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2年多,為了這套書,我和作者、插畫師、設計「撕」了個遍!

2020-12-26 網易

  文/李想 中信出版社如果童書

  編輯、排版/傅晟

  本文約 44 00 字,預計 9 分鐘 閱讀完畢

  商務君按:一套原創科普繪本打磨2年多,稿子被責編摩挲得快要包漿,作者、插畫師、編輯、設計在此過程中不斷「撕扯」。做書真是一個磨人的過程。

  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實現了5個「中國首次」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越來越多的飛行器,正在被人類送進浩瀚宇宙,和我們的歷史一起朝著無盡的星海延伸。

  如今,我們人類不但飛上了天空,而且真正踏進了太空。

  可是,人類是怎樣飛上天的呢?

  在這令人無比震撼的消息面前,翻開手裡這套《人類是怎樣飛上天的?》國產科普繪本,這些問題都得到了回答。

  

  的確,自古以來,人們一直都渴望飛翔。望著那些飛舞的昆蟲和翱翔的飛鳥,人類一邊研究它們身體的結構和飛行的方式,從大自然裡獲得靈感,一邊不斷嘗試向天空發起挑戰:從風箏、熱氣球、滑翔機到噴氣式飛機,最終開發出踏足宇宙的北鬥衛星、長徵火箭和載人飛船……繪本的3個分冊《和昆蟲學飛行》《和鳥類學飛行》《向宇宙出發》,從不同的角度構建了這套垂直主題科普叢書的框架。

  在這套書裡,孩子們可以從物理、生物、化學、數學、仿生學等多重視角出發,以全科學習的思維模式來探索昆蟲和鳥類這些神奇的生命與飛行的關係,在這部科技、探索與創新的史詩中學會多角度,立體化的思考

  想到這裡,作為一個圖書編輯,回想起這2年多的打磨和碰撞,感覺真的都值了!

  一個「半路」接手的原創選題

  不得不承認,有些時候,我們對一些事物的成見永遠追不上它飛快前進的步伐。比如,對待原創繪本就是這樣。

  最初聽說要接手一個關於科學的國產原創繪本時,坦誠地說,我腦子裡也立刻冒出了很多刻板印象:會不會是那種想法很好,知識含量很足,創作者很牛,但整體畫面就好像……呃,像之前爆出來的某些科普宣傳海報一樣「簡單粗暴」的項目呢?

  這種不負責任的猜測在我看到初稿的時候就徹底被擊碎了。

  我沒有參與前期的策劃,當主編把稿子交給我的時候,它已經是用A3複印紙印出來的黑白稿子。最外面一層已經被責編的手掌摩挲得快要包漿了,上面勾畫著密密麻麻的黑色、紅色、藍色和綠色的字跡與編輯符號

  但我的目光瞬間落在了一隻張開鞘翅,舒展著後翅的七星瓢蟲身上,它舉著兩隻前爪,小眼睛圓溜溜,仿佛正在俏皮地說:「嗨,看這裡!看我呀!」

  

  成書之後,這隻瓢蟲變得更鮮活啦!

  這是什麼神仙插畫!為什麼一隻蟲子可以這麼可愛的?!

  我立刻把稿子從前到後翻了好幾遍,張開的嘴就再也沒合上。在這一整本書裡,可以說每一隻昆蟲,每一對翅膀,每一個動作和姿態,都布滿了作者藏著的小心思:哪怕是作為環境背景存在的葉片,邊緣設計的半圓形小缺刻,它們的位置和大小都是經過專業設計的,充滿了美學考慮,為畫面增加了生動活現的趣味

  

  同樣,另外兩本也是一樣,鳥兒的姿態,飛機的精細結構……連一個表述古生物發展歷程的時間軸,背後都映襯著有景深、有漸變的遠山,而且真的透著一種悠遠的沉鬱的色調,仿佛是數百萬年前,遠古大陸才有的獨特地貌。

  而更微妙的是,整個繪本的節奏不急不徐,敘述有詳有略,畫面配合內容有遠景、近景、中景關係的穿插,就好像蒙太奇鏡頭的剪輯;也有科學味十足的剖面圖、關係圖、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到的細節圖等等處理方式,每一處都配合默契,渾然一體

  「我錯了。」放下紙稿的時候我就知道這次是真的撿到了寶——這樣的國產原創繪本我之前從沒有見過,它必須發光。

  科普書的切口是否太小?

  談論飛機、昆蟲和鳥類的書並不少見,但這是第一套從「飛翔」的角度出發,聚焦在「翅膀」上的科普繪本,切口會不會太窄?帶著這個擔心,我一字一句讀完書稿。發現這個角度實在是很巧妙。看似不夠「寬」,但所選的這個主題卻把很多科學知識連結了起來:物理學、生物學、生態學、仿生學……最終在橫向和縱向上,將一系列科學的知識和思考方式結合在了一起。這是怎麼想到的呢?

  前幾天,有幸拜讀了獨立策劃人陳瑤女士(夏日星)所寫的手記,裡面提到了她和作者高昕博士一起策劃這套書的想法,我找到了答案:

  我嘗試把我放在讀者的位置,思考我看到這一主題時會有怎樣的期待。

  ……

  其實,這個思維過程和我們在做科研是非常相似的。我們可能對某個方向的研究感興趣,然後會圍繞這個方向搜集很多資料,在收集與閱讀資料的時候,我們也會自然而然地開始將資料進行梳理與重組,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就能自主完成某個方向的學習,同時又可能發現新的研究方向和成果。

  這就是理工類科學研究的一種標準模式。因此,如何將資料按照自己的知識結構去整合的過程,是這套書最希望傳遞出來的思維方式。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套書傳遞給孩子的不僅僅是科學知識,更是希望孩子們看明白,人類「探索飛翔」是經歷了觀察、分析、實驗等等一系列或成功或失敗的過程。在這個過程裡,人們研究了生物、物理、歷史,甚至是表面上起來和「飛」沒什麼關係的學科,最終實現了這個壯舉。

  從風箏誕生算起,人類通過2000多年的努力,不僅徵服了天空,甚至徵服了太空。

  看來這就是我被它打動的原因吧。它不但不「窄」,反而是一個非常宏大的選題,是整個人類對「飛」的執著,是一座記載著「飛」的成就的豐碑。對這套書,我是真的沒有抵抗力!

  最磨人也最有成就感的編輯過程

  編輯對稿件做的第一件事,也是最精細,最熬人的事,就是在作者的原稿上進行的反覆打磨。

  還記得剛剛提到的那本稿子的樣子吧,黑色、紅色、藍色和綠色的筆跡,帶著每一個審次編輯的靈魂,在這方寸之地裡梳理著作者的字句,在每一次通讀和修改中無聲地熱切交流

  知識的準確簡練和語言的活潑童趣、圖畫的藝術美感和精確的寫實展示,一套優秀的科普書,一定是將這些兩兩相對的概念巧妙地統一起來的結果。

  無論是項目的策劃人、作者,還是責任編輯,都朝著這一個方向孜孜不倦地努力著。當然,其中也有堅持和說服的過程,互相撕扯後互相學習的過程,因為一個個小的知識點,究竟應該如何表述,一個線條應該放在什麼位置,我和作者經常打三四個小時的電話去討論和核對。

  比如,《向昆蟲學飛行》分冊裡的昆蟲分布地圖那頁,如何讓昆蟲分布的位置兼顧美感,同時又能準確地表現昆蟲所在的區域就讓我們「撕」了三四次。在這裡,插畫師對藝術的要求是苛刻的,眾多昆蟲需要在頁面內均勻地分布和展示,不能按照實際的分布密密麻麻地擠在陸地上,只留下空蕩蕩的五大洋。

  插畫師起初畫了有圓點的指示線,責編老師指出不夠嚴謹,畢竟一些昆蟲不只在一個地區分布。插畫師不讓動昆蟲的位置,責編老師堅持文字的嚴謹性,堅決不讓步。

  經過幾輪「廝殺」,大家達成了一致:用沒有圓點的線結合嚴格查考後標準的分布範圍,在文字上用「主要分布」或「廣泛分布」來描述,這樣一來,無損原畫的美感了,也能避免歧義。最終,插畫師、作者和編輯都滿意了。

  

  

  同一個世界,最初的樣子和最後的樣子

  這只是眾多「撕」的其中一個案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在互相學習。編輯老師和作者仔細核對每個知識點涉及的參考資料,反覆和作者團隊的博士們請教、確認。

  比如蝴蝶到底有幾條腿?為什麼昆蟲綱明明是6條腿,但這幅插畫裡,插畫師只畫了4條腿?答案是:插畫師繪製的蝴蝶,是斑蝶的一種。斑蝶有兩個足退化成了一個小小凸起,所以只有這幾隻蝴蝶,必須是4條腿!而且作者和插畫師真的是觀察了真正的斑蝶,才會畫出這樣的細節來。

  

  注意看這隻蝴蝶,和之前圖裡的蝴蝶有什麼區別?

  這樣的過程持續了2年多,我印象最深的一次 「撕扯」是2020年的1月17日。作者高昕博士、策劃陳瑤來訪,當時身在武漢的插畫師張玥因為還未被確認的疫情臨時取消了來京的班機,和我們通過視頻進行了討論。現在想來張玥謹慎的作風,在生活中也是體現了出來。

  那天,我們在會議室裡從早上9點打磨到晚上7點半,將近10個小時,一項一項地推敲,優化畫面的排版和文字的表達,我們記錄了作者方的每一個需求,也提出我們的各種考慮,不放過任何一個可以讓它變得更好的點。

  不放過任何環節的細節打磨

  內文的打磨結束了,封面設計上,插畫師和封面設計師之間也發生了好幾次友愛的「碰撞」。當時還是準媽媽的書籍設計師劉瀟然,幾易其稿,做出了這個使用書中的小元素圍繞書名形成的構圖。瀟然很仔細的擺放了所有的元素,從動物、飛行器這樣的主要形象,到裝飾用的花花草草和幾何形。

  當我們交給作者團隊去看的時候,插畫師張玥對畫面做了更加細緻的調整。比如張玥認為花草的形態有點過多,需要做減法;動物的動態,不太適合那個角落,需要重新調整它的腿的長度;雲朵的漸變裝飾與插畫風格不太一致,需要改成平色,等等。

  因為插畫師和設計師在工作的時候,所用的軟體是不同的,一個用的是Photoshop,一個用的InDesign。張玥做修改的時候,沒法用瀟然給的PDF格式文件,只能用自己手裡有的PS的素材進行調整,返回給瀟然的,相當於一個新的文件。這樣的修改,對於設計師來說,前期的工作都是推翻重來。我們反覆了2次之後,才發現了這個問題。

  但二位已經有點吃不消了。因為每次的改動,二位都傾注了百分百的精力和情感。我們最終把設計師和插畫師拉到一個微信群裡,進行工作方式和內容修改的溝通,形成了一個更加高效的工作方式,就是張玥按照瀟然的封面構圖思路重新畫封面插畫,我們確認了插圖的色彩和造型,張玥再進行肌理和整體色調的處理,與此同時由瀟然來做字體設計。

  最終,大家看到這套書的封面都眼睛一亮:這真的是一本原創科普繪本嗎?太美了!不敢相信,這樣的繪本是出自我們之手。

  

  這套原創科普繪本真的在發光!

  最後,也是呈現作品的關鍵步驟就是印製。張玥的插畫色調純度較低,用了很多微妙的灰色調,搭配起來有著獨特的風格。到底什麼樣的紙更適合呈現這種高級的灰調色彩呢?

  我們請印製部的老師參與討論,在數十種紙樣間反覆比對,為了看到最終的效果,我們沒有用快捷省成本的數碼列印(顏色會失真,用的也不是最終成書的紙),而是直接上機打傳統紙樣。每一種紙,每一個環襯的顏色,每一個備選的燙金色號,都要出樣!當滿滿一桌子紙樣和工藝封面鋪在面前的時候,我們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霸氣,也是最滿足的編輯!

  這套繪本印製出來之後,我們看到它真的在「發光」。用心的創作,用心的製作和用心的呈現,熠熠發光的,是創作者的心,是編輯的心。讓好書成為藝術品,用科學的力量和美的力量傳遞有深度而又有趣的內容給孩子,這是童書出版人和作者一致的心願。

  因為有了如此認真和高水平的創作者,原創兒童繪本的道路正在變得越來越寬闊。作為編輯的我們,即便和作者「撕扯」著,同時也開心著。為了這樣的原創,撕扯多少遍,我都覺得值得。

  

  分享、在看與點讚,商務君至少要擁有一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這5本書的封面,讓插畫師、設計師和編輯「都瘋了」!
    插畫方案三稿四稿五稿然後,是插畫師不再回復消息。沉默了一個多星期後,說:親愛的,咱們再換個插畫師吧!本來我也很少接受文藝作品插畫的,只是我們多年的交情,我來嘗試。02為了往前走一步設計師「瘋了」插畫這條路走不通,還得換方案。「中國最美的書」獲得者、超級暢銷書設計師熊瓊負責這一套書的整體設計。她說:我來試試插畫吧。
  • 這插畫!
    農夫山泉2019年營業額240億。除了農夫山泉有點甜之外,你還記得它的什麼屬性?一定是精彩的包裝設計!它的產品這麼好賣,我覺得真的大部分是靠這些精美插畫的貢獻值!稍有點留意市場,你都會看到各種各樣的傳播物料都出現了插畫的身影,平面設計,UI設計,電商設計,有商業信息傳播的地方,就有插畫的出現!為什麼會出現那麼多插畫呢?
  • 插畫師/小刺蝟/2020年總結
    2020年第一張圖書封面作品《夜晚》有時候溫柔只需要一個眼神,微微的揚起小嘴,原來你在偷偷地看著我。《夜晚》2020年合作的第一本暢銷書《你好,小可愛》,你好啊,其實很久很久以前,我就想寫這封信給你了。但我總是膽怯。或許是有太多話想對你說,到了嘴邊,就常常不知道該先說哪一樣,於是只好再吞回肚子裡。
  • 插畫丨法國插畫師舊照片畫風,重現那些歷經歲月淘洗後的美好~
    這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在那裡你可以借用藝術品(是的,真實的,而不是複製品!)就像書,看美麗的展覽,並上了許多不同的藝術班!我認為這是我開始更多地鍛鍊了我的插畫技巧(即使我一直在畫畫,我從來沒有真正努力提高,所以現在是時候了!)然後,我離開了去愛丁堡,在那裡住了10個月(幾周前我回到家鄉)。我在愛丁堡大學和插畫家Kasia Matyjaszek上了一個插圖課,真是太棒了。
  • 為什麼插畫類的包裝設計越來越受歡迎?
    現在設計師為了讓你多看一眼他們品牌的商品,可謂絞盡腦汁,其中效果最好的一種形式就是:「插畫」之前的《2019年的33個設計趨勢,你必須知道!》報告中有提及。在過去兩年,品牌客戶對插畫需求的比對普通攝影照片需求的多過於7倍。
  • 每筆都為了孩子的微笑 | 插畫師三羊短片
    【插畫師三羊】獨家原創視頻Director:  EmilyCinematographer:  EmilyInterpreter:lanaPost Production:三羊Special插畫師三羊微博:三羊_YANG2011年研究生畢業於英國愛丁堡藝術學院。2013年後,成為兒童插畫師。成功出版繪本《寶貝,當你在媽媽肚子裡》。
  • 這10套神仙童書,我一個大人都瘋狂心動
    不管你家的孩子是屬於破壞力驚人的好動型「天使」,還是動手能力超強的藝術型天才,這套書都非常適合。《紙上景觀》按照「花」、「鳥」、「樹」、「蝶」四個主題分為四本,每介紹一個物種,都會有一個對應的書頁讓你能把這個物種給原樣「撕」出來。
  • RISO有這麼多缺點,為什麼還會深受設計師和插畫師的追捧
    一句話表達我對RISO的感受這是一種利用高效便捷的現代機器,做出帶有如手工製作般充滿不確定性的印刷工藝,RISO的油墨像版畫印刷一樣依次印在紙上,有明顯的層次感和清晰的邊緣。 將圖像進行分色處理後,不一定要選擇完全與原稿相符的墨色通過對色彩的重新構建,作者進行了二次創作插畫作品來自Lenspainting多色套印RISO速印機一次只能印刷一個顏色(雙色機一次性可印兩個顏色,但也是分先後依次完成),有幾個顏色就得印幾次,因此每次進紙的位置誤差,會帶來顏色套準的問題
  • 免費課堂報名|人氣水彩插畫師恰吉丸:水彩插畫的入門秘笈
    這一期我們邀請到了一個擁有特別名字又十分少女的人氣水彩插畫師,恰吉丸。她是個從小到大一直很宅的女生,喜歡呆在家裡畫畫和研究各種食材,偶爾嚇唬一下自己養的魚,出門的時候蹲在路邊看小植物也可以看上大半天,常常一個人坐在桌子前看完書然後默默發呆,曾一度嚴重到被人認為有自閉症。因為一些人生的經歷,意識到成長常常會給生活很多傷害,所以希望通過自己的畫筆,將人們心裡的傷痕慢慢撫平,帶給讀者一個如詩般溫暖而治癒的世界。
  • 【兒童插畫】英國童書大獎插畫師莉迪婭•蒙克斯
    莉迪婭•蒙克斯曾為許多報紙和雜誌畫插圖,一直夢想成為童書插畫家。她創作的第一本書《我希望我是一條狗》充滿奇幻色彩,插圖風格幽默明亮。1999年莉迪婭獲得英國聰明豆銀獎。莉迪婭對色彩和拼貼的運用獨特,她同著名兒童書作家茱莉婭•唐納森合作多次,《小瓢蟲聽見了什麼》是她們最成功的現象級作品。
  • 種個草|這麼萌的一套書我竟然沒推過
    前些天讀者朋友妮妮媽投稿這篇「吳敏蘭書單」給我,看完真是有想來個二胎的衝動,這些書也太有趣了。這本書正是為了鼓勵父母開始和孩子親子閱讀而寫。每天20分鐘親子閱讀,20分鐘的親密時光,就能帶孩子進入書籍的世界,進入英語閱讀的世界。
  • 好書推薦 | 日本公認天才插畫師,網易騰訊TYPE-MOON特約插畫師《水溜鳥初畫集》
    「設為星標」精彩不錯過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 版權歸原作者 ▼日本公認天才插畫師,網易騰訊TYPE-MOON特約插畫師水溜鳥初畫集。2014-2020年,商稿×原創×草圖×靈感來源,作者親選180幅代表作,邀你漫步如夢似幻的光之庭院。
  • 籤約藝術家:與魚YUYU很慶幸自己是一名插畫師這是我喜歡做的事情
    用畫畫記錄情緒或者故事,這是我喜歡畫畫的一個主要目的。喜歡畫畫是一件挺簡單的事,把畫畫作為職業也不是想的那麼難。但是平衡自己對畫畫的喜愛和把畫畫作為生存工具,這對我來說就是件挺困難的事。自由職業其實沒有想像中的自由,這也是我目前在努力調整和平衡的。很慶幸自己是一名插畫師,這是我喜歡做的事情。
  • 解讀插畫師|Muhammed Sajid恰到好處的配色和建築插畫
    01寫在前面的話Muhammed Sajid是我覺得配色很棒的一個插畫師,並且他還是一個建築插畫師。他的配色有些梵谷的配色風格,顏色多,但是用得恰到好處。每一組設計的建築插圖也都讓人耳目一新。他的作品不僅是建築插畫師的學習對象,而且也是每個插畫師臨摹的對象。
  • 插畫師就業攻略,插畫師該如何就業?
    1、出版社,不過實際上出版社一般不養專職插畫師,都是外發單給插畫作者。出版社有美編,不過是美術編輯,不畫插畫。偶會會有的話,你就要好好留意了。出版社要求會比較高,新人一般很難進,工資待遇福利不錯。2、插畫設計公司或者出版設計公司,這類公司是專門做插畫設計製作工作的,需要大量的插畫師,新人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一般比較好進。工資待遇比其他設計行業要好。3、自由職業插畫師,自己接單,家中上班的那種,不過不適合新人,需要有一定的行業工作經驗,風格多樣、人脈豐富、小有名氣才好生存。
  • 雙十二套書推薦,每一本都值得pick
    還在其中穿插了11個親密互動項目,如擁抱、對視、交換照片…...保持遊戲氛圍的同時,也多點親密接觸的契機。這款遊戲並不是只和情侶,只要你們互相是重要的人,或對彼此感興趣,就可以玩一局。音頻經過專業團隊打磨,選取書中最精華部分。書籍囊括39本諾貝爾獎作品,涉獵範圍非常廣泛。還有12位寶藏插畫師,365幅精美治癒插畫,溫暖的配色和畫面,治癒感滿滿。治癒人心的不只插畫,還有每天一個金句。
  • 插畫畢業秀 | 劍橋藝術學院Martin教授和他的20個中國畢業生
    Martin教授:我在2001年設計並創立了這門課程,那時候,我是碩士學士插畫項目的課程負責人。當時有一種普遍觀點,認為童書插畫的藝術性沒有那麼強,這讓我很驚訝。大部分人重點都放在新聞、雜誌的插畫上,也就是所謂的「編輯類插畫」。但在我看來,童書插畫在挖掘視覺藝術創作更深層次方面有巨大的潛力。
  • 有哪些經典雜誌值得插畫師私藏?
    本期,我們整理了適合插畫師、繪本愛好者收藏的雜誌和Mook。「什麼是Mook」 和雜誌有什麼區別?Mook是一個英日「混血」單詞,是將雜誌Magazine和書籍Book二者合在一起,成為獨具魅力的雜誌書:Mook。
  • 克羅埃西亞插畫師曼努埃爾·松貝拉:用心繪製中國故事
    在2020年的BIBF菠蘿圈兒國際插畫展入圍作品中,《從前有隻猴》這組入圍作品比較特殊,雖然這是國內的原創繪本,但插畫作者是一位來自克羅埃西亞的插畫師ManuelSumberac(曼努埃爾·松貝拉)。小竹馬童書《從前有隻猴》講了一個既簡單又複雜的故事。
  • 分析完插畫行業發展後,我發現了插畫師收入分5個等級!
    當然,我也有關注到和我一樣零基礎學插畫的新人,剛開始的收入並不高,更多的是積累經驗。那麼,插畫行業的收入,到底是什麼樣的?我找了很多資料,包括但不僅限於招聘網站、經驗帖子、插畫大神的分享等等。如果你也對插畫收入好奇的話,可以一起看看。插畫收入的5個等級,只是我個人劃分的等級評價,不作為行業標準,僅供大家參考了解,誤槓,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