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深圳被視為經濟的強者,文化的沙漠。其實我對此是持異議的。也許很多人都沒想到,深圳是全國人均購書量最多的城市之一,是人均閱讀量最多的城市,每個周末帶孩子去深圳書城,能感受到深圳這座城市對書的熱愛。但我們也要承認,高等教育一直是深圳的薄弱環節,但最近幾年,經濟高度發達的深圳在高等教育發力,其力度和速度,再現當年的深圳速度。
1,就在前不久,即2020年3月31日,中科院深圳理工學院正式籤約,落地深圳光明,這又是一所備受期待的特色大學,人們期望它能象南方科技大學那樣,不走尋常路,成為深圳又一品牌大學。
我們來盤點一下深圳的高校。
深圳本土四大名校:(1)創辦於1983年的深圳大學,深圳規模最大的本科院校,深圳知名度和影響力最大的高校,在全國排位節節攀升。(2)創辦於2012年的南方科技大學,一所創新型新銳大學,承載著高等教育創新與改革夢想的大學,發展速度驚人,被評為中國潛力最大的新銳大學。(3)創辦於2018年的深圳技術大學。你可別以為這是一所職業技術學院,它一所以打造高級別技能人才的公辦大學,開學第二年,錄取分數線就入圍廣東省高校前十位,實力不可小覷!(4)創辦於1993年的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它是中國最好的職業技術學院之一,被譽為職業技術學院中的北大清華。
中外名校與深圳合作辦學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中山大學(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等。
另外劍橋大學和北京大學也將在深圳聯合辦學,深圳師範大學,深圳音樂學院,一所全球性海洋大學等等也都在規劃中。種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未來或許有越來越多的知名高校在深圳開辦分校校區,這將成為深圳高等教育發展最重要的模式。其中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它的深圳校區錄取分數線已經超過本部校區。中山大學(深圳)校區即將建成,絕對高顏值校區,以深圳的吸引力,錄取分數線也必將一路攀升。
2,各大名校在深圳建立分校,深圳大學還能象以前那樣迅猛發展嗎?
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深圳大學是深圳本土自己培養的大學,是自己親生的,受到格外寵愛是肯定的。但深圳高等教育的弱點也是顯而易見的,沒有985,沒有211,也沒有雙一流,現在看重的恰巧就是這些,所以一說起哈工大,中山大學,人家都敬仰三分。深圳引入世界和國內名校,目的當然不是打壓本土大學,而是希望倒逼本土院校有危機感,在憂患意識,加快發展的步伐,在下一輪雙一流評選中,深圳本土高校能榜上有名。
深圳大學近幾年的發展是有目共睹的,從錄取分數線就可以看出來。多年以前,深圳成績好的學生考上深圳大學,會被認為發揮失常,很不理想。但現在,要想考上深圳大學,真的不容易,它的一些系科的錄取分數線已經超過了一些重本名校。
我們可以參考一些排行榜,來看看深圳大學的發展步伐。在軟科中國最好大學排行榜中,深圳大學排在全國第58位。
其實如果再來一次211大學評先的話,深圳大學是大概率當選的。
但同時,我們從上面的排行榜中也可以看出,南方科技大學的發展勢頭似乎更猛一些,但這兩所大學有所區別,深圳是綜合性大學,南方科技大學專業性更強一些。
3,深圳是繼北京,上海和合肥後全國第四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這座城市一定會打造一所自己的品牌大學,如果要來選擇,深圳大學當然是首選。不管是中山大學深圳,還是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人家首選想到的還是廣州的大學,哈爾濱的大學,只不過在深圳辦了一個分校罷了,認知度和區分度是不一樣的,沒有多少人會認為它們是屬於深圳的高校。
深圳深圳要打造一所真正本土的一流綜合性大學,就必須更加重視深圳大學的發展,有要長遠的規劃,扶持力度還要更大一些。深圳大學發展的步伐即便沒有那樣迅猛,但也不會緩下腳步。深圳不差資金的支持,有資金就能吸引人才,有人才大學就有向前的動力。除此之外,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都備受關注,深圳大學的機遇還多得很。
但打造名校之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一方面加大投入,引入人才,快速發展,另一方面也要有沉澱,著急不得。再過十年看深大,我相信它已經步入全國名校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