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流量明星是天價片酬,靠片酬賺錢,所以網友們一說天價片酬就開始流量,卻不知目前真正報導出來的天價片酬全是所謂的老戲骨電影咖或影帝影后,流量明星最賺錢的還是靠代言,像王一博這種頂級的流量,一個代言最起碼也得千萬級別。
比如「電影咖」倪妮的9600萬片酬(打包價),陳坤6900萬片酬,拍出來的劇血撲,收視砸穿湖南衛視20年來的基本盤,馬天宇演男二的劇7000萬片酬,陳學冬張翰等都可以拿到四五千萬,他們沒什麼人氣又不能抗劇。
但是沒辦法電視劇圈就愛捧電影咖和二線明星的臭腳,這些人壞了演員片酬的名聲,卻安心躲在流量身後讓流量背鍋,能抗劇的楊冪拍《古劍奇譚》時才800多萬,流量小花熱巴高偉光黃夢瑩3人打包價才3700萬。
曾經圈內天價片酬的事情剛曝光的時候,人們第一個攻擊的就是流量領頭羊的鹿晗和吳亦凡,天知道鹿晗當時就演過一部劇,導演接受採訪還闢謠說過他天價片酬是假的,吳亦凡當時更是壓根就沒演過電視劇。
流量明星們往往更挑劇本,會選出播出後可能會紅的劇來穩固自己的人氣保持商業價值,片酬反倒無所謂,比如流量明星中的代表王一博最新一部劇是《有裴》搭檔趙麗穎演男主,大投資感覺爆的希望很大。
只要流量能一直穩固自己的商業價值,那片酬多少對他們來說真的不重要,王一博手握26個代言,還差那點片酬錢嗎?蔡徐坤也是十幾個代言,甚至根本不用演戲,唱唱歌上上綜藝就夠了。
娛樂圈不變的真理,糊才愛作妖,二線或「電影咖」下凡拍劇就沒幾個不撲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