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2020騰訊ConTech大會在北京召開。本次大會以「心懷好奇 打開眼界」為主題,騰訊公司副總裁陳菊紅、全球暢銷書《槍炮、病菌與鋼鐵》和《劇變》作者賈雷德·戴蒙德、全球暢銷書《灰犀牛》作者米歇爾·沃克、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奧運冠軍鄧亞萍、著名神經生物學家魯白、嫦娥一號任務01指揮員李本琪等近30位全球嘉賓出席了本次大會。
在會議上,騰訊公司副總裁陳菊紅、騰訊新聞運營總經理黃晨霞、騰訊新聞產品總經理馮濤分別從內容生態的用戶需求、內容運營和技術支撐三個角度介紹了過去一年騰訊新聞的發現與成績。
騰訊公司副總裁陳菊紅
「用戶的需求推動著整個內容生態的進化。」陳菊紅表示,「內容推薦正走向「算法+身份認同」的階段,用戶對專業和權威內容更有信任度,同時內容消費遇見信任度金字塔,人們更喜歡信任和閱讀有價值的內容。作為平臺,應該抓住用戶和創作者的核心訴求,驅動創作者和用戶的雙邊收益最優化,消除雙邊收益的錯配和衝突。」
同時,黃晨霞也指出「內容消費存在『規模不經濟』的現狀,核心在於低質量內容蔓延,消費更多並不意味著收穫更多。」
據企鵝智庫《數字內容產業趨勢報告2020-2021》顯示,有超過60%的用戶在抱怨假新聞、標題黨和低質內容,超過70%的用戶把信息的真實性作為內容消費的第一價值訴求。
真實的優質內容是用戶的第一追求。針對此,在過去一年裡,騰訊新聞以「ConTech技術」為底層機制,融合機器學習和人的專業知識,升級了用於闢謠的「較真」機制。馮濤指出,「內容的真實性是值得信賴的基礎和底線」,因此騰訊新聞在業內首創了線索發現、專家+算法查證、自動謠言攔截和實時分發的較真技術流程。截至目前,騰訊新聞在謠言識別模型上累計百萬級別的樣本數量,識別精度能夠達到93%。
從2020年初至今,騰訊新聞共提供了超過4400條闢謠原創內容,產生了約17億次瀏覽量,其中和新冠肺炎相關的內容有700多條,直接產生了超過10億的瀏覽量,觸達約3.5億用戶。在更細分的市場,騰訊新聞則利用模型來攔截疑似低俗的內容,再交由內容專家判斷,在過去11個月之中,在數十億條內容當中,騰訊新聞攔截了超過4000萬的低俗內容。
騰訊新聞運營總經理黃晨霞
同時,騰訊新聞推出了包括繁星計劃在內的多個優質創作者參與計劃,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騰訊新聞優質創作者數量相比去年同期提升了190%,優質作者的周活躍度也達到了92%,同時優質作者的粉絲數量增長了74%。僅騰訊新聞繁星計劃就有4萬優質創作者參與,累積生產優質內容72萬篇,出卡爾·薩根獎獲得者鄭永春、美國普渡大學農業與生物學系食品工程專業博士雲無心等一系列優質創作者。
正如陳菊紅所指出的,新聞和新知內容能夠為用戶提供好奇心和獲得感的雙重滿足。絕大多數用戶渴望在獲得資訊之後,能看到更有深度的圖文報導、更系統化的專題匯聚、以及來自專家達人的解讀。
在推薦系統上,騰訊新聞基於準確的內容理解和用戶興趣的理解,召回更多元的內容給到用戶。並且通過探索算法快速發現和學習用戶對於新內容的興趣和喜好,通過一系列組合拳最終實現分發多樣性以及用戶正向的興趣共鳴,為用戶開啟眼界之旅。
騰訊新聞產品總經理馮濤
在會議上,黃晨霞宣布,2021年騰訊新聞還將全面升級內容生態計劃,流量向值得信賴、追求審美的原創作者傾斜,提出升級的優質創作者成長體系。在潛在原生內容創作者挖掘、內容創作賦能、知識經紀人、創作者學院、優質創作者扶持等五大維度發布九大計劃,滿足用戶獲取熱點、新知等新的審美內容需求。
針對所有值得信賴的優質創作者,騰訊新聞將共計投入20億元扶持資金和每月300億的扶持流量。同時新建信用機制,從原創度、低質率、搬運標籤等維度衡量創作者信用,進而提供對應的資金、流量扶持或打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