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4031圖|20
存照 | 曼哈頓
3月18日,用長鏡頭拍攝曼哈頓的象徵——紐約中心公園,似乎沒有什麼異常,依然是那麼的靜謐,那麼的美
美國:82404
截止至美國東時間3月26日17:37,美國確診的新冠病毒感染者為82404例,成為確診病例最多的國家;累計死亡1178人。
從3月23日開始美國日新增病例均達到了10000+。
至今,沒有拐點來臨的跡象。
紐約:23112
截止至美國東部時間3月26日17:00,當地衛生部門統計的數據顯示,紐約市確診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已上升至23112人患病,日增長達15%;死亡365人,日增長30%。
更不好的消息是衛生官員還表示,確診數量可能在紐約市所有感染者中佔一小部分,更多的感染者可能未經檢測甚至還在潛伏期,根本沒有症狀。
從年齡分布情況看,在測試呈陽性的病例中有55%的小於50歲。
數據顯示,在截止至目前的365人死亡名單中,181人在75歲及以上,65~74歲91人,45~64歲的77人,只有16人是在18~44歲之間,17歲以下的目前還沒有發現。
不過,死於該病毒的人大多數是年齡較大並且患有糖尿病、肺病、癌症免疫缺陷和哮喘等疾病的,比例高達97%。
3月26日,市民們排隊在皇后區的埃爾姆赫斯特醫院排隊等候檢測
埃爾姆赫斯特醫院是紐約市新冠病毒肺炎診療壓力最大的醫院之一
醫院外面搭起了帳篷,臨時用作篩查病人
曼哈頓:從前不再
在紐約市的5個行政區中,曼哈頓(Manhattan)人口密集度最高的,同時也是面積最小的。
不過,這個面積最小的區卻是整個美國的經濟和文化中心,全世界摩天大樓最集中的地區,匯集了絕大部分的世界500強公司總部,也是聯合國總部的所在地,其中,華爾街是全世界最重要的金融中心,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納斯達克就在這裡,也是全世界房產最昂貴的地區之一,可以說,這裡起風,全世界就要下雨。
曼哈頓主要由曼哈頓島組成,被東河、哈得孫遜河、哈萊姆河包圍,面積59.5平方千米,平均每平方千米有26,668人。此外,每年有高達5,000萬遊客到訪紐約,其中的絕大多數都要去曼哈頓。曼哈頓也同時擁有大量的高中和大學,其中包括世界排名前50的知名學府如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大學以及洛克斐勒大學;由於紐約市最早是在曼哈頓南端創立,因此,紐約市政府所在地紐約市政廳也位於曼哈頓。
一旦疫情襲來,以其人口之密集、地位之重要,嚴重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近日,《紐約每日新聞》選取了拍攝角度幾乎完全相同、當日時間也大致相同的幾組對比圖,從中可以看出這塊繁華地在疫情前後的巨大變化。
〇.時代廣場
時代廣場(Times Square)原名朗埃克廣場,後因《紐約時報》早期在此設立的總部大樓而更名為時代廣場——《紐約時報》英文為The New York Times,其本意就是「紐約時代」,因此有翻譯家指出中文譯為「時代廣場」更準確。
時代廣場位於曼哈頓的第7大道與百老匯大道交匯形成的三角地帶,這裡聚集了眾多百老匯劇院、耀眼霓虹光管廣告和大屏幕宣傳板,極其繁華,因此被稱為「瘋狂三角地」,又被稱為「世界的十字路口」。包括ABC在內的世界多家新聞媒體都在時代廣場設有演播室和新聞中心,很多國外媒體在播報美國新聞時總喜歡把鏡頭切到時代廣場演播室,以繁華景色為背景,削弱政治化。進入21世紀後,這裡有了很多的中國元素。
病毒爆發後紐約時代廣場
3月22日,早晨,人們發現紐約市的神經樞紐——時代廣場幾乎沒有人和車了。當地官員說,頭天,紐約市死於冠狀病毒的人達到了60+,紐約州的確診病例更是激增至10,000+
〇.哈德遜廣場的容器
哈德遜廣場(Hudson Yards)位於曼哈頓的心臟地帶,毗鄰時代廣場、賓夕法尼亞州火車站、空中花園,是曼哈頓僅剩的唯一可開發用地,佔地達10.5公頃,這個總耗資約250億美元的項目囊括了100多家商鋪和餐廳、數棟高檔公寓、1所學校、1個演藝中心、1家酒店、公共廣場和花園等,於2019年3月15日對外開放。
尤其是其標誌性建築物——哈德遜廣場的容器(Hudson Yards Vessel)由英國鬼才建築師託馬斯·赫斯維克設計,可與人互動,號稱將要成為「紐約的艾菲爾鐵塔」,人們可以通過攀爬、探索、遠眺感受其魅力。
2019年,哈德遜廣場的容器是西曼哈頓最受歡迎的景觀
3月22日,早晨,哈德遜廣場的容器的遊客數量瞬間降為0
〇.紐約中央火車站
紐約中央火車站(Grand Central Terminal)位於曼哈頓中心,始建於1903年,1913年2月2日正式啟用,建成即成為紐約著名地標性建築,不僅是全世界最大、全美國最繁忙的火車站,同時還是紐約鐵路與地鐵的交通中樞。
紐約中央火車站不僅揭示了新大陸對於普羅大眾公共空間的重視,也彰顯了火車旅行的黃金年代,所以,還被建成了公共藝術館。
在疫情爆發前,每到交通的尖峰時段,人們在紐約中央車站內只會看到擁擠的人流
3月18日,中午,同樣是紐約中央火車站,同樣是中午的交通的尖峰時段,景象完全不同
〇.華爾街公牛
華爾街(Wall Street)位於紐約市區南部,長度不超過1英裡,寬僅11米,從百老匯路延伸到東河,僅有7個街段,但在這裡設有紐約證券交易所、美國證券交易所、投資銀行、政府和市辦的證券交易商、信託公司、聯邦儲備銀行、各公用事業和保險公司的總部以及棉花、咖啡、糖、可可等商品交易所,是全球金融和投資高度集中的象徵。聞名世界的華爾街公牛(Wall Street's Charging Bull),其實是在華爾街附近的保齡球綠色公園。
在中國,一般就叫華爾街銅牛,但英語準確說應該是「華爾街公牛」或「保齡球綠牛」,重達3,200公斤(7,100磅),高3.4米(11英尺),長4.9米(16英尺),是「力量和勇氣」的象徵,喻義自然是欣欣向榮的牛市了;但現在更多的是充當旅遊景點,稍有惡搞的年輕人認為摸他的蛋蛋會有好運,據說都被摸得掉色了。而據其設計師迪·莫迪卡介紹,那樣的公牛是有5隻,他還希望另外的4隻能在世界各地安家,2010年,他的願望在上海實現了。
2018年12月29日,新年到來前年輕人聚集在華爾街公牛身邊慶祝、玩耍
3月18日,中午,一名女性從華爾街公牛附近走過,有些驚詫地看著孤獨的公牛
〇.布魯克林大橋
橫跨東河的布魯克林大橋(Brooklyn Bridge)全長1834米,橋身由上萬根鋼索吊離水面41米,連接了布魯克林區和曼哈頓島。該橋1883年5月24日正式交付使用,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懸索橋,也是世界上首次以鋼材建造的大橋,落成時被認為是繼世界古代7大奇蹟之後的第8大奇蹟,被譽為工業革命時代全世界7個劃時代的建築工程奇蹟之一。
布魯克林大橋也是美國各類電影的取景地,如:《四海兄弟》、《第五元素》、《彗星撞地球》、《哥斯拉》、《紐約黑幫》、《 我是傳奇》、 《科洛弗檔案》、《奧麗華歷險記》、《曼哈頓奇緣》、《黑暗騎士:黎明升起》 、《碟中諜3》、《美國往事》、《聞香識女人》以及《唐人街探案2》等。
2019年4月6日,人們步行穿過擁擠的布魯克林大橋
3月17日,布魯克林大橋的交通量明顯減少,有些時段沒有任何的行人與車輛
〇.勒克菲勒中心滑冰場
洛克菲勒中心(Rockefeller Center)位於曼哈頓,東西向從48街到51街佔了3個街區,南北向從第5大道到第7大道也佔了3個縱向街區。該中心其實是由19棟商業大樓組成的建築群,各大樓底層是相通的,其中,最大的是奇異電器大樓,高259米,共69層。
洛克菲勒中心是由洛克菲勒家族興建的,1987年被美國政府定為「國家歷史地標」,這是全世界最大的私人擁有的建築群,也是標誌著裝飾藝術風格建築的地標物,其意義早就超過建築本身了。
而在那些以紐約為背景、以聖誕節為主題的電影如《小鬼當家裡》必定會有洛克菲勒中心溜冰場(Rockefeller Center Ice Rink),受歡迎程度可想而知。該溜冰場興建於1936年,最初的目的其實是為了宣傳洛克菲勒中心地下廣場的潮流生活。
2018年12月14日,洛克菲勒中心滑冰場進來了1位裝扮成聖誕老人的男性滑冰者。洛克菲勒中心是世界著名的聖誕樹所在地,離聖誕節還有的11天就被遊客、購物者和度假者擠滿了
3月18日的洛克菲勒中心溜冰場是空的。因為,關閉了
〇.華盛頓廣場公園
華盛頓廣場公園(Washington Square Park)在第五5大道的尾端,是紐約市最負盛名的公園的其中之一、曼哈頓格林威治村的主要地標,也是最熱門的約會和文藝活動場地。公園內的噴泉已成為紐約市最著名的景點之一,不僅受外地遊客的熱衷,也是本地居民的重要休閒場所。
值得一提的是公園周邊的建築大多是紐約大學的財產,一些是紐約大學自己建設的,一些是後來才變成教學用和住宅用建築,每場畢業季,紐約大學會租用華盛頓廣場公園為學生們舉辦畢業典禮——基本是以華盛頓廣場拱門(Washington Square Arch)為畢業的主要象徵,該拱門的設計靈感來自於羅馬凱旋拱門,於1889年為慶祝喬治·華盛頓就職典禮100周年而建成。校方希望該公園能成為校園的重心,甚至早在1922年就預言他們會接管整座公園供自己使用,但至今還是夢想。
2019年7月17日,孩子們在華盛頓廣場公園的噴泉裡玩耍
3月18日,早晨,華盛頓廣場拱門看不到任何人或動物的影子
〇.富爾頓中心地鐵站
紐約地鐵(New York City Subway/NYC Subway)是目前全世界車站數最多的地下鐵路系統,也是歷史最悠久的公共地下鐵路系統之一,也正是因為建造歷史早,紐約地鐵的車站也燈光昏暗、通道狹窄和氣味難聞聞名,因此,歷時10年、耗資14億美元、作為9·11襲擊後復興曼哈頓下城的項目之一的富爾頓中心地鐵站(Fulton Street Station)在2014年11月10日正式投入使用時,也因在曼哈頓稍顯奢華、投資高昂而引發了公眾熱議。這座新地鐵站由龐大的玻璃穹頂與鋼筋結構混合,顯得明亮、前衛,除了接駁多條地鐵線路的站臺,富爾頓中心站還提供了6000多平方米的辦公和商業區域,在必要時候可以為市民提供庇護場所。
其中的富爾頓中心地鐵站是曼哈頓下城交通樞紐,毗鄰9·11遺址歸零地,每天服務30萬的上班族,佔曼哈頓下城乘坐地鐵上下班總人數的80%,也因此成為了曼哈頓下城可與中城的紐約中央車站相媲美的綜合交通樞紐建築。
2014年11月10日,人們穿過繁忙的富爾頓中心地鐵站。那天,曼哈頓區不少街道都出現了「曼哈頓懸日」的美景,日出或日落時太陽正好在地平線上且陽光貫穿整條街道,但多數人無暇停留
3月17日,上午,富爾頓中心地鐵站幾乎沒有乘客和遊人,只有工作人員在維護設施
版本聲明:創意、資料及全部照片均來自AP 、Getty Images 、New York Daily News等媒體與通訊社,依據國際通用規則僅供自媒體使用,《果仁》改編並補充部分資料但並不擁用其版權,其他媒體轉載請慎重。
責任編輯|瓷器
視覺設計|採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