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miere是一款常用的視頻編輯軟體,由Adobe公司推出。現在常用的有CC2017,CC2018,CC2019,CC2020版本。PR是一款編輯畫面質量比較好的軟體,有較好的兼容性,且可以與Adobe公司推出的其他軟體相互協作。目前這款軟體廣泛應用於影視編輯,視頻剪輯。作為一款適用於電影、電視和Web的領先視頻編輯軟體,擁有多種創意工具,能夠與其他Adobe應用程式和服務的緊密集成,可以通過順暢的工作流程幫助您將素材打造成為精美的影片和視頻。
Premiere對配置的要求沒有AE後期,三維動畫那麼高,10代I5/10代I7+16G內存+就能流暢運行,很多中高端筆記本都能滿足PR剪輯的需求,但需注意硬碟、低壓U、擴展接口、散熱、顯示器等問題。
一、CPU:
筆記本如何選查看CPU好壞呢?主要看哪些指標?筆記本CPU最重要的性能參數是頻率、核心+線程數、三級緩存數。頻率越高,核心數、線程數越多,三級緩存數越大,筆記本運行速度也越快。
1、主頻:
對於PR剪輯來說,選擇一個高頻率的CPU至關重要,一般查看CPU的主頻,至少2.0Ghz以上,睿頻至少4.4ghz以上,因為頻率影響到實時預覽速度。尤其是剪輯4k以上高清素材、以及複雜轉場、複雜特效的實時預覽,高頻率的CPU的運算效果更加明顯。
2、多核、多線程:
CPU一般有4核,6核,8核,12核,線程數一般為核的2倍,比如核是6,通常線程就是12。(個別線程是1倍,即6核6線程)
多核心對最終的渲染輸出有幫助,因為渲染輸出的部分有大量重複計算,核心數、線程數越多,並行運算性能越好。不過也不是核越多越好。有網友測試發現,PR渲染時,超過10核以後提升就不明顯了。因此,對PR來說,選擇6—8核的CPU是性價比最高的。在這個核數的基礎上儘量選擇主頻高的,比如在2.0—5.1Ghz之間選擇。
3、三級緩存:
三級緩存是CPU和內存交互的橋梁,緩存一般有8M、12M、16M幾種。緩存越大,CPU和內存交互的就越快,進而整體性能就越好,比如12M的就好於8M的。
對於PR剪輯而言,選擇三級緩存數12M以上的CPU就可以了,一般9代I5、8代I7都達到了。
4、CPU晶片:
選擇CPU不能只看頻率與核心,還要看晶片新舊,新一代的CPU晶片無論是架構、工藝,還是穩定性、兼容性都要比舊一代的晶片好很多。
晶片的代數越新,性能越好。通常i9高於i7,i7高於i5,如果加入代數比較就不一定了,比如i7雖然比i5高端,但9代i7就沒有10代、11代i5性能高,更多情況下,10代、11代的I5的性能肯定要遠高於9代的I7。
PR剪輯建議選擇十代、九代的I7處理器,或者十代、十一代I5;八代、七代的晶片太老,不推薦選擇。
5、低壓U與標壓U:
由於PR剪輯對CPU的性能有高要求,不要買功率15W以下的低壓U,要買功率45W的標壓U,用低壓U筆記本進行PR剪輯會十分卡頓,添加轉場、特效時甚至出現死機、崩潰的現象。
如何區分低壓U與標壓U?
一般主頻1.8ghz以下的,2核4線程CPU,以及後綴帶U的多半是低壓CPU。
主頻2.0ghz以上,睿頻4.4ghz以上,核心4核以上的,CPU型號後綴帶H的或G7多半是標壓U。
標壓U性能非常好,用來做PR剪輯、調色非常合適。
二、內存:
內存不夠,會造成PR預覽2k等高清視頻卡頓,添加穩定運動轉場等特效時播放卡頓,加載大量素材時以及加載字體時速度緩慢,內存不好還會造成PR死機、軟體崩潰等問題,所以內存對PR來說非常重要,很多做後期的人都說內存才是最重要的,確實如此。
——內存的參考指標:
主要是:①內存類型,②內存大小,③內存頻率。
①、內存類型:就是DDR3、 DDR4;選擇DDR4要先進更好一些。
②、內存大小:一般單條8G和單條16G的使用居多。對於PR而言非常需要大內存,32G的筆記本價格在萬元以上,價格較貴。可以買16G的內存的筆記本,7千元左右,只要筆記本有2根插槽,可以向客服申請再加一個16G內存,多掏幾百元,升級到32G內存。
對於PR而言,建議選擇內存在16G以上的,有預算,再加幾百元升級到32G,大內存對剪輯、渲染幫助非常大。
③、內存頻率:
頻率越高的內存,數據傳輸速度越快。比如2666Mhz的內存就比1600MHZ的內存速度快,頻率越高的內存價格也越貴。建議選擇:2400Mhz以上內存頻率的筆記本,內存頻率低了會拖慢CPU的速度。
現在,有的筆記本的高頻內存甚至達到了3200MHz、4266MHz,性能非常好。
④、雙通道內存:
雙通道內存就是同型號的兩根內存組成一個整體,形成1+1>2的效果。
比如一個筆記本是單根內存16G的,另一個是8GX2根,後者的性能肯定比前者強很多。
雙通道內存對於2K以上剪輯、AE特效、濾鏡、PR視頻渲染輸出的幫助非常大。
三、顯卡:
顯卡對顯示高斯模糊,銳化等濾鏡效果有加速預覽的作用,在調整圖層上調色時(尤其是 lumetri 調色)顯卡也在發揮作用,以及載入4K以上超高清素材時,也要依賴顯卡的GPU解碼。鑑於PR的CUDA加速對N卡兼容性比A卡更好些,建議選擇N卡,以免PR開啟水銀加速時彈出錯誤提示。
顯卡的選購指標:顯存、位寬、CUDA核心數、核心頻率。
①顯存、位寬:
顯存、位寬的大小決定了圖像數據通道的寬度,也決定了數據的吞吐量。
顯卡的顯存越大、位寬越大顯卡的性能就越高,尤其是4k等高解析度素材需要的顯存非常大,至少6GB以上。不然導入1個4k文件,很容易爆顯存。
②顯存類型:一般有GDDR5,GDDR6,建議選擇GDDR6,傳輸速度更高一些。
四、硬碟:
對於計算機來說,CPU、內存、主板的頻率已經很高很快了,唯獨硬碟是一塊軟肋,硬碟的慢速度拖慢了CPU、內存的整體效率。有時導入大量素材視頻的時候PR停止運行,以及導出視頻失敗,就是因為硬碟不夠好。
打開任務管理器發現CPU和內存的利用率都不高,剪輯預覽的時候非常卡頓,這就是硬碟嚴重拖慢速度的表現。
建議選擇:512G以上的固態硬碟,把PR軟體和作業系統都安裝到固態硬碟上,然後把緩存也設置在固態上。如果你只是剪輯1080P以下解析度素材,機械硬碟就足夠了。如果要剪輯4k素材,就需要外掛一個移動固態硬碟、或者磁碟陣列。二者都能提高硬碟速度,達到4k剪輯的要求。
但磁碟陣列的價格要比移動固態硬碟貴很多,除非你是電影、電視劇等時長很長的項目,那就需要陣列,只有陣列的儲存空間才夠。
剪輯4k,小項目推薦使用固態硬碟,價格便宜,而且滿足4k傳輸速度(500M/S以上)。
現在的1T移動固態價格也不是很貴,700元左右,傳輸速度非常快。
五、顯示器:
筆記本的顯示器也是一個重要的硬體,很多筆記本顯示器的色彩非常不好,建議選擇的時候,滿足色域在NTSC 72%或者SRGB 99%以上的顯示器。
其次面板材質要是IPS屏 , LED背光的,屏幕尺寸15寸以上,長寬比:16:9寬屏,解析度:1920x1080以上。
最後強調一下,顯示器色彩精度對PR剪輯、調色的影響非常大,色彩精度和色域、面板材質、背光,色溫有很大關係,選購時應多加留意。
有的時候,視頻調色需要雙屏監看,可以用DP接口接一個屏幕,或者HDMI接口接一個屏幕。
如果接口不足,也可以利用筆記本擴展塢或者分屏器連接兩個顯示器,實現雙屏幕監看。
六、電源:
如果選擇了高性能CPU,45W以上功耗的,那麼對續航能力的期望值就不要太高,建議選擇:鋰電池,芯越多續航能力越強,一般選擇3芯以上,50瓦時以上的續航時間最長。大概續航:2-5小時。
七、擴展接口:
選購筆記本的時候,也要注意USB3.0,PE-C接口,USBType-C接口,HEMI接口,MiniDisplayPort接口等等接口是否完備,豐富的擴展接口是筆記本支持更多外接設備的前提,比如顯示器、攝像機、手繪板、調色臺、投影儀等。
部分筆記本帶雷電3接口, 如果你要外掛陣列,那麼就需要購買帶雷電接口的筆記本,雷電接口速度速度要比USB3.0快一些。
通常USB接口最少3個,如果平時在筆記本和其他電腦間複製、轉移的數據較多,選擇帶4個以上USB接口的筆記本,或者用集線器擴展,前提是USB接口要速度快,為3.0或3.1版本。
如果你只是外掛移動硬碟,那麼選擇帶USB3.0,3.1接口的筆記本就可以了。
八、散熱:
不同於臺式機,筆記本要格外關注散熱性能。
首先,標壓CPU肯定發熱量大。其次,超薄的筆記本電腦,散熱也不夠好,除非用鎂鋁合金、或者鈦合金等金屬材料做的機身,那麼,散熱就比較合適。通常塑料外殼的散熱性能不是很高。
可以再給筆記本買一個散熱支架,或者買一個抽風式的散熱器,可以直接安插在電腦的散熱孔上,往外抽風。
(注意:只有金屬外殼加裝散熱裝置才有效,塑料外殼的效果甚微)
CPU、顯卡決定了的性能下限,散熱系統決定性能上限
如果i7本的散熱不如i5本的散熱好的話,那麼這i7本發揮出來的性能可能都不如i5本。
散熱和風扇數量、熱管數量有關。風扇是起製冷作用的,熱管是起導熱作用的。
風扇越多,轉速越快,散熱性就越好;銅管數量越多、銅片面積越大,銅管越長越粗,整體散熱性能就越強。
——散熱系統建議:
保持風扇數在2個左右的基礎上(多了噪聲大),
儘量選擇銅管數量多的,銅片面積大的,具體數量:
PR筆記本最少2根銅管散熱,好一點的2根半,更好的4根、5根銅管散熱。
九、總結:
CPU:選擇主頻2.0ghz以上,睿頻4.2ghz以上,核心數:4核、6核以上的,10代I7,10代I5,9代I7CPU,不要選擇低壓U。此外,AMD的4代或者3代銳龍也可以用來剪輯,性能很好。
內存:最少8G內存,剪輯量大16G以上,2400Mhz以上頻率。
硬碟:至少512G SSD,如果做4K,外掛移動固態或硬碟陣列來提速。
顯卡:PR對顯卡要求不是很高,4G以上顯存就足夠了,但如果是4K等高 解析度素材,顯存就要在6G以上,滿足高分辨素材的傳輸需要。
顯示器:NTSC 72%或者SRGB 99%以上色域,IPS屏 , LED背光,1080P以上解析度。建議選擇15寸的大屏幕顯示器,這樣軟體界面的顯示不至於太緊湊。
散熱:超薄本散熱不太好,如果買了超薄的,儘量買帶合金外殼的,其次,選擇銅管數在2個以上的,更好的4銅管。再加裝散熱支架以及抽風散熱裝置輔助散熱。
鍵盤:由於筆記本的鍵盤和機身是連體的,所以鍵盤的好壞也影響筆記本壽命。
選擇防潑濺、防灰塵的鍵盤對散熱的幫助非常大,能更好的散熱,進而增加筆記本壽命。
接口:外接相機,無人機、移動SSD 需要USB3.0、或USB3.1、HDMI接口,外接顯示器需要DP、Type-C接口,需保證筆記本擴展接口數量充足。
滿足上述配置的筆記本有很多,價位在6千-1.5萬元,一般選擇5-7千元左右價位就可以了,如果遭遇工程量很大的項目,上述配置可能會卡頓,但PR對配置的需求是沒有上限的,即使配置5萬元的頂配MacBook Pro筆記本,也一樣會卡,遇到非常大的項目,最好的方式是轉到臺式機工作站上剪輯,也只有臺式主機機才能更好的應對4k、8k等大碼率素材。
——關於PR臺式工作站需要的配置:
在目前的硬體技術條件下,既要兼顧輕薄、易攜性又要兼顧高性能,那麼花費一定不菲,6千—1萬2之間的是目前性價比最高的了,超過這個區間,價格就會大幅度上漲,而帶來的性能提升卻很微妙。
——兼顧AE、達文西、三維、平面軟體
上述滿足PR配置的筆記本,還可以兼顧AE中、小場景的後期製作,2k以下的達文西剪輯調色,以及C4D、3dmax等三維軟體的建模、材質,靜幀渲染,只要不做複雜動畫的渲染,完全足夠了。
其他PS/AI/CDR等平面軟體更是不在話下,因為PR需要的配置遠高於平面類軟體。
其他還可以玩大型單擊遊戲,非FPS的3D遊戲,以及看高清電影,上網、辦公等等。
CPU和顯卡佔整機的80-90%成本,因此,CPU和顯卡才是最重要的,
選購時應該先看CPU,如果一個筆記本CPU不行直接就PASS掉,選下一個,
不要聽那些手感好、做工精細...之類的描述,CPU可以了,這個筆記本才能選,在這個基礎上才其它特性才有用。我們專業的選,就要先抓重點。
筆記本、CPU、顯卡、內存、顯示器的詳細參數可以在官網查詢,也可以在太平洋電腦網、中關村在線等網站輸入筆記本、CPU或顯卡型號,查看詳細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