能與手術縮胃同步進行,幫助肥胖患者減重,重拾健康。於是他下定決心,向協和醫院減重代謝MDT團隊專家、胃腸外科主任陶凱雄教授求助。
  • 減重手術!市醫院專家團隊來東昌府院區發福利了!
    ,體重70kg,那麼他的BMI計算方式為70÷1.7⊃2;=24.22,即BMI為24.22,屬於輕度超重狀態了。對於BMI指數超過27.5的單純性肥胖患者,則最好向專業醫療機構尋求科學健康的減重管理。 如果BMI指數超過32.5,則屬於重度肥胖患者,一般的控制體重的行為方式和藥物治療的有時很難起到作用,那麼這些患者可以考慮下面我們要推出的手術治療方式了。
  • 中國肥胖日|「減肥手術」流行,真的安全嗎?
    中國大陸肥胖人數已經超1億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國際減重中心主任王存川教授介紹,衡量肥胖最簡單的標準是體重指數,即BMI超過28。當然這個指標在不同種族和不同國家有一定的區別,比如在西方國家,以白種人和黑人BMI超過30為肥胖,亞太地區更多的國家以27.5為基準。
  • 一個月減重28斤!「減重手術」怎麼回事兒?靠譜嗎?
    朱江帆介紹,2017年發表在美國《克利夫蘭醫學雜誌》的研究表明,減重手術安全性優於闌尾切除,併發症的發生率和死亡率甚至比闌尾切除還要低。另外,這項研究還發現,減重手術治療糖尿病優於藥物治療。此前,國內患者的臨床資料已經表明,減重手術能夠讓患者在肥胖相關併發症方面受益。
  • 霸不霸道自己看——吉大三院減重科姜濤教授親自教您減肥!
    這其實是一種錯誤的觀念,姜濤主任說:「肥胖不僅不富態,甚至是一種病態!過多的脂肪堆積在體內會對五臟六腑造成擠壓,久而久之疾病就找上門來了。」手術折騰?NO!很多肥胖及糖尿病患者拒絕做手術的原因之一就是覺得手術太傷元氣,其實這種觀念是不對的。
  • 廣州醫生減重手術「一拖五」解難題
    信息時報訊(記者 廖溫勃 通訊員 張燦城 陳笑梅) 在4年前,體重180斤的時候沒有下定決心減重;到如今,身體又胖了近百斤,還有甲狀腺癌等與肥胖密不可分的9種疾病纏身——在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國際減重中心,醫生為來自江門的小謝(化名)定製手術方案,「一次性」完成了6大手術,僅用6個小孔微創便解決了難題。
  • 娃娃宅家暴長40斤,必須手術減重!原因竟是……
    為了重回健康正軌,家人決定讓玲玲接受外科減重手術。據了解,玲玲新生兒時一頓的飲奶量就能達到80ml,比一些同齡小孩一周的飲用量都多。跟著爺爺奶奶生活的幾年,老人家對她的飲食需求更是有求必應。12歲體檢,就被查出脂肪肝。為了女兒的健康,夫妻倆一邊控制她的飲食,一邊加大運動監督,「跟著爸爸去跑步,結果比我走得都慢。」
  • 357斤胖小夥手術「縮胃」 48天減重100斤
    而且,極度肥胖讓他感到自卑,開始封閉自己,疏遠朋友。為了減肥他曾嘗試過各種方法,節食、健身、喝減肥茶、吃減肥藥,可體重秤上的數字依然只升不降。今年,張宣被診斷出代謝症候群、中重度脂肪肝、高血壓、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等一系列因肥胖引起的疾病。輾轉多家醫院求醫後,張宣來到協和醫院,向胃腸外科主任陶凱雄教授求助手術減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