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音頻,更精彩-
(點擊音頻,即可收聽)
主播
年年
訴衷情
晏殊
東風楊柳欲青青。煙淡雨初晴
惱他香閣濃睡,撩亂有啼鶯
眉葉細,舞腰輕。宿妝成
一春芳意,三月和風,牽繫人情
自古多情詩人喜歡傷春悲秋,悲秋容易理解,可傷春呢?百花盛開,春風正暖,為何傷有春情緒?
這種自古有之的「人之常情」細想起來,也不難理解,傷春多是傷暮春時節,雨疏風驟、落紅滿徑,感嘆春色韶光易逝,而這只是一部分,傷春情緒中更多的是相思情緒。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此時願作,楊柳千絲,絆惹春風」「葉底歌鶯梁上燕,一聲聲伴人幽怨。相思了無益,悔當初相見」「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垂楊只解惹春風,何曾系得行人住。」這都是春風送來的相思,所以,春固然好,卻也容易惹人惱啊。
這首詩也是春色惹人惱的。但這香閣中的女子為何而惱呢?隻字未提。更調皮的是,這首詞不像其他詞一樣,寫春之哀景,如落花、春雨連綿等,他整篇寫的春景都很讓人舒暢,東風楊柳青青欲染,春雨初晴,柳色更新。
詩詞中煙和柳一般不分家,煙就是指的柳樹,我們知道,晏殊的另一首詞「楊柳風輕,展盡黃金縷」,風一吹,柳枝嫋娜,如煙如絲柳樹也就有了飛絮飛花如煙一說。這裡的「煙淡雨初晴」就是說的柳樹。只是春雨剛過、天氣初晴,柳色愈加嫩綠清新。多麼美好的畫面。
可這位香閣之中的女子,不買帳。人家壓根沒心思去看這撩人的春景,只顧香閣濃睡,那柳枝下面的黃鶯,都被這春色打動,啼叫起舞,興奮得不行。可這正擾亂了香閣濃睡的女子,吵得別人懶覺都睡不成。讀詞的上半闋,我們可能覺得這個妹子好懶,好傲嬌,一點都不解風情。當然這不是晏殊的發明,是唐代金昌緒的發明,他的春怨詩「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看來這黃鶯而被討嫌已經有很長的歷史了。
可一般吃瓜的人,都是隨大流的人,往往不深究真相就跟風起鬨,語言中傷當事人。所以不要輕易相信微博、新聞裡面的那些八卦,你永遠都不懂當事人所作一切的初衷。
當然,我們不能做這樣的吃瓜群眾。所以呢,接著看下闋。「眉葉細,舞腰輕。宿妝成」眉毛如柳葉一樣淺細,腰和柳枝一樣細,昨晚的殘妝在臉上,沒來的及打理。作為一位精緻的女子,妝都沒來的及卸,可見,還是別人有心事啊,這心事到底為何?不知道,可能是對情人的相思,可能是剛剛離別,也可能是失寵了,都有可能。結合晏殊曾被貶過經歷,估計是失寵了?
這裡的眉細、腰輕是有學問的,一語雙關,一般柳葉比眉,柳枝比腰。當然這個也不是晏殊的發明,唐朝就有了,比如李義山的「暫憑尊酒送無憀(liao),莫損愁眉與細腰。人世死前唯有別,春風爭擬惜長條。」所以這是寫妹子的妝容儀表,也是寫春風吹柳。善用前人的成果,不失為一條捷徑。
最後一句,「一春芳意,三月和風,牽繫人情」道出詩家心得,春夏秋冬,花開花總關情。但為何又有「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風月花柳、燕鶯蜂蝶是不解人情的,你的傷心總是與這些風物無關。可對於我們來說,這些風物卻總能牽繫我們的思緒,你快樂的時候,觀景那是春風拂柳百花開,越看越舒暢,你不開心的時候,同樣的景象,在眼裡,你就與之格格不入,成對的燕子你覺得他們是在秀恩愛,啼叫的黃鶯你覺得他們是在擾民。
總之,不管是「滿眼春光色色新,花紅柳綠總關情」也好,還是「王事匆匆騎馬去,落花啼鳥總關情」也好,或者是「腸斷十三弦上月,一弦一柱總關情」我們人類,永遠是自作多情的那一方,可這,正是真正的生活啊。
作者 | 素心
主播 | 年年
投稿 | 1552802132@qq.com
商務合作 | 15116151869
入群學習 | 微信(szbd666)
圖片 | 來自微博@呼蔥覓蒜(已獲得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