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認為,上海歡樂谷今天的場景,預示著上海迪斯尼樂園的明天,「市級商業中心」的落定,將拉伸周邊物業實際價值。
每經編輯 吳若凡
(本文原載於「邦地產」微信公眾號real-estate-circle)
「別擠了!」這是上周六邦爺在佘山歡樂谷聽到最多的一個詞。僅僅一個萬聖節,出入一次歡樂谷就讓邦爺有上刀山下火海的感覺,每每回想就要感嘆:終於活著回來了!
故事回放...
其實當天邦爺坐地鐵到佘山站時,就已經預感不對,因為邦爺是被人流擠著出來的。到了上短駁車的地方,更被告知要排隊半小時以上。最後邦爺決定徒步前往,但一眼望去居然也是人流車流如線...好不容易到了園區門口,那場景更是mountain people mountain sea,光入園就得排一個多小時!!好不容易進園了,但又被告知基本上每個項目都要等超2小時,萬聖節主題的項目甚至要等4小時以上。
驚魂未定,邦爺回來翻閱了一下統計數據。10月31日,歡樂谷的人數居然突破了20萬,一名內部人士更告訴邦爺,當晚遊客接待人數超過了30萬。要知道歡樂谷佔地才65萬平方米啊!
而且據邦爺目測,遊客多以學生為主。這是什麼概念?要知道上海一年的高校畢業人數也就十六七萬(研究生、本科生),也就是說,差不多全上海兩個年級的大學生全來了!
邦爺這麼「聲嘶力竭」地描述被擠癱的歡樂谷,並不是為了說明它有多火,而是想告訴大家,幾十公裡以外的浦東南匯和川沙,有一大群「屌絲」正為了能「逆襲」而興奮鼓掌呢!事情的這樣的...
國際大牌也有煩惱
看到現在歡樂谷被擠癱的「幸福表情」,很多人可能會對即將開園的迪士尼樂園十分期待。
2009年上海迪士尼度假區宣布在浦東落地,投資44億美元,佔地1000英畝,將在2016年開放,這標誌著世界上最大的主題公園對中國的信心。
但說到迪士尼板塊的物業價值,卻備受很多磚家質疑。
一方面,有磚家說,不就是個迪斯尼樂園嘛,去個一兩次就沒有人玩了,那裡房子以後不會值錢,對板塊的高預期儼然就是一場炒作。
的確,經歷著換血和洗牌的中國主題樂園,在過去一兩年出現了很多閉門歇業、破產跑路的事件。
另一個讓它備受質疑的原因就是,該板塊附近的樓盤價格,這麼多年都沒怎麼漲。
拿川沙的鼎鑫名流苑來說,2010年迪斯尼宣布落戶上海時,其售價就在22000—24000元/平,但現在樓盤二手房價格也就26000元/平,5年才漲2000多元/平。迪斯尼樂園落戶第二天,以14000元/平樓板價拿地的象嶼鼎城,現在二手房價格也就34000元/平。看看同期的上海其他板塊,很多住宅價格都已經漲了將近一倍。
所以很多專家認為,迪士尼板塊的升值空間,已經被「樂園效應」提前透支了。
「迪士尼」其實不用擔心
但從歡樂谷被擠爆的現象,邦爺想說的是,歡樂谷今天的場景,預示著上海迪斯尼樂園的明天。同時,有「上海市級商業中心」黃袍加身,當迪斯尼樂園成為上海中心之一的那個時候,周邊的物業主們都將收穫實利。
為什麼這樣說?首先,中國主題樂園的前景其實一直是在增長的。
國際遊樂園及景點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主題樂園的接待量已經達到1.8億人次,同比增長6%,到2025年,中國主題樂園的接待量將達到3.2億人次,超過美國市場,市場發展空間巨大。
看看擁有系列歡樂谷主題公園的深圳華僑城就知道,成熟和具備足夠吸引力的項目依然能吸引每年2600萬的遊客。
再來具體看看上海迪士尼樂園。
上海迪士尼樂園背後的公司——迪士尼,以動漫製作為先導,通過併購等方式獲得網絡媒體的傳播渠道,以特許經營等方式在全球開發主題公園和相關衍生品,其已拓展出縱向產業鏈,且以主題公園為中心,橫向整合著房地產、郵輪、旅遊等業務。實力足夠強大。
上海迪士尼樂園背後的規劃——《上海市商業網點布局規劃(2014-2020)》已將迪士尼納入市級商圈新版圖,並成為15個市級商業中心之一。
要知道,市級商業中心是從「城市總體規劃」出發,確定的市級公共活動中心和綜合性商業街區,硬體要求不低:
商業設施集聚在不少於25公頃的空間範圍,規劃商業設施建築面積不低於50萬平方米,商務建築面積不低於150萬平方米;大型商業網點集聚度高,百貨店和購物中心等大型商業業態的建築面積佔全部建築面積的40%以上;服務人口為50萬人以上,日客流量達到20萬至30萬人次左右;交通、市政等基礎設施配套完善,公共運輸網絡便捷。
可以預想,以上海迪士尼樂園為代表的上海主題遊樂園,「錢景」其實真不差。年底,樂園這麼一開,估計房子的升值空間又打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