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娃自理能力好,上學後卻天天尿褲子,知道原因後寶媽崩潰大哭

2020-12-13 李知行博士講育兒

嬰幼兒時期,有些父母會早早的幫孩子「把尿」,這也被稱為「新型把尿」方式,讓許多家庭都沒有寶寶尿床的煩惱。但是大家知道嗎?這種方式,並沒想像中的那麼好。

3歲萌娃天天尿褲子,幼兒園老師疑惑:孩子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小娟的兒子昊昊3歲了,剛被送進幼兒園,對於兒子在幼兒園的生活,小娟很放心。昊昊聰明懂事,自理能力強,一副小大人的模樣,誰見了都很喜歡。

然而去幼兒園的第一天,昊昊就尿了褲子,當時小娟沒太在意。她想,應該是還沒適應新環境,想尿尿不敢和老師說。於是第二天,她特意拜託老師照顧一下,老師也很理解。

結果,第二天、第三天…昊昊每天都時溼著褲子回家。小娟有些生氣,認為是老師沒有盡心,於是隔天,她又去找老師聊了聊。

老師聽完後,疑惑的問她:「昊昊媽,你說的這些我都知道,但我覺得孩子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每次休息時,我都會詢問,可他說不想上廁所。然後沒多久,就把褲子尿了,他這個情況是有些不正常的。」

聽了老師的話,小娟也百思不得其解。從昊昊很小開始,她就隔段時間把尿一次,也是想因此,昊昊從不尿褲子,這是她最驕傲的地方,一直認為自己「育兒有方」。

可現在看來,似乎沒有提醒,孩子就不知道上廁所,後來,小芳帶孩子去了醫院檢查。

醫生檢查後說:「是不是平時把尿的原因,讓孩子形成依賴,需要提醒才會自主尿尿。」媽媽聽了醫生的話後崩潰大哭,原因竟是自己害了兒子。

其實不止小娟,還有很多父母也遇到過類似的問題。孩子總是尿褲子,讓人苦不堪言,說孩子捨不得,不說又生悶氣。其實當我們一遍遍提醒孩子,在他們還沒有便意時讓他們尿尿,就是在默默的傷害孩子的排便系統了!

「新型把尿」的危害,父母們應該知曉

排便對於成人來說,是身體的本能,但這種本能並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培養。

在嬰幼兒階段,寶寶的排便系統並未完善,括約肌也是松的,他們不會控制感知,所以才經常尿床。

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括約肌逐漸發育完善,孩子也進入肛欲期,會通過憋尿探索排洩的臨界點,感受膀胱的最大容量。

直到6歲,排便系統才大致完善成熟,而在這個過程中,尿褲子是常有也是正常的事情。

父母若總是掐著時間給孩子把尿,無疑是「拔苗助長」的行為,破壞了孩子正常的發育軌跡!

第一、影響孩子的排便反射功能

當孩子被父母要求去排便時,這屬於外界的幹預,而不是大腦傳達的信號。長此以往,孩子依賴父母的提醒,就會忽視自己身體排便的感受。

當沒有大人提醒時,就算身體快要憋不住,可大腦沒有這方面的意識,就會下意識的尿褲子。

第二、影響孩子括約肌功能

括約肌的發育,需要膀胱一次次充盈帶來的刺激。但父母總是提醒孩子,在孩子還沒有便意的時候就排洩乾淨,就會導致膀胱始終出處於沒有裝滿的狀態。

少了這種刺激,孩子的括約肌發育就要比同齡人更晚,學會自主如廁的時間自然也會更晚。

其實,我們應該明白,世間萬物都又各自的發展規律,孩子也同樣如此。不能因為想要少些麻煩,就企圖讓孩子跳過某些過程,這種人為的幹預,對孩子的身體沒有一點好處。

「新型把尿」不可取,父母應該怎樣做?

首先,接受尿褲子的現實

這世界上哪個人是沒有尿過褲子呢?孩子也不是故意和父母作對,他們只是還無法控制自己。換個角度想想,這也是成長過程中的一件趣事。千萬不要總因為孩子尿褲而焦慮,更不可因此而訓斥他們。

其次,不要總是提醒孩子尿尿

他們確實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但並不意味著,沒有對便意的感知。如果總是去提醒,有就剝奪了孩子感知尿意的機會,破壞了孩子的發育進程。

最後,幫助孩子明確排便的意義

上廁所也是需要教的,我們可以告訴孩子,在有便意的時候要說出來,並給他們買座便器,教會如何長廁所。起初有些失敗難免,但只要堅持,孩子也會明白想上廁所就要去座便器上解決。

父母們一定要記得,孩子的成長,是一件循序漸進的事情。我們要多了解些科學的育兒知識,遵照他們的成長規律去照顧,孩子才會更加健康的長大。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變相把尿」有多坑娃?看似娃不愛尿褲子了,卻存在著「隱患」
    孩子確實理解錯了,他並不知道小時候父母是怎樣照顧自己的。 養娃的過程中家長確實與孩子的「屎」和「尿」沒少接觸,不僅平時要餵奶,還要清洗孩子尿溼的褲子和床單。
  • 四周歲的小孩,上學總是尿褲子,檢查後沒有問題,是啥原因?
    孩子在已經能夠上學的年紀的時候,出現尿褲子的情況就會很少。上學的孩子已經知道自己要大小便,可以自己去廁所解決。天氣乾燥,但是身體中的水分很難蒸發掉,孩子經常會出現尿多的情況。由於孩子的年齡較小,在想要上廁所的時候,不及時的去廁所,就會尿到褲子上。
  • 4歲女兒放學回家哭泣,大喊「我想尿尿」,脫下褲子後媽媽崩潰
    寶媽小方的女兒今年4歲了,剛進入幼兒園不久,女兒活潑開朗的性格很招人喜歡,在幼兒園裡也交了很多好朋友,寶媽看著女兒高高興興去幼兒園上學也感到很放心。入園一個月後的某天下午,女兒放學回家後卻哭喪著臉,這讓寶媽心裡"咯噔"了一下,連忙問女兒發生了什麼事,女兒抓著自己的褲子,哭泣著大喊"我想尿尿!"
  • 「媽,我好難受」,4歲女兒提著褲子痛哭,脫下後媽媽瞬間崩潰
    寶媽認為價格昂貴的學校,各方麵條件肯定都比較好,而且老師也會非常有素質,但沒想到孩子上學沒幾天之後就出現了問題。這天寶媽接完孩子放學之後,便打算開始做飯,可沒想到女兒一直拉著褲子,問她怎麼了,小孩也不說。也許是因為太過難受,女兒終於忍不住了,提著褲子痛哭:"媽媽,我好難受"。
  • 寶寶尿褲子被爸爸批評,邊哭邊頂嘴,爸爸:突然不知道該怎麼接
    但是寶寶尿道括約肌一般到1歲半至2歲左右才發育完善,如果過早給寶寶摘掉尿不溼,尿褲子這種尷尬事就不可避免了。最近有一位萌寶卻因為尿褲子被大家認識,理直氣壯的樣子笑翻了網友。這個寶寶才兩歲多一點,當天尿了褲子,看樣子也並不是第一次尿,於是就受到了爸爸的批評。寶寶頓時嚎啕大哭。
  • 3歲寶寶還尿褲子?很可能是娃進入了「肛欲期」,家長謹記6原則
    孩子在1-3歲時,會進入一個階段叫「肛欲期」,這個階段的孩子會頻繁的「失禁」,令很多家長都苦惱不已,明明孩子早就學會上廁所了,怎麼還是總尿褲子呢?3歲寶寶還尿褲子?舒舒最近發現3歲的兒子竟然開始尿褲子,本來以為只是晚上水喝多了,孩子沒控制住。但陸陸續續兒子不但尿褲子頻繁,更開始拉褲子。
  • 衝掉便便後娃大哭不止,孩子無故發脾氣,或是步入「秩序敏感期」
    相信不少家長會遇到這樣的事,圖書沒有放固定的位置,孩子大吵大鬧;孩子穿衣服很忙,但幫忙穿上後又大哭不止,非得自己脫掉自己穿;玩具必須擺放得整整齊齊,不小心弄亂還得鬧脾氣……孩子的種種固執行為,仿佛天生的"強迫症",令家長好氣又好笑。
  • 「媽媽我受不了了」,3歲女兒提著褲子哭泣,媽媽脫下後馬上報警
    寶媽的女兒年僅3歲,剛進入幼兒園沒多久,當時寶媽千挑萬選才給女兒選了這家收費昂貴的幼兒園,希望孩子得到最好的照顧。女兒上幼兒園時,寶媽和寶爸也擔心孩子調皮,於是叮囑孩子好好聽老師的話,不要給老師添麻煩。
  • 帶娃帶到崩潰?不想帶娃那麼累,那就要做個懶媽媽,給你5點經驗
    老實說,一個人帶娃真的很忙很忙,有時候忙到沒有梳妝打扮的時間,但個人認為真正能夠壓垮寶媽到崩潰絕不會是因為一個人帶娃,帶娃雖然艱辛,但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寶媽內心也會覺得自己的辛苦和付出是值得的。當了寶媽後,有了寶媽的圈子,在認識的眾多寶媽中,也有少數幾個寶媽說帶娃帶到崩潰,一番對話下來發現讓這些寶媽崩潰的真正原因是又要帶娃又要賺錢養家或和處理家庭關係,雖然網上沒少有「邊帶娃邊賺錢」的話題,但真正能夠持續邊帶娃邊賺錢養家的寶媽其實並不多,若有婆媳或夫妻關係不太好的家庭,寶媽的日子可能會很難過,甚至崩潰,也不是沒可能的。
  • 「娃出生時視而不見,上學後搶著帶」,這樣的老人趁早拒絕更省心
    在生活中這樣的老人有不少,「娃出生時視而不見,上學後卻搶著帶」,這樣的老人心裡都是咋想的?2)3歲前孩子不認人在民間一直有句話「三歲的孩子到誰家就是誰家的」。不是說3歲之前的孩子不認人,而是在成長過程中三歲以前的記憶孩子會逐漸忘掉,之後誰帶的多孩子和誰感情就深。
  • 3歲就該上幼兒園?園長:上幼兒園前,最好先培養孩子這些能力
    孩子哭著不去上學,寶媽強行「塞」進園,園長:帶著孩子轉園吧最近,一位二十九歲的寶媽在某網絡平臺上發帖:孩子3歲了,上學後一直不吃飯,大哭特哭,院長說讓孩子轉園,這句話是開玩笑的嗎?很多的寶媽都覺得孩子只要三周歲了就可以上幼兒園了,甚至有一些人會覺得孩子30歲了還沒有入園,肯定是比其他的寶寶差。其實孩子的年齡是入園的基本條件之一,但卻並不是唯一的要素。3歲就該上幼兒園了?
  • 娃夜醒怎麼辦?看完這些,終於能睡個好覺了
    唉,哪個當媽的,沒見過凌晨 1 點、2 點、3 點、4 點的樣子!都說娃小的時候就是這樣的,熬熬就過去了。但天天這樣真的讓人崩潰啊!(有時候真是寧願加班也不想哄娃陪睡有木有~)這種日子啥時候是個頭啊!莫急,莫慌,這日子,真的是會有個頭的!
  • 男童疑被老師扇巴掌後尿褲子 老師:就拍了下肩膀
    【安康幼兒園男童疑似被老師扇巴掌後尿褲 老師:沒打臉 拍了下肩膀】7月22日上午12點,安康漢濱區果園幼兒園果3班學生家長王先生接到老師電話,稱孩子褲子尿溼了,讓家長帶上乾淨褲子來接娃。6歲半的兒子一直沒有尿褲子習慣,今天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 如何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馬雅舒女兒被幼兒園勸退引發的思考
    隨著成長,孩子必須掌握一定的自理能力,這樣才能更好地生活。而幼兒園,就是孩子自理能力面臨挑戰的第一站。馬雅舒女兒被幼兒園退學馬雅舒有兩段婚姻,第一段婚姻丈夫是吳奇隆,夫妻倆結婚3年聚少離多,最後還是分開了。離婚後兩人有了各自的生活,也分別遇到了各自的幸福。
  • 孩子明明都學會如廁了,怎麼又開始尿褲子?多半是出現了如廁倒退
    01寶媽疑惑:孩子都學會如廁了,怎麼還尿褲子?文文在兒子不到一歲的時候,就按照科學方法對孩子的如廁行為進行訓練。兩歲左右孩子在家基本上就沒尿過床,所以送到幼兒園之前,文文也沒有擔心,覺得孩子已經養成正確如廁的好習慣了。讓文文想不到的是,孩子上幼兒園的第2天就午睡時間尿床了,過了幾天甚至發生了在課堂上尿褲子的情況。
  • 「媽媽我好難受」5歲女兒提褲顫抖,寶媽脫下褲子查看後瞬間淚奔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女兒提褲顫抖,寶媽查看後瞬間流淚王女士懷孕後就辭去工作,打算好好地照顧孩子,雖然過程很辛苦,但好在孩子已經五歲了還嚎啕大哭起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王女士察覺到了不對勁,就強硬的進屋後找到女兒後問清了原因,女兒說:「自己上次所的次數有點多,老師不耐煩了就往我褲子裡塞了衛生紙。
  • 哈佛研究發現:孩子3歲上幼兒園和4歲上幼兒園,人生可能不同
    不過,關於孩子什麼年齡上學至今都存在爭議,有的家長擔心孩子上學晚,輸在了起跑線上,還有的家長認為上學早,對孩子的成長有害,前不久哈佛大學解決的這個難題,哈佛研究發現:孩子3歲上幼兒園和4歲上幼兒園,人生可能不同!
  • 25歲就拿到視後,蔡少芬卻崩潰大哭:誰不是一邊崩潰,一邊治癒?
    最新一期《奮鬥吧主播》中,蔡少芬分享了25歲時的經歷,引起網友們的熱議。1991年,蔡少芬的母親從賭場回來,十賭九輸,債臺高築,但這次,她帶回來一張港姐的報名表。這一年,17歲的蔡少芬通過比賽層層篩選,沒有讓她母親失望,拿下港姐季軍,成功被TVB籤約,還獲得「最年輕港姐」稱號。
  • 孩子沒有這4個能力,不要盲目送去幼兒園,不妨看下你家娃有嗎?
    3歲送孩子上幼兒園,孩子變得越來越沉默小穎是一個90後寶媽,生活在大城市壓力非常大,雙方父母身體都不是很好,生完孩子後只能小穎一個人帶,為了減輕老公的負擔,在孩子3歲的時候,效應決定送孩子去幼兒園,自己上班掙錢分擔家庭重擔。
  • 「等孩子上幼兒園後我就上班」,說這話的寶媽,現在如願了嗎?
    很多女性做全職媽媽之後,內心都在想著,等到孩子上幼兒園後我就去上班,但是說這話的寶媽,現在真的如願了嗎?其實大多數寶媽都沒有順利回到職場。 如果有老人幫帶娃的話,很多女性也不會選擇成為全職媽媽。即使全職媽媽回歸到職場,但是仍然要時刻為家庭做出犧牲。 孩子發生了任何意外,都需要媽媽去處理,這樣兼顧家庭和工作真的很容易讓女性崩潰。