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發微博稱,中通快遞微信小程序中,對快遞員的默認稱謂是「快遞小哥」。這意味著,其默認快遞員的性別是男性。
其實,不只是很多快遞公司平臺中快遞員的默認稱謂是「快遞小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大多數人都習慣性地稱快遞員為「快遞小哥」,稱外賣騎手為「外賣小哥」,幾乎沒有人喊快遞員、外賣騎手,更沒有人喊女性快遞員為「快遞小姐」、女性外賣騎手為「外賣小姐」,「快遞小哥」「外賣小哥」儼然已經成了一種約定俗成的稱呼。當網友指責中通快遞微信小程序中快遞員的默認稱謂是「快遞小哥」是性別偏見,大多數人無法接受和理解,覺得這種說話太過小題大做,是雞蛋裡挑骨頭,沒事找事。
但是,冷靜下來思考一下,我們不區分快遞員、外賣騎手本人的性別,直接將快遞員、外賣騎手統一稱為「快遞小哥」、「外賣小哥」,在客觀上確實會讓人們對快遞員、外賣騎手職業造成誤解,加重人們對快遞員、外賣騎手職業的刻板印象、職業偏見,讓人們誤以為快遞員、外賣騎手是男性職業,女性不適合從事快遞員、外賣騎手職業。
實際上,快遞員、外賣騎手都屬於不分性別的職業,男性、女性都可以從事這份工作,女性從事快遞員、外賣騎手的成績並不比男性差,只不過女性從事快遞員、外賣騎手的比例沒有男性高罷了。有數據顯示,女性快遞員佔比在10%左右。外賣巨頭美團在2018年三八婦女節發布的女外賣騎手大數據顯示,在100位騎手中約有10名是女性,其中50%為「活力十足」的90後外賣小妹,30%為區域接單最多的「女單王」,是名副其實的業務尖子。
可見,將快遞員稱為「快遞小哥」,將外賣騎手稱為「外賣小哥」,潛意識裡是對快遞員、外賣騎手的一種性別偏見,與現代性別觀念、性別意識不相符,也不利於女性從事快遞員、外賣騎手職業。換言之,網友指責稱快遞小哥是性別偏見,不是小題大做、雞蛋裡挑骨頭,更不是女權主義走火入魔,而是追求性別平等和反對性別偏見的必要較真。
推動女性的職業和事業發展追求,建設包容職業女性、事業女性的社會環境,打破和消除社會大眾對女性勞動者的刻板印象和性別偏見、性別歧視,切實提升女性勞動者的能見度,職業稱呼上應該改變一些含有性別偏見潛臺詞的習慣性、傳統性叫法、稱謂,儘可能避免使用帶有性別定型觀念的表述,應當使用更具性別包容性語言和稱謂,讓語言發揮出打破偏見、歧視和束縛的力量。所以,快遞員就直接稱「快遞員」而不是「快遞小哥」,外賣騎手直接稱「外賣騎手」而不是「外賣小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