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封鎖後,卡達斷交危機終現轉機

2020-12-14 界面新聞

記者 | 安晶

被沙烏地阿拉伯、阿聯、埃及、巴林封鎖三年後,卡達的斷交危機終於出現轉機:沙特外交大臣稱達成協議已經「近在咫尺」,卡達外交大臣對化解危機持樂觀態度。

2017年6月,沙特等四國以卡達支持恐怖主義和破壞地區安全為由宣布與卡達斷交,並對其進行封鎖。封鎖至今沒有解除。

斷交危機後,被海灣同胞孤立的卡達加強了與土耳其、伊朗等國的合作,卡達航班開始借道伊朗。

去年,沙特與卡達就解決危機進行會談,但最終不歡而散。

如今,隨著美國總統川普即將離任,留下更多外交遺產、加強海灣地區的反伊朗聯盟、阻礙拜登上臺後的伊朗政策成為了川普的迫切任務。本周,川普女婿庫什納前往沙特和卡達進行會談。

目前,雖然沙特帶頭表態,但阿聯等三國尚未置評。卡達被控支持穆斯林兄弟會,而穆兄會被阿聯視為眼中釘。在封鎖卡達的行動中,阿聯一直走在前列。

據半島電視臺和NBC新聞12月4日報導,沙特外交大臣費薩爾當天在義大利地中海對話論壇視頻會議上宣布,過去幾天,各方在解決卡達斷交危機上取得「重大進展」,達成最終協議已經「近在咫尺」。

在講話中,費薩爾特別感謝了川普政府的支持和科威特的斡旋。同一天,科威特外交大臣艾哈邁德通過該國電視臺發表聲明,宣布卡達危機相關方進行了「有成果的討論」,各方均表示了對海灣地區阿拉伯國家團結和穩定的期盼。

科威特的聲明發表後,卡達外交大臣穆罕默德在Twitter發文,將科威特的聲明稱為解決危機的「重要一步」,並對科威特和美國表示了感謝。當天早些時候,穆罕默德宣布在外交解決卡達危機上取得「進展」。

圖片來源:Twitter

2017年宣布斷交後,沙特等四國對卡達提出了13項要求,包括關閉半島電視臺、關閉土耳其駐卡達的一處軍事基地、降級與伊朗的聯繫、停止對穆兄會的支持。

但這一系列舉動起到了反作用,反而加強了土耳其、伊朗與卡達的關係。斷交危機開始後,土耳其在卡達新建了軍事基地;伊朗則通過為卡達航班過路提供領空,獲得了每年1.3億美元的收入。

據彭博社報導,美國官員透露,隨著美國和伊朗關係持續緊張,包括美國務卿蓬佩奧在內的官員對卡達航班借道伊朗表示了不滿。

他們擔憂,如果卡達航班上有美國乘客,伊朗強迫飛機在伊朗境內停靠,將引發人質事件。

伊朗核科學家法赫裡扎德遇刺後,川普女婿庫什納就立刻前往沙特和卡達進行會談。

據消息人士透露,此次沙特與卡達達成的初步協議中有一條正是同意卡達航班重新使用沙特領空。作為交換,卡達需撤回對沙特的一系列訴訟。卡達已經在海牙國際法院對沙特等國提起訴訟,指控各國對卡達種族歧視。

在解除對卡達封鎖上,雖然沙特率先做出表態,阿聯等三國尚未發聲。

在四國中,阿聯是對卡達態度最強硬的國家,一直積極奔走,希望在美國等國協助下逼迫卡達放棄支持穆兄會。

阿聯國內有與穆兄會有關的政治組織,穆兄會也因其強大的影響力被阿聯視為威脅到政權存亡的眼中釘。2012年,阿聯警方把穆兄會定為比伊朗更嚴重的威脅。

據美國政治響應中心的數據,斷交卡達之前,阿聯在2016年到2017年已經投入2000萬美元,專門在卡達問題上遊說美國政府官員,試圖把卡達塑造為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就在今年9月,阿聯再次抨擊卡達支持極端主義。

目前,阿聯政府在美國的遊說公司已經從2016年的五家增至八家;卡達則從五家上漲到16家。

倫敦國王學院研究人員克裡格(Andreas Krieg)在接受半島電視臺採訪時指出,正是由於想讓阿聯與卡達握手言和最為困難,因此美國才首先讓沙特與卡達達成協議。

有消息人士透露,解決卡達斷交危機的初步協議中只涉及卡達與沙特,不包括阿聯、埃及和巴林。

除了穆兄會問題,在制衡伊朗方面,阿聯和巴林此前已籤署協議,宣布與以色列恢復正常關係。

法赫裡扎德遇刺後,伊朗已認定以色列為主謀。以色列政府於周四發布警告,呼籲國民不要前往阿聯和巴林。

相關焦點

  • 沙特等四國與卡達恢復外交關係 化解斷交危機
    原標題:沙特等四國與卡達恢復外交關係,化解持續三年半的斷交危機 海合會峰會釋放團結信號  1月5日,第四十一屆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海合會)首腦會議在沙特西部城市歐拉閉幕。會議籤署了《歐拉宣言》,強調海灣各國應團結一致,共同應對外部挑戰。有分析認為,峰會最大成果是沙特等4國與卡達恢復外交關係,持續三年半的海灣斷交危機得以化解。
  • 海灣斷交危機有望化解 沙特、卡達表樂觀
    持續3年多的海灣斷交危機最近傳出破冰信號。沙烏地阿拉伯、卡達和科威特等方面4日均對化解危機表示樂觀。美國消息人士披露,斷交相關方已經達成初步協議,有望在幾周內籤署最終協議。  沙特外交大臣費薩爾4日通過視頻連線參加在義大利首都羅馬舉辦的一場論壇。
  • 海灣斷交危機傳出破冰信號 卡達稱「非常樂觀」
    海灣斷交危機傳出破冰信號 卡達稱「非常樂觀」 央視網消息:持續
  • 沙特等國和卡達復交 三年危機何以化解?
    歷經三年斷交風波,沙烏地阿拉伯和卡達終於和好了。作為和解的姿態,沙特王儲穆罕默德在停機坪前擁抱了前來沙特參加會議的卡達埃米爾塔米姆。沙特外交大臣費薩爾在峰會閉幕後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歐拉宣言》見證了各國強烈的政治意願和誠意,沙特、巴林、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埃及已與卡達恢復全面外交關係,此舉翻開了促進地區安全與穩定的「新篇章」。作為首腦會議的主持人,穆罕默德在發表致辭時說,海合會成員國籤署的這項宣言對地區團結與穩定至關重要,有助於促進地區發展並應對周邊挑戰。
  • 海灣國家斷交僵局現轉機:卡達元首抵達沙特參會,海合會各方籤署...
    卡達半島電視臺稱,這一協議的籤署標誌著沙特、巴林等海灣國家與卡達之間的斷交危機即將結束。與以往幾次峰會不同的是,卡達埃米爾(國家元首)塔米姆應邀出席本屆峰會,這也是2017年6月沙特宣布與卡達斷交後,塔米姆首次訪問沙特。峰會召開前,沙特和卡達還宣布互相開放陸海空邊界。雖然海合會成員國達成協議,但也有分析認為,卡達與相關國家的和解很難一蹴而就。
  • 卡達危機三年半終破冰:沙特重開邊境,海合會再次團結?
    塔米姆5日應沙特國王薩勒曼之邀抵達沙特西部城市歐拉,參加第41屆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海合會)首腦會議,這也是沙特宣布與卡達斷交三年半來,塔米姆對沙特的首次訪問。在此次會議上,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宣布,海合會成員國已經就「團結與穩定」達成《歐拉協議》,結束與卡達持續三年半的外交爭端。
  • 海灣斷交危機曙光初現,沙特與卡達重修舊好?
    持續3年多的海灣斷交危機終於初見曙光。科威特外交大臣艾哈邁德·薩巴赫(Ahmad Nasser Al Mohammad Al Sabah)1月4日宣布,沙烏地阿拉伯和卡達從當晚開始相互開放陸海空邊境。沙特與卡達是陸上鄰國,但自2017年6月的海灣斷交危機以來,邊境已經處於鎖閉狀態。另據卡達通訊社4日報導,卡達埃米爾(即國家元首)塔米姆將率團前往沙特,出席第41屆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以下簡稱「海合會」)首腦會議。這屆峰會原定於2020年12月舉行,但後來推遲到2021年1月5日召開,就是為了使各國有更多時間來協調磋商。
  • 海灣斷交危機緣何得以化解
    會議的最大亮點是持續三年半的海灣斷交危機得以化解,沙特等國與卡達恢復外交關係。  分析人士指出,沙特等國選擇在此時與卡達「和好」,既是有意解決海灣阿拉伯國家內部問題以應對「伊朗威脅」,又是在向即將上臺的美國拜登政府示好。不過,鑑於雙方之間矛盾並未得到徹底解決,未來能否實現緊密合作仍存變數。
  • 沙特等國與卡達恢復外交關係 斷交危機迎和解曙光
    中新網1月6日電 綜合報導,持續3年的卡達斷交危機迎來和解曙光。5日,沙烏地阿拉伯外交大臣費薩爾表示,沙特等國已與卡達恢復全面外交關係。卡達方面對此表示歡迎。
  • 卡達斷交問題出現解決的明顯跡象,為什麼這樣說,原因是什麼?
    在科威特宣布在結束爭端方面取得進展後,上周五(12月4日),沙烏地阿拉伯外交大臣表示,沙特與卡達之間激烈爭端的解決方案似乎「觸手可及」。同時,卡達外交部長稱,現在有行動來解決海灣地區爭端,但任何解決海灣爭端的方案都應該是整體性的。由於沙特是四國中舉足輕重的一國,因此沙特外交大臣關於海灣爭端解決的樂觀斷言應該是可信度較高的。
  • 巴林釋放化解斷交危機信號,下月的這場會議備受期待
    繼沙特、埃及和阿聯之後,巴林23日釋放願意化解海灣斷交危機的信號,令即將舉行的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海合會)會議備受期待。巴林通訊社報導,由巴林國王哈馬德直接領導的最高國防委員會23日開會,會後宣布有必要「通過和平途徑結束地區衝突和爭端」。
  • 卡達對《歐拉宣言》表示歡迎 三年半的斷交風波暫時緩解
    來源:央視原標題:卡達對《歐拉宣言》表示歡迎 三年半的斷交風波暫時緩解△圖為當天的歐拉峰會(來源卡達國家通訊社)當地時間1月5日晚間,卡達正式發表聲明,對當天在沙特歐拉舉行的第四十一屆海合會領導人峰會上宣布的《歐拉宣言》表示歡迎。
  • 阿聯等國或一周內與卡達恢復部分往來
    【新華社微特稿】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政府高級官員7日說,先前與卡達斷交的阿拉伯國家可能在一周內恢復與卡方的交通往來和貿易。阿聯外交事務國務部長安瓦爾·加爾賈什在一場視頻記者會上說,「實際措施將在一周內」落實,包括航班、海運往來和貿易。
  • 沙特航空將從11日起恢復飛往卡達的民航航班
    圖片來自沙特航空官方網站   沙烏地阿拉伯國家航空公司——沙特航空公司當地時間9日向外界宣布,將從11日起開始恢復往返於沙特與卡達之間的民航航班。該公司發布的公告顯示,沙特與卡達之間未來每周將運營7班航班,其中4班航班往返於沙特首都利雅得與卡達首都多哈之間,另外3班航班則往返於沙特西部城市吉達與多哈之間,而恢復後的第一班航班將於1月11日16時40分從利雅得飛往多哈。當地時間早些時候,沙特與卡達陸上邊境的薩勒瓦口岸正式恢復開放。
  • 沙特與卡達陸上邊境口岸9日正式恢復開放
    沙烏地阿拉伯與卡達陸上邊境的薩勒瓦口岸9日正式恢復開放。沙特國家通訊社的報導顯示,當地時間9日下午,來自卡達境內的第一輛汽車進入沙特境內,車上人員在經過邊境時除出示護照外,還按照疫情防控規定被測量了體溫,並承諾在三日內接受新冠病毒核酸檢測。
  • 沙特-卡達走向和解的背後
    12月4日,沙特外交大臣費薩爾.本.法爾漢(Prince Faisal ben Farhane)宣稱,包括沙特在內的海灣國家與卡達間持續3年多的外交危機「解決指日可待」。
  • 中東四國突然宣布與這國復交,一場危機得以解除,四國為何妥協了?
    當日海灣國家籤署「團結與穩定」協議,與會旁聽的埃及也宣布與卡達復交,長達三年半的卡達斷交危機終於落下帷幕。然而,各國的關係修復能走多遠引發了外界討論。2017年6月,沙特、阿聯、巴林和埃及四國宣布與卡達全面斷交,並對其施以海、陸、空封鎖。這場聲勢浩大的斷交危機雖事發突然,但也早有伏筆,此前雙方已爆發過幾次小型外交風波,矛盾的焦點是對伊朗和政治伊斯蘭的不同態度。
  • 卡達海岸巡邏隊再次攔截巴林船隻
    原標題:卡達海岸巡邏隊再次攔截巴林船隻卡達內政部12日發表聲明說,卡達海岸與邊境安全總局巡邏隊當天攔截了一艘進入卡達海域的巴林船隻。聲明說,被攔截船隻當時在卡達海域進行捕魚活動,船上3名船員中1人為巴林國籍。這3名船員已被轉交至卡達檢察機關,以完成針對他們的法律程序。11月25日,卡達海岸與邊境安全總局巡邏隊曾攔截了兩艘進入卡達海域的巴林船隻。經過卡達與巴林方面協商,兩艘船隻隨後被允許離開卡達水域。
  • 經卡達轉機乘客在轉機區域停留時間不能超過24小時
    據中國駐卡達大使館微信公眾號消息,近日,卡達航空公司官方網站發布通知稱,2020年7月26日將起恢復多哈—廣州客運服務,初期每周周日運營一班。更多詳細信息及退改籤機票事宜,請查詢卡達航空公司官方網站:https://www.qatarairways.com/zh-cn/important-notice.html近期,一些中國公民向大使館諮詢經卡達哈馬德國際機場轉機回國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