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茶室,一座茶臺,茶藝插花之美!

2021-03-04 每日插花

一個茶室,一座茶臺,甚至只是一張擺放著簡單茶器的桌子,如果加上一件和茶道相契合的插花,都會讓飲茶變得更加雅致。茶室的插花藝術,有著獨特的東方韻味,它們驚豔的,不是眼睛,而是心靈。

點茶、焚香、插花、掛畫,在古代被合稱為生活四藝(也有稱「四事」的),是文人雅士追求雅致生活的一部分,在中國有著古老的傳統意味。其中的茶藝插花多沿襲了東方插花的風格,並融入了茶道的精神,讓我們在茶聚的過程中,品在嘴裡,美在眼裡,靜在心裡。臺灣人氣茶人李曙韻,其插花作品頗具禪意。她說,花人要習練發現美的雙眼,進山遊玩時,不妨撿拾可供創作的枯木、苔蘚與老藤,收集生長著菌類的石頭和樹皮,用於秋冬插花,增添作品的自然氛圍。
順應自然,是茶室插花的精神內核,因此在選材上,也應以古樸自然為主。茶藝插花的花器,以造型簡約、古樸為上,瓶高和盆寬可以用手掌的一跨左右來衡量。材料一般以竹、木、草編、藤編、陶、瓷、紫砂、銅、瓦等為主。竹製、木、草編、藤編採用自然的植物材質,本身便顯拙樸,比較適宜自然情趣的造型;陶器則選擇素麵不添色的;瓷質宜為青色、白色;紫砂最好選深色。茶藝插花多選用東方風格的花材,避免色彩過於華麗。常用的有松、竹、梅、蠟梅、銀柳、桃花、南天竹、紅葉、菊花、百合、荷花、紫藤等傳統花材和枯枝、根材、藤條等。1. 多選用木本花材,少用嬌嫩的草本花材,以延長使用期。

2. 花材選花色雅潔、含苞待放為好,木本花材宜線條疏瘦古怪,草本花材則神清氣朗,花葉不宜重疊侷促,選用枝葉明朗的。

3. 避免選用有濃重氣味的花材(香水百合、夜來香)和有毒花材(變葉木、虎刺梅、夾竹桃等)。茶藝中的插花與一般的花藝不同,講究的是素、雅、簡和與茶席的和諧。作品強調其自然美、線條美和意境美的結合,講究虛實相宜、高低錯落、疏密有致、左右呼應、上輕下重、上散下聚等審美原則。茶藝插花造型多由兩主枝構成,以示室中清寂,根據其主枝形態,可有以下幾種傳統造型:直立式:插花的主枝基本呈直立狀,其它插入的花卉也呈自然向上的勢頭。第二枝與第一枝有一定的傾斜度,枝頭有分叉和彎曲度。
傾斜式:指以第一主枝傾斜於花器一側為標誌的插花,表現植物受風雨吹打、壓彎的技條重新向上生長的自然狀態。下垂式:又稱懸崖式,第一主枝在花器上懸掛而下為造型特徵的插花。形如高山流水和懸崖上的古藤懸掛。一般使用一定高位的花器。平臥式:是指全部的花材在一個平面上的插花樣式。花沒有高低層次的變化,只有左右向的長短伸縮,有長短、遠近的差別。茶室花藝的作品往往以韻取勝。看一件意境深邃的插花作品就如同品一壺層次豐富的生普,香氣與回甘往復交替,令人回味無窮。通過不同花材、花器和花型的組合,可以實現插花的造韻功能。仿官窯刻花天青雙耳扁壺中,插以春蘭葉,清標風神,葉不重迭。主花薔薇以單數為之,令人有餘味之感。
花藝家追求茶「趣」,取「天地慧黠之氣」所形成之蘭花、松枝插於哥釉方琮中,恬適簡約而脫俗,令人心曠神怡。
「天青色」古代認為是上天所賜,故只限於帝王所用,清乾隆帝齋室的茶花亦曾用青瓷瓶插梅花。取青瓷碗插花,山桐子、菊、茉莉以「參差不倫,意態天然」之原則,作利落自然之風姿。
「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莊子),豆青石榴瓶與綠葉、茉莉花一起,融成一片淡雅,茶香、花韻在茶肆中散開來,仿若旁有圍坐長凳聽書者。
冰裂貫耳瓶插花,大白菊搭配漸漸紅熟的小月桃子,營造「茶與花對話」的氛圍,讓茶藝中儒、釋、道的文化交流貫穿其中。
茶臺插花,技巧之外更多是在追求自然,通過儉簡的材料,順應植物本性,營造心中意境,是為最美。

每日插花主編微信:ziya2468

商務合作QQ:320351925

你若喜歡,點個在看 

相關焦點

  • 茶室的插花藝術
    茶室插花的首要特點是「立意取材,意在花先」。文學藝術有其相通之處,為了使茶藝插花作品能融自然之美於茶事活動之中,要求插花應像繪畫或詩文創作那樣強調「意在筆先」一樣,強調「意在花先」。插花之前,首先根據茶藝主題進行藝術構思,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立意」。古人講「意奇則奇、意高則高、意遠則遠」。茶藝插花創作時首先應力求立意奇巧高遠,然後再根據立意去選擇最適當的花草。
  • 茶藝課程:茶藝表演之茶室美學篇,茶室的插花藝術
    六、群聚式;3朵以上的花或葉,以綁、捆的技巧集合成一束,表現出花梗集中所形成的強而有力的線條,和花朵的團狀之美。以花朵呈點狀或霧狀且花梗挺直的花材較適合。如:玫瑰、康乃磬、太陽花、向日葵、金彗星、蘆筍草……等皆是。         七、平鋪式;「平鋪」就如字面所示,它所表現出來的是「平」的,沒有任何的高低層次,所以它是底部覆蓋海綿的技巧之一。
  • 物道丨茶與花:寂靜茶室,多一點雅趣
    茶藝插花,大宋定調東方花藝唐朝呂溫〈茶宴序〉說:「三月月三,上已楔飲之日也,諸子議以茶酌代焉。乃撥花砌,憩庭陰,清風逐人,月色留興。品茶賞花,最得精神之滿足茶性簡樸,可爽神,能醒思,而插花正如品茶一般,透過花的真實以得到精神之滿足,茶藝插花的精神既在純真的「情」,追求恬適簡約與超凡絕俗
  • 茶肆插花:官窯花器
    明袁宏道在《瓶史》一書中談到花與茶的關係說:「茗賞者上也」,主張烹茶插花、插花品茗,花茶交映,相得益彰,提升花藝的品味。在本會黃董事長永川著《中國茶花之道》一書中又說:「袁宏道之後,明代的張謙德、高濂、屠隆、文震亨、屠本畯乃至清代的乾隆及文人們均擅沏茶,書齋茶室無不插花而蔚為風氣。」
  • 清水小築丨淄博有間茶室,與你相約茶香時光
    穿過小橋流水,遠離城市的喧囂與浮躁,來到這個靜世安穩的茶室,一起靜靜品茶,感受時光流淌的靜謐,一切都顯得恰到好處。茶之美,正所謂國學之美。茶道中,所飽含的經典、文化、歷史與傳承,值得我們每一個人用心去體會、品悟。從茶的起源開始,直到現代所擁有的六大茶類,這中間數千年的傳承,都飽含在一杯小小的茶裡,與你我相見。
  • 茶肆插花
    「七碗茶茶歌」(唐盧仝)就是愛茶人常體會風雅之事─: 一碗吻潤。? 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冷汗,平生不幸事、盡血毛空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惟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明袁宏道在《瓶史》一書中談到花與茶的關係說:「茗賞者上也」,主張烹茶插花、插花品茗,花茶交映,相得益彰,提升花藝的品味。
  • 想要打造一間禪意茶室,就這4個方面開始,素淨又雅致
    在大城市中尋找大自然的本質之美,質樸、寧靜、和諧,往往都離不開一間禪意的茶室。小編每當下班回家,就喜歡在家裡煮一壺清茶、捧上本好書,坐在茶席前慢慢品味,這樣的寧靜,就能撫平心中的煩躁,讓生活多了些悠閒和禪意。喜歡喝茶的樂趣,已經不是中老年人的專屬,如今越來越多文藝青年,也加入茶文化的隊伍中。
  • 生活四藝之插花|花雖無言最多情
    花是美的象徵,它以色、香、形、媚四美和無限的生機活力得到人類的青睞和珍愛。自古以來,怡情於花草之間,是人們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一種體現。中國是東方文明古國,也是世界上最早把花之媚與茶之韻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的國家。
  • 如何打造茶室花,這個流派值得細品|林子涵|插花|花道|茶道_網易訂閱
    焚香點茶,掛畫插花,四般閒事,不宜累家。——宋代《夢梁錄》      圖片來源@小原流官網  小原流崇尚自然之美,先認識自然,再表達自然。  小空間在細節設計上的點綴,可以成為一個個撫慰心靈的小角落。
  • 鬧中取靜的日式茶室設計,素雅與靈動共舞
    「一張茶桌」的王掌柜決定在陽陽國際開設茶藝工作室的時候,第一時間就聯繫了怡尊閣,在整體配色上,設計師建議採用淺色木紋作為主色調,打造出簡約素雅的和室風格的同時,也保持了清新的年輕感,更加符合年輕客人對店鋪環境的選擇。「一張茶桌」日式茶室榻榻米設計方案設計師將原本的客廳重新規劃,分隔出5平米的房間作為傳統的日式茶室。
  • 房子小放不下茶臺?學會七招,布置出你喜歡的私人茶室!
    大自然,鳥語花香,身處其中,恬靜、舒心… 大自然的美,是本質之美,自然、質樸、寧靜、和諧… 我們旨在一切回歸本質,聆本意,釋本質,喚醒自我對本質之美的感悟。
  • 少兒茶藝|臺版繪本《茶》推薦
    【臺版繁體. 完整版】 你喜歡茶嗎?想讓孩子對茶有多一點認識嗎?靜靜泡一杯茶,與孩子一起緩緩翻開這本書,一起認識生活中無所不在的茶吧。茶與制茶的手相遇,變化一段旅程。茶葉與熱水相遇,化作一室蒸氣。茶湯與杯子相遇,倒映一團綠意。你與少兒茶藝相遇,又會發生什麼呢?
  • 日本三大茶室
    「待庵」,是日本茶道宗師千利休所創建的草庵風格的茶室。了不起的事物,不一定就要大到嚇人才行。但如此狹小的茶室,賓主之間的行為,只比公共汽車上好一點點,因為早已超過人類心理上舒適空間所能忍受的距離。在「待庵」中主客只能坦誠相見,無法掩飾。也正因如此,一切舉止都必須得宜完美,不得輕疏,與其說喝茶,勿寧說修行。茶室的入口不是門,僅僅只是一個比狗洞略大的小口,無論皇親國戚或尋常百姓凡進茶室者,皆需屈膝卑躬,低下頭鑽進茶室,無一例外。
  • 【CHINA·茶肆插花的百家爭鳴----怡靜之神】
    夜來香客:花材:蔓梅擬、茉莉、狗尾草、海芙蓉花器:石榴瓶「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莊子),豆青石榴瓶與綠葉、茉莉花,融成一片淡雅,茶香、花韻在「四宜軒」茶肆中散開來,彈詞說書人獻藝表演,聽書者青花渣鬥釉彩鮮明,造型精美,用為花器插以千日紅及蘭葉,簡約花型得插花之趣,如簡便異常之沸水澆茶,而盡茶之真味。
  • 茶席插花,讓茶生活更美
    益信君提醒各位茶友,不要為了擺弄茶席而過度採摘植物,植物也是有生命的。插花是截取植物適當的部分插入花器中,是重塑植物生命價值的過程,是對生命的敬畏,而不是糟蹋。Tips:花器中要酌情加入適量的水,以保持插花作品的鮮活。花道藝術源於佛前供花,所以插花就是對生命的供養。
  • 中國有茶藝,那麼日本的茶藝是什麼樣的,你知道嗎?
    中國「茶藝」是具有濃厚民族特色的傳統文化藝術,並且他是集文學、藝術、哲學為一體的文化瑰寶。中國茶文化技術由唐代澄清和尚傳入日本,在德川幕府時期從政治的角度將它發揚光大。鎌倉時代,被譽為神僧的榮西,在中國學到了茶藝的加工方法,又將優質的茶種帶回日本,他在公元1211年寫成了第一本飲茶專著《吃茶養生記》,在後代日本廣為流傳。在日本的茶藝文化當中,我們常喝的茶其實並不是叫茶,而是叫「茶湯」,它所融入的理念主要有「哲學,倫理、美學」與中國茶藝文化大體相似。日本的茶藝禮儀同樣十分的嚴謹,莊嚴,繁瑣。
  • 乘風破浪︱窺探中華花藝之美之傳統插花班
    中華花藝源於六朝、興於唐宋、盛於明清、傳至現代作品首重意趣、形式次之、而後色彩於草葉之間求陰陽之互生、剛柔之並置、方圓之相應以達雖由人做,宛若天成的至美之境。插花藝術為中華民族最優美的文化表現之一,中國插花藝術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國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
  • 中國與日本茶藝美學的表現特點!
    中國與日本的茶道有很多的相同之處,也有很多的不同之處,關於「茶藝美學」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中國與日本的表現特點,日本的茶道美學主要有七點,「不均其美」,日本茶道認為「不均起」才是茶藝的最好形式,這樣不僅讓人們有很多的想像空間,而且可以隨意發揮,很有情趣。
  • 日本傳統茶室
    正是定式不同,使現代日本茶道分成了二十來個流派,也形成了日本茶室獨具一格的茶室設計風格。         茶室將日本建築中的精髓——清雅天趣,發揮到了極致。由於禪宗倡導寂滅無為的生活哲理,茶室自然也以素淡蕭索為樣風,追求自然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